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開戰危機2月15日?德法穿梭美俄的「烏克蘭綏靖外交」

看板IA作者 (靜夜聖林彼岸花)時間2年前 (2022/02/08 04:24), 編輯推噓16(17173)
留言91則, 9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標題: 開戰危機2月15日?德法穿梭美俄的「烏克蘭綏靖外交」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6080264 【2022.02.07 烏克蘭/俄國/美國】 「歐陸大戰?苦澀的和平?未來10天將是危機四伏的歷史分水嶺...」俄國10萬大軍壓境 的烏克蘭危機,目前仍在一觸即發的刀鋒邊緣。6日,美軍82空降師「追加急派」的1,700 人前鋒兵力已在波蘭著陸——根據白宮說法,俄軍已完成了攻打烏克蘭所需的70%戰力整 備,從現在開始到2月15日前後,「俄軍隨時都能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戰爭』。」——可 對此,不僅俄國官方強烈駁斥,作為事主的烏克蘭政府更重新退回「等邊三角形」的戰略 立場,回過頭來駁斥西方的戰爭邊緣說太過危言聳聽,直到2月7日清晨為止,烏克蘭官方 都持續強調「俄軍正面開戰的機率『非常非常低』」。 烏克蘭政府在關鍵時刻與美國「大唱反調」的態度,據稱讓公親變事主的華府非常惱怒, 但基輔當局之所以刻意降低危機的風險說法等級,背後的主因與期待,其實是「來自德國 與法國」外交穿梭的支持——因為從2月7日開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 與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馬上就要啟動一系列緊湊的「美俄穿梭」,以真人面 見普丁與拜登的方式,試圖在戰爭與和平之間拉出一條「綏靖外交」的緩衝空間。 所以馬克宏與蕭茲想要達成怎樣的外交目的呢?根據法國《世界報》的說法,馬克宏周一 與普丁對弈的目標非常明確:法國希望「爭取時間」,說服俄軍不要在冬季發動戰爭,並 將下一波拆彈時刻至少推遲到「2022年4月」...問題是:普丁願意嗎? 德法周一連開跑的這一系列的穿梭衝刺,將由法國總統打頭陣。此前一路與美國唱反調的 馬克宏,周末先是致電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強生,接著他就將搭上專機,於2月7日直 奔莫斯科,與俄國總統普丁在克林姆林宮「一對一密談」。 此前已與普丁通過電話的馬克宏,本行的目的是要說服普丁「率先眨眼」、不要繼續邊境 增兵或貿然攻擊烏克蘭,以此展現對歐盟調停的善意,為德法的和平穿梭爭取機會。之後 ,馬克宏將於8日轉赴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會面。一來一 往之間,法國也主動展示自己為「克林姆林宮傳話」的搭橋者意圖。 至於德國方面,德國總理蕭茲則要在7日訪問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見面——因為跨大西洋 時差的關係,蕭茲與拜登的會面,應該會在馬克宏-普丁面談之後——而此一互動也是蕭 茲去年12月接棒總理之後,德美之間的第一次領導人峰會。 與此同時,9日前後柏林則要啟動烏俄德法今年第二輪的「諾曼第機制談判」,莫斯科是 否願意與基輔「直接和平交涉」,也將以柏林回合為風向關鍵。之後,蕭茲再會整合德法 與歐盟的外交討論,並於14日訪問基輔,15日則進入莫斯科,繼馬克宏之後與普丁一對一 會面。 但「2月15日」的這一日期,雖是德法這一連串綏靖外交的關鍵時刻,卻同樣也是美方估 算「俄軍最可能發動侵略」的危機巔峰點。