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韓國現存最古老韓屋教堂-聖公會江華聖堂

看板Ind-travel作者 (Nyree)時間5年前 (2019/04/23 22: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Korea_Travel 看板 #1SlKvXkM ] 作者: nozo (Nyree) 看板: Korea_Travel 標題: [遊記] 韓國現存最古老韓屋教堂-聖公會江華聖堂 時間: Mon Apr 22 13:17:16 2019 韓國|仁川|江華島|韓國現存最古老的韓屋教堂 融合東西洋建築風格的 聖公會江華聖堂 http://thecoronet.pixnet.net/blog/post/353897702 首爾前往江華島的交通資訊請參考: http://thecoronet.pixnet.net/blog/post/353637077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831/46582110675_6394822268_c.jpg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912/40531495833_25cb818299_c.jpg
當初想來參觀聖公會江華聖堂的原因很膚淺,只是在IG上搜尋江華島旅行常常看到韓國網 友在這裡打卡,所以將江華島市區的景點集中一起遊覽而已;包括本次江華島旅行的終點 站:龍興宮也是同樣的理由,是在韓國觀光公社搜尋之後,覺得可以一起走的景點罷了。 不過,真心地說,雖然這兩個景點都只是小景點,快則半小時就能參觀完畢吧,可是建築 本身皆展現出韓國的傳統特色,個人認為頗值得一訪,尤其是聖公會江華聖堂讓我留下很 深刻的印象!一方面韓屋式教堂本身就不常見,另一方面是江華聖堂的東西合璧式建築, 教堂內外部的呈現東西方風格的衝突,卻飽含和諧美感,不同於傳統韓屋、更增添幾分異 國風情。 --- 接下來有關江華聖堂介紹的資料來源為:江華島官網、江華文化觀光、維基百科(韓)、韓 國觀光公社、大韓聖公會。 英國聖公會最早於1890年開始在韓國傳教。1889年11月1日,Charles John Corfe主教以 設立朝鮮教區爲目的,在英國西敏寺大教堂接受大主教的傳教、取得主教證書後,便召集 前往韓國傳教的有志者,從英國出發後、於1890年9月29日抵達仁川港,開始了在首爾、 京畿道和忠清道地區的傳教工作。大韓聖公會從傳教初期開始,便為了成為紮根於韓國文 化的教會致力於本土化,相關工作包括在韓國開化期普及新式教育、在各地設立神學校、 醫院、保育院等,更以韓國的本土文化元素,建造許多韓國傳統韓屋式教堂,至今仍保存 於江華島、忠清北道的清州、鎮川等地。有關大韓聖公會的發展歷史可參考大韓聖公會的 官網,聖公會歷史可參考維基百科。 聖公會在江華島傳教的歷史,可追溯到1893年英國神父Leonard O.Warner於江華邑甲串里 的傳教工作;接著1896年,Mark N.Trollpe神父到任江華邑,隨之在1897年名設立保育院 ,並透過西式醫療技術治療患者,奠定大韓聖公會在江華島的傳教基礎。至於江華聖堂的 全名為「大韓聖公會江華聖堂」,位於現今仁川廣域市江華郡江華邑官廳街,是大韓聖公 會的首任主教Charles John Corfe建於1900年11月15日大韓帝國時期的聖公會教堂,被命 名為聖彼得羅和鮑羅教堂,由於位於江華邑,又被稱為江華邑聖堂。 江華聖堂不僅是江華島最早的教堂,還是韓國現存最早的韓屋教堂。1981年,江華聖堂被 指定爲京畿道地方有形文化遺產111號(當時江華郡隸屬於京畿道),江華郡被編入仁川 廣域市後,變更爲地方有形文化遺產,2001年1月4日被指定爲大韓民國的史蹟第424號, 由大韓聖公會維持財團等所有和管理。 聖公會江華聖堂的整體佈局以拯救世界的諾亞方舟為意象,採用船的形象,分為教堂主體 建築一棟、司祭館一棟、內三門和外三門各一座,銅鐘一座。在船頭西側設有內三門、外 三門及銅鐘,中心則是教堂主體,後尾坐落司祭館。特別的是,教堂入口臺階和上述所提 到的建築物構成以東南向為縱軸的外部空間,類似於佛教寺院的西伽藍。 