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地球工程風險高 非打擊氣候變遷特效藥

看板IA作者 (我不想做暗星雲)時間6年前 (2017/10/24 17:56),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標題: 《大家論壇》 環保議題:地球工程風險高 非打擊氣候變遷特效藥 新聞來源: 上報 https://goo.gl/NuZE2c 內容: 當全球為控制引發氣候變化的氣體排放、抑制全球暖化而焦頭爛額時,一個採用新技術的 良方越來越獲支持。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大規模地調節地球自然系統—這個對 抗氣候變遷負面效應的手段越來越廣為人知。 擁護這門科學的人抱持幻想,認為這個方法能為氣候危機找到出口,既能達成2015年巴黎 氣候協定的目標,也能延續著重消費的生活方式。 但地球工程這個方法,並不像其擁護者所說得那麼簡單。無論是將其視為保障地球的政策 ,或是作為遏止氣溫升高的最終手段,在氣候工程上孤注一擲不但有風險,也可能轉移人 們的注意力,無視目前已知唯一有效的方法:減少碳排放。 SRM具生態風險 恐成強大武器 人們熱議的每一項工程技術,都將招致危險與不確定性。例如,測試太陽輻射管理(SRM )的全球性效果的唯一方法,是在環境中進行實驗:例如在平流層中噴灑粒子,或是透過 人為改變雲的形貌。這樣的測試意在判斷SRM能否反射足夠的日光,讓地球降溫,但實驗 本身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近期有模型預測指出,部署SRM將改變全球降水模式、破壞 臭氧層,影響數百萬人的生計。 除了生態方面的風險,批評者也警告,SRM一旦部署於全球,將成為強大的武器,讓國家 、企業甚至個人能操縱氣候、贏得戰略利益(此事連好萊塢都無法接受)。但或許,最關 鍵的問題在於政治層面:在多邊主義飽受挑戰的世界中,如何管理全球性的生態干預? 另一類廣受議論的重要氣候工程技術—所謂的二氧化碳移除(CDR)技術—也面臨類似問 題。這類技術的擁護者提議,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移除,轉而儲存於地下或海洋中。由 於可能引起環境問題,部分CDR技術已遭禁止。例如,2008年,針對海洋污染的「倫敦協 議」(London Protocol)禁止將碳固存浮游生物注入海洋。做出這個決定的各方擔心, 此舉可能會傷害海洋生物。 BECCS運作需大量土地 有與人爭地疑慮 但其他CDR技術卻日漸獲得支持。最受熱議的方法是將生物量(biomass)與碳捕獲和封存 (CCS)技術結合,被稱為「生物能源結合碳捕獲和封存法」(bioenergy with CCS)或 「BECCS」。這個方法試著將生長快速的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與地下二氧化碳儲存方 法相結合,支持者主張BECCS實際上能產生「負」排放。 然而,與其他工程方法一樣,這個承諾聽來好到太不真實。舉例來說,要成功運作BECCS 系統,需要大量的能源、水與肥料,其影響土地使用,可能導致陸地物種減少、加劇爭地 與當地人口的流離失所。部分預測甚至指出,該工程相關的土地清理與施工活動可能導致 溫室氣體淨排放增加,至少就短期而言是如此。 再來是規模問題。若要藉由BECCS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排放限制,得騰出4.3-5.8億公 頃(相當於11-14億畝)的土地栽種所需植被,令人吃驚的是,此面積相當於全球1/3的可 耕地。 地球工程測試 發展中國家需要發聲 簡而言之,若想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更安全且可靠的方法。政府不應製造人為 的固二氧化碳「農場」,而應注重保護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並復原遭破壞的生態系統。 雨林、海洋與泥炭地(例如沼澤)的二氧化碳儲存能力很可觀,不需要動用未經測試的技 術處理。 擁護地球工程者將不可靠的技術視為所有氣候變遷問題的解方,並暗示全球面臨無可避免 的選擇:地球工程,或是大難臨頭。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地球工程的吸引力源自於政治偏 好,而非科學或生態。 不幸的是,目前有關氣候工程的討論是不民主的,且被技術官僚的世界觀、自然科學與工 程思維,以及化石燃料的既得利益所主導。發展中國家、原住民與當地社區得擁有大聲疾 呼的機會,這樣才能在任一地球工程進行測試或實施前,充分權衡所有風險。 綜上所述,針對地球工程,我們該如何進行討論? 首先,我們得反思現有的治理格局。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同意實際上 中止國際間與氣候相關的地球工程。但時至今日,由於有力的擁護者大幅施壓,致力讓地 球工程技術走出實驗室,只有非正式的禁令還不夠。全球目前亟需誠實討論這些技術的研 究、發展與管理,而CBD與「倫敦協議」是管理相關的討論的重要切入點。 在地球工程技術中,最需詳加審查的是CDR計畫,其威脅原民土地、糧食安全與水資源利 用。如此大型的技術方案需受嚴格監督,以確保這個氣候變遷解方不會對永續發展與人權 造成不利影響。 落實可靠方案 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 而由於SRM技術可能危害人權、民主與國際和平,應全面禁止其進行戶外測試與部署。且 此禁令需由強而有力、能負起責任的多邊全球治理機構監督。 目前,我們尚未找到打擊氣候變遷的特效藥。儘管絕大多數的地球工程技術懷著遠大抱負 ,但我們眼前已有可靠的遏制氣候變遷的方案,且應大力落實。這包括擴大可再生能源、 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包括及早淘汰現有的化石基礎設施)、擴大發展永續性的生態農業, 並減少在經濟方面投入的能源與資源。 地球的未來不容我們孤注一擲。若我們能認真討論具生態永續性與社會公正性的地球氣候 保護措施,就毋須在地球工程上冒險一搏。 ----------- -- ▅▅▅▂ ▂▅▅▅ ▆▆◢ ▄▄ ▄▄ ◢ diwa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93.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508838970.A.385.html

10/24 18:56, 6年前 , 1F
禁止將碳固存浮游生物注入海洋?
10/24 18:56, 1F

10/24 23:39, 6年前 , 2F
這篇的主張有點自相矛盾, 淘汰石化燃料發展中國家就第一
10/24 23:39, 2F

10/24 23:39, 6年前 , 3F
個跳出來反對了
10/24 23:39, 3F
文章代碼(AID): #1PxmuwE5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