因此馬克宏與蕭茲一連串的外交努力,是會如 願收穫外交的斡旋成果?還是一廂情願地丟失戰爭的預警先機?各懷鬼胎的各路謀算,也 讓未來一個星期成為幾乎無法預測的危機分水嶺。 以德國為例,總理蕭茲目前正因烏克蘭危機而遭遇極大的「威信壓力」。因為蕭茲聯合政 府在應對烏俄問題時的內閣立場不一致與戰略不作為,不僅美國與東歐盟邦高度懷疑德國 的戰略動能與「盟邦忠誠度」,就連自家執政的社會民主黨(SDP)都有嚴重分裂的「莫 斯科分歧」。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與德國《明鏡周刊》的報導與線人解釋,德國社民黨內部長期以來 就有「友俄派」與「反俄派」之爭——像是社民黨上一次執政的總理大老施洛德( Gerhard Schröder),卸任之後就一直與俄國政商界交好,除了大力涉入俄國石油-天 然氣輸往歐洲的鉅額進口生意,當前引發美國制裁壓力的「北溪二號天然氣輸氣管」( Nord Stream)也由施洛德擔任董事長,俄國的天然氣巨頭、作為普丁「聖彼得堡親信圈 」要角的Gazprom,2月初更故意在風頭浪尖上提名施洛德進入Gazprom董事會。 雖然施洛德在2005年敗給梅克爾後,近年已淡出政壇與德國政治的權力核心,但其任內末 期所推動的北溪天然氣管計畫,加上當前自民黨內不乏有「同情俄國者」主張不應正面刺 激普丁,種種加成疑慮與蕭茲本身的「外交經驗值不足」問題,加上德國統一後,社會風 氣對於國防、國際戰略的刻意漠視與消極不作為,都讓政權交接不足百日的蕭茲政府缺少 「應對信心」,也讓作為一級盟邦的美國政府,高度懷疑、甚至大力抨擊社民黨在對俄能 源戰略上的怯懦立場。 華府對柏林立場不堅定的質疑與埋怨,也讓蕭茲的美國行成了「勢必被美國『拉正』的鴻 門宴」,華府鷹派無不摩拳擦掌地準備對蕭茲施壓,最好能逼迫德國總理直接在美國宣布 「廢棄北溪二號計畫」,以作為柏林朝美歸隊的投名狀。 但對此,蕭茲周末出發前接受德國媒體聯訪時,卻拒絕對北溪二號的存廢問題作出正面承 諾。他只特別強調德國會持續支持美國與北約的整體歐洲戰略,並承諾將對立陶宛等波羅 的海三國「增派德軍」,以強化北約應對烏俄蘭危機的戰術能量。 相較於低調,甚至顯得極為被動、存在感不足的蕭茲,法國總統馬克宏則藉由烏克蘭危機 成了「領袖明星」。除了此前順利斡旋諾曼第機制會談有功外,馬克宏更將在2月7日親訪 莫斯科與普丁直接談判。「我會與普丁直接討論『降緩危機氣氛』的條件——但注意,大 家必須現實一點!本回的法俄交涉,雖然不大可能一次到位、直接敲定任何單方面協議, 但至少我們『有機會阻止局勢惡化』,這才是最重要的。」在臨行之前,馬克宏也高調接 受法國媒體訪問,其口中雖然要大家不要太過樂觀,但卻不斷釋出「我有把握避免戰爭」 的信心訊號。 法國《世界報》表示,馬克宏團隊目前已把對俄的交涉目的設定為「救急緩衝」,其雖不 能完全滿足俄國要求「北約西撤」的戰略條件,卻願意以「不同與美國的立場」來就能源 戰略、北約互信機制等問題,在北約與歐盟內部推動對俄的友善交涉,甚至持續以諾曼第 機制重新催促烏克蘭遵行明斯克二號和平協議。 作為「交換」,法國希望能說服俄國「公開降級烏克蘭邊境的大軍規模」,或至少和平撤 收,在俄國-白俄羅斯聯軍於2月10~20日的「同盟決心軍事演習」實兵演訓階段結束後, 能夠正常後撤,不要繼續進逼、甚至對烏克蘭本土發動攻擊,「...或至少把開戰風險推 遲到今年4月份。」 法國認為,把「戰爭風險推遲到4月份」,應是克林姆林宮願意接受的「各退一步折衷」 ——因為就外交層面來看,俄國能觀望法國與歐盟對烏克蘭的和平斡旋成效,並能賣一個 面子給馬克宏,藉此進一步施力離間北約內部的「美歐嫌隙」;就戰略角度而言,俄國目 前也不見得有把握對烏克蘭動武,若等到4月春暖花開,到時烏克蘭解凍而溫暖的地理條 件,說不定更有利於俄國陸空同步突襲的速戰速決。 除此之外,法國與匈牙利(俄國在歐盟與北約內的關鍵朋友)也將於2022年4月舉行政權 大選。