教堂建築的木材據說是使用從鴨綠江長白山運來的木頭,並由曾經參與景福宮工程的木匠 負責建造。建築本體呈現長方形(正面寬4間、側面長10間),整體建築風格遵循韓國傳 統風格,佈局與內部結構應用Basilicat建築風格(巴西利卡建築,古羅馬公共建築的建 築風格,基督教教堂以此作為建築典範,詳細請參考維基百科),構成西方巴西利卡風格 和東洋佛教寺廟交融的特有型態。 雖然說江華聖堂的建築大抵遵循韓屋形式,但若仔細觀察,仍然能從中發現有不少元素在 傳統韓屋是看不到的,《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辭典》第三季裡就有江華島特集,並詳細介 紹了江華聖堂的特色。因為2019.3我看還沒有中字,就簡單分享還記得的~(去賞完櫻回 來,看過的內容也忘了XD) 首先是教堂大門的設置位置,一般傳統韓屋的門會設在八作屋頂的側面,也就是會在建築 物長邊的那一側,然而江華聖堂的門口同西洋建築形式,門口是設置在短邊側。其次是教 堂內部二樓特別挑高,上方挑高的窗戶不同於一樓採用紙窗的傳統韓屋窗戶,而是使用玻 璃窗。第三點是教堂的圓拱型木門,也是較少出現在韓屋建築中的元素。 教堂內部禮拜堂,這也是最常在IG上看到的江華聖堂照片場景。 個人最喜歡的場景一是江華聖堂的建築本體外觀,其二就是禮拜堂了!這兩處是我認為最 為凸顯出融合東西洋元素既衝突又和諧的建築風格,相當具有魅力! 禮拜堂兩側掛著許多畫作,座椅上則布置不少江華聖堂的老照片,藉由老照片可一一窺見 大韓聖公會在江華島根深蒂固的佈道基礎 若從聖公會江華聖堂的側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會是位於教堂後方的司祭館,司祭館是 教堂的神父的居所。不過一般所稱的司祭是天主教神父的別稱,基督新教的基層神職人員 為牧師,兩者最大的不同是神父具有從主教分享的「神權」;個人對宗教不甚了解,有興 趣可自行參考:維基百科、方濟會的聖召答客問,在聖召客問答提到聖公會的聖職概念較 類似於天主教,不曉得是否有關係? 司祭館同樣是韓屋式建築,但其屋簷和房子上方都有十字架的圖案。另外司祭館也依然是 使用中的建築物(不開放)。 ---- 由於抵達江華聖堂已經傍晚,而且在聖堂內流連忘返,等到參觀完聖堂前往龍興宮,發現 龍興宮已經大門深鎖了 原本打算認命地在外面拍拍照就此離去,沒想到管理龍興宮的大叔看到我們特地來到江華 島,竟然主動幫我們開門!當時大叔是已經鎖好門、收好東西要開車回家的狀態了,所以 當他一邊帶我們進去龍興宮,甚至還為我們簡單介紹龍興宮的歷史時,真的覺得太感動了 ,而且太親切了! 因為不論是開放時間過後幫我們開門,還是解說這件事,全部都是他 工作份外主動提供幫助的善行,實在太感謝他了 當時很怕耽誤大叔太多時間,我僅匆匆拍了幾張照片,大概就是到此一遊有去龍興宮的 程度XD,是故就不多說了哈哈 以上簡單分享~ 其實如果懂更多韓國史或宗教史的話,應該能分享更多心得,可惜我只是兩種都不太懂的 無知者;當時我並未作太多事前功課,抱著且走且看且學的心態,期待透過旅遊更加深入 地認識韓國,所幸即使能力有限,確實或多或少獲得了新知,並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 The Coronet ::: 更多韓國旅行 http://thecoronet.pixnet.net/blog https://www.facebook.com/TheCoronettt/ https://www.freeatkorea.com/km-profile.php?ksn=1805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197.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_Travel/M.1555910241.A.B96.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nozo (219.71.33.70), 04/23/2019 22:48:27
文章代碼(AID): #1SloMyHe (In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