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英報:亞洲人口紅利將盡

看板IA作者 (惡‧即斬)時間12年前 (2012/03/26 23:36), 編輯推噓10(11116)
留言28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標題: 英報:亞洲人口紅利將盡 新聞來源: http://goo.gl/9t82M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6 12:10:54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新華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文章說,1994年,保羅- 克魯格曼在《外交》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激怒亞洲人的文章——《亞洲奇跡的神話》(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在該文中,克魯格曼提出,新加坡等國家看似非凡的 經濟增長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神奇。他說,這種增長並不是生產力提高所致,而完全是可計 量投入(即勞動力和資本)增加的結果。   克魯格曼的文章激起極大的憤慨。亞洲一些領導人認為,自己正引導本國經濟實現異 乎尋常的轉型。克魯格曼的觀點令這些領導人難以接受。他們認為自己是創造經濟奇跡的 政治家,而非受益於有利人口條件和高儲蓄率(勤儉的亞洲人民儲蓄的資金可用於建工廠 、修路)的幸運兒。   有利的人口條件可能是實現高增長的前提之一。但僅憑這一點還不夠。上世紀70年代 ,一些人口狀況與同時期東南亞國家類似的拉美國家,增長率卻遠遠低於前者。一個國家 要實現高增長,至少要有個表面上過得去的政府,即便只是為了讓人民相信他們的儲蓄不 會被充公或被高通脹侵蝕。   同樣,當人口條件變差時,一個國家要想維持同樣的經濟增長率,就必須提高生產力 。關於這一點,瑞銀(UBS)高級經濟顧問、《老齡化時代》(The Age of Aging)一 書作者喬治 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說,這樣的國家必須具備優秀的教育體制、良 好的宏觀經濟管理,以及對勞動力市場的充分監管,否則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對亞洲而言,這些問題不僅是學術問題。正如匯豐(HSBC)的範力民(Frederic  Neumann)所指出的,亞洲許多國家的人口紅利已快耗盡。從2017年開始,中國內地的勞 動力將開始萎縮,香港也是如此。韓國和台灣的勞動力將從 2016年開始萎縮,新加坡將 從2018年開始。   除中國以外,以上這些經濟體至少已經相當繁榮。但在一些富裕程度較低的國家,人 口紅利也即將耗盡。泰國有利的人口條件將在10年內發生逆轉。就連勞動力正飛速增長的 越南,不久也將出現勞動力增速的急劇下滑。   如果說這些國家是率先走出人口陷阱的“兔子”,那麼亞洲也有一些國家是動作緩慢 的“烏龜”。在未來許多年裡能夠享受有利人口條件的國家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 尼,以及人口條件得天獨厚的印度。在未來15年內,印度新增勞動力將相當於歐洲勞動力 總數。  那麼,印度、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家是不是可以什麼都不做、只等人口紅利自己發揮作用 呢?顯然不可以。   菲律賓的例子告訴我們,人口紅利有多容易被浪費掉。人口是菲律賓天然享有的資源 ,但因為國內沒有足夠的好工作,約10%的菲律賓人在海外打工,這些人的親屬乃至整個 菲律賓經濟都依賴他們的匯款。   一些印度人也擔心,印度可能會浪費自己的人口紅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處於 高速增長期時,把大量有文化、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者輸送到工廠和企業。與之對照,印 度的教育體制則是殘缺的。一方面,這一體制培養了一些優秀的精英學生,但另一方面, 無數公立學校的學生面臨的卻是簡陋的教學條件,甚至沒有老師來教學。有人擔心,印度 的人口紅利可能轉化為一顆人口定時炸彈。   如果說那些人口條件有利的國家不能放鬆警惕,那麼那些人口條件不利的國家也不必 絕望。中國年輕勞動力的增長將很快開始減速,但在農村,仍有數千萬農民有潛力轉化為 城市工人。   許多人認為,在人口條件惡化方面,日本的例子最值得人們引以為戒。但就連日本, 也通過提高勞動參與率保持了適度的人均經濟增長率。(不過,考慮到巨額的公共債務, 有人對這種增長能否持續表示懷疑。)高盛(Goldman Sachs)的鬆井凱蒂(Kathy  Matsui)表示,日本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已提高至60%,同時,許多日本人在達到法定退休 年齡後仍繼續工作。在65歲至70歲之間的日本人中,有一半左右仍在工作;在70歲至75歲 之間的日本人中,約有四分之一仍在工作。   另一方面,在引進外國勞動力方面,日本的步子邁得很慢。比如,日本對菲律賓護工 規定了嚴格得可笑的語言要求,儘管日本國內願意從事老年看護工作的工人奇缺。   人口條件並不能主宰經濟前途,但它確實決定了未來可能的發展程度。亞洲已經習慣 了享受有利的人口條件。對許多亞洲經濟體而言,這股順風很快就要轉向了。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你知道每年全球有多少人死於飢餓嗎?美國的「The Hunger site」 http://www.thehungersite.com/clickToGive/home.faces?siteId=1 網站上只要網友 每天上網按一次,他們就會聯合世界企業家,捐給世界各地饑民一碗食物, 光是去年一整年,「The Hunger site」就送出了4,800萬碗食物給世界各地需要的 饑民.只要連上網路,動動你的滑鼠,加入首頁,每天擊點一次就可以幫助一個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20.171