就法國立場來講,這也算是某一程度的對俄投名狀,假設俄國到時仍不滿意法國調 停而準備對烏克蘭動手,對於力拼連任的馬克宏總統勢必造成外交重創;但正也因此,巴 黎才能反向對莫斯科證明「馬克宏的調停是真心出手,不是敷衍了事的拖延緩兵」。 但相對的,如果普丁願意接受法國的推遲條件,法國則將成為「歐洲和平的救星」。之中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隆冬中的天然氣危機——如果俄國選擇在2月中旬升高衝突,能源備 案有限且冬季供暖吃緊的歐洲市場,勢必將因天然氣問題而崩潰;但如果問題推遲到4月 春天,各種供電缺口與能源調配則更有緩衝餘裕。正也因此,普丁願不願放過隆冬的施壓 機會?也成為馬克宏「高風險豪賭」的最大不安因素之一。 事實上,法國軍情與外交系統皆認為: 當前的俄國雖然在烏克蘭邊境屯下了10萬大軍,但無論是兵力規模、後勤動員與戰略意圖 ,都不具備「即刻開戰的確切條件」。 因此,在AUKUS風波後與英美交惡的法國,近期也不斷透過媒體傳話,質疑當前的烏克蘭 問題是「拜登與強生」為了轉移本國政治危機,故意增壓的「人造危機」戲碼。 法國的戰略評估,與美國說法大相逕庭。因為在周末,拜登政府才先後向《華盛頓郵報》 與《紐約時報》放出消息,指烏克蘭邊境的俄國大軍已完成了「70%的開戰動員」, 「...俄軍目前已具備正面攻擊烏克蘭的戰力能量,不僅隨時有能力開戰,俄軍更有機會 在72小時內攻入烏克蘭首都基輔。」 美國軍方表示,俄軍隨時有能力發動戰爭是當前的現實,但「72小時內基輔陷落」與「至 少2萬軍隊、5萬平民死亡」的說法,都是美國針對「最壞情況」所作出的戰爭估算。但此 一說法,卻大大激怒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儘管美國仍持續向其供應大量軍火與援助, 澤倫斯基政府仍不斷駁斥英美「戰爭迫在眉睫」的說法,是反應過當、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煽動性發言。 烏克蘭外交部與國防部皆表示:截至2月7日清晨為止,俄國大軍雖然已在烏克蘭邊境40公 里處大量集結,但部隊行動與情報資訊,都沒有出現「異常動作」與「威脅性姿態」。鑑 此在評估自家情報後,烏克蘭軍方也於周一清晨再度強調: 「邊境的俄軍,沒有迫切跡象與明顯能量足以直接對烏克蘭國土發動攻擊。」 《金融時報》表示,雖然當前的烏克蘭危機,最一開始就是由澤倫斯基政府向西方世界示 警求救所開始,但在1月23日美國國務院逕行撤出駐基輔使節團眷屬,並對烏克蘭下達「 撤僑指示」後,澤倫斯基卻因本國資金的外逃而惱羞成怒,除了各種對外釋出對拜登的不 滿外,烏克蘭政府也自此修正「戰爭預警」,改口稱俄國沒有正面入侵烏克蘭的直接威脅 力。 報導認為,澤倫斯基的搖擺反覆與立場不明,不僅搞僵了與華府的戰略關係,在同一時間 內基輔也沒有足夠的管道與克林姆林宮直接交涉、或獲得任何和解背書的擔保。因此《金 融時報》在新聞評論裡,也直接抨擊喜劇演員出身的澤倫斯基,仍舊是當年那個缺乏經驗 的素人政治家,但他「扮演總統」的蹩腳演技,卻可能把烏克蘭推入腹背受敵的災難邊緣 。 ─────────────────────────────────────── 普亭恐隨時侵烏 美要陸勿挺俄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6082068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郭宣含、國際組/綜合報導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六日警告,如果中國大陸支持俄國侵略烏克蘭,恐將付出代價。他還 說,俄國最快幾天或幾周內就會侵烏。 