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川普執政的"辭人"和"退群"現象及行為分析

看板IA作者 (光影)時間3年前 (2020/06/01 09: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川普執政以來的"辭人"和"退群"現象及行為分析 來源:《南海學刊》2020年第1期 http://www.uscnpm.com/model_item.html?action=view&table=article&id=21716 趙儒南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摘要】川普執政以來,緊張的內部政治環境和其"固執"的用人風格,使其政府內部出現 了"辭人"潮和"退人"潮:對外在"美國優先"的執政理念下,接連出現了"退群"現象。川普 政府的這種特殊表現,明顯帶有川普本人的執政特點和個人特性色彩、在歷屆政府中也極 為少見。深度梳理川普執政以來出現的政府內部重要官員辭退和重要組織的退出,可以從 中分析川普的個性特點和川普政府的執政風格。 川普(Donald Trump)是一位典型的"雙面"領導人。一方面,他直截了當的表達方式時常讓 人不悅;另一方面,在大多數人定義"真實"的方式中,川普是一位"言出必行"的領導人。 但是, 川普雷厲風行的領導行為更多地被貼上"個人英雄主義"的標籤。他批評前任巴拉 克‧歐巴馬過度使用行政命令,但他在上任100天內簽署的行政命令數量超過了二戰以來 的任何一位總統。川普疏遠或罷免與自己觀點不同的官員的行為,除了暴露其自身決策能 力的失誤之外,其內閣官員辭職數量異常和美國一反常態不斷退出當初自己推動創立國際 制度的現象合人們開始思考:川普的決策出發點究竟是"美國至上"還是"個人主義至上"? 他是否將自己的領導力過分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筆者認為,川普政府內部似乎明顯缺乏 分佈式領導和共同所有權。本文從川普的性格和領導特質出發,對川普"辭人"和"退群"行 為進行研究,分析影響川普決策行為和領導方式的相關性格因素及領導行為模式。 一、動盪的內部"辭人"現象 (一)因內部鬥爭解僱官員 自川普執政伊始,川普的常用語"你被解僱了"成為其執政流行語。美國國內媒體不斷流傳 著各種版本"宮斗異常激烈"的新聞。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川普手下的兩股力量爭奪白宮的主 導權,一方為首席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另一方為白宮辦公廳主任賴因 斯‧普里伯斯(Reince Priebus)。 白宮辦公廳主任是總統身邊一個最重要的角色,政府官員和顧問向總統匯報工作,要通過 辦公廳主任呈報。而川普總統就任後,在白宮設立了包括班農、私人保鏢基思‧席勒 (Kih Shiller)在內的多個能自由出人總統辦公室的"自由人",同時川普非常重視他們的 意見和建議,使得他們可以經常不經白宮辦公廳主任普里伯斯的同意,直接與川普見面, 這使普里伯斯進退兩難。美國歷任政府都不可避免地有"內部鬥爭"的現象,但像川普政府 這樣從運行之初就有如此大的動靜, 並不常見。 川普自認為能夠順利擺平白宮的內部鬥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明爭暗鬥"的勢力制 衡越來越白熱化,造成了身邊官員對川普本人的不滿,川普便開始"肅清"異己的行動。 1、撤換白宮發言人肖恩‧斯派塞 在川普宣誓就任總統的當天,斯派塞(Sean Michael Spicer)正式"接手"了白宮發言人職 位,但在斯派塞上任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川普政府內部就釋放出可能解僱他的信號。2017 年7月21日,在安東尼‧斯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被任命為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 主任幾個小時後,斯派塞遞上了他的辭呈,他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自己像是"一 名囚犯從一座超級戒備森嚴的監獄出來"一般如釋重負,白宮的溝通團隊需要"重新開始" 。此前斯派塞告訴川普,他強烈反對任命紐約金融家安東尼‧斯卡拉穆奇為新任白宮通訊 聯絡辦公室主任。根據知情人土透露,川普希望斯派塞能夠向斯卡拉穆奇匯報工作,但斯 派塞直接拒絕了這一提議。他表示斯卡拉穆奇的加人會加劇白宮已經籠罩的混亂和不確定 性,同時他厭倦了川普的措手不及,也厭倦了川普不斷的批評。 2、解僱第一任白宮辦公廳主任普里伯斯 2017年7月28日,川普首先撤換了就職僅6個月的白宮辦公廳主任賴因斯 ‧普里伯斯,由 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凱利(John Kelly)接替他的職務,從而創造了該職務任職時間最短 官員的先例。川普撤換普里伯斯的理由:一是認為普里伯斯對諸如廢除"歐巴馬醫改"等重 要立法事項未在國會獲得通過而質疑他的能力;二是認為普里伯斯無法協調白宮內吵作一 團的對立派別,從而影響了川普總統正常執政的內部環境。第一點理由顯然是將普里伯斯 當作"替罪羊",第二點理由則是川普將自己造成的白宮內部運行機制的敗筆責任轉移到普 里伯斯身上。 3、解僱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安東尼‧斯卡拉穆奇 約翰‧凱利上任伊始的主要任務是"整肅白宮紀律"。2017年7月31日,在上任的第一天, 凱利就解僱了上任僅10天的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安東尼‧斯卡拉穆奇,以此"殺雞儆 猴"。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的職能,主要負責白宮對內、對外的溝通工作,與白宮新 聞秘書(白宮發言人)同屬關鍵職位。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斯卡拉穆奇被解僱,成為在 此職務上任職時間最短的官員。斯卡拉穆奇被解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凱利認為 他不守紀律,經常在公開場合發表不合適的言論,凱利要以此開刀,恢復白宮的紀律;二 是普里伯斯和白宮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都強烈反對任命斯卡拉穆奇,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為斯卡拉穆奇喜歡與川普輕鬆地開玩笑和直接通話,這可能會威脅到他們的立場。