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公開全球在逃通緝犯增加反腐震懾力

看板IA作者 (色穢觀察家-青樓先生)時間9年前 (2015/04/24 03: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標題:觀察:中國公開全球在逃通緝犯增加反腐震懾力 新聞來源: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5/04/150423_interpol_china 中國公開100名涉嫌貪腐和經濟犯罪、目前出逃海外並遭全球通緝的原政府官員和與腐敗 案有關人員的身份,為全球追擊貪官「加碼」。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22日發佈消息稱,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近日集中公布了對這 100人的紅色通緝令,包括通緝嫌疑人的身份資料、涉嫌不法行為等在內的全部信息都以 中文顯示。 《中國日報》用兩個整版篇幅刊登了百名在逃疑犯的照片和相關信息,主要媒體網站和門 戶網站轉發了「百人榜」,披露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曾經)職務、護 照/身份證號、涉嫌犯罪行為、中國立案機構、紅色通緝令編號及發佈日期等。 不少海外媒體也報道了中國反腐戰的這一最新舉措。 震懾 國際刑警組織網站用英語公布的被發紅色通緝令的中國籍嫌疑人過去幾年從數十人增加到 現在的160人,涉及各類刑事犯罪疑犯。這次在中國通過媒體和最高紀檢監察部門網站公 布涉嫌貪腐、經濟犯罪嫌犯的相關中文資料,被認為旨在擴大反腐震懾力。 「國際在線」網站評論說,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緝令使得在沒有簽署雙邊引渡協定的情 況下跨國追捕貪官成為可能,而且國際通緝令長期有效,即使潛逃在外,被通緝人的信息 在所在國的司法機構「掛了號」,對其形成生存壓力和心理震懾。 評論還指出,公布百名外逃人員信息也有助於擴大社會公眾參與程度,起到震懾作用,「 減少貪官外逃的念頭,刺激外逃人員回來自首」。 紅色通緝令是國際刑警組織發佈的國際通報,通緝對象是有關國家法律部門已發出逮捕令 、尋求成員國引渡的在逃疑犯。 中國紀檢部門稱,這次公布的100名全球追捕的嫌疑人只是全球追捕對象中的一部分,今 後還將「發現一起、通緝一起」。 名單裏包括2000年至2015年間被全球通緝的嫌疑人,主要出逃國家依次為美國、加拿大和 澳大利亞。 背景 中國首次公布被國際刑警紅色通緝令追捕的對象在出逃前職業背景多種多樣,從基層出納 、會計、國有銀行支行經理、交通警察、駕校校長到市廳級政府官員。 觀察人士指出,外逃貪腐嫌疑人背景如此多元,從一個側面折射了過去二、三十年來腐敗 滲透到中國政府和公共領域的各個層面,各個角落的程度。 中國官方估計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外逃的貪官和國企員工約有16000-18000人,涉案金 額超過1350億美元(8000億元人民幣)。 自2013年發起反腐戰役以來,「老虎」、「蒼蠅」和「狐狸」陸續落馬、入獄。官方消息 稱「天網」之前的「獵狐2014」全球追捕成果不菲,已有近700名出逃海外的貪官落網。 但是,這次公布的榜單上沒有一個夠得上「大老虎」級別的高官。 「蒼蠅」 位居榜首的是前浙江省建設局副局長楊秀珠;她被指盜用公款4000萬美元後出逃美國。 《澳大利亞財經觀察》網站梳理名單後發現,榜上10名被通緝疑犯目前在澳大利亞,其中 5人與悉尼、墨爾本、珀斯和阿德萊德等地的公司有關聯,至少1人擁有房產,而一名普遍 認為已經潛逃澳大利亞的央企高級別貪官卻未見列入榜單。 分析人士指出,一個解釋是國際刑警組織發佈紅色通緝令,要求被通緝人涉嫌嚴重刑事犯 罪並有確鑿證據,外逃「老虎」這次榜上無名,有可能因為技術操作方面的原因,將來仍 有可能「上榜」。 另一方面,「小人物」被通緝,對「蒼蠅」級別的貪腐的心理震懾力可能超過「大老虎」 落馬。 在這次公布的通緝疑犯名單顯示,女性有23人,出逃人數最多的是2013年,有12人,去年 減少到8人,出逃人數最多的省份是廣東。 引渡 中國開始反腐戰後,在追緝外逃貪官方面尋求國際配合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 。 而這使許多西方國家政府感到為難。 西方對中國司法不獨立、經濟犯罪仍可判死刑等時常詬病,雖然在個別案例上不乏合作先 例,但美國、澳大利亞等貪官出逃「熱點國家」與中國沒有正式引渡協議。 這次公布100名「紅色通緝」嫌疑人名單,也被理解為中國政府向有關國家施壓,借此推 動引渡協議談判進程。 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之外,新西蘭也是較多貪官、涉貪腐案人員出逃的目的地,其 他還有韓國和蘇丹。 (採寫:郱書 / 責編:歐陽成)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40.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429818159.A.7C5.html
文章代碼(AID): #1LEKilV5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