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朗無雙!! 1-2

看板Ichiro作者 (真田)時間16年前 (2008/04/16 22:21), 編輯推噓5(504)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文刊載於HIT!職棒迷第17號 (2004/10) 製造光榮的鐘擺打法 一朗成功的背後,除了苦練之外,個人認為他那將智慧灌注於棒球之上所引發 的創造能力,與永不妥協的旺盛上進心更是重大關鍵。 與揮棒軸心保持穩定、重心放在後方的美式打法不同,日本職棒的傳統打擊方 式,相當強調重心移動。例如王貞治的金雞獨立姿勢,便有先將重心抬高並後移的 作用存在;高橋由伸等選手的高抬腳姿勢,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一朗的「鐘擺打 法」在日本雖不常見,但實際上也是重心移動的一種方式。使用重心移動的好處, 在於可以使用下半身前移的力量來增強揮棒力道,但一般來說,卻可能導致揮擊時 不易保持平衡,反而不容易抓中球心。 為了彌補打擊姿勢不易平衡的缺點,日職頂尖打者導入更高層次的觀念—「不 使用手臂力量揮棒,而以重心移動作為揮棒力量的主要來源,手臂力量則是揮棒動 作中,用來控制球棒靈華移動的主體。」畢竟,打擊者的手臂原本就是最能有效控 制球棒的關鍵。 而這也就是一朗等日本頂尖打者,能夠在身體姿勢完全被破壞的情況下,依然 能夠依靠手臂力量控制球棒揮擊來球的主要原因。當然,與高橋由伸相比,一朗的 鐘擺打法或王貞治的金雞獨立打法,都算是重心移動比較大的方式,甚至因為重心 移動過度,因此在初期容易因姿勢不夠穩定而遭受嚴厲批評。但鈴木一朗與王貞治 等選手都順利克服了打擊姿勢不夠穩定的缺點,而創造出莫大的成就。 速度的攻擊法 一朗的打擊姿勢與過去所有日職頂尖打者最大的不同是,他也將揮棒之後的跑 壘速度考慮在內。原本的棒球觀念,都是希望先盡量完成一個完整的揮擊姿勢,然 後寄望這個姿勢能製造出比較有效的擊球,藉著優異的擊球上壘。 然而,一朗的觀念卻與眾不同。一朗的腳程雖然不是日職第一,卻也是他重要 的武器,因此就算擊球不夠理想,但如何在揮擊後,於最短的時間內爆發最高檔的 跑壘速度,再藉著跑壘速度上壘,自然成為一朗的思考重點。 因此,一朗開發出來的鐘擺打法,事實上有著「揮棒後,將因重心移動而前移 的身體自然轉向一壘」的效用,這便是一朗鐘擺打法的另一個神髓。這樣的優勢, 在人工草皮居多、棒球滾動速度較快的日職球場也許還不能完全發揮,但來到天然 草皮居多的大聯盟各隊球場,二壘手方向的滾地球,都有可能形成一朗的內野安打。 能夠在發展超過百年的日本棒壇,完成一項前無古人的打擊觀念與理論,一朗 的智慧實在令人感佩。而一朗在美國為了適應更快的速球,因此大幅縮小了「鐘擺」 的擺幅,也讓他的打擊成績繼續維持高檔。 那我就一直待在二軍好了 在加入日職初期,一朗獨特的擺盪式打姿受到當時一軍教練團的極度質疑。出 身巨人黃金時代的監督土井正三堅決表示,「只要一朗不變更打擊姿勢,便不會將 他升上一軍」。潛心鑽研出自認為最適合自己的打擊姿勢卻不被球團高層接受,一 朗怎樣也不願屈服,並豪氣的表示「那我就一直待在二軍好了」。 一朗的堅持終於得到回報。1993年底,歐力士球團因戰績不佳而辭退土井正三 ,改聘的新任監督仰木彬反而非常賞識一朗的才華,讓一朗有機會證明自己。 儘管日職時期戰績彪炳,但他顯然對日職傳統的強打門檻—「2000安打」紀錄 毫無興趣,因而決意捨棄「締造史上最快2000安打」的名聲,執意赴美挑戰大聯盟 ,並且在1999年便先行前往水手進行春訓,以便對大聯盟有進一步的了解。 雖然當時野茂英雄已經在大聯盟站穩腳步,但由於過去從無東方野手能在大聯 盟發光發熱,因此多數大聯盟球團對一朗的實力仍有疑慮,球評也貶多於褒,甚至 日本球迷對一朗能否成功也不敢斷言。儘管前途未卜,年薪也肯定大幅下滑,(比 較他在日本、美國的薪資變化,球迷就知道鈴木一朗絕非為了高薪而挑戰大聯盟) ,但一朗對稱霸日職早已失去興趣,只希望能夠前往大聯盟,試試自己在世界最高 殿堂的斤兩。   這種強烈的上進心,也正是決定一朗可以與野茂一樣成為開拓者的最大關鍵。 一朗壓倒性的連續七年洋聯打擊王 年度 名次 球員 球隊 打擊率 1994 1 鈴木一朗 歐力士 0.385 2 山本和範 大榮 0.317 1995 1 鈴木一朗 歐力士 0.342 2 堀幸一 羅德 0.309 1996 1 鈴木一朗 歐力士 0.356 2 片岡篤史 火腿 0.315 1997 1 鈴木一朗 歐力士 0.345 2 Phil Clark 近鐵 0.331 1998 1 鈴木一朗 歐力士 0.358 2 平井光親 羅德 0.320 1999 1 鈴木一朗 歐力士 0.343 2 松井稼頭央 西武 0.330 2000 1 鈴木一朗 歐力士 0.387 2 Sherman Obando 火腿 0.332 鈴木一朗挑戰大聯盟的薪資變化 年份 球團    薪資 2000 歐力士    5億3000萬日幣 2001 水手 400萬美元(約4億4000萬日幣) 2002  水手 200萬美元(約2億6000萬日幣) 2003  水手   300萬美元(約3億6000萬日幣) 2004  水手   500萬美元(約5億5000萬日幣) ※以04年當年匯率計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96.221

04/16 22:22, , 1F
還有一篇...有空再打 XD
04/16 22:22, 1F

04/16 22:25, , 2F
感謝,期待原PO趕快有空 XD
04/16 22:25, 2F

04/16 23:34, , 3F
感謝~~
04/16 23:34, 3F

04/17 00:27, , 4F
感謝 ^^
04/17 00:27, 4F

04/17 01:38, , 5F
推,期待原PO寫成論文讓大家下載,著作成書在坊間流傳
04/17 01:38, 5F

04/17 07:55, , 6F
轉載可有徵得原作同意?
04/17 07:55, 6F

04/17 07:55, , 7F
還是sanada就是原作啊?
04/17 07:55, 7F

04/17 09:12, , 8F
天阿...我忘記附上文章出處了...Orz 真的非常抱歉 囧
04/17 09:12, 8F
※ 編輯: sanada 來自: 211.74.247.46 (04/17 09:15)

04/17 09:50, , 9F
辛苦了辛苦了..謝謝 ^^"
04/17 09:50, 9F
文章代碼(AID): #181Wjr8j (Ich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