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中日韓FTA的進展與困境

看板IA作者 (議端頭子)時間11年前 (2013/06/06 20: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次推薦: 網路資訊 <請則一保留> 近期內容:中日韓FTA的進展與困境 推薦原因: 此一評論來自「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是一群台灣的碩博士生無嘗自發組成的團體。 主要內容包涵兩種,首先是當週國際時事的整理與導讀,其次是中長篇的時事評論與專欄 ,而我本次推薦的是關於中日韓FTA時事的評論。希望各位網友能夠給予鼓勵與支持。 另外,「洞見」接受讀者的留言與討論,也歡迎投稿。因此,我希望透過IA版的途徑, 分享這篇文章與這個評論網。目前這個團體已經經營一年多,組織也漸具規模,應該會 長期的經營下去,目前也有與平面媒體合作的經驗,希望各位能共襄盛舉。 本文: 今年3月28日,中日韓FTA談判於南韓首爾完成第一輪協商,預計第二輪談判將在 中國進行。然而,三國之間長期的領土爭端,以及4月底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率160多 位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使原本籌備已久的貿易談判陷入陰霾。原本五月底預計舉 辦的三國領袖高峰會也因此延後,即使如此,中日韓三國的貿易工作仍在密切的進行 中。這種「政治緊張、經濟熱絡」的情勢,究竟會對東亞經濟整合帶來何種影響,以 下將從談判議題上進行分析。 首先在談判上,從2008年三國領袖就共同提議開始FTA的可行性研究,中間雖然因 為金融海嘯與國際政治的緊張情勢而中斷,但產官學間的交流仍然持續,2011年終於完 成了可行性研究。去年日本宣佈加入TPP談判,使原本對日韓自由貿易不抱好感的南韓 ,意識到可能失去日本這個巨大的市場,開始積極的推動三國談判。今年五月,三國終 於突破政經上的對立,開始第一輪的談判。 目前談判的成果是三國先設立十個工作小組,用以推動條文的修改與細節確立,範 圍涵蓋貨品、服務、原產地規則等項目。其中最具爭議的莫過於衛生與植物檢疫,因為 這將影響三國農業的開放程度。尤其日本對於農業產品的檢疫標準相當高,如果被中韓 視為農業貿易的技術性障礙,可能會影響FTA的推動。同時,中韓兩國也有各自敏感的 農業項目,如果談判期間無法完成農業上的改革,也可能會使談判的進度再度拖延。 另外,原產地規則對於貨品原產地的認定標準,也是談判的重要關鍵。舉例來說, 當代貨品的生產往往是國際分工的結果,如果FTA條文對於某國貨品必須由當地生產的要 求越高,則該國廠商適用條文的機會就越低。因為大多數的貨品只有不到50%的成份是由 單一國家所製造,大多數的FTA只要求30%左右的原產地比例。且另一個爭議是如何計算? 目前國際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計算產品成份的項目,一種是計算生產過程中的價值,而 三國似乎還未達成共識。 而最重要的是三國間的經貿政策仍有極大的矛盾。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以來, 三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就處於緊張狀態。日圓大幅貶值造成中韓兩國出口相對的劣勢。另一 方面,日韓之間在貿易上似乎也處於相互競爭的關係,不論是電子產業還是汽車、製造業 等,都呈現零和而非互補的狀態。而中國在電子業與製造業上的自主發展政策,也與日韓 兩國的出口導向政策呈現對立。如果三國無法在經貿政策上相互協調,那FTA的談判也很 難繼續往前。 中日韓三國的GDP約占世界的20%,人口高達15億之多,貿易總量約為世界三成。同時 ,三國FTA是否成功,也是決定東協加三與RCEP(區域內全面經濟協議)是否成功的關鍵 。然而三國之間的歷史遺緒以及政治上的角力,使談判的進程更加詭譎多端。我們很難 預知未來國際政治情勢的變化,但藉由對於談判重點議題的掌握,可以初步的瞭解目前 中日韓FTA的進程。最後,此次談判是中日韓目前官方交流最密切的互動,亦將影響東北 亞國際關係的走勢,值得我們繼續關注後續的發展。 原文轉載自: http://www.insight-post.tw/?p=2614 <請留下不少於200字的心得,並在發文前將本行移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1.10.117.246
文章代碼(AID): #1Hi8E7u8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