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生死一瞬間印度公路體驗

看板Ind-travel作者 (akane)時間12年前 (2012/05/17 03:1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joannewang7776.blogspot.in/2012/05/blog-post_6724.html#more 圖文無音樂網誌版 關於印度的公路,第一次來到印度的人絕對是印象深刻, 無論是扮演行人或者是副駕駛座的角色,都讓我體會到生死一線間的感覺。 但是久了習慣了之後竟也體會出了印度特有的公路特色。 從行人開始說起吧! 必須擁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心理準備, 在這邊常常很多地方是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 反正交通沒有一個王法,只要看準那千鈞一刻,衝就對了! 越不敢過就越沒有人要讓你過, 印度人開車就是沒有「讓」這個字, 我們通常都是幾個朋友大家手牽手一起尖叫過去, 一開始如果怕的話可以跟在印度人屁股後面一起, 當然啦!有紅綠燈的地方還是盡量走過去比較安全些。 再來就是開車, 我想應該沒有人去印度自助旅遊問說, 請問哪邊可以租車? (但是我還是在網路上看過有勇者親身下海開過了,佩服佩服) 大部份人都還是找個司機或是坐火車坐巴士。 在印度開車,絕對要拋棄原本用路人的認知,例如喇叭這件事。 在印度,喇叭聲是必備, 在一趟四個小時的旅程中, 大概沒有超過30秒的空格中間是沒有喇叭聲, 而且他們不是叭輕輕一聲,是那種壓超大力,叭-----------五秒左右, 有節奏感一點的可能會來個shuffle。 在一般的印象,喇叭聲通常是提示或者是催促,而在印度公路上,喇叭簡直就是萬能。 我注意到, 他們很多轎車後照鏡是不打開的, 有些嘟嘟車也沒裝,這時候如果要超車, 就必須按喇叭提示前面的人「我要過來囉!」。 似乎印度人開車的視野只有往前而已。 無論他們要轉彎,要煞車,要變換車道,也不會使用方向燈,一切靠喇叭就足夠! 一開始的時候真的對喇叭聲感到不奈, 但是等到我理解他們自己的一套之後, 突然覺得自己也可以融入在這超然的喇叭聲中, 另外一方面也是,如果這樣可以讓我比較安全的話,你們就盡量按吧沒關係! 之前講到這邊的交通沒有個王法, 在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摩托車,腳踏車,動物跟人。 逆向也是常見的情形, 有時候看到一堆逆向行駛的車子之後, 發現這裡明明旁邊就有來向車道啊, 搞得好像我們自己才是逆向一樣! 高速公路上畫的分隔線也只是參考用, 或許連參考的價值也沒有, 明明三線常常並排了五輛車, 但是大家都不會擦撞到 (只有我在副駕駛座默默驚嚇,司機很從容的面對一切)。 高速公路上面都這樣了, 更何況是一般市區道路, 就像上面那張照片, 人跟車大家擠在一團,瞞天的風沙跟震耳欲聾的噪音, 坐在車子的我也要慶幸自己只是個過客,不是居民。 人家說台灣人很會開車,來到印度真的是完全的被比了下去。 另外提提超載好了, 像右邊這樣的摩托車完全就是一塊小蛋糕, 我最高紀錄看到一輛嘟嘟車(大小就比三輪車大一點,前後坐那樣), 裡面塞了十幾個人。 不知道腦中該浮現的是變魔術,還是納粹的集中營火車。 只能說好啦!誰叫你們是Incredible India呢! 除了一般市區道路跟高速公路之外,這次還體驗了類似像台灣的省道。 一輛輛高速的卡車伴隨著塵塵黃土, 不時又有衝出來的行人,坐在駕駛座的我看得趣味橫生。 有時候遠看以為是老鼠的,近看發現是狗, 以為是狗的,發現原來是牛,因為他們都好瘦好瘦。 旁邊還會有呼嘯而過的機車上面載著穿著沙麗隨風飄逸的妹仔, 畫面看起來不錯,但是這樣讓女生在公路上吹風吃土我覺得實在不浪漫。 (注:到底是沙麗還是旁遮普服, 其實我現在還是搞不太清楚印度傳統服飾這塊!下次研究研究。) 讓我覺得最好玩的還是那些卡車彩繪。 每輛卡車都會在車身畫上許多圖騰,有花有神像有字,非常美麗。 難道是所有印度人的藝術天份都這麼高嗎? 或者是保佑的作用,或者是印度人天生喜歡亮麗色彩, 連卡車都要裝飾的如此暄賓奪目才行! 看到好幾輛車彩繪的好漂亮都沒有機會拍下來, 因為我們的司機開車很狠,總是開車呼嘯而過, 只能稍微拍一下車屁股。 之前提到的喇叭文化, 卡車後面通常都會寫「BLOW HORN」或者是「HORN PLEASE」提醒大家記得按按喇叭喔! 順道一提,夜晚的時候喇叭的功能就被閃燈所取代, 夜晚的路燈非常的暗啊,不過話說你們都會閃燈了為什麼白天還是狂暗喇叭咧! 另外車尾還會寫著 「Use Diaper At Night」「No Life With Out Wife」, 這或許是屬於印度獨特的幽默感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93.56.115

05/17 08:16, , 1F
也有很酷炫的彩繪三輪車XDD
05/17 08:16, 1F
文章代碼(AID): #1Fi_n57K (In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