[心得] 是誰害了台灣的編劇?

看板Indie-Film作者 (玩蛋)時間14年前 (2010/04/18 22:21),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八點檔編劇 請醒醒吧 更新日期:2010/04/08 03:34 中國時報【蔡蕙如】 最近網友大量討論八點檔劇情,不是因為八點檔變好看了,也不是因為突然有人開始關心 起台灣八點檔生態的積弊。而是毫無邏輯的劇情安排,引發網友嘲弄與KUSO改編,不 僅如此,連新聞報導、模仿秀節目都開始針對這些劇情大作文章。 《夜市人生》原本只是一段被車撞飛的劇情,被網友拿來嘲弄「撞飛」的動畫特效做的太 假,進而發展出更有創意的KUSO版本。但不知是否網友大量轉寄、瘋狂討論的舉動觸 及了編劇的心,以致往後劇情出現越來越多「無厘頭」的劇情,像是:因憤怒單手捏爆橘 子,將珍珠奶茶噴向臉上所造成網友討論「顏射」話題。 可歎的是,這些KUSO的「創意」是來自於八點檔編劇的靈感,讓我不得不為這些演員 叫屈。如果有收視八點檔習慣的觀眾,最常罵的大多是「荒腔走板的劇情走向」。不過, 仔細觀察則可發現本國自製的八點檔連續劇演員,幾乎具有純熟自然的演技,但卻因為俗 濫沒有結構的劇情設計,讓演員活像綜藝節目中的搞笑丑角。 這些令人倒絕胃口的劇情設計,其實僅只點出台灣八點檔以及影視產業這幾年來越來越走 下坡的冰山一角。本國自製八點檔連續劇,長期以來就有增加集數以搶占收視率、減少成 本的製播型態。增加集數的劇情編寫,直接造成觀眾感受「又在拖戲」,長期的低成本製 作則讓觀眾看到曇花一現的「精緻外景」時就感動不已。 此外,原本的一小時的八點檔文化因為有線台加入戰局,播出的時間逐漸從六十分鐘延長 至九十分鐘,以至於今天一二○分鐘的局面。幾乎讓過去曾經有過的九點檔綜藝節目文化 消失殆盡,也讓各台競爭八點檔收視率的競爭中陷入了難堪的泥淖。 實在很難想像每天演出一二○分鐘的八點檔的製作流程為何?編劇必須隨寫隨播,若同時 段的戲劇A出現辛辣的劇情(跳海、車禍、火烤)搶走了收視率,戲劇B隔天就必須寫出 更離譜的劇情(強暴、床戲、破產)等。結果每齣八點檔的劇情,早在第五十集後就開始 陷入重複的輪迴,劇情不外乎是A不斷的作惡多端、B不斷地受到打壓、C不斷地嗆聲、 D不斷地被賞巴掌。每天準時收看的觀眾,以為看到的是重播,這也就是為什麼民間謠傳 「即便你半年沒有看這部戲,你還是可以跟得上劇情」。 演員的演技不斷被毫無品質可言的製播環境所壓抑,此外,每天一二○分鐘的播出時間意 味著演員與劇組人員超時的工作狀態。這種身心雙重的壓迫,導致八點檔繼續在無論演員 的質量、拍攝的精緻度、劇本的吸引性等各方面都逐漸枯竭。 這讓我想起在二○○三年紅極一時的八點檔《台灣霹靂火》,編劇鄭文華當時接受媒體專 訪曾說過的一段話:「電視劇就是垃圾,看完就忘掉,就像是吃泡麵一樣,吃完之後得不 到任何營養。」如果真的像鄭文華說的一樣,那我們還得感謝網友對這些八點檔戲劇做資 源回收,讓八點檔戲劇更有看頭。 (作者為影視文化觀察者) 台灣的媒體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是因為台灣的媒體太多了。惡性競爭的手法,是搶收視 率;搶收視率的作法,如連結文章所說,讓節目品質低劣。政府難道不能做適度的干預嗎 ?我不懂。 台灣的編劇也是附著在大環境生長,媒體如商界競爭,文化在商業廝殺的結果如何,可想 而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9.179.147

04/20 01:24, , 1F
台灣的頻道多到爆炸...不管是新聞台還是娛樂台
04/20 01:24, 1F

04/20 07:38, , 2F
no guts
04/20 07:38, 2F

04/20 12:48, , 3F
電視劇本來就沒有好的本,可憐的迎合市場,抄短線不紮實
04/20 12:48, 3F
文章代碼(AID): #1BonLku8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