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BBC中文)倫敦地鐵150週年新聞兩則

看板IA作者 (勁舞飛揚)時間11年前 (2013/01/12 22: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RT 看板 #1GyHfk_f ] 作者: ecpoem (CK101) 看板: MRT 標題: [新聞] (BBC中文)倫敦地鐵150週年新聞兩則 時間: Sat Jan 12 16:10:19 2013 這兩則新聞都有不錯的圖片,建議直接點選所附連結閱讀 ---------------------------------------------------------------------- 倫敦地鐵 150週年:黃金般貴重 更新時間2013年 1月 9日,星期三-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27 http://www.bbc.co.uk/ukchina/trad/uk_life/2013/01/130109_tube150th.shtml (BBC 中文) 倫敦地鐵並不是世界上最大或最繁忙的,但它是最古老的地下鐵路。 當聽到「地鐵」(Tube)這個詞的時候,全世界都會把它和倫敦聯繫在一起。 倫敦地鐵,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鐵,本周迎來了它的 150歲生日,相比 於其它城市的類似服務,倫敦地鐵可以說是一個容易辨識的品牌,而且還是盈利 的。 它著名的紅白藍三色標誌,線路圖設計甚至是「小心(站台與車廂間的)空 隙」(Mind the gap)的提示音都早已為國際所熟知。 世界上第一條載客地鐵線路倫敦大都市線(Metropolitan Railway)於1863 年 1月 9日開張,這條線路由私人公司建造,長 5.6公里。1900年以前,倫敦地 鐵網絡都在不同的公司和名目下發展,因此鐵路局認為需要將他們整合起來。 於是,倫敦地鐵著名的小圓盤標誌於1908年誕生了。它被用做一個統一的符 號,而整個網絡也有了一個統一的名字——地鐵,或者更簡單的,「管子」 (tube)。 世界上最大的地鐵系統——紐約地鐵——的運營公司的營銷和廣告總監馬克 .哈維(Mark Heavey )認為,這種全城地鐵的一致性是紐約地鐵所缺乏的,而 這種一致性其實代表了一個品牌的品質。 「地下靶心」 麥克.阿什沃斯(Mike Ashworth )是倫敦地鐵的品牌和繼承部門經理,他 認為倫敦地鐵品牌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圓盤標誌的設計「只是一種實際需 要」。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在站台上清楚表明站名的方式,由於與海報和其他標誌 擠在一起,所以使用藍條並用紅圈環繞是為了讓人們能看清楚。」所以一開始, 地鐵標誌只是一個實心紅色圓盤。 1906年以後,在地鐵公司首席執行官弗蘭克.匹克(Frank Pick)的推動下 ,地鐵標誌開始了品牌化之路。這個小圓盤標誌被印在了海報上,並滲透到了公 交服務中。 1916年,弗蘭克安排愛德華·約翰斯頓(Edward Johnston )創造一種獨特 的字體。約翰斯頓於是創造了「地下靶心(Underground Bullseye)」這一字體 並於1925年賦予了這個標誌它現在的形式。 從此,小圓盤成為了現在的樣子:一個中空紅色圓環,中間穿過一道藍色橫 條,內書白色站名或「地鐵」字樣。 線路圖 另一個倫敦地鐵品牌的決定性瞬間發生在1931年。亨利.拜克(Henry C Beck)是一名在大蕭條中遭到解雇的機械製圖員,但他卻根據電路圖設計出了一 份倫敦地鐵線路圖。這份線路圖線條簡單明白,但在地理上並不完全準確。1933 年,倫敦地鐵試印了75萬份這版線路圖,立刻在倫敦和海外流行開來。 阿什沃斯介紹到:「有一件轟動一時的事件,在1938年和1939年,悉尼〔雪 梨〕在很大程度上抄襲了這份地鐵線路圖,我們只好寫信要求他們重新考慮一下。」 「它們(小圓盤標誌和地鐵線路圖)珠聯璧合,將倫敦的地上地下打造成了 一個整體」, 倫敦一家廣告機構的首席戰略執行官尼奇·克拉普頓(Nikki Crumpton )說,「做為土生土長的倫敦人,這就是我心中的倫敦。」 她甚至認為,這一品牌和可口可樂、寶馬汽車一樣出名,甚至應該和西敏寺 、盧浮宮〔羅浮宮〕相提並論。 和熱情的遊客不同,倫敦人似乎對這些熟悉的符號視而不見,但阿什沃斯相 信,其實倫敦人對它有著自己都意識不到的關注:倫敦地鐵當局曾在2009年將泰 晤士河從線路圖上移去,理由是過於雜亂,而結果是「我們得到數不清的抱怨, 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我們經歷過的最為生動的討論,電話從全倫敦、全國乃至全世 界打過來。」 阿什沃斯說,「這表明這些標誌對乘客和對我們公司一樣重要。」 紀念品 隨著地鐵越來越流行,人們開始尋找相關的紀念品。 倫敦交通博物館商業總監麥克.沃爾頓(Mike Walton )說:「從20年代左 右,倫敦交通局和它的前身地鐵集團公司就開始向公眾出售海報和大幅地圖。」 目前,這個博物館每年通過官方的銷售可以掙得250萬英鎊,其中35%由外國 遊客貢獻,最熱情的買家包括法國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巴西人、墨西哥人 和中國人。而這一數字還不包括像地鐵主題T恤和茶壺等在全倫敦商店和攤位上 售賣的商品。 在倫敦地鐵 150年之際,這個符號會發生什麼變化嗎?阿什沃斯的觀念是「 你不用去修複沒有損壞的物品。對於公司來說,這個品牌就像黃金一樣貴重。」 ---------------------------------------------------------------------- 維多利亞時代坐地鐵是啥樣? 