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巴西總統縱容濫墾濫伐,「地球之肺」走向

看板IA作者 (靜夜聖林彼岸花)時間4年前 (2019/12/13 18:45),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標題: 開發世界最大雨林,或保護它?巴西總統縱容濫墾濫伐,「地球之肺」走向存亡的 十字路口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058274 陳宥喬 2019-12-13 18:00 https://i.imgur.com/0rIYjFF.jpg
此圖位於巴西北部帕拉州。圖中央為BR-163號高速公路,左側是塔帕若斯國家森林區,右 側是大豆田。(AP) 深夜,巴西亞馬遜雨林內出現兩台無照伐木車,載著幾百年老樹的枝幹,在泥路上疾駛遠 離雨林,開上漆黑的高速公路。到了早晨,樹幹已被放置在偏遠的鋸木廠,高速公路上也 難以看見鋸木廠的波浪狀鐵皮屋頂。 公路像是雨林被劃開的破口,帶來亞馬遜區域的經濟繁榮,但也象徵巴西環境永續和經濟 發展來到關鍵的十字路口。《美聯社》(AP)深入當地,報導巴西面臨的困境,自70年代 開始鋪設道路進入帕拉州的雨林開發,到今日2條高速公路掌握當地經濟命脈,將農作物 銷往世界各地。然而,有當地居民擔憂,繼續開發雨林下去,經濟繁榮將伴隨腐敗而生。 https://i.imgur.com/NKhYcm9.jpg
佔巴西全國土地面積達6成的亞馬遜雨林,同時孕育了全球2成的物種。(美聯社) 做著殖民土地的夢 開發世界最大熱帶雨林 對巴西人而言,道路建設代表貨物出得去,不分官民,大家都做著發財夢。1970年代,當 高速公路第一次延伸到與雨林接壤的帕拉州(Para)魯羅波利斯(Ruropolis),巴西軍 政府承諾給予人民土地,吸引他們到農業計畫村莊居住。53歲的索拉斯(Hilquias Soa- res)回憶,當時有位官員來他的家鄉吆喝:「有沒有誰要去帕拉州?」 他的家人抓住機會,時任總統梅迪西(Emílio Médici)在魯羅波利斯舉行就職典禮不 久後,也來到此地。網路上流傳的影片顯示梅迪西當場揭露匾額,上面寫著:「巴西人民 回應歷史的挑戰,佔領了亞馬遜的心臟。」小孩在蹺蹺板上嬉戲玩耍,炫耀T恤衫的圖案 ,上面畫著十字路口遍布整個巴西。 69歲的迪尼茲(Dede Diniz)說:「當時我們做著一個殖民土地的夢,看看我們是否能有 更好的經濟條件……許多人不理解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所作所為。」 如今,有「熱帶川普」之稱的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當上巴西總統,靠著農民、貨 車司機、礦工群體的支持贏得大選,他們希望能夠重拾過去威權時期作法,開發世界最大 的熱帶雨林。博索納羅也盡全力達成選前承諾,但現今雨林狀態不同以往,科學家已提出 警示,我們必須維護亞馬遜雨林,才能吸收二氧化碳、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現在亞馬遜 地區已經流失2成原始雨林面積,幾乎來到不可逆的階段。 2條高速公路維繫亞馬遜經濟命脈 「跨亞馬遜」(稱BR-230或Trans-Amazon)和BR-163號兩條高速公路是亞馬遜地區發展的 經濟命脈,它們以魯羅波利斯為起點向西延伸超過70英里(約113公里),然後在一處圓 環分叉出去,總共涵蓋超過5000英里(約8047公里),橫跨整個帕拉州。在玉米與大豆收 割季,每日約有2600輛卡車從附近的塔帕若斯河(Tapajos River)出發來回採收穀物。 塔帕若斯河是卡車裝卸貨物的轉運點,穀物接著被轉放到接駁船上,往下游航行數天,最 後被倒入船艙運往世界各地,多數是抵達中國。 https://i.imgur.com/Z6UxBCx.jpg
