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2011冬土耳其之旅 小亞細亞古城厄弗所

看板Ind-travel作者 (日劇旅行王)時間12年前 (2012/02/21 05:0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網誌請點選以下連接 http://blog.yam.com/yipin/article/47499488 在天主教的聖經新約的部份, 佔最大一部份的就是 保祿 到各地傳教時所遺留下來的書信, 其中一部 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 就是記載 保祿當時到厄弗所(Ephesus)對當地的人們傳教的記錄, 厄弗所是一座千年古城, 踏著保祿傳教的路線, 我來到了土耳其西南方的厄弗所 厄弗所的歷史源起於西元前7000年的石器時代, 經過西台王國, 里底亞王國, 波斯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 希臘化的賽琉古王國, 希臘化的佩加蒙王國, 直到西元前133年羅馬帝國擊敗佩加蒙王國取得厄弗所, 開始在這裡進行大規模的都市計畫, 建立厄弗所城, 西元33年, 羅馬名將 安東尼於他的情婦 埃及豔后Cleopatra曾經在這裡商討如何對付他們的敵人 屋大維, 屋大維之後戰勝稱帝為 奧古斯都, 擊敗了駐守厄弗所的安東尼, 建立了亞細亞行省, 省會就在厄弗所 西元52-54年間, 被稱為外邦人的宗徒 保祿 來到了厄弗所傳教, 這裡充滿了相信多神信仰(Pegan)的當地人, 及猶太人, 傳教十分困難, 保祿寫下了多封書信給厄弗所建立的教會後, 搭船前往位於今天希臘的格林多(Corinth)繼續傳教 從羅馬帝國統治厄弗所後, 至西元後二世紀, 厄弗所的都市發展達到了巔峰, 西元270年, 蠻族哥德人入侵, 毀壞了大部份的城市建築, 直到西元5世紀時, 羅馬帝國的 德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重建厄弗所城, 因為天主教的聖人保祿曾經來到這裡傳教, 厄弗所吸引了大量的朝聖者, 羅馬帝國分裂後, 厄弗所繼續接受東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統治, 直到七世紀中, 阿拉伯帝國的歐馬亞王朝(點這裡看阿拉伯帝國的歷史)擊敗東羅馬帝國佔領厄弗所, 厄弗所成為伊斯蘭國家的統治範圍(歐馬亞王朝, 阿巴斯王朝, 賽爾柱土耳其, 鄂圖曼土耳其), 成為伊斯蘭國家統治範圍後, 厄弗所的重要性逐漸被鄰近的城市伊茲密(Izmir)取代, 人口逐漸減少, 最後成為一座空城 厄弗所的城市建築在一座山坡上, 是一個L型的城市規畫. 很有趣的, 在羅馬帝國時代, 厄弗所是一座濱海的城市(現在因為泥沙堆積已經位在內陸), 因此, 在大劇場(Skene)前的列柱大道, 可以直直通往海港 如同其他的羅馬城市(Hierapolis, 佩特拉, 羅馬城, 畢波羅斯, 帕密拉), 厄弗所也遵造著羅馬城市的都市計畫, 在厄弗所城裡, 有兩座劇場, 一座是較早興建, 在希臘化時代興建(西元前3世紀), 羅馬時代更新的劇場(西元一世紀), 稱為Skene 另一座規模較小, 在西元150年興建的劇場, 稱為Odeon 大劇場前有一座羅馬帝國時代留下的水泉, 牆上隱約可見水源流出的痕跡 接著走入主要的街道, 街道的右側充滿了商家, 是一個方形的市集廣場 如果仔細比較的話, 這些拱形建築的商家, 和黎巴嫩的安佳古城(Aanjar)的商家建築十分類似 方形的廣場, 在羅馬帝國時代, 也是群眾聚集討論的地方, 稱為Agora Agora旁有一座南門, 通往旁邊的圖書館 這一座Agora的門上, 有著精緻的獅型雕刻 穿過Agora的門, 來到了厄弗所城的地標: 圖書館(Library of Celsus) 