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與中國打貿易戰,川普手裡有多少彈藥?

看板IA作者 (TIME WILL TELL)時間7年前 (2016/11/14 11:36), 編輯推噓12(12022)
留言34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與中國打貿易戰,川普手裡有多少彈藥? http://tinyurl.com/h5mzlhn 上海——作為一名候選人,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將一些最激烈的言辭拋向 了中國,宣稱「我們已經處在一場貿易戰中」,還帶威脅性地表示,「我們擁有壓倒中國 的力量,經濟力量。」 作為美國的總統,川普則有可能把貿易——他的民粹主義崛起的一塊基石——當作一件武 器,大大改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會給依賴環環相連的數千億美元商品貿易的企 業、行業及工人帶去改變。然而,結果有可能是兩敗俱傷。 切斷貿易,無法挽回美國在之前幾十年因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而失去的製造業工作。數年前 離開美國一些行業,比如服裝製造和一些輕工業,現在已經開始離開中國,轉向到成本更 低的地方。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還有可能惹惱一個本身也有經濟民族主義名聲的威權政 府。 不過對北京來說,讓人不安的現實是川普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可以就貿易行為對中國進行報 復。在他、他的支持者或處在受影響行業的人看來,那些貿易是不公平的。中國向美國銷 售大量的商品,他可以對這些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 中國進行報復的機會將更加有限。簡單地講,原因是中國從美國購買的東西比較少。 但中國可以對波音(Boeing)公司、美國汽車製造商和美國農民等目標實施一些戰略性打擊 。比如,北京對中國的航空公司實施嚴格的控制,偶爾在官員們感覺華盛頓不太配合的時 候,轉而和波音在歐洲的對手空中客車(Airbus)簽合同。 「波音公司抱怨,『我們和中國一直是很好的朋友。為什麼總拿我們當靶子?』」曾在中 國商務部擔任官員的何偉文說。他現在是頗具影響力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下屬的中美歐研 究中心聯席主席。 中國還可以嚴重破壞支撐iPhone和汽車配件等許多產品的龐大而脆弱的供應鏈。六年前, 中國對鮮為人知但十分重要的礦物出口進行限制,曾引發全球製造商的強烈抗議。 初步跡象表明,貿易可能會在白宮的中國日程上佔據更顯著的位置。而在歐巴馬總統的任 期內,這個日程主要被北京在東亞的領土主張及它對朝鮮的影響佔據。 川普已經準備讓長期擔任鋼鐵企業主管、同時也是貿易批評人士的丹·迪米科(Dan DiMicco),在他的政府實現過渡期間負責貿易方面的事務,這釋放出了比較強烈的信號。 在滿是驚嘆號的個人博客裡,迪米科將美國工業的衰退歸罪於貿易夥伴的欺騙行為,尤其 是中國。 「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說川普的貿易政策會引發『貿易戰』,但她沒有意 識到我們已經處於貿易戰中了,」去年夏天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川普顯然明白這一 點,他會努力終結中國的『重商主義貿易戰』!一場針對我們進行了近20年的戰爭!」 過去兩天,中國在強調健康的中美關係會讓雙方都受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週四稱, 「發展長期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還表示「美國任何一個政治 家,只要從本國人民利益出發,都會採取一個有利於中美經貿合作的政策。」 最近幾年,川普的觀點大大偏離了共和黨自由貿易的立場,顯示出向雷根政府時期更加強 硬的立場回歸的跡象,後者曾就貿易問題多次對日本採取行動。自羅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之後,共和黨和民主黨政府一直都不大願意對抗有可能在補貼或傾銷出口產 品的國家,要麼是因為證據不太確鑿,要麼因為存在破壞外交關係或戰略關係的風險。 「這是你在法學院要學的東西,是在你從事法律工作初期就該知道的,」在衛理律師事務 所(Wiley Rein)美國鋼鐵和鋁業部的資深律師艾倫·H·普賴斯(Alan H. Price)說。 在使用時,這些措施有時被認為並不起作用。 一個罕見的例子是,歐巴馬總統上台後沒多久,便動用自己的權力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徵 收最高達35%的關稅。此舉導致中國對美國的雞肉和汽車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兩國均向通 常都站在美國一邊的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發起申訴。 此案導致美國自產的輪胎增加,但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輪胎增加得甚至更快。後來,歐巴馬 政府對利用貿易限制挑戰中國的做法變得更加謹慎。 川普採取的任何貿易行動都會面臨限制。 今年,他曾提出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貨物徵收45%的關稅。但後來,他避免談及細節, 而且他也沒有多大的權力可以這麼做。法律允許他只能在最長150天的時間裡,對所有進 口貨物徵收最高15%的關稅,除非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其他法律規定,他只能對目標 商品徵收關稅。 如果川普想迅速發出姿態強硬的信號,他可能會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和鋁採取行動。歐巴 馬政府一直以中國補貼鋁出口為由,準備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此外,美國、日本和歐盟 已經提出抗議,稱中國政府的補貼導致其國內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每年向全球市場傾銷數 百萬噸剩餘商品。 鑒於其出口至美國的商品數量,中國更容易受影響。十多年來,中國每從美國進口價值一 美元的商品,便向其出口大約四美元的商品。面向美國的出口佔中國經濟的大約4%,而對 中國的出口在美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僅為1%的三分之二。 「我們沒有多少可以用來報復的手段,因為我們的出口規模大於進口規模,」中國前商務 部官員何偉文說。 但中國仍可以給一些為美國提供就業崗位的敏感領域造成痛苦,比如波音的噴氣式客機。 波音拒絕對此予以置評,只是說,「我們向候任總統川普與新當選的國會議員表示祝賀, 同時期待與他們合作,確保我們能繼續推動全球經濟增長,保護我們的民眾。」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福特汽車(Ford Motor)視中國為一個銷量貢獻大國。為了供 應中國國內市場,他們主要在中國境內生產。但大量設計和工程工作仍在美國進行。中國 可能會通過採取有利於美國車企強大的歐洲競爭對手,尤其是大眾(Volkswagen)和梅賽德 斯-奔馳(Mercedes-Benz)的國內政策,來打擊美國車企。 其他美國公司也許不會像過去那麼反對貿易限制。一些美國公司一直難以在中國打開銷路 。在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爆出美國在中國搜集情報後,北京把合同都給了中 國的電信企業。此外,中國的國有企業也把大量投行業務從華爾街轉移給了本土競爭對手 。 美國的農民歡迎中國購買,但尚不清楚任何貿易糾紛對他們的傷害可能會有多大。雞肉、 大豆、玉米和其他食物是在全球市場上交易的大宗商品,農民通常能夠把它們賣到其他地 方去。 對美國民眾來說,中國商品長期以來幫助抑制物價。但隨著中國國內人工成本攀升,且印 尼、越南和印度等競爭對手的製造業擴張,中國的出口商品在抑制物價方面的作用正在減 弱。 中國最大的潛在武器是通過暫停出口關鍵材料或零部件,中斷跨國公司的供應鏈。但這可 能有損中國作為一個可靠的供應國的名聲。 「我目前認為我們不會走到那一步,因為還有很大的談判空間,」何偉文說。「如果到了 萬不得已的時候,什麼都可以考慮。」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144.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479094610.A.582.html