接任 肖恩‧斯派塞出任白宮發言人的薩拉‧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在一份聲明中指 出,斯卡拉穆奇認為,最好給約翰‧凱利一個全新的開始,讓他有能力組建自己的團隊, 同時總統認為斯卡拉穆奇的言論不適合這個職位,他不想給凱利將軍帶來負擔"。 4、解僱白宮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 凱利嚴整白宮紀律的行為,引起了史蒂夫‧班農的不滿,班農認為這是川普在削弱自己的 權力,因此,他不斷在白宮內搞些事情,川普對此很氣憤。2017年8月18日川普解僱了班 農。班農是川普的競選總管,為川普勝選美國總統立下了汗馬功勞,自2017年1月跟隨川 普進人白宮以來,班農一直被視為川普的來密心腹之一。但川普認為,班農在進人白宮之 後目中無人、為所欲為,與多名白宮和政府官員有過爭吵,製造白宮內部矛盾,有想成為 白宮權力強大的幕後操縱者的野心,川普的上述認知一方面來自其身邊來屬和鬥爭另一方 官員的"告狀",另一方面來自川普決定讓斯卡拉穆奇擔任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前後, 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與班農進行了一次激烈的交談,在班農看來斯卡拉穆奇是一個"只會 拍馬屁的人"。 5、解僱第二任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凱利 2018年12月8日,川普宣佈白宮辦公廳主任凱利任期到2018年年底。凱利在2017年7月被川 普任命為白宮辦公廳主任,軍人出身的凱利僧在海軍陸戰隊服役45年,之前食擔任國土安 全部部長。被任命為白宮辦公廳主任後,凱利開始大舉推行他的"白宮內整風肅紀"運動, 在對白宮的辦公紀律進行了整頓的情況下,包括川普最來近的人想要見上川普也要預先向 凱利報告,這引起了白宮官員特別是川普身邊人的不滿。川普也認為凱利的作風給自己帶 來了很大不便, "換人"是必然的。 6、解僱國家安全顧問約翰‧ 博爾頓 2019年9月10日,川普正式解僱了他的第三任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R. Bolton)。博 爾頓有著強硬而好鬥的保守外交政策思維,外交政策上的分歧是其與川普產生隔閡的主要 原因。他反對川普在伊朗、阿富汗和朝鮮問題上的協議,建議美國加強對伊朗制裁,而對 戰爭感到憤怒的川普逐漸將這種壓力轉移到對博爾頓本人意見的反對上;同時,博爾頓還 引發了與曾經的盟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及其團隊之間的分歧,他認為蓬 佩奧的朝鮮外交政策適得其反,想在伊朗問題上採取比美國國務院更強硬的立場,而蓬佩 奧則表示,川普"應該有他信任的人,他們的努力和判斷有利於他實施美國外交政策"。因 此,被川普開玩笑稱為"將讓我們陷人一場戰爭"的博爾頓,成為內部紛爭的又一犧牲品。 (二)因對川普的內外政策不滿被解僱的官員 1、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辭職 2018年3月6日,由於不滿川普將向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的舉措,川普的首席經 濟顧問、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Cary Cohn)辭職。科恩來自華爾街,任白 宮職務之前曾擔任高盛集團總裁。科恩倡導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對白宮經濟團 隊中的保守勢力是一個很大的牽制,但這與川普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格格 不人,也受到川普政府經濟團隊中保守勢力的擠壓。科恩辭職使川普政府內主張貿易保護 主義政策的官員更佔上風,對外貿易政策更趨強硬。同年3月14日,川普任命庫德洛為白 宮首席經濟顧問。 2、解僱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 2017年7月媒體就釋放出了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 Rex Tillerson)對川普不滿的情緒信號 。蒂勒森認為,自己作為國務卿,缺少外交自主權和獨立性,認為川普阻撓自己的本職工 作,與川普在諸多國際問題的看法存在分歧。川普在處理外交問題上不與蒂勒森商量,還 不留情面地在公開場合表達與蒂勒森的不同看法。如川普在推出"禁穆令"、發佈敘利亞使 用化武等問題上沒有與國務院協商,蒂勒森事先都不知曉;在卡塔爾和阿拉伯鄰國爆發" 斷交危機"時,川普沒有與蒂勒森政策協調就發表談話,引起蒂勒森的不滿。蒂勒森還反 對川普退出《巴黎協定》,不滿白宮內的無謂損耗。蒂勒森稱,他作為埃克森美孚的CEO ,有嚴格的協商流程和決策過程,但進入了美國政府,這些過程都沒有了,政府運作不是 一個守規矩的機制,決策過程是一個碎片化的過程。2018年3月13日,川普突然發推特宣 佈,原中情局長蓬佩奧接替蒂勒森任國務卿一職,這時,蒂勒森還正在非洲進行訪問,並 不知道自己已"被炒"。蒂勒森在告別演講時,深情地讚揚了美國務院的同行們,也認為"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隻字未提川普。蒂勒森在接受採訪時稱,川普當總統不受約束, 自己來自嚴明、高度重視程序的公司,和一個不受約束、不喜歡閱讀、不愛看簡報、不喜 歡瞭解事情細節的人共事非常有挑戰性。蒂勒森稱自己與川普性格和風格都不同,價值觀 也不同。 3、撤換國安顧問麥克馬斯特 2018年3月15日《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已決定撤換多次被媒體曝出與其關係不和的國 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3月22日,川普在推特正式宣佈,麥克馬斯特將 不再擔任國安顧問,由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約翰‧博爾頓接任。麥克馬斯特被"辭職"的 原因在於其軍人行事風格爺川普十分不滿,一方面在於麥克馬斯特性格耿直,說話直言不 諱,做事呆板,不靈活,不能有效處理好白宮內的各種關係;另一方面是麥克馬斯特遞送 給川普的行文太長,重點不突出,不符合川普的工作風格。