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聲音電影 圓50年的夢

看板Indie-Film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6年前 (2008/05/01 09:57),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8.05.01 「我從十八歲就想拍電影,做了電影夢五十年終於圓夢!」作家高行健昨天在誠品信義店 ,為電影處女作「側影或影子」舉行亞洲首映會。他表示,這部「聲音電影」無法商業發 行、也見拒於一般電影節,卻正是他要拍的電影。 高行健以小說勇奪諾貝爾,然而他最想做的藝術其實是電影。他的短篇小說「給我老爺買 魚竿」、「瞬間」,原本是為了拍電影而創作,計畫落空才變成小說。高行健表示,如今 電影成為「全球性的大型工業」,小眾的藝術電影反而愈來愈難見諸觀眾。 成名後,許多人捧著銀子來找高行健拍電影,他都覺得「不是我要的電影。」二○○三年 ,法國馬賽市舉辦「高行健年」,兩位導演找上高行健,想為他拍攝紀錄短片,最後決定 幫高行健圓夢。三人以四年時間,拍出他在腦中醞釀了五十年的「聲音電影」。 影片由高行健自編、自導與自演,處處可見他真實生活的痕跡。高行健動了兩次大手術, 象徵死亡的黑影不斷在影片中出現、向他逼近;其中一幕是身穿黑服、面目難辨的死神在 海灘出現,最後卻往海面走去。影片末尾,身穿黑服的高行健也和死神往同一個方向走去 ,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 高行健表示,這部片的拍攝背景是馬賽的「高行健年」,但又非全然貼著他的故事前進, 算不上紀錄片;因而取名「側影或影子」,意為介於紀實與真實之間。「影子」亦指涉高 行健的水墨畫,片中他多次裸足立於墨水之中,彷彿從水墨畫境中長出,達到人畫合一的 境界。 高行健表示,這部電影拋掉故事情節、幾乎沒有旁白;聲響和音樂取代「影像」成為電影 的主題,畫面反而倒過來服從樂句、樂段和節奏。但也因為訴諸音樂的「感官直覺」,讓 這部「聲音電影」無須翻譯,人人都可找到自己的詮釋。 首映會上觀眾滿堂。作家李昂犀利發問:「你是不是有點自戀?」高行健回以幽默,「不 只自戀,自愁和自閉都有。」有觀眾問如何才能快樂?他以自身經驗回答「讀六祖慧能的 禪經。」最後高行健自評這是一部「什麼都不是」的電影,「沒辦法說、沒辦法講,就請 觀眾自己看吧!」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23.192.238.34 (05/01 09:58)

05/02 01:11, , 1F
真有意思,跟聲音藝術的作品不知道是否類
05/02 01:11, 1F

05/02 01:11, , 2F
似?
05/02 01:11, 2F

05/02 01:53, , 3F
高行健的創作第一步:錄音。
05/02 01:53, 3F
文章代碼(AID): #186IEJjW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