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愛的請求 Guzaarish-觀後感 (雨中的請求)

看板India-movie作者 (恩比柿)時間11年前 (2012/09/14 18: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內 容 相 同 網 誌 好 讀 版 ================ http://nbis.pixnet.net/blog/post/46783228 請鄉親針對平常習慣 擇一版本 觀看 謝謝 XD ==================== 以下 大心開始 科科 =================== --- 畫面唯美,用色明朗,劇情緊湊,分鏡流暢, 使用場場魔術搭配傳統寶萊塢的載歌載舞,恰到好處, 以上優點容我不再詳述。 想談談安樂死。 以前醫療科技不發達時,病人想拖也沒辦法,以腦死為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 病人頂多撐五至七天,科技進步後,病人撐三十天也不會死。但最後還是會死, 只是早死或晚死而已。科技讓死亡過程延長。 這些人,活也活不下來,死也死不去。 -- 黃勝堅<該放手就放手 讓病人善終> --- 伊森母親的話,讓人印象深刻: 「我是他的母親,我生下他,相信我兒子有權掌握自己的生命。 畢竟這是誰的生活?我的嗎?因為我生下他;奈特醫生嗎?因為他救了他; 蘇菲亞嗎?因為她照顧他;狄菲亞妮嗎?因為她為他而戰; 你嗎?檢察官先生?因為你質疑他;還是你的?法官大人,因為你掌握他的未來? 這是伊森的生活,伊森的人生,他有權選擇,請在憲法允許下給予他應有尊嚴。」 雖然能理解,死對伊森無疑是解脫,但心底就是有種惋惜,繚繞不去。 這困惑直到我看見《輪椅上的公主》某篇敘述,才豁然開朗。 --- 醫院介紹報名參加「凱薩柯琳納復健中心」主辦的戶外水上活動, 父親堅持我一定要去,使我再怎麼憂鬱也要起床整理行李。 直到出發前一天,我還是哪兒也不想去。父親最終還是「逼」我出門。 很慶幸自己參加活動。在美國加州,我度過難忘的四天三夜,也是改變悲慘生活的關鍵。 水是這樣柔軟,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光輝,蜿蜒百里不間斷,好久沒曬到陽光! 水花濺在身上,陽光光線從四面八方照射到我的皮膚,是細緻輕撫,那樣溫暖美好。 我多久沒有好好地聞聞花香、聽聽鳥叫、抬頭看看清澈的藍天? 這些美好的事物,無時無刻都環繞在四周,我是封閉了自己啊! -- 江偉君<水上活動迎接新生> --- 為什麼活不下去? 狄菲亞妮說: 「伊森,這麼多年來你從未出過這間房子, 我給你一個好理由讓你出去,你不能說『不』。」 困在屋裡,走不出去,連身體健全的人都無法忍受,何況是病人? 強顏歡笑,單純為別人而活的人生,這樣的心理怎麼可能會平衡。 爽朗笑聲,是苦中作樂,並不是打從心底感到真正的快樂。 --- 他根本不快樂。 --- 每個真實快樂背後,都有一個深層悲傷。 回不到過去,抓不著的幸福,讓人倍感失落。 快樂的人在這裡製造快樂,承載最深沈的悲傷。 ---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但是我們觀察, 清楚他的需求,恰到好處的給他。 --聖嚴法師 <人間物語> 蘇菲亞、徒弟與女僕將他從層層階梯抬下來,讓我想起與某同事的對話。 某同事是小兒麻痺患者,個性開朗樂觀,但每當大夥邀約出遊時,她總是微笑婉拒。 「謝謝,下次有機會吧。」她總是這麼說。 放眼望去,以台灣的無障礙設施舉例,盲人順路走會撞上電線杆的人行道; 明明是輪椅專用斜坡,卻因怕機車通行上鎖;欄杆圍擋,只有旋轉門供人進出的公園, 民眾提出質疑,回應是「坐輪椅的人,在家有電視看不是嗎?」的官員。 --- 很多時候,是環境逼人,讓人寸步難行。 當沙與海水緩緩流逝過肌肉萎縮的腳, 我想起力克·胡哲(Nick Vujicic)跳進海裡的畫面。 從為癱瘓學生準備專用桌面的加州,返回連進公司都必須繞遠路的台灣, 江偉君的苦,想必也是倍感艱辛吧。 為什麼身心障礙,等於無法過正常的生活? --- 電影裡,那麼多人勸阻他,那麼多人同意他, 沒有人願意暫停一下,思考語意之外的其他, 思考「安樂死」背後的箇中緣由。 一名被綑綁在柱上的孩子,呼喊著請讓我死去吧, 有人信心喊話,有人斥之以鼻。 卻沒人嘗試想辦法,將他從柱上放下來。 --- 如果不是這般難過,誰想去死? 我們確實不能強硬干涉別人的人生, 但我們可以去想,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 無法成為手邊駐的雨滴,我只好送你整片海洋。 恩比柿 http://nbis.pixnet.net/blog  ̄ ̄ ̄ 365天,給你天天好聽的沉默之聲。 -- ※ 編輯: iscor 來自: 220.135.93.14 (09/14 18:37)
文章代碼(AID): #1GKmGn_9 (India-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