11/14 13:37, , 1F
中國其實很想買美國的東西的 只是美國不賣 所以造成貿易不
11/14 13:37, 1F

11/14 13:37, , 2F
平衡美國是有很大責任的
11/14 13:37, 2F

11/14 13:38, , 3F
美國不賣還是中國官方封鎖保護..
11/14 13:38, 3F

11/14 13:39, , 4F
保護主義興起中印功不可沒
11/14 13:39, 4F

11/14 13:40, , 5F
整天叫囂自己市場大要人予取予求的不知道是哪些國家
11/14 13:40, 5F

11/14 14:14, , 6F
戰吧
11/14 14:14, 6F

11/14 14:15, , 7F
美國出口美金作無本生意才是現在世界的事實不是嗎?
11/14 14:15, 7F

11/14 14:38, , 8F
另一篇新聞已說川普否認會課高關稅 他說報導有曲解
11/14 14:38, 8F

11/14 14:39, , 9F
全世界對美元的信心就是它能抽鑄幣稅的本錢
11/14 14:39, 9F

11/14 14:57, , 10F
中國對美國的高技術產品需求比較大 可惜美國不賣 美國的優勢
11/14 14:57, 10F

11/14 14:58, , 11F
本來就是科技 而他們不賣 又怪中國破壞貿易平衡 怪誰呢
11/14 14:58, 11F

11/14 15:24, , 12F
別把一方講得那麼無辜,技術產品管制出口但農產品可沒有
11/14 15:24, 12F

11/14 15:26, , 13F
中國長期補貼收購自家農產品來抵擋美國貨進口
11/14 15:26, 13F

11/14 15:32, , 14F
一方靠三小301和反傾銷,一方靠海關查驗、補貼等暗招
11/14 15:32, 14F

11/14 16:27, , 15F
美國自己農業補貼也很凶呦
11/14 16:27, 15F

11/14 16:28, , 16F
只是如文中貿易法庭都挺美方
11/14 16:28, 16F

11/14 18:51, , 17F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
11/14 18:51, 17F

11/14 19:37, , 18F
中國之前持續打壓外商以求產業自主,怎麼又怪別人不賣?
11/14 19:37, 18F

11/14 23:05, , 19F
你不賣我怎麼抄
11/14 23:05, 19F

11/15 04:03, , 20F
中國只想買少數高科技尖端物品
11/15 04:03, 20F

11/15 04:03, , 21F
其他的商品還有很多想進入中國市場,都被擋下
11/15 04:03, 21F

11/15 04:04, , 22F
準確來說,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之濃厚,讓人震驚
11/15 04:04, 22F

11/15 04:05, , 23F
中國用很多手段,或明或暗,都意在保護自身企業
11/15 04:05, 23F

11/15 04:06, , 24F
特別是國有企業部分,更常藉由政府力量做不公平的競爭
11/15 04:06, 24F

11/15 19:33, , 25F
保護企業和扶植企業就一線之差。
11/15 19:33, 25F

11/16 00:19, , 26F
中國收購外國公司 買技術後擺爛, 玩內需
11/16 00:19, 26F

11/16 00:23, , 27F
這犯法?
11/16 00:23, 27F

11/16 00:33, , 28F
這叫敵意併購 對於外國公司所在國家有負面影響
11/16 00:33, 28F

11/16 00:33, , 29F
就不要怪美國和德國的投資審委員會否准其申請。
11/16 00:33, 29F

11/16 01:50, , 30F
自己國內對智慧財產不夠重視 不能怪人家不賣呀...
11/16 01:50, 30F

11/16 07:55, , 31F
「敵意併購」是指在「公司派股東」不同意的情況下,逕
11/16 07:55, 31F

11/16 07:55, , 32F
自進行股份轉換之行為
11/16 07:55, 32F

11/16 07:56, , 33F
專有名詞不要亂用,自己望文生義
11/16 07:56, 33F

11/17 00:26, , 34F
名詞誤用是我錯了,謝謝指教
11/17 00:26, 34F
文章代碼(AID): #1OAJ5IM2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