蘇利文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本周」節目專訪時說,美國已警告,如果俄軍越界 進入烏克蘭,俄國會付出「嚴重的經濟代價」,而這可能也會影響到大陸,他說,相信中 方明白,大陸無法「補償俄國因為被美國制裁而蒙受的經濟損失」。 蘇利文說:「如果俄國真的決定更進一步,不只俄國會付出戰略代價,而且如果中國支持 俄國,中國也會在世界、歐洲和其他國家眾目睽睽下付出代價,這些國家釋出明確訊息, 就是比起戰爭,它們更喜歡外交解決。」 蘇利文六日稍早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提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亭會面後發 出的英文版聲明中,並未提及烏克蘭,「這表示中國對於支持俄國侵烏並沒有多積極」。 習近平四日下午與專程前來出席北京冬奧開幕式的普亭會談,雙方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 提到,「兩國之間的友誼沒有限制」,以及「沒有『禁忌的』合作領域」。 蘇利文六日接受不少電視節目訪問,都重複同一論調,就是普亭隨時會侵烏,可能幾天或 幾周內,而美國已準備好因應。蘇利文還說,透過外交化解衝突仍然可行。 蘇利文表示:「萬一爆發戰爭,烏克蘭恐付出重大代價,但就我方準備與因應情況來看, 我們相信俄國也得承擔戰略成本。」美國匿名官員表示,俄國可能在數周內入侵烏國,但 戰爭和武力規模仍不明,但強調仍可能透過外交途徑解決。 蘇利文表示,俄國侵烏「可能最快明天或幾周內發生,從俄軍部署情況來看,普亭隨時能 對烏克蘭採取行動」。 蘇利文還說,如果外交解決失敗,俄國可能會併吞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發動網攻或全面侵 烏。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艾迪耶摩接受CBS訪問時也說,俄國的國際金融交易八成以美元進行 ,且歐盟是其最大貿易夥伴,對歐盟貿易占俄國貿易額四成。俄國若遭制裁,很難藉由靠 向大陸彌補。 他說,俄國目前仰賴美國及其盟邦提供關鍵科技產品,大陸「無法取得」相關技術。 見拜登前表態 蕭茲駁親俄:德長期經援烏 德國總理蕭茲上任後首次出訪美國,美東時間七日下午將會晤美國總統拜登。蕭茲在烏克 蘭危機期間挨批沒有力挺烏克蘭,對俄國總統普亭態度也不夠強硬,他訪美前接受華盛頓 郵報訪問,強調德國一直與美國、北約合作,在立陶宛、羅馬尼亞等國加強軍事部署,並 向俄國表明侵略烏克蘭將付出嚴重代價,同時長期經援烏克蘭。 蕭茲去年十二月上任以來在烏克蘭危機中態度模糊,德國政府拒絕提供德製武器給烏克蘭 ,且對一旦俄國侵烏會祭出何種制裁也閉口不談,被美國政壇批評消極甚至親俄。 蕭茲六日出訪前表示,他對在立陶宛增兵、提高東歐軍力抗衡俄國一事持開放態度,他預 計近日和波羅的海三國討論此事。 蕭茲表示,美國是德國與歐洲最重要的盟國,彼此也都努力向俄國傳達一個清晰的共同信 號,即侵烏必定付出昂貴代價。 他強調德國長期援助烏克蘭,過去七年德國提供烏克蘭的經濟援助約廿億美元。他說,歐 陸各國中,德國國防預算高居第一,也派出數千名德軍構建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在立陶宛 部署數百官兵參與北約「增強前沿駐軍」計畫,也已派駐多架戰機到羅馬尼亞與盟邦一同 巡邏。 拜登和蕭茲會面時勢必會重申過去提議,要求德國停止北溪二號天然氣管路開通程序。美 國認為,這條俄國運送天然氣到德國的管路,將讓俄國得以用能源供應來要脅歐洲國家。 對於德國是否會在俄國侵烏時中止北溪二號開通程序,蕭茲表示他無法提供任何具體細節 ,只表示會和盟邦團結且堅定的應對俄國。 赴莫斯科斡旋 馬克宏緩頰:俄目標不是烏 法國總統馬克宏七日訪問莫斯科,要說服俄國總統普亭讓烏克蘭危機降溫,是去年十二月 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首位與普亭會面的西方大國領袖。 