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被低估的中產階級

看板IA作者 (小王子)時間12年前 (2012/05/17 22:27), 編輯推噓5(5022)
留言2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05/16/the_global_middle_class_is_bigger_than_we_thought 衡量中產階級的方法有很多。 家戶擁有汽車數,在與其他指標比較之下,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方式。 而從這個指標來看,全世界開發中國家中產階級的數字 比起原先世銀的數字大得多,並且成長快得多。 更重要的是這些富有起來的中產階級,對於自己的政府會有越來越多的要求 引起政治的變革 煩請注意附上原始來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36.5

05/17 22:37, , 1F
在台灣 公務員絕對是中產階級
05/17 22:37, 1F

05/17 22:47, , 2F
不過台灣愛鬥中產階級 卻放過富裕階級的人多的是
05/17 22:47, 2F

05/17 22:49, , 3F
不過很多有錢人自己沒有汽車
05/17 22:49, 3F

05/17 23:00, , 4F
另外像在歐洲 越來越多家庭不再開車~
05/17 23:00, 4F
文章中有給予這問題的答覆

05/17 23:02, , 5F
著名的寶馬 四個圈圈(即奧迪)都是德系的車子
05/17 23:02, 5F

05/17 23:03, , 6F
德國車-賓士 BMW 福斯 奧迪
05/17 23:03, 6F

05/17 23:04, , 7F
法國-標誌 雪鐵龍 義大利-法拉利 杜卡提 愛快羅密歐
05/17 23:04, 7F

05/17 23:04, , 8F
德國還有保時捷
05/17 23:04, 8F
※ 編輯: Ethan1987 來自: 220.136.36.5 (05/17 23:08)

