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蓋茲堡、麥卡錫、水門案 細數美國聽證會

看板IA作者 (精靈〃小偉)時間7年前 (2017/06/20 18:02),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標題: 蓋茲堡、麥卡錫、水門案 細數美國歷史著名聽證會 新聞來源: https://goo.gl/77DACa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柯米(James Comey)8日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聽證會。會中,他斥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只說 謊,更企圖詆毀FBI和他的名聲,此外,也表示川普曾試圖向情報部門施壓,停止對時任 國家安全顧問的弗林(Michael T. Flynn)的調查,再次掀起川普干預司法之嫌。 美國國會除了握有立法、監督權之外,也可針對選舉、行政官員違法事宜進行調查,舉行 各種聽證會或調查會,自從1972年國會改革以來,國會進行過數百起調查,其中著名案例 包含:1954年麥卡錫聽證會、1987年伊朗門聽證會等,這些著名聽證會的轉折堪比八點檔 情節,緊抓全美民眾目光,此次柯米的聽證會也不例外。美國媒體《Politico》表示,此 次聽證會無疑將在美國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事實上,此次聽證會堪比超級盃,受到民眾相當高的關注,不只多家媒體全程轉播,華盛 頓特區許多的餐廳與小酒館皆提前開門,供民眾一邊用餐,一邊觀看轉播,甚至還有公司 放假,好讓員工專心看聽證會。不過這不會是第一場,也不會是最後一場,吸引全美目光 的聽證會,美國媒體《Politico》爬梳歷史,整理數場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聽證會。 蓋茲堡聽證會(Gettysburg Hearings) 美國南北內戰後,握有參議院多數席次的共和黨召開戰爭行為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the Conduct of the War),檢討內戰中軍官的作戰指揮,其中傷亡最慘 重的蓋茲堡之戰為主要探討目標。 蓋茲堡之戰由米德(George Meade)指揮,為南北內戰中死傷最慘烈一役,總計超過5萬 人傷亡,被視為南北戰爭中的轉捩點,原先屈居劣勢的北方軍隊在這場戰役中,翻轉局勢 ,戰勝南方邦聯軍隊,從此戰無不勝。不過許多人不解當時米德為何蓋茲堡之役戰勝後, 沒有將邦聯軍隊擊垮,反而放任讓其逃走。 對此,北方軍隊將領斯柯(Daniel E. Sickles)在聽證會上表示,其實米德根本無心打 戰,甚至暗指米德刻意錯過一個打擊南方邦聯軍隊的黃金機會,斯柯的證詞不只重傷米德 一世的名聲,也讓林肯政府面上無光。這場被譽為第一場最成功的聽證會。 茶壺山醜聞案(Teapot Dome Scandal) 茶壺山醜聞案發生於美國第29屆總統渥倫.哈定(Warren Harding)任內,為美國立國後 ,首件內閣官員貪瀆案,轟動1920年代的美國政壇。 時任美國內政部部長的艾伯特.富爾(Albert Fall),先是說服海軍單位將茶壺山附近 的兩塊油礦轉交內政部,接著竟然未依公開招標程序處理茶壺山和兩塊油礦,以低價租給 特定石油公司,涉嫌利益輸送。 此舉引起其他參議員的注意,並要求舉辦參議院聽證會調查此案。一開始富爾試圖以大量 無關聯性的資料癱瘓聽證會的運作,也的確奏效,不過由於富爾的作風奢華,其生活不是 一般公務員可以負擔,因此聽證會主席沃許(Thomas Walsh)起了疑心,繼續深入調查。 後來,在聽證會上,富爾的多年好友鐸訶蒂(Edward Daugherty)和泛美石油總裁承認, 曾透過現金、政府公債及貸款等模式,提供高達40萬美金的傭金給富爾,以換取茶壺山油 礦的低價租約。 茶壺山醜聞案為第一場獲全美民眾關注的聽證會,民眾透過收音機收聽聽證會內容,也是 美國20世紀第一場聽證會。 希斯案(Whittaker Chambers and Alger Hiss) 希斯(Alger Hiss)畢業於美國長春藤名校,為同儕中最傑出聰明的一位,碩士一畢業就 被選中為大法官助理,不久後轉任羅斯福總統白宮幕僚,不到30歲就躋身為白宮關鍵高官 ,參與過葉爾達會議及籌備聯合國,當時不少重大政策都可見到他在幕後的身影,不過他 燦爛的人生到1948戛然而止。 當時美國政壇壟罩在一股「紅色恐怖」中,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McCarthy)為 連任奪眼球,在一次演講中宣稱國務院內遭眾多共產黨員滲透,儘管參議員泰丁斯( Millard Tydings)受命調查後,確定麥卡錫名單純屬一場「鬧劇」,不過由於兩黨政治 惡鬥,衝突之下,真相無法釐清。 麥卡錫趁亂濫用參議員的調查權,打著「反共」的名號,對各領域的可疑對象展開調查, 許多關係人或是證人因不願配合調查,而被公開身分甚至被解雇,社會上掀起一股獵巫般 的反共氣氛。 1948年夏天,前共產黨黨員查伯斯(Whittaker Chambers)在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 (The House Committee on Un-American Activities,HAUC)上,指控時任卡內基和平 基金會主席的希斯為共產黨黨員,引起舉世譁然。 希斯為「紅色恐怖」獵巫風潮中,被指控為共產黨黨員的政府官員中,官階最高的一位。 對於查伯斯的指控,希斯到死前都沒承認過,甚至從一開始就對查伯斯提出誹謗的告訴。 1948年12月時,因為「南瓜文件」的曝光,希斯案來到最高潮。