馬克宏六日說,他會努力與普亭找出「歷史性的解決方案」。他告訴法國星期日報,「我 們會討論讓局勢降溫的條件」,俄國的目標「當然不是烏克蘭」,而是與北約和歐盟達成 新安全協議。 馬克宏說:「烏克蘭或任何歐洲國家的安全和主權不能犧牲,而俄國也有權表達安全顧慮 。」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普亭與馬克宏七日會晤「非常重要」,但「情況複雜,不 能期待一場會面就達成重大突破」。 佩斯科夫說:「最近幾天關於俄國安全保證的主題沒有新進展,跟我們對話的西方人不太 想討論這個。」 馬克宏料將推動烏克蘭政府與烏東分離主義者之間停滯的和平計畫,而且可能跟俄國討論 軍備控制和北約擴張。 路透報導,親近馬克宏的消息人士指出,馬克宏訪俄目的之一是要拖時間,讓目前局面再 維持幾個月,至少到四月法國、匈牙利和斯洛維尼亞等歐洲多國大選時,尤其是法國總統 大選。 馬克宏自我定位為與俄國談判的歐洲要角,過去一周他與西方盟友、普亭和烏克蘭總統澤 倫斯基都通過電話,六日並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四十分鐘。 白宮發表聲明說,馬克宏與拜登「商討為了因應俄國在烏克蘭邊境持續進行軍事集結而做 出的外交及嚇阻努力,並重申支持烏國主權與領土完整」。 馬克宏預計八日轉往烏克蘭首都基輔,與澤倫斯基會談。八日晚間再到柏林,與德國總理 蕭茲和波蘭總統杜達討論烏克蘭危機。 ─────────────────────────────────────── 俄烏風雲 歐盟急商對策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6082055 經濟日報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形勢升級之際,布魯塞爾當局正擬定緊急應變計畫,以因應可能出 現的能源供應危機,並且保護歐洲的民眾、企業和邊境免受衝擊。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外交人士透露,歐盟正在討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各種相 關風險的緊急應變措施,包括天然氣價格飆漲、可能出現的移民為機、以及網路安全威脅 。俄國是歐洲最大天然氣供應國,占歐洲進口量40%。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6日警告,俄軍可能在幾天或幾周內入侵烏克蘭,但也仍可能循外交 途徑應對當前局勢。全球領導人7日分別在大西洋兩岸會面,尋求以外交方式讓緊張關係 降溫。法國總統馬克宏前往莫斯科與俄國總統普亭會談,德國總理蕭茲則赴華府與美國總 統拜登會面。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歐盟須為「任何情境」做好準備,其中之一 是盡可能尋找能源的替代來源。 FT指出,歐盟執委會正在研究,在出現天然氣危機時,要如何以緊急干預措施,降低天然 氣價格和批發電力成本之間的關聯。官員也表示,短期的緊急應變計畫包括擴大進口液化 天然氣(LNG)。 歐盟執委會預定3月把這些緊急應變計畫呈送給歐盟各國當局,但若莫斯科提高軍事威脅 ,歐盟可能召開緊急峰會。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現代】李叔同《送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40.2.175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644265443.A.DB4.html