更新時間2013年 1月11日,星期五-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49 http://www.bbc.co.uk/ukchina/trad/uk_life/2013/01/130111_victoriatube.shtml (BBC 中文)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地鐵乘客經常要擔心會不會被車廂底部噴湧而出的硫磺 味煙氣熏暈過去。 維多利亞女王治下的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1837年至1914年被稱為維 多利亞時代。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路就建成於維多利亞時代1863年的倫敦。 維多利亞時代早期,倫敦的道路被馬拉轎車和出租馬車所佔據,這種昂貴的 交通方式是富人專享的。1829年,從巴黎借鑒的馬拉公交車出現在倫敦,並迅速 得到發展,1861年,又出現了馬拉的有軌公交車。 當時全倫敦約有五萬匹馬,每天產生一千噸馬糞。 同時,倫敦的人口從1800年的一百萬直奔1851年的兩百五十萬。當時,馬路 上盡是混亂,馬車和行人爭搶行駛空間。 於是在 150年前,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路大都市線(Metropolitan Railway )應運而生。 薩姆.姆林斯(Sam Mullins )是倫敦交通博物館的主管,他介紹:「其實 就只是一條傳統的維多利亞式鐵路被鋪在了地底下。」 墓地下的火車 地鐵運營造成了轟動,第一天正式運營就有四萬人乘坐了地鐵。 早期的乘客曾描述:「車廂能裝載10個人,每個人都有單獨的座位,而且還 有瓦斯燈照明,車廂也很高,一個六英尺高的人都能站直,還戴著帽子。」 《每日新聞》(Daily News)讚嘆道:「有史以來頭一次人們可以在車廂中 愉快並舒適的旅行,在瓦斯管道和自來水管道底下,甚至是在墓地底下。」 早期的列車是以蒸汽引擎驅動的,這種以煤作為燃料的機車在開動時會冒出 大量帶有硫磺味的煙,這種有毒的氣體使大量的乘客感覺不適。 在運營的第一天,一名搬運工由於「渾濁的空氣」被送進了醫院,幾名乘客 在「沒有知覺」中被抬到了站台外,人們對於冒煙列車的擔憂開始升溫。 隨著最初的興奮消散,對於擁擠的人群和煙氣的抱怨開始增加了。 《約克郡先驅報》(Yorkshire Herald)說,地鐵乘客們感覺就像嚼著火柴 ;有些報紙則建議把囚犯都發配進地鐵裏受罰。 惡劣的空氣環境最終導致議會在1897年對地鐵的空氣問題進行了質詢。 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減少煙霧排放,但收效不大,直到1905年,停止使 用蒸汽火車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沒戴帽子的女士 維多利亞時代,等級分化嚴重。《鐵路時報》觀察到,在當時的社會公平水 準下,沒有紳士和淑女會樂意與魚販和屠夫同行。人們除了對地鐵空氣環境的抱 怨,還有對擁擠和吵鬧的投訴。 一名乘客寫信給報紙說:「有一位女士在我的車廂裏,她沒戴女帽,還抱著 嬰兒,她肯定不是一名頭等車廂的乘客。」 但是,地鐵也並不是給有錢人準備的。頭幾周裏,七成的票是三等車廂票, 早班車的特價「工人票」也很受歡迎。 1890年,金融城和南倫敦線(the City and South London Railway, C&SLR )開通,並沒有劃分車廂等級。 流傳於世 隨著地下運輸逐漸被倫敦人接受,它也不斷滲透進文學作品、童謠、戲劇和 賀卡當中。 黑暗的隧道非常適合出現在關於謀殺謎案的文學作品中,約翰.奧克斯納姆 (John Oxenham)的一部關於鐵路員工成為連環殺手的作品是其中的經典,他的 描寫太過真實以至於招致地鐵線路的投訴。 著名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就 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儘管他就住在貝克街地鐵站的對面,卻在1908年的《布魯 斯.伯廷頓計劃》一案前從未提到過地鐵。 1905年,地鐵使用了電力驅動的列車,並安裝了巨大的發電機,吸引了大量 的居民,地鐵公司不得不在斯托克維爾(Stockwell )開放了參觀展覽。 倫敦人對地鐵這種又愛又恨的感情一直持續到今天。倫敦地鐵早已與這座城 市的文化不可分割,成為了這座城市的象徵之一。 -- 火車開了......89.10.20復出江湖的莒光號10/10A次烏龜車,取代原復興號126/126A次 高雄2300開車後,沿途只停左營 楠梓 岡山 路竹 臺南 永康 善化 隆田 新營 嘉義 民雄 大林 斗南 斗六 二水 田中 員林 彰化 沙鹿 清水 大甲 苑裡 通霄 後龍 竹南 新竹 竹 北 湖口 楊梅 中壢 桃園 鶯歌 樹林 板橋 臺北就給他到松山啦!10次逢周一二三(永康 以北各跨次日)改經山線10A次,海線沙鹿 清水 大甲 苑裡 後龍 通霄等站停辦客運,山 線停臺中 豐原 后里 三義 銅鑼 苗栗6站並辦理客運。10/10A次於89.11.30改為36/36A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54.249.85

01/12 16:11, , 1F
幸好不是社后來PO文
01/12 16:11, 1F

01/12 16:22, , 2F
補推 某人堅持打壓單車的阿Q精神也挺令人欽佩的
01/12 16:22, 2F

01/12 16:32, , 3F
樓上推錯文了啦 :p
01/12 16:32, 3F

01/12 22:44, , 4F
借轉IA :)
01/12 22:44, 4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immon989 (61.57.218.176), 時間: 01/12/2013 22:44:55
文章代碼(AID): #1GyNReSq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