此外,麥克馬斯特對特別檢察 官羅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的"通俄門"調查提出的是"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俄羅 斯干預2016年美國大選,引起了川普的憤怒。 4、解僱國防部長詹姆斯 ‧馬蒂斯 2018年10月14日,川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稱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N. Mattis)可能要"離開"。馬蒂斯2013年卸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併退役,2016年川普勝選 後被任命為國防部長。馬蒂斯一直被認為是川普系的人,他雖經常為川普的不當言行"辯 護",但與川普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看法,馬蒂斯雖表面上不在公開場合直接批評川普, 但私下經常表達與川普的意見分歧,雙方在美對中東政策、對朝鮮半島政策,甚至對歐洲 政策上都有分歧。2018年12 月,川普宣佈國防部長馬蒂斯任職到2019年2月,但川普宣佈 美國從敘利亞全部撤軍遭到馬蒂斯堅決反對,川普隨即宣佈立刻"開除"馬蒂斯。在馬蒂斯 上任前,川普稱其為"瘋狗",但在其上任後,川普發現這只"瘋狗"顯得越來越溫和,行事 作風越發不符合自己強硬的內外政策。此外,由極端保守主義者約翰‧博爾頓執掌的國家 安全委員會與相對溫和的馬蒂斯執掌的國防部也有政策分歧,而川普開始更加喜歡博爾頓 的風格,因此,拋棄馬蒂斯成為必然。 5、解僱國土安全部部長克爾斯滕 ‧尼爾森 2018年4月8日,川普發展推特稱'國土安全部部長克爾斯滕‧尼爾森(Kirstjen Michele Nielsen)即將離職",同時宣佈"由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專員凱文‧麥卡利南(Kevin McAleenan)擔任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尼爾森是律師出身,她是網絡安全專家,之後一 直擔任原白宮辦公廳主任凱利的副手,在凱利任國土安全部長時,尼爾森任國土安全部辦 公廳主任;凱利任白宮辦公廳主任後,她任白宮辦公廳第一副主任。2017年10月12日,川 普提名克爾斯滕‧尼爾森出任國土安全部長。有消息稱,尼爾森就任國土安全部部長後和 白宮內部一直存在緊張關係,在諸如邊境問題、移民措施和難民的保護等方面都存在嚴重 的政策分歧。她認為,川普身邊的人過多地干預她的工作,同樣地,川普對尼爾森在邊境 問題上的表現早就顯露出極為不滿的情緒《紐約時報》報導,川普自上任以來多次抨擊南 部邊境的混亂局面,並要求採取行動,包括分離移民家庭、關閉出人境口岸等,但尼爾森 制止移民進人美國的行動不夠堅決,落實度沒有合他滿意。2018年5月10日,川普公開批 評尼爾森應對非法移民人境不力,川普和白宮高級政策顧問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一直抱怨尼爾森在邊境安全問題上太"軟弱",實行的政策並沒有見效。尼爾森魯 試圖通過實際行動來改善川普和白宮官員對她的看法,但收效甚微。此外,尼爾森在"通 俄門"事件上模棱兩可的表態也讓川普不滿,有時尼爾森支持美國情報機構的調查結果, 即認為俄羅斯確實幹預過2016年美國大選,有時她又選擇承認俄羅斯在美國大選中對川普 的支持。川普認為這是對他的嚴重不忠,川普選擇解僱尼爾森,是面臨2020年的大選,急 於調整移民政策,兌現競選承諾, 為競選連任做足準備的一次決定。 (三)因"通俄門"調查而解僱官員 1、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 弗林被迫辭職 2017年2月15日,川普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辭職,距離 他任此職務只有24天。弗林辭職的原因是他在2017年12月29日川普勝選後與時任俄羅斯駐 美國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Sergei Kislyak)通話,討論解除歐巴馬執政時期對俄羅斯 進行制裁問題。當時弗林尚未就任,按照美國法律,普通平民是不能牽扯外交議題的,弗 林的上述行為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一系列美國主流媒體曝光 ,一開始弗林堅決否認,但隨著細節的披露,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有意向聯邦調查局提供了 "虛假、虛構和欺詐性的陳述"。弗林在川普尚未就任、川普與俄羅斯關係不清不白的時候 與俄羅斯大使的私下聯繫轟動了美朝野,也由此引發了"通俄門"事件的持續發酵。弗林和 首席戰略師班農被認為是川普的"左膀右臂",弗林的"塌陷"使川普不得不丟卒保車。 2、解僱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 川普2017年5月9日宣佈,解除聯邦調查局(FBD)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的職務, 原因是科米"愛出風頭,譁眾取寵,令FBI一團糟"。科米2013年獲時任總統歐巴馬提名為 FBI局長,任期10年。在得知被解僱之前、科米正在洛杉磯給聯邦調查局的尾員做演講、 當他正在演講時,其背後的電視屏幕上開始大量出現關於他被解僱的報導,這使他很尷尬 。科米被解職的原因是川普認為他"不忠",具體表現是在調查"通俄門"事件中沒有按照川 普的意見辦,導火索是2017年5月7日科米公開了他與總統川普幾次見面時的私人談話內容 。科米表示,川普魯一再要求他表示忠誠,並公開宣佈川普不在"通俄"事件的調查中,同 時要求停止調查前白宮國安顧問弗林與俄羅斯政府的關係。川普還以"是否希望繼續留任" 的問題要挾科米,提醒他要想留任,就得有"誠實的忠誠",但科米沒有明確回答,引發了 川普的不信任。科米在2017年5月3 日出席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時,公開表示聯邦 調查局仍然在對川普團隊是否與俄羅斯勾結進行調查,這也成為最終導致科米被解僱的原 因。 