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德國選戰為何未談及敘利亞?

看板IA作者 (ted)時間10年前 (2013/09/18 19:12), 編輯推噓6(606)
留言1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2496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吉迪恩‧拉赫曼 2013-09-13 (www.ftchinese.com) 德國選戰十足的瑣碎性可以佐證該國的成功。只有安全而繁榮的國家才有心思就生活中 如此瑣碎的事情展開政治辯論。“這很有意思,”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一名資深顧問表示,“外國人想知道德國選舉對中東或歐洲的未來意味著什麽 ,而我們卻在圍繞‘素食日’和公路收費爭論不休。” 就在美國、英國和法國就是否乾預敘利亞傷透腦筋之時,德國卻做起了逍遙派。大多數 德國選民希望本國能置身敘利亞沖突之外,德國的大黨也全都認同這一點。此次選舉中 令德國人產生分歧的道德問題不是化學武器,而是素食主義。綠黨(Green party)提出 一項提案:公共食堂每周應有一天停止供應肉類。這一提案引發了一場慷慨激昂的辯論 ,辯論的主題是政治人士是否有權妨礙德國人享用他們的香腸。 德國政治辯論的議題如此瑣碎,這似乎不符合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歐洲最大政治經濟強 國的身份。但默克爾的很大一部分吸引力,似乎在於她有能力說服德國人相信,她能夠 讓他們免受德國以外這個殘酷世界的困擾。 作家蒂莫西‧加頓-阿什(Timothy Garton-Ash)曾經特意提到,當默克爾被問及德國令她 產生什麽樣的感覺時,她給出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奇特答案。這位總理回答說:“我想到 的是密封良好的窗戶。其他任何國家都造不出這麽精美且密封良好的窗戶。”當然,在 隔絕外界污染和噪音——不論是敘利亞的化學武器,還是南歐失業者抗議時發出的吶喊—— 方面,完美密封的窗戶確實具有神奇功效。 此外,一幅巨大的選舉海報也投射出類似的寬慰人心的信息。這幅海報目前正在柏林中 央車站外展示,海報上除了默克爾的雙手之外什麽都沒有,這雙手圍成一個肅穆的“默 克爾菱形”(Merkel rhombus)。海報傳遞出的信息是,德國在這位審慎細心的領導人的 雙手保護下將會十分安全。 公平地說,默克爾可以拿出很多證據,證明她確實是一雙能保護德國的大手——特別是她 對歐元區危機的處理。就在18個月之前,這位總理還面臨巨大壓力,要她採取更加激進 的措施。一些人(特別是德國以外的人)敦促默克爾不要再堅持經濟緊縮,而要致力於 推動激進的新式經濟一體化——比如創立歐元區共同債券。另一些人(特別是德國國內的 人)則建議她迫使希臘退出歐元區。最終,默克爾沒有遵循任何一方的路線。自那以後 ,在歐洲央行(ECB)的幫助下,歐元區危機最艱難的階段似乎已經過去。如今,南歐經 濟體似乎出現了一點起色,德國的失業率則處於20年來的最低點。 結果,默克爾的民意支持率達到了大約60%。盡管如此,德國比例代表制的獨特慣例可 能意味著,默克爾不會被給予第三個總理任期。但最大的可能性依然是,她將在9月22 日德國大選後連任總理。如果到那個時候,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在 敘利亞問題上未能獲得美國國會票決支持,那麽這位德國總理將以其在政治經濟領域獨 一無二的成功記錄自然而然地成為西方世界最具權威的領導人。 然而,默克爾的領導風格可能是德國少數不適合出口的產品之一。不是每個國家都會在 看到密封良好的窗戶時激動不已;也不是每位政治領袖都像德國政治領袖這樣,手裡握 著一張由製造業驅動經濟的好牌。 德國部分更有想法的政策制定者在私底下也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個大的貿易國和世界第 二大出口國,德國的繁榮有賴於全球安全體系,而德國對這個體系卻幾乎沒有貢獻。其 中一位政策制定者沉思道:“可以說我們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有點自相矛盾。我們一 面說我們想要一個基於規則的世界、敘利亞應為使用化學武器而受到懲罰,另一面卻說 懲罰應由其他國家來執行。”對於美國國會投票反對對敘利亞動武給全球造成的潛在影 響,德國的戰略思想家似乎與他們的英法同行一樣警惕。 但是這種情緒與德國(可能也是整個西方)的公眾情緒存在很大的脫節。正如英美國內 圍繞敘利亞問題爆發的爭論所揭示的,比起對外政策精英,西方普通大眾對軍事打擊敘 利亞的理由要懷疑得多。不同的是,美英法的政治人士仍感覺有必要為軍事行動找到充 足理由、來挑戰選民的看法,而德國的政治人士甚至都不想爭辯這個問題。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東目前的動盪促使德國在反思其全球角色。相反,德國人似乎比 以往更加確信自己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在這種背景下,德國上演一場有關素食主義的 全國大辯論就有著一種奇怪的合理性。說到全球安全,在這個仍充滿肉食者的世界里, 德國卻是一個素食主義國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2.93.28.41

09/18 20:01, , 1F
我想~ 這多少也跟二戰後盟國對德國重建的設定與限制有關
09/18 20:01, 1F

09/18 20:02, , 2F
德國不像英法有廣大海外殖民地 一個以本國核心的體系
09/18 20:02, 2F

09/18 20:03, , 3F
也不像美俄~ 對國際事務有廣泛利益涉入或區域霸主地位
09/18 20:03, 3F

09/18 20:04, , 4F
過去很長時間裡~ 德國在國際舞台影響力是被限制與閹割
09/18 20:04, 4F

09/18 20:51, , 5F
素食主義國家=希特勒十二年遺毒XD
09/18 20:51, 5F

09/19 02:02, , 6F
論對歐債的貢獻,恐怕ECB遠大於德國領導人...
09/19 02:02, 6F

09/19 11:54, , 7F
的確德國人對於海外干預的熱衷程度不如英法美
09/19 11:54, 7F

09/19 11:55, , 8F
不過對科索沃倒是比英法美還要更積極
09/19 11:55, 8F

09/19 13:38, , 9F
德國跟巴爾幹歷史淵源就深得多了~
09/19 13:38, 9F

09/19 14:36, , 10F
巴爾幹是跟奧兇帝國才有關係吧...
09/19 14:36, 10F

09/19 14:51, , 11F
不熱衷海外干預 恐怕是因為是二戰遺留的因素吧
09/19 14:51, 11F

09/19 14:52, , 12F
或是視基本法有無規定海外用兵!?
09/19 14:52, 12F
文章代碼(AID): #1IEOgs7r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