時任議員的尼克森派了兩 位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員前往查伯斯家,查伯斯拿出一顆南瓜,挖空裡面的 果肉,從中拿出一份國務院的機密文件,不僅宣稱資料來自希斯,更表示希斯早從1938年 即開始透過查伯斯傳遞訊息。 經過調查後,文件確定出自於希斯的打字機,此證據大大地增強查伯斯的證詞威力,尼克 森議員更是透過此案在全國媒體一戰成名,希斯案成為他政治生涯中重要的轉捩點。 水門案(Watergate) 1970年代,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爆發震驚全美的醜聞「水門案」( Watergate),最終導致尼克森辭去總統一職。不過這齣美國史上最精采參議院聽證會的 主角並非總統本身,而是其白宮顧問迪安(John Dean)。 迪安在水門案剛爆發之際,曾安排白宮幕僚撒謊、掩蓋罪證,不過隨著參議院聽證會的調 查持續進展,逐漸威脅到尼克森總統的職位時,迪安向聽證會進行認罪協商,將尼克森總 統為連任而做的所有非法事情攤在陽光下,其中包含捏造證據汙衊政敵、企圖利用妓女勾 引對手等手段,更令人吃驚的是,迪安承認尼克森總統親自參與掩蓋罪證的活動。 雖然迪安的自白讓尼克森總統之位風雨交加,不過僅憑他一人之詞,尚未足以撼動尼克森 的總統寶座,同時聽證會無法另外找出相關的事證或人證,案情一度進入膠著,有鑒於此 ,迪安為了增加自身證詞的可信度,告訴聽證會白宮內有錄音系統。 後來聽證會傳喚白宮高級助理巴特菲耶德(Alexander Butterfield)作證,會上巴特菲 耶德以為聽證會已經知悉白宮的錄音系統,因此細細地向參議員們講解白宮內部複雜精細 的錄音系統,會後白宮被要求交出相關錄音,拖了數個月後,白宮遞送了一份遭修改過的 錄音,雖然其中不少對話被消音,不過從內容中仍可以發現,尼克森親自指點幕僚如何在 聽證會上做偽證,意圖阻礙司法進行。 水門聽證會中,迪安和巴特菲耶德的證詞無疑為最關鍵的轉捩點。 事件發生1年後,尼克森的幕僚在備忘錄中記下關鍵證據:白宮試圖阻止聯邦調查局(FBI )對「水門案」深入調查的真相,最後尼克森看大勢已去,遂於1974年主動辭職,成為美 國歷史上第一位辭職下台的總統。 喬齊委員會(Church Committee) 水門案不只曝光尼克森為連任而不擇手段,竊聽對手陣營電話,更揭露白宮與情報單位如 何濫用權力,導致美國民眾大大反感,因此在尼克森總統辭職後,資深參議員喬齊( Frank Church)號召議員們舉辦一個委員會,專門調查政府與情報機構的秘密行動是否越 權或違法,後人常稱此委員會為「喬齊委員會」。 《華盛頓郵報》曾直言,「1975年的喬齊委員會幾乎摧毀了中情局所建立的特務情報網」 。委員會主要調查1970年代美國情報單位的濫權,調查期間訪問過8百人以上,發布14份 報告,內容包含美國情報單位的組成、行動介紹,以及對美國情報單位的改革建議。創立 於1976年的參議員情報委員會(U.S. Senate Select Committee on Intelligence)即是 以喬齊委員會為前身。 喬齊委員會揭露,尼克森總統在位期間曾下令監控新左派團體重要幹部的通訊與活動,以 維持「社會和諧」,有利連任,為此,調查局、中情局和國安局三個單位總計派出超過2 千名幹員。也曾指示司法部,對數千名的反戰遊行示威人士進行大規模逮捕,還通過其幕 僚的建議,對具高知名度的反戰人士進行威脅、暴力恐嚇,企圖阻止示威遊行的發生。 雖然尼克森總統的指令看似誇張,不過在當時的美國政壇早已有先例。甘迺迪總統( Robert Kennedy)在擔任檢察總長任內,曾批准竊聽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的電話。約翰甘迺迪當上總統後,副總統強生(Lyndon Johnson)領 導的中情局,不僅對國內政治團體展開大規模且違法的監控,也指示調查局在和平示威的 團體中安插暴力分子,抹黑該團體,意圖混淆視聽。 報告中最駭人聽聞的秘密行動當屬一份刺殺外國領袖清單,這份清單上的名字包含,剛果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開國總統盧蒙巴(Patrice Lumumba)、智 利陸軍總司令史奈德將軍(René Schneider)、前多明尼加總統特魯希略(Rafael Trujillo)等,雖然美國情報單位矢口否認執行過這些暗殺,不過名單上的總統幾乎不是 遭暗殺身亡,就是「意外身故」。 2007年解密的中情局文件中記載著,為除掉古巴獨裁者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中情局策畫上百次暗殺,手段包含毒藥、爆裂物、毒雪茄等,甚至更不惜 與義大利西西里的黑幫合作,不過皆未成功。 根據目前已公開的資料,民眾無從得知情報單位是否暗殺這些外國元首,不過在喬齊委員 會的壓力下,美國福特總統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明文禁止美國情報單位暗殺外國領袖。 直到今日,喬齊委員會仍被認為是美國史上,最廣泛審查情報單位並公開報告的委員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23.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497952959.A.5A2.html

06/21 01:49, , 1F
有人知道本文提到的Politico雜誌原文網址是?已到該雜
06/21 01:49, 1F

06/21 01:49, , 2F
誌網站找,但沒找到,謝謝!
06/21 01:49, 2F
文章代碼(AID): #1PIFA_MY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