3、解僱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 2017年7月24日,川普就在推特上質問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為何不調查 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而追著自己不放,並指責塞申斯對希拉里的"郵電門"態度軟弱,而 對自己採取強硬立場。2018年11月9日,即在美國中期選舉後的第一天,美司法部長塞申 斯提出辭職信,稱"按您(川普)要求,我提交辭職信"。自2017年2月出任司法部部長以來 ,塞申斯僧被川普稱為是最忠誠的人之一。由於塞申斯被媒體曝出曾在2016年總統大選期 間會見俄羅斯駐美大使, 他主動承認,之後又不斷迴避特別檢察官調查"通俄門"事件, 引起了川普的不滿。塞申斯是中期選舉後第一個被解職的內閣官員,說明此舉是川普在中 期選舉民主黨控制眾議院多數後,為應對共和民主兩黨的爭鬥,迎接接下來的總統大選而 採取的權宜之計。 4、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離職 2019年7月28日川普宣佈,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Dan Coats)將於8月15日離任,得克薩 斯州聯邦眾議員約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將被提名為新的國家情報總監。根據 媒體推斷, 科茨離職是因為其"在政府中不受歡迎",因為他一直在做川普無法忍受的事 情、那就是說實話。川普和科茨的最大分歧產生於其對俄羅斯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這與 川普的和解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而其繼任者拉特克利夫被視為川普的忠實戰友,他一直 對羅伯特‧穆勒的俄羅斯調查持批評態度,質疑穆勒有關俄羅斯干預選舉的報告的合法性 ,並敦促調查歐巴馬政府期間可能存在的不當行為;此外,川普和科茨還在朝鮮問題上產 生衝突,2019年1月科茨對國會表示,這個與世隔絕的國家不太可能放棄核武器,這與川 普有關平壤不再構成威脅的聲明相矛盾。 5、川普解散了自己成立的兩個商業顧問委員會 2017年8月16日,川普解散了具有影響力的白宮製造業委員會和戰略與政策委員會,這兩 個委員會都是由商界名流和大佬組成。白宮製造業委員會旨在促進美國就業增長,戰略與 政策委員會旨在為總統在經濟增長方面出謀劃策,兩個委員會都為川普兌現競選承諾、提 振美國經濟起了重要作用。兩個商業顧問委員會被解散的原因是多名成員對川普在弗吉尼 亞夏洛茨維爾市暴力衝突中的種族矛盾言論表示不滿,在相互串聯下表示辭職。川普在無 法掌控局面的情況下解散了這兩個委員會。雖然這兩個委員會不屬於美政府機構,但對川 普制定國內經濟政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解散這兩個委員會,表明了川普決策機制的內 部混亂,也表明川普一意孤行的行事風格給內部決策機制帶來衝擊。 二、"辭人"現象的內部動因 迄今為止,川普本屆總統任期內已經有九名內閣部長離職,這一人數相當於歐巴馬、小布 希和克林頓三位總統在第一屆任期的離職人數之和。此外,在川普的非內閣高級職位中, 也有77%的人離職,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他的六位前任前四年任職的總和。川普執政團隊 人員變動居歷屆政府最高,反映出川普執政團隊的混亂狀態,也嚴重動搖了川普執政團隊 的穩定性和政策的連續性。不斷有重要的政府人員在迫於壓力的情況下選擇辭職和"被辭 職",其深層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川普用管理公司的方式管理執政團隊 商人出身的川普仍舊用一種商業領袖的角色處理內部政府和外部社會之間的問題。無論是 一些看似非法和可疑的政治實踐,還是一些在民眾看來略顯滑稽和不合格的任命,都體現 了川普嘗試使用一種老式的企業管理式手腕將總統的權力核心放進自己的口袋。他在一次 演講中稱"如果我們能像我管理公司那樣管理我們的國家,我們就會有一個讓你們感到自 豪的國家"。在管理公司時,他喜歡僱員之間產生競爭態勢,有了這種競爭,甚至內鬥的 態勢,他就會利用僱員之間的矛盾,操縱整個局面。但政府官員管理與公司僱員管理畢竟 有很大的區別,管理國家機器要複雜得多,用管理公司僱員的方式管理官員複雜的關係, 是很難駕馭的。在白宮的任何一個角落,尤其是當總統作為一名成功的商業領袖角色時, 他開始嘗試塑造全新的品牌和產品,這便是他的總統職業生涯。因此,川普習慣將自己的 總統身份與商業領袖角色相對照,制定一種類似於其公司制下自上而下流動的白宮文化。 但在白宮內部而言,它就像一座充滿危險且亟待迸發的火山。而此時的川普在白宮內部扮 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名"首席執行官"而不是"首席信息官"。這兩種角色都不是為了維繫傳統 的政治文化,其最大的區別在於,"首席執行官"更樂於建立其具有個人特色的政治文化, 而"首席信息官"則善於權衡各方面的有效信息進行決策制定,例如在川普執政後,白宮圈 子主要任用的是華爾街的金融高管。軍人出身的老將軍和川普家族的成員,儘管川普聲稱 自己擁有極強的商業頭腦,但是白宮圈子成員在內外政策上觀點不一、利益不一、訴求不 一,使得川普缺少駕馭白宮各派別勢力的理智和決心,也缺乏統一的方向和目標。因此, 以商人的思維來管理白宮,川普所扮演的"首席執行官"角色,似乎日益表現出政治經營方 面專業知識的匱乏和持續管理國家技能的乏力,由此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趨勢,川普所選擇 的僱員們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經驗或專業知識被選中的,更多的是根據其性格喜好和行 為偏向進行選擇。 (二)川普的個性特點和處事風格與官員們很難相處 川普商業領袖角色和總統身份的結合,進一步擴大了他作為一名社會人物的自我滿足。民 眾認為,川普似乎比羅納德‧雷根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行動力,但在官員們看來,川普 的個性和處事風格的核心在於,政策出台之前,負責的主管官員往往並不知情,同時他決 定的事情很難有空間去改變,很少聽得進官員們的意見尤其是異見。當有異見出現的時候 ,他就開始懷疑異見持有者對自己是否忠誠。川普的競選綱領、對問題的瞭解、煽動性的 語言、對臆見的堅持,都展現了他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而擁護他的人留下,異議他的人 出局,似乎成為川普對初選班底缺乏耐心,同時又難以容忍異見後的必然選擇。