03/27 01:30, , 1F
亞洲人素質就是比妳歐美高,歐美只不過發展早了點,其餘
03/27 01:30, 1F

03/27 01:30, , 2F
nothing.
03/27 01:30, 2F

03/27 01:55, , 3F
其實歐盟的成功也受惠於東歐的人口紅利吧
03/27 01:55, 3F

03/27 07:12, , 4F
克魯曼不過就是個美國鄉民 嘴炮藉口一堆
03/27 07:12, 4F

03/27 08:35, , 5F
還不快回家生小孩 享受人口紅利 笑~
03/27 08:35, 5F

03/27 09:00, , 6F
18世紀時英國人口比現在的台灣還少,卻能創造工業革命
03/27 09:00, 6F

03/27 09:02, , 7F
我想很難界定啥是真正的人口素質
03/27 09:02, 7F

03/27 09:24, , 8F
想辦法提升人均生產力 比甚麼人口紅利有用多了
03/27 09:24, 8F

03/27 09:28, , 9F
你生產後要賣給誰?說到底還是消費力的問題,亞洲人把
03/27 09:28, 9F

03/27 09:30, , 10F
生產當第一消費當第二,很難變為真正的世界市場
03/27 09:30, 10F

03/27 12:36, , 11F
更大問題是有些項目別人給不給你消費
03/27 12:36, 11F

03/27 12:37, , 12F
要不然每國都把匯率調高1000倍就好了
03/27 12:37, 12F

03/27 13:27, , 13F
推一樓 拉美怎麼鳥的 美國是最清楚的 是在暗示什麼嗎?
03/27 13:27, 13F

03/27 16:14, , 14F
之所以產業革命發生在歐洲,是因為現代科學和現代經濟制度
03/27 16:14, 14F

03/27 16:14, , 15F
產生在歐洲,而這一切都和起源於希臘的邏輯、哲學分不開。
03/27 16:14, 15F

03/27 16:15, , 16F
現在亞洲人也掌握了現代科技,掌握了現代經濟制度,掌握了
03/27 16:15, 16F

03/27 16:15, , 17F
哲學和邏輯,那亞洲人的勤勞、好學、聰慧、守序就起作用了
03/27 16:15, 17F

03/27 16:45, , 18F
理工學院都非白人在念...
03/27 16:45, 18F

03/27 19:12, , 19F
都西元幾年了還在那邊講甚麼誰素質比較高,很無聊耶
03/27 19:12, 19F

03/28 00:54, , 20F
但是管理模式跟制度才是關鍵~~
03/28 00:54, 20F

03/28 00:54, , 21F
馬英九父親講過 中國落後不只是科技落後 法政制度才是
03/28 00:54, 21F

03/28 00:54, , 22F
根本問題 好的管理模式 才能達到人盡其才之效
03/28 00:54, 22F

03/28 00:55, , 23F
可有一堆技術人才 在不好體制之下 發揮空間有限
03/28 00:55, 23F

03/28 00:55, , 24F
最後還是往其他地方跑去
03/28 00:55, 24F

03/28 13:11, , 25F
亞洲人口素質是高 不過一講到普選 素質又變低了lol
03/28 13:11, 25F

03/29 00:11, , 26F
推樓樓上 現在台灣正在進行中 厲害點的人不是去外商就是
03/29 00:11, 26F

03/29 00:12, , 27F
考高普考 然後台灣老闆大喊找不到人才...
03/29 00:12, 27F

03/29 21:44, , 28F
為何某些國家狂生產人口,增加地球負擔造業,卻想有好報
03/29 21:44, 28F
文章代碼(AID): #1FS8ppNL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