02/08 04:56, 2年前 , 1F
德法退出北約,把英美擠出歐陸就沒事了
02/08 04:56, 1F

02/08 04:57, 2年前 , 2F
本來歐陸靠德法+俄坐下談就可以穩定和平了
02/08 04:57, 2F

02/08 04:58, 2年前 , 3F
美國英國這種攪屎國才是問題所在
02/08 04:58, 3F

02/08 08:17, 2年前 , 4F
北約有沒有德法還真的沒差多少…
02/08 08:17, 4F

02/08 08:20, 2年前 , 5F
德法加起來可部署兵力大約北約一成上下而已
02/08 08:20, 5F

02/08 08:23, 2年前 , 6F
波蘭可能還比德國能打,德國經濟可以,軍備真的不怎麼樣
02/08 08:23, 6F

02/08 08:57, 2年前 , 7F
沒有德國的北約,軍事上根本沒差吧
02/08 08:57, 7F

02/08 08:58, 2年前 , 8F
北約前線四個軍團 EU只有德國負責其中一個 還弄到撤軍
02/08 08:58, 8F

02/08 08:58, 2年前 , 9F
靠歐盟自己不要笑死人了好嗎
02/08 08:58, 9F

02/08 09:24, 2年前 , 10F
看起來有人不明白北約少了德法根本就沒有存在必要了
02/08 09:24, 10F

02/08 10:00, 2年前 , 11F
講的好像德法在北約歷史中是有多重要一樣 平行世界來的
02/08 10:00, 11F

02/08 10:00, 2年前 , 12F
02/08 10:00, 12F

02/08 10:03, 2年前 , 13F
再說法軍根本不直轄北約 德軍有跟沒有一樣 還真的沒差
02/08 10:03, 13F

02/08 10:04, 2年前 , 14F
法國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是成員國 對於非前線國家 又不
02/08 10:04, 14F