在由聖安 東尼奧心理學家史蒂文‧魯本澤展開的一項對美國歷屆總統的性格維度分析項目中指出, 假如小布希尤其突出的外向型性格導致他成為一名熱情且外向的社交演員但缺乏好奇心, 川普則展現了一種你不會想到的美國總統的特質:極高的外向性加上難以想像的低來和力 ,這是一種社會野心和侵略性傾向的體現。川普試圖打破傳統政治藩籬以獲得巨大的回報 ,但他顯然正在摸索,同時並沒有找到一條比"辭人"更加有效的改革模式。 (三)缺少具有戰略思維的專家人宮參與川普的決策機制 川普入主白宮後,多任用華爾街的金融高管、軍人出身的老將軍和川普家族的成員為其官 員,忽視了以智庫和大學為首的戰略界專家學者,例如川普曾經打算讓自己的私人醫生、 管理白宮醫療小組的羅尼‧傑克遜(Ronny Jackson)接任退伍軍人事務部長,但羅尼‧傑 克遜沒有任何擔任這一職位的先決條件,還有著酗酒等一系列的不當行為,川普的這一決 定合人頗為不解。而川普有這樣一種認知,即戰略界的專家學者只會長篇大論,紙上談兵 ,沒有實際操作經驗和能力,由此所引發的擔憂便是川普身邊的"臨時內閣"官員越來越多 ,民眾開始懷疑川普是否在各部門和機構中缺乏真正的領導力,例如在克爾斯滕‧尼爾森 辭職後,川普政府高層職位空缺數量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由於有15個重要的領導職位仍 然空缺,總統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放棄任命"代理"官員的傾向,仍然無法對官員高流動率、 內部公開不和、持續不斷的洩密和員工土氣低落的困擾予以合理的解決。但事實證明,美 國歷屆政府的"旋轉門"用人方式在美國決策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起到了不少積極和正面 的效果,川普忽略這部分人在美國政府決策機制中的作用,造成的結果是在其政府制定政 策時一味追求其利益,不著長遠,缺乏戰略思維,把主要責任推卸到了更多無關人士身上 。 假設川普將他的國家看作是一個領導者威權能夠掌控的超大型企業,他試圖使用史蒂夫‧ 喬布斯或埃隆‧馬斯克等成功的企業家在上任之初的管理模式,製造一種可控的企業管理 混亂,使公眾的注意力轉移到產品的特徵上,川普也想利用"辭人"所帶來的無序感,分散 民眾對於他政策方面的批評,但是他忽視了一點,即面對一個成熟且相對穩定的國家機器 ,這種稍顯任性的政治行為會導致內部政策的無序性,同時需要大量的政策專業人士為其 收尾,川普的總統身份要求其具備超過企業家角色的專業性和抗壓性,但是治理國家的複 雜性顯然要比管理其家族企業更加突出, 除了需要具備挑戰傳統規則的勇氣,在建立權 威的過程中,川普還需要更加冷靜和專業。 三、激進的外部"退群"現象 如果說"辭人"行為是川普政府關起門來的內部整治行為,那麼川普執政至今,連續退出國 際組織或國際協定、協議談判進程的"退出主義"外交政策,便是其體現"美國優先"理念和 "單邊主義"行為,希望在國際社會中樹立核心威權的表現。川普政府的"退群"行為主要基 於三個出發點,一是經濟因素,二是政治因素,三是軍事因素。不過,在"退群"過程中, 不乏出現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例如2019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旨在阻止川 普政府退出2016年巴黎氣候協議,並要求美國制定一項戰略來實現它在該協議下做出的承 諾,但正如川普在簽署行政命令宣佈美國將退出TPP談判時說的那樣"對美國工人來說,我 們剛剛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川普通過"退群"這一行為證明美國曾經儘可能地在一切國 際政策中保持一致,但在傳統的國際秩序無法保證美國在雇行國際責任同時享受到其認為 "相匹配"的國際利益時,川普選擇通過"退出"這一從國際秩序中後撤的激進方法,以維護 美國在自由霸權秩序中的信譽。 (一)有關經濟因素的退群行為 1、退出 TPP談判進程 2017年1月23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美國啟動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進程, 這是川普就任總統簽署的第一份總統令。白宮稱、簽署這一行政命令標誌著美國貿易政策 進人新的時期,即川普政府未來將與美國盟友和其他國家尋求發展雙邊貿易機會。TPP是 美國在亞太地區領導力的體現,而美國退出TPP意味著美國貿易政策發生變化,這也是美 國帶頭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開始,標誌著美國至上和孤立主義抬頭。川普在競選中就多次 抨擊TPP將"摧毀"美國製造業,例如在2016年6月俄亥俄州的一次競選活動中指出"跨太平 洋夥伴關係協定是想要掠奪我們國家的特殊利益集團製造和推動的另一場災難,是對我們 國家的持續掠奪",並承諾當選後不再簽署大型多邊貿易協定,而注重雙邊貿易協定談判 。 2、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2017年8月4日,美國通過書面文件形式,向聯合國確認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川普把全球氣 候變化視為"騙局",他在競選期間嚴厲批評《巴黎協定》,在執政後任命反《巴黎協定》 的斯科特‧普魯伊特(Scott Pruitt)和裡克‧佩裡(Rick Perry)分別擔任環保署署長和能 源部部長,撤回了歐巴馬政府時期的一系列能源氣候法案,推翻了歐巴馬政府為覆行《巴 黎協定》做出的"自主貢獻"承諾,即以2005年的排放量為基準,到2025年削減26%到28%的 排放量。此外,為雇行發達國家的責任,歐巴馬政府承諾向聯合國提供30億美元的基金, 幫助發展中國家對抗氣候變化。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不會改變世界應對氣變大局, 但對協定的全面執行造成阻礙和困難。一是會導致氣體減排行動難以執行,在2017年11月 15日聯合國波恩氣候大會上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標誌著川普政 府不執行歐巴馬政府設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將使全球氣溫到2100年額外上升近0.5°C ,到本世紀末全球升溫幅度將進一步達到3.2C;二是造成有關國家效仿美國的做法而不遵 守承諾。 