圖書館基本上也是屬於羅馬城市都市計畫中的一部份, 這座圖書館是在西元114年,由當時統治厄弗所的總督, 為他的父親: Celsus所興建, 所以稱為Library of Celsus, 這座圖書館由四對柱子所組成, 總共有前後兩層, 四對柱子的內部, 各有一尊希臘羅馬多神信仰的神像, 分別是代表智慧的Sophia 代表貞潔的Arete, 代表天賦的Ennoia, 及代表知識的Episteme 圖書館牆上有代表生生不息的蛋型符號, 及代表死亡的箭頭符號, 這在羅馬建築中十分常見, 表示生死循環不停止之意 為了紀念羅馬帝國的著名皇帝哈德良大帝, 在厄弗所城中也有一座 哈德良城門, 可以注意的是, 雖然哈德良大帝統治期間, 羅馬帝國的基督信仰尚未合法化, 在興建城門的當時, 已合法化又蓬勃發展的天主教已經悄悄滲入這座城門的建築, 在城門的底部(已經移到旁邊展示), 有著基督信仰的符號, 十字架 列柱大道在這裡轉了個彎, 通向L的另一邊 與前面提到的Hierapolis古城相同, 厄弗所城也有Latrine的部份, 前面提到Latrine必定要有通暢的水道系統, 在厄弗所的Latrine也是一樣, 不同的是, 厄弗所的Latrine上還有白色的蓋子, 上面還有個洞, 猜猜看那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如下圖這個老伯所示, 人們可以在這個洞裡便溺, 你猜對了嗎? 在Latrine的中央還有一個很大的水池, 功能也是便於水源的流通 在Latrine的旁邊是一座紀念哈德良大帝的神廟, 稱為哈德良神廟(Temple of Hadrian), 在羅馬帝國時代, 這邊聳立了近三百座羅馬帝國皇帝雕像 神廟門上很值得一看的就是這些小人的雕塑, 它們描述著厄弗所當初建城的故事 在Latrine和哈德良神廟旁, 有一座巨大的澡堂, 澡堂分為三部份, 溫水冷水和熱水, 像一個三溫暖一樣, 澡堂的社交功能, 在上一篇Hierapolis的文章中已經提到, 對羅馬澡堂有興趣的話, 也可以參考另一篇關於義大利羅馬的卡拉卡斯澡堂的介紹 這座澡堂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女性: Scholastica出資興建, 現在在澡堂裡還有她的雕像 羅馬帝國是一個在宗教上容納百川的國家, 當它征服一個新的地區, 除了政治上的統治之外, 它對於當地的宗教信仰大多會保留及包容甚至尊重, 因此常在羅馬帝國的城市裡, 可以見到羅馬神廟容入當地神明的現象, 在黎巴嫩的巴貝克神廟有這樣的現象, 在土耳其的厄弗所更是如此, 厄弗所人在被羅馬人統治前, 他們的主要信仰是相信一個稱為Artemis的神明 (Artemis的雕像) 當厄弗所成為羅馬帝國的領地後, 羅馬人不但允許厄弗所人繼續信仰Artemis, 每年會在列柱大道上舉辦Artemis神的慶典, 還將Artemis神像迎入神廟, 底下這座神廟中, 便是有座Artemis的神像, 但神像現已置入厄弗所博物館內 L形的列柱大道走到這裡不斷上坡, 會經過一座有著大力士海拉克斯的門, 海拉克斯是希臘古文明的神明, 在尼姆山上, 科馬基尼王國的宮殿裡也可以見到, 就是那個和國王握握手的大力士, 他也在這裡出現了 穿過海拉克斯門, 我們進到兩區都是紀念前任皇帝的紀念館, 最精致的莫過於這座Memmius紀念館, 興建於西元前50至前30年, 但史料缺乏, 對這些雕像的研究尚未清楚 由厄弗所, 觀察其他羅馬城市, 看到了羅馬帝國對宗教的廣大寬容, 我想, 這也是造就這個擁有悠久歷史和強大國力的國家的原因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4.30.86.173

02/21 11:03, , 1F
超酷的說!!!
02/21 11:03, 1F
文章代碼(AID): #1FGhJpMH (In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