02/08 10:04, 2年前 , 15F
是軍隊主力 自以為真的很重要喔?
02/08 10:04, 15F

02/08 10:12, 2年前 , 16F
德法立國內法拒絕北約新成員加入,問題解決
02/08 10:12, 16F

02/08 11:40, 2年前 , 17F
笑了,有人以為德法真的需要北約?出這麼少人力就是認為
02/08 11:40, 17F

02/08 11:40, 2年前 , 18F
北極熊沒有侵略意圖根本不需要防了
02/08 11:40, 18F

02/08 11:42, 2年前 , 19F
少了北約在那邊掣肘歐亞大陸島把央格魯排擠出去他們更爽
02/08 11:42, 19F

02/08 11:45, 2年前 , 20F
德法想當歐盟老大就要扛歐洲防務啊,把北約趕走就是要自
02/08 11:45, 20F

02/08 11:45, 2年前 , 21F
己上,德法又不是真傻
02/08 11:45, 21F

02/08 11:47, 2年前 , 22F
不然問看看波羅的海三小國跟波蘭,北極熊有沒侵略意圖好
02/08 11:47, 22F

02/08 11:47, 2年前 , 23F
02/08 11:47, 23F

02/08 11:53, 2年前 , 24F
現在是德法需要北約作為政治舞台,不是北約有缺德法那點
02/08 11:53, 24F

02/08 11:53, 2年前 , 25F
戰力
02/08 11:53, 25F

02/08 12:09, 2年前 , 26F
這次烏克蘭危機根本不是德法要得。德法根本不想要北約東
02/08 12:09, 26F

02/08 12:09, 2年前 , 27F
02/08 12:09, 27F

02/08 12:09, 2年前 , 28F
現在德法都繞開美國架空北約就知道北約意義了
02/08 12:09, 28F

02/08 12:10, 2年前 , 29F
現在北約是美國用來掣肘歐盟的工具,跟歐盟利益是衝突的
02/08 12:10, 29F

02/08 12:11, 2年前 , 30F
聽德法乖乖跟中國經濟合作的北約才是好北約
02/08 12:11, 30F

02/08 12:11, 2年前 , 31F
不聽話後面就架空英美,如此而已
02/08 12:11, 31F

02/08 12:12, 2年前 , 32F
更正,現在就在這麼幹了
02/08 12:12, 32F

02/08 12:13, 2年前 , 33F
少了英美這個攪局的,德國順利達成能源自主,歐元區排擠
02/08 12:13, 33F

02/08 12:13, 2年前 , 34F
美元更多份額。這才是符合歐盟最大利益
02/08 12:13, 34F

02/08 12:15, 2年前 , 35F
北溪二號還不是美國在那蝦搞才一堆問題。歐盟的人都看在
02/08 12:15, 35F

02/08 12:15, 2年前 , 36F
眼裡
02/08 12:15, 36F

02/08 12:17, 2年前 , 37F
美國人晚一天接受大勢已去的現實就多受一天的苦哈
02/08 12:17, 37F

02/08 13:44, 2年前 , 38F
現在英美是在搞新時代的大陸均勢
02/08 13:44, 38F

02/08 13:45, 2年前 , 39F
歐盟真的實現軍事自主了﹐還要英美指手畫腳﹖
02/08 13:45, 39F

02/08 23:28, 2年前 , 40F
一邊講能源自主 一邊講北溪二號 邏輯壞了?
02/08 23:28, 40F

02/09 02:07, 2年前 , 41F
北溪二號可以降低從美國購買的天然氣數量,避免被美國人
02/09 02:07, 41F

02/09 02:07, 2年前 , 42F
搞。這樣很難懂?
02/09 02:07, 42F

02/09 02:09, 2年前 , 43F
從歐元美元鬥爭,歐盟自主國防軍都是要讓歐洲脫離美國影
02/09 02:09, 43F

02/09 02:09, 2年前 , 44F
響。這個不懂好意思說人邏輯問題哈,我都不好意思懷疑是
02/09 02:09, 44F

02/09 02:09, 2年前 , 45F
不是低能了
02/09 02:09, 45F

02/09 10:50, 2年前 , 46F
用了北溪2號減少美國影響,卻增加俄國影響,真的非常“能
02/09 10:50, 46F

02/09 10:50, 2年前 , 47F
源自主”。
02/09 10:50, 47F

02/09 11:18, 2年前 , 48F
懷疑的人是不是沒社會經驗,多一個supplier就多一份自主
02/09 11:18, 48F

02/09 11:18, 2年前 , 49F
權,很難理解?呵呵
02/09 11:18, 49F

02/09 12:14, 2年前 , 50F
2017年德國從俄羅斯進口了53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德國天然
02/09 12:14, 50F

02/09 12:14, 2年前 , 51F
氣消費總量的40%。這時候北溪2號應該還沒啟用
02/09 12:14, 51F

02/09 12:15, 2年前 , 52F
多一個2號大概就過半了,把本來佔比40%的來源再增加,真
02/09 12:15, 52F

02/09 12:15, 2年前 , 53F
的非常“能源自主”。
02/09 12:15, 53F

02/09 12:19, 2年前 , 54F
德國不要美國天然氣﹐是因為美國賣的貴。
02/09 12:19, 54F

02/09 12:19, 2年前 , 55F
另外德國與俄羅斯的和解有利於整合歐洲資源。
02/09 12:19, 55F

02/09 12:19, 2年前 , 56F
沒有俄羅斯威脅﹐北約就得解散了。歐洲軍建立順理成章
02/09 12:19, 56F

02/09 12:20, 2年前 , 57F
但和解的歐洲和俄羅斯不符合英美利益。
02/09 12:20, 57F

02/09 12:20, 2年前 , 58F
歐洲目前的情況說句不好聽的﹐是美國插管吸血。
02/09 12:20, 58F

02/09 12:51, 2年前 , 59F
是呀,德國對美國天然氣沒太大興趣,所以我才好奇某p講的
02/09 12:51, 59F

02/09 12:51, 2年前 , 60F
那一大串自打臉的能源自主,自己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講什
02/09 12:51, 60F