3、退出萬國郵政聯盟 2018年10月17日,白宮宣佈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程序。同時,美國將在萬國郵政聯盟內 部就新規則進行雙邊或多邊談判,如協議無法達成,美國將正式退出該組織。萬國郵政聯 盟是協調成員國之間郵務政策的聯合國專門機構,此次美國退出該組織的原因是川普認為 發展中國家的郵資費對美國不公平,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向美國以較低的費用郵寄 包裹,使廉價的商品進人美國,致使美國每年損失約3億美元。美國一直想對海外郵寄到 美國的包裹進行郵費自行定價,損失最大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退出萬國 郵政聯盟是川普政府反對已有國際多邊條約和協議的又一舉動,是宣揚"美國優先"的又一 步驟。 (二)有關政治因素的退群行為 1、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7年10月12日,川普政府宣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底生效。美國退出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的理由是"節省資金、抗議反以色列偏見和敦促改革"。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被認為是對聯合國機構的藐視,是川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無視世界多邊主義的行 為。川普為了本國利益走孤立主義路線,不惜做出與國際社會發生衝突的行為,給國際性 協調機制帶來挑戰。此次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其第二次退出該組織。2013年, 在美國停止繳納會費兩年後教科文組織暫停了美國的投票權。2017年,該組織又將以色列 控制的希伯倫舊城區列為巴勒斯坦瀕危世界文化遺產,遭到美國和以色列的強烈反對,成 為美國選擇退出的導火索。 2、退出全球移民契約 2017年12月2日,在聯合國關於全球移民事務會議於12月4日在墨西哥巴亞爾塔召開前夕,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宣佈,川普政府退出聯合國旨在改善移民和難民境況的協定——《 全球移民契約》。川普政府認為《全球移民契約》多項內容不符合美國移民和難民政策, 以及川普政府移民原則的條款,損害了美國主權和利益,美國無法執行移民法和保障邊界 的進程。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莉(Nikki Haley)發表聲明說。"美國將自己決定如何 控制本國的邊境,自己決定什麼人才能被獲准進入美國境內"。在2017年初,川普政府出 台旅行禁令,以安全為由,禁止伊拉克、敘利亞、伊朗、蘇丹、索馬里、也門和利比亞七 國公民人境美國;同年9月,川普以"維護美國利益,減少威脅美國家安全"為由,大幅減 少美難民接收人數;此外,美計畫修建美墨邊境牆、禁止"連鎖移民"、遣返非法移民等, 上述行動均是川普政府新的移民和難民政策。 3、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年6月19日,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宣佈,川普政府決定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黑 莉指責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美國的盟友以色列存有偏見,未能追究人權侵犯者的責任。她 還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一直是人權侵犯者的保護者,是"政治偏見的污水池"。美國退出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遭到聯合國官員及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諸多國家的批評,認為美國在 自己存在人權問題的同時,利用退出國際組織來逃避國際責任,拒絕多邊主義。 4、退出伊核協議 2018年5月8日,川普決定將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更嚴厲的制裁。川普聲稱,伊 核協議是一項糟糕的協議,未能解決伊朗的地區行為或其導彈計畫,對伊朗發展核項目的 限制有限,反而減輕了對伊朗的制裁。同時,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原本已經暫停的對伊 制裁立刻生效, 各國公司都不允許再與伊朗簽訂新合約。美退出伊核協議,重回小布希 時期的對伊朗政策,一方面使國際石油市場產生動盪,另一方面促進中東局勢更趨複雜, 同時將美國擺在一個失信層面,使國際社會開始懷疑美國的誠信度。中東地區再次成為高 風險地區,相關國家加緊軍備競賽,美俄之間爆發代理人戰爭,歐洲難民危機又將重現, 美國也會重受恐怖主義威脅。 (三)有關軍事因素的退群行為 2018年10月20日,川普宣佈美國將退出1987年由美國和蘇聯領導人雷根和戈爾巴喬夫簽署 的《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近程導彈條約》,即《中導條約》。條約規定兩國不再 存放、生產和試驗射程在500公里至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因為這些導彈能 在極短的時間內攻擊對方。 美國退出該條約的理由是俄羅斯沒有認真執行該條約的條款,美國也要發展這些武器。從 2014年開始,美俄就互相指責對方違反該協議。美國指責俄羅斯開發並部署了代號為 9M729的新型導彈,這款導彈的射程違反了《中導條約》規定;而俄羅斯在否認違反條約 的同時堅稱美國違反了該條約,稱由於美國部署了MK41導彈發射裝置,它就可以裝備"戰 斧"式導彈,這是《中導條約》中禁止的。 美國退出該條約,將使包括美俄在內的世界戰略平衡進一步失衡,全球範圍內的軍備竟賽 重新燃起,地區安全問題進一步突出。雖然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訪俄商討《 中導條約》事宜,但由於在"棘手問題"上雙方分歧嚴重,會談沒有任何成果。 