05/17 23:11, , 9F
中產階級壯大所帶來的政治變革 基本上會比較溫和緩慢
05/17 23:11, 9F

05/17 23:12, , 10F
我姨丈開的就是四個圈圈
05/17 23:12, 10F

05/17 23:12, , 11F
因為中產階級在社會上也是一定程度利益獲得者
05/17 23:12, 11F

05/17 23:12, , 12F
他們雖然可能對政治體制不滿 但他們也不支持用暴烈的方
05/17 23:12, 12F

05/17 23:13, , 13F
無產階級的會比較兇猛 窮人家革命起來都蠻兇的
05/17 23:13, 13F

05/17 23:13, , 14F
式去進行政治革命
05/17 23:13, 14F

05/17 23:13, , 15F
一無所有 所以不怕失去什麼~
05/17 23:13, 15F

05/17 23:14, , 16F
像阿拉伯風波~ 這些國家普遍情況是 人口結構年輕
05/17 23:14, 16F

05/17 23:15, , 17F
大量的青年人口 沒有工作 缺乏機會 整天沒事做
05/17 23:15, 17F

05/17 23:15, , 18F
少數人把持多數的社會資源 這種社會很容易出亂子
05/17 23:15, 18F

05/17 23:16, , 19F
所以之前我曾說 中國大陸不太可能出現阿拉伯風波狀況
05/17 23:16, 19F

05/18 01:39, , 20F
的士司機 = 中產階級...?
05/18 01:39, 20F

05/18 10:44, , 21F
每年歐美都有大量的汽車失竊,這些丟失的汽車會在非洲和西
05/18 10:44, 21F

05/18 10:44, , 22F
亞出售。每年歐美都要報廢大量的汽車,這些報廢汽車也會被
05/18 10:44, 22F

05/18 10:45, , 23F
運往非洲等地。這些賊贓和報廢車都極為低廉。開這種車算中
05/18 10:45, 23F

05/18 10:45, , 24F
產嗎?不過在非洲當地似乎也算中產了?
05/18 10:45, 24F

05/18 14:51, , 25F
工作不只有應聘 還有合夥加盟這種...
05/18 14:51, 25F
在窮盡所有這個指標產生的例外之前 我認為有一個核心問題應該要先被注意到 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統一指標來衡量「各國」的中產階級 各國都有自己中產階級的定義,那為何不用既有的定義就好 是因為他們考量的因子也有許多差異,導致這些定義都無法給予我們一個完整的圖像 也就是這些從數百年來就在世界各地引領政治風潮的一群中產階級 到底是如何散布在各個國家。 如果這些人能夠同時被計算出來,那麼就能夠協助我們去判斷 一個大塊的地區,甚至整個世界, 接下來不論是民主化、市場化等等的現象 會以多強的力道從哪個地方探出頭來 這時候,我個人會認為,一些會被多算/被排除的因子 在這樣的目的之下,就沒有顯著的影響 例如計程車司機,在各國內部的比例,其實相差不會太大 當我們要做的比較是跨國的,那麼一來一往之下 雖然難免有誤差,但是已經不會妨礙研究的目的 所以,這篇文章也很大方地列出世銀的標準和他的標準有何差別 並且詳細說明為什麼他的標準在哪些地方比較好 而他產生的例外又要如何被處理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仔細看一看 很多疑問其實已經在裡面提過了 我想不論是世銀的指標,或是汽車指標都會有偏差, 重點是在尋找一個雖然不完美但是可用的工具 例如我們要找捷運轉乘線,我們不會去看衛星地圖 我們要找百貨公司,我們不會去看捷運路線圖 先弄清楚要做的研究目的是什麼 然後尋找適合的定義來計算出數據給予支持 並且解釋(而不是逃避或忽略)例外部分的影響 這才是發展這些指標的真正目的 ※ 編輯: Ethan1987 來自: 1.171.187.41 (05/18 22:52) 居然被置底了XD 我簡單翻譯一些重點出來好了 ‧85%的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他們的財富從10年前全球的18%到現在30% 這些財富是由一群被稱做是中產階級的人撐起的,然而什麼是中產階級仍是大哉問 因此這篇文章就是在說明該怎麼藉由衡量中產階級回答這個問題 ‧現有的官方指標不是太嚴格(美國的85美金以上)就是太寬鬆(世銀的2美金以上) ‧世銀某專家和某大學教授有一個也算是權威的標準:10~50美金 這標準之下,G20有約3.7億中產階級 ‧但是用日收入來測量中產階級,都有三大問題 1.發展中國家的家戶所得調查非常不精確甚至不可靠 2.收入並不能反映私人消費力,例如中國低收入儲蓄大戶vs美國高收入月光族 3.差太多的各國經濟環境與發展程度使得收入指標沒有意義。 例如世銀的2$顯然無法在美國存活,而美國的貧窮線(13$)還比這高6倍多 ‧那汽車指標有什麼好? 1.汽車的資料比起收入資料的取得,容易太多,也精確太多 2.汽車同時跨越了低階奢侈品和高階必需品,而這剛好是是中產階級的特色 3.汽車指標可能會忽略有電腦電視冷氣但沒車的家戶 但要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的汽車基本上是10年20年以上的舊車 價值在當地比起電腦電視便宜得多。因此上述的忽略其實非常小 ‧這張圖說明了中國以外的G20的中產階級社被低估了多少 http://www.foreignpolicy.com/files/fp_uploaded_images/120516_0_car1.JPG
不過要注意的是,有部分國家例如印度的中產階級家戶人口數通常比較少, 所以這張圖會有一點點的高估。不過在中國和巴西,這現象就不顯著 ‧雖然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很多導致分母很大, 但是分子小的先進國家的中產階級仍然佔人口較為多數 在人口比例上,中印還要花25和40年才能追上 接下來第三頁都在講各國數字變化,自己看比較快 第四頁在講政治上的影響,比較普遍評論的性質 因此就不翻譯了 ※ 編輯: Ethan1987 來自: 1.171.187.41 (05/20 20:00)

08/13 10:16, , 26F
法國-標誌 雪鐵龍 義 https://muxiv.com
08/13 10:16, 26F

09/17 05:02, , 27F
無產階級的會比較兇猛 https://daxiv.com
09/17 05:02, 27F
文章代碼(AID): #1FjGh1U_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