「跨亞馬遜」(稱BR-230或Trans-Amazon)和BR-163號兩條高速公路是亞馬遜地區發展的 經濟命脈。(AP) 在博索納羅執政之初,BR-163號公路只剩32英里(約51公里)就能鋪設完成,直到11月這 條大豆走廊終於完工。交通部長迪弗雷塔斯(Tarcísio de Freitas)讚賞,這項大型公 共建設完工,是巴西空前的成就。在BR-163號公路旁邊,巴西政府也蓋了一條耗資30億美 元(約917億新台幣)用來運送穀物的鐵路。 美聯社引據一支交通部給外國投資者的宣傳影片,宣稱野生動物能與高速公路和平共存。 迪弗雷塔斯強調:「我們知道巴西對世界有責任,而我們將會履行我們的責任。」 經濟發展 V.S. 環境永續 這2條高速公路從1970年代巴西還是軍政府統治時開始規劃至今,最終貫穿整個亞馬遜雨 林。40年後,在地發展逐漸形成,森林砍伐的情形卻日益惡化,當地人擔心發展所帶來的 利益將會流逝。 環保團體「Imazon」研究學者巴雷托(Paulo Barreto)說,道路本身並不是個問題,目 前的困境是,博索納羅鼓動非法伐木,長年的環境監督機制也被政府弱化,公路使違法業 者更容易進入雨林濫伐,「持續下去的話,森林砍伐現象將會蔓延到整個亞馬遜地區。」 https://i.imgur.com/zVWEvnt.jpg
帕拉州境內被盜採的樹木。(AP) 官方數據顯示,光是2019年1月至7月間,亞馬遜雨林就消失近1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其中4 成就在帕拉州境內。雨林消失的速度變快、面積變大,比前年統計數字高出近30%,是11 年來糟糕的情況。 生活在雨林的原住民族「蒙杜魯庫」(Munduruku)就居住在高速公路附近,族長貝塞拉 (Paulo Bezerra)告訴美聯社,來自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及其他地方的農民使 用拖拉機拉倒村莊附近的樹木,甚至恐嚇原住民最好閉嘴。 本月在馬德里舉行為期2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5),巴西的發展模式與程度成為 大會討論的焦點。巴西環境部長薩勒斯(Ricardo Salles)8日向美聯社表示,若沒有帶 動亞馬遜地區的經濟發展,當地人民仍陷入從事違法活動的循環。薩勒斯是巴西著名反環 保政客,博索納羅今年1月指定他接掌環境部,引發各界抨擊。 https://i.imgur.com/R5DVnKj.jpg
10月19日,亞馬遜原住民前往梵蒂岡(美聯社) 開發雨林帶來「秩序與進步」? BR-163號公路確保了運送大豆與玉米不受阻礙,能夠觸及更多農莊及新的河岸碼頭。巴西 政府預估,2024年的農作物出口量將從今年的1000萬噸,成長到2500萬噸。 大豆與玉米運輸團體「Pro-Logistica」執行長費雷拉(Edeon Ferreira)告訴美聯社, 交通量增加,讓餐廳、旅館和車輛維修業有利可圖。在他說話的同時,他正領導一群馬托 格羅索州的大豆農民,在這趟2900英里路程中勘查亞馬遜的道路。 費雷拉說,隨著經營牧場的產值提升,馬托格羅索州居民可以選擇在退化的牧場上農耕, 不用砍伐森林。不過巴雷托的看法相反,他認為農民不一定會選擇自動化的農耕技術,而 是衡量哪個農耕方法成本更低,照道理說,在政府默許下,砍掉一片森林當農地的成本比 較低。 https://i.imgur.com/L7hPm0A.jpg
亞馬遜雨林。(美聯社) 聖保羅大學氣候科學家諾布雷(Carlos Nobre)擔憂,環境惡化不等人。他說,亞馬遜地 區正在流失它回收水資源的能力,氣候已經變得更熱、更乾,而且雨林多數面積可能在未 來15至30年內變成大草原。 曾經是一位蜂農的費雷拉(Joao Ferreira)回憶,20年前,農企進駐帕拉州雨林不久後 ,他培育的1000個蜂巢內蜜蜂全死光了。他抱怨農企只為地方帶來少量工作機會,讓原始 森林消失,把鎮民推入生活困境。從此他將巴西國旗畫上問號,掛在庭院,作為無聲的抗 議。 他認為,巴西的國家格言「秩序與進步」已經消失在空氣中,「有一天繁榮來了,腐敗也 伴隨而生。」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現代】李叔同《送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36.188.78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576233938.A.574.html

12/13 19:02, 4年前 , 1F
講的好像台灣以前都是沙漠一樣
12/13 19:02, 1F

12/13 19:21, 4年前 , 2F
所以要巴西放棄開發?
12/13 19:21, 2F

12/13 20:04, 4年前 , 3F
我覺得是開發過度的問題,美聯社報導促請巴西降低相關活動
12/13 20:04, 3F
文章代碼(AID): #1TyslILq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