四、"退群 "現象的行為分析 雖然美國連續"退群"被視作是一項挑戰傳統和權威的冒險行為,但是川普的所有"退群"行 為最終都脫離了經濟、政治和軍事因素的出發點,轉變成為在其個人價值觀影響下的決策 行為,並以此嘗試解決國際分歧,但最終解決問題的方式和結果往往並不成功。單純的" 退出"看似在尋求變化,實則是淺嘗輒止的試探,並不能夠發揮實質性的作用。儘管川普 始終堅持著""美國優先"的理念導向,認為退出的協定或組織多不符合"美國優先"的國家 利益,"多邊協定"和"多邊規則"讓美國吃了虧,只有"雙邊協定"才符合美國的利益,但是 "退群"似乎已經成為川普養成的一種解決國際爭端的習慣,形成了一種"不服從,便退群" 的價值觀,更多學者開始將"退群"行為與川普本人的性格和品質相掛鉤,這本該是一名傑 出領袖所必須具備的決策力,但川普卻沒有體現出這方面的領導才能,尤其是在國際舞台 上,川普多次證明了自己不是一個好相處的合作者。從川普的行為分析,一系列"退群"現 象的出現,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川普的自戀型人格傾向 從政治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自戀型人格傾向者認為自己可以成為歷史的創造者,他們認為 自己是偉大的英雄,不受那些統治著低等人類的規則束縛,可以讓歷史屈從於他們的意志 ,按照他們的設計重塑世界,其症狀並不足以損害其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和降低其在 工作中發揮作用的能力。川普在內部沒有來密的意見夥伴,在外部也沒有可靠的合作盟友 。馬薩諸塞州前共和黨州長威廉‧威爾德(William F. Weld)在2019年3月宣佈黨內挑戰川 普角逐2020年大選時說"川普正在削弱法治的行為,遠遠超過尼克森時期所做的任何事情 ,他患有嚴重的'惡性自戀'","惡性自戀"這一概念在美籍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 (Erich Fromm)1964年出版的《人心:他的善惡天性》一書中首次提出,艾瑞克‧弗洛姆 認為,自戀的病理定義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良性自戀", 另一種是"惡性自戀"。其中" 惡性自戀"往往更多地發生在國家領導者的身上,指的是在與成就無關的情況下,一個人 認為自己天生具有特別之處,包括他的身體、外貌、健康及財富等,例如凱撒、希特勒、 斯大林、特魯希略等領導者,他們都表現出某些相似的特徵,即已經獲得絕對的權力,而 話語權則是他們對一切事物的最終判斷。在處理國際性事務時,川普的自戀型人格傾向會 產生三個方面的矛盾,一是其理念輸出和國會與司法機關對其權力限制的矛盾,二是由於 缺乏權威引導所導致的知識分子與民意行為脫離的矛盾,三是美國利益至上與國際秩序維 護之間的矛盾。這導致了川普對於自身角色的敏感,對於國際上的訴求探討反應過激。 (二)川普善於交際,但人際敏感度低 川普喜歡在公開場合進行交流,擅長成為關注的中心,但是他可能並不願意傾聽意見,造 成他的人際敏感度低。一方面,川普在處理與意見夥伴的關係時往往選擇直截了當。例如 川普在對待他的前司法部長塞申斯的方式上,選擇了一種公開貶低的方式以表露出自己在 塞申斯迴避監督獨立檢察官對俄羅斯干預大選的調查之後的憤怒,他並沒有果斷的勇氣和 正當的理由直接解僱塞申斯,所以選擇讓他難堪,希望他辭職,且這並不是個案。另一方 面,川普在處理與合作盟友的關係時從不迴避對抗。例如,2018年5月,在就美國與加拿 大的關稅僵局與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Justin Trudeau)的電話討論中,特魯多希望 川普能夠證明加徵收關稅是一個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而不願意佔下風的川普卻說"白 宮不是你們燒的嗎?"這顯然是一次不太嚴肅的玩笑,它源自1814年8月24日英軍攻佔美國 首都華盛頓特區並焚燒了總統官邸白宮的"華盛頓大火"事件,有學者認為這次縱火是英軍 為了報復美國進攻當時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安大略省。而川普這種自視幽默的圓滑處理 ,不僅沒有解決矛盾,反而再一次向公眾證明,"他的總統任期將繼續被魯莽行為、反覆 無常的溝通,以及對不道德行為所容忍的危險打斷"。 (三)川普不在意規則,繞道而行 川普的獨立思想和果斷決策是尋求變化的美國人在川普上任之初對他的最高期待。但是, 當他成為決策者之後,許多他所提出的大膽預測在執行方面遇到了麻煩,同時令政策的制 定者難以預測,媒體則直接將川普稱為"衝動的總統",這種衝動體現在其樂於挑戰權威, 打破國際交往規則的外交方式上。在認為符合自己政治利益的範圍之外,川普沒有徹底評 估他的任何政策決定,最典型的例子是退出巴黎協定》。2017年6月1日川普在白宮玫瑰園 發表演講宣佈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時,川普表示"從今天開始,美國將停止執行不具 約束力的巴黎協定》以及該協議給我們國家帶來的嚴峻的財政和經濟負擔",聲稱《巴黎 協定》是"華盛頓達成不利於美國的協議的最新例子",並補充說"我憑良心無法支持這一 懲罰美國的協議"。《巴黎協定》被川普形容為使美國公民受到嚴厲的經濟限制,同時未 能實現環境理想的無效協定,它為其競爭對手摧毀美國經濟提供了機會,而退出巴黎協定 》的行為則表明了川普內心對國際規則的強烈不滿,甚至企圖繞開國際規則,避免通過協 商和溝通等渠道進行有效解決的過程。 (四)川普屈服於短期壓力,缺乏長期的決策思維 自上台之初,川普已經做出了諸多不受歡迎的決定,除了上述的一系列"退群"事件之外, 還包括"阻止外國恐怖分子進人美國的國家保護計畫"行政命令、廢除童年人境暫緩遣返計 畫(DACA)、耗資25億美元在南部邊境建牆、收緊對墮胎法規的管制、禁止變性人在軍隊服 役命令等。川普的決定並非專門針對某一利益集團和特定群體,而是經常帶有類似種族主 義、民族主義和性別主義色彩的言論,進一步加深了美國本已十分明顯的政治分歧,不僅 沒有塑造共識,還製造並加劇了分歧。因此,川普的政治行動多受選舉週期的影響,出於 短期壓力下的政治動機,而不是受長期願景、戰略或國家最大利益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 上導致了川普"辭人"和"退群"的連鎖反應。例如國防部長馬蒂斯的辭職,就是對川普計畫 從敘利亞撤軍以及他對待美國盟友的方式的回應。當馬蒂斯在他的辭職信中指出"我認為 ,我們必須堅決和毫不含糊地對待那些其戰略利益與我們的利益日益緊張的國家,以及對 惡意行為者和戰略競爭對手的清醒認識",媒體將這封信解讀為對川普屈服於短期壓力, 缺乏長期的決策思維的直接指責。 