02/09 12:51, 2年前 , 61F
麼。
02/09 12:51, 61F

02/09 13:52, 2年前 , 62F

02/09 13:54, 2年前 , 63F
美國的LNG有一半去了歐洲,看來有人不知道狀況啊
02/09 13:54, 63F

02/09 14:20, 2年前 , 64F
能源依賴是看消費國進口占比 拿生產國出口占比來講是在
02/09 14:20, 64F

02/09 14:20, 2年前 , 65F
說笑嗎
02/09 14:20, 65F

02/09 14:20, 2年前 , 66F
還嗆人沒社會經驗XDD
02/09 14:20, 66F

02/09 15:54, 2年前 , 67F
美國有賣德國天然氣 還比俄國給的貴三倍
02/09 15:54, 67F

02/09 15:55, 2年前 , 68F
俄國的天然氣比較便宜
02/09 15:55, 68F

02/09 16:46, 2年前 , 69F
歐盟自產的天然氣只佔30%,大部分天然氣都必須從外國輸入
02/09 16:46, 69F

02/09 16:46, 2年前 , 70F
。目前最大的進口來源是俄羅斯,佔歐盟進口量的43%,挪威
02/09 16:46, 70F

02/09 16:46, 2年前 , 71F
排第二(33%),阿爾及利亞排第三(9%)。
02/09 16:46, 71F

02/09 16:49, 2年前 , 72F
老美連前3都沒有
02/09 16:49, 72F

02/09 16:49, 2年前 , 73F
所以我才好奇某p知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02/09 16:49, 73F

02/09 16:56, 2年前 , 74F
把已經40%的再拉高真的非常“能源自主”,呵呵
02/09 16:56, 74F

02/10 12:40, 2年前 , 75F
美國的LNG一半去了歐洲 但是你不敢講佔幾%不就搞笑
02/10 12:40, 75F

02/10 12:40, 2年前 , 76F
只看出口國增加出口比例真的超級搞笑 從1變2不就200%了
02/10 12:40, 76F

02/10 12:41, 2年前 , 77F
事實就是歐洲天然氣極度依賴俄國供應 北溪二號就是繼續
02/10 12:41, 77F

02/10 12:41, 2年前 , 78F
仰賴俄國 還更好不用保護原本陸上管線經過的國家
02/10 12:41, 78F

02/10 12:42, 2年前 , 79F
自主個鬼 自主當俄國禁臠倒是真的
02/10 12:42, 79F

02/10 12:42, 2年前 , 80F
真能源自主是自己有能源好嗎 還多一個供應商勒 阿供應商
02/10 12:42, 80F

02/10 12:43, 2年前 , 81F
都斷你貨你要怎麼自主? 不要以為不可能 俄國以往每隔幾
02/10 12:43, 81F

02/10 12:43, 2年前 , 82F
年就威脅一次斷供 還都是挑冬天要你命哩 現在美歐關係
02/10 12:43, 82F

02/10 12:44, 2年前 , 83F
也稱不上好 也給你挑個冬天斷供 看歐洲人要怎麼不凍死
02/10 12:44, 83F

02/10 12:45, 2年前 , 84F
再說回來 當初美國 準確說川普 就是希望你買美國的天然氣
02/10 12:45, 84F

02/10 12:46, 2年前 , 85F
所以才制裁北溪二號的 造成大幅延後完工 那當然得買點
02/10 12:46, 85F

02/10 12:46, 2年前 , 86F
美國天然氣應急吧 也是給個交代我雖然有管線但還是跟你
02/10 12:46, 86F

02/10 12:46, 2年前 , 87F
美國買阿
02/10 12:46, 87F

02/10 12:47, 2年前 , 88F
你說歐洲人不爽也不是很意外阿 舔不到俄國又被美國罵
02/10 12:47, 88F

02/10 12:48, 2年前 , 89F
我要是歐洲人也7PUPU 但要我是東歐或美國人就覺得你他媽
02/10 12:48, 89F

02/10 12:48, 2年前 , 90F
西歐特別是德國人真是垃圾 靠著東歐當俄國屏障
02/10 12:48, 90F

02/10 12:49, 2年前 , 91F
美國人覺得你也不出兵保護東歐還要我保護 死爛貨一個
02/10 12:49, 91F
文章代碼(AID): #1Y0N_Zsq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