無論是"辭人"還是"退群"行為,都符合川普本人的一種"專制權威式"的領導方式,他通過 一種完全私有的方式看待公職,對下屬缺少必要的信任,希望通過其個人權力及強大的影 響力介人具體的工作事務中,並暗示自己會以一種威權式的方式結束事件。北卡羅來納大 學教授喬納森‧維勒(Jonathan Weiler)指出,"談論政治中的威權主義有兩類常見的方式 ,其中一類是作為人格類型,其特徵是對秩序的心理需求,以及一種相關的傾向,即想要 將'異類'排除在政治權力之外,以保持一種往往是感傷化的、寧靜的過去"。川普在陷入 困境的美國民主政治中崛起,然後試圖一點一點地摧毀這些傳統,用攫取個人權力的方式 取而代之,用美國著名新聞人戴維‧內韋爾的話說"川普任期的一個標誌就是,他堅信自 己對現實的描述是唯一合法的,其他的都是"假的'。他利用這種差距作為楔子,拉近與追 隨者之間的距離"。川普並非不能挑戰美國根深蒂固的民主傳統,但在健全的法律結構和 廣泛接受的傳統規範中尋找時機和突破口,川普運用領導權力的方式顯得激進和冒失。 五、結 語 儘管川普在對內和對外關係上表現出的偏執、自大、缺乏同理心和病態欺騙等品質令許多 參與者感到不知所措,但是川普曾經稱自己是"穩定的天才",他越來越大的野心在其擺脫 挑戰他權威的助手和內閣成員來鞏固自己權力的方式中明顯體現。因為,沒有人或環境能 夠完全滿足他的需求,而這種滿足感隨著他需求的日益膨脹而更難獲得,因此,所有的決 策幾乎都成為川普個人行為的代名詞。每一次引起軒然大波的決策似乎都存在著犧牲品, 或許是人,或許是國際規則, 這使得川普變得越來越孤立,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角色也 變得越來越孤立。 首先,川普對一系列"被認為"是敵人的對象發表尖刻的評論,反映出他越發偏執的性格, 這些人不僅包括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情報機構和新聞媒體、新移民和女性,甚至包括七 國集團和北約的盟友。川普的一系列行為被稱為"失禁的個人主義決定",而不是立法行動 的結果,或任何表面上的公眾審議的結果。川普把矛頭指向了他曾經尊重的人,即使他們 沒有以最為糟糕的方式離開,例如,史蒂夫‧班農從一名高級政策助理變成了"邋遢的史 蒂夫",前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在川普看來是"愚蠢至極",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 科米被他認為"愛出風頭,譁眾取寵",前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從"真正偉大的商業領袖 之一"變成了"笨得像石頭"和"懶得像地獄",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被他嘲笑是一位 穿著西裝的"啤酒銷售員",似乎只有邁克爾‧弗林是一個例外。川普與美國最親密盟友之 間的共同點越來越少,而川普在國際社會中的相處模式,也讓其他國際成員疲於應對和與 其周旋,例如在2019年七國集團(G7)峰會前夕,歐洲的主流媒體一致認為,歐洲領導人已 沒有辦法與這位美國總統打交道。他們試圖迷惑他、說服他、忽視他,或者不同意他的觀 點。然而,川普的" 惡意"是無底洞。因此,唯一的選擇就是反對他。其次,川普質疑任 何對其權威的挑戰。一方面,即使善意的批評是通過一種溫和的渠道和方式釋放,但性格 的敏感使得川普在情緒管控方面過於魯莽,任何對他權威的挑戰都被當作一種強烈威脅的 信號,視作是對美國地位的挑戰。同時,川普的"辭人"行為更多地趨向於一種無理由的嘗 試,例如對待前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的方式上,這 兩位都存在著一種獨特的傲慢態度,當川普失去了對這種態度的興趣,便會成為一種被無 限放大的潛在威脅;另一方面,川普在"退群"時的堅定態度,使人感受到其對於權力不容 置疑的掌控決心,例如在2019年6月意大利博洛尼亞舉辦的G7環境部長會議上,美國環保 署署長普魯伊特中途退場,再次表明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心;七國集團(G7)峰 會上,川普便缺席了G7氣候會議, 他聲稱"討論氣候變暖這一議題簡直是在浪費時間", 它與美國的目標背道而馳。川普不介意美國投入當前的全球貿易體系,卻希望美國能夠" 獨善其身",在堅持"美國優先"的政策基礎上擁有獨自工作和解決跨國挑戰的機會。因此 ,對於川普退出《巴黎協定》的行為,不相信氣候變化只是一個藉口,更多的是川普並沒 有足夠的耐心與國際社會的其他成員進行溝通和討論,同時接受對自己權威的批評和懷疑 。 最後,川普對現實的掌控可能繼續減弱。不可避免地,川普會因為他的固執面臨著越來越 多不妥協的批評、指控甚至是彈劾和潛在刑事指控的威脅,同時他對於國際秩序的不認可 已經轉化成為一種既定的行為模式。川普像是一個國際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特殊決策者和 領導者,引發了國際社會所有參與者的思考。例如,近期川普對伊朗的極端威脅實施"最 高級別"制裁的行為與其擬用"新方法"打破朝核僵局並嘗試重啟美朝無核化的行為對比, 從決策上的區別就能明顯看出川普個人價值觀的色彩,任何行為體都無法察覺自身的哪種 做法和行為會成為川普再次失控的導火索,假如他認為金正恩在某一個時刻讓自己的政策 顯得軟弱和失勢,他很可能再次對朝鮮發出類似的威脅,這種假設潛在的不可控危險也正 是國際社會對川普領導方式的忌憚。 -- 論述謬誤:1 轉移議題 change of subject、2 偷換概念 concept swap、3 虛假目標 strawman argument、4 人身攻擊 ad hominem、5 感性辯護 appeal to emotion、 6 關聯替代因果 correlation as causation、7 不當類比 false analogy、8 不當引申 slippery slope、9 同義反覆 circular reasoning、10 無知辯護 argument from ignorance、11 引用權威 appeal to authority、12 黨同伐異 appeal to fact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183.127.209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590974828.A.BBE.html
文章代碼(AID): #1Ur5bik-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