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陸以正專欄-你所不知道的葉門

看板IA作者 (蜜雪)時間14年前 (2010/01/11 20:36), 編輯推噓10(1006)
留言1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他有些地名打錯 不過考慮到陸以正的年紀 一些位置記錯不怪他 ※ 引述《qilai (合眾國的榮華也該到頭了)》之銘言: : 2010-01-11 中國時報 【本報訊】 :  沒去過阿拉伯半島的人,常誤以為葉門只是巴掌大的一塊沙漠,除出產石油外,別 : 無其它資源,因而不屑一顧。其實自南北葉門合併後,全國面積五十二萬七千九百七十平 : 方公里,幾達台灣的十七倍。人口也有二千二百廿三萬人,在阿拉伯世界或中東都稱得上 : 大國了。 :  明代馬歡一四五一年所著《瀛海勝覽》書中,已述及葉門。馬是回族人,通阿拉伯 : 語,隨三寶太監鄭和於永樂十一年(一四一三)、十九年(一四二一)和宣德六年(一四 : 三一),一共三次下西洋,可證中國和葉門六百年前就有往來。 :  葉門也並非全是沙漠的不毛之地,它背山面海,仍有少數可耕地。因而葉門人( : Yemenis)安土重遷,從公元前十二世紀開始,就是中東最古老文明之一;先後曾受衣索 : 比亞和波斯兩個帝國統治。公元第七世紀起,信奉伊斯蘭教,成為土耳其帝國(Ottoman : Empire)的一部分。 這邊應該是要講阿拉伯帝國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中東稱霸是15~16世紀的事 :  第一次世界大戰,土耳其選錯了邊,葉門趁機獨立。葉海亞教長(Imam Yahya)成 : 為政教合一的國王(Caliph),推行教育、獎勵工商,逐步變成半新半舊的國家。它在一 ^^^^^^ 這字其實就我們講的 哈里發 跟杜拜塔新名稱一樣 就是當地對於領導人頭銜的稱呼 土耳其則習慣用 蘇丹(Sultan) 這兩個詞在伊斯蘭世界都很常使用 : 九四六年先加入阿拉伯聯盟,次年再加入聯合國,但國內政權之爭,從未停歇。 :  一九六二年的內戰,是葉門卅年噩夢的開始。埃及支持的叛軍攻下首都薩那阿( : Sanaa),宣布成立葉門阿拉伯共和國,通稱北葉門。而保守的沙烏地和約旦兩國則以軍 : 械、糧食供應效忠王室的部隊,通稱南葉門。南、北兩個葉門打打停停。一九六七年埃及 : 先撤軍,但葉門重新統一之路仍很漫長,實際到一九九○年,內戰才真正結束。 :  葉門人何辜,要忍受這麼多年的內戰呢?因為它的深水港亞丁,控制了由波斯灣進 : 入紅海的入口,它面臨的海洋就叫做亞丁灣。亞丁是阿拉伯灣最大的深水港,也是最重要 : 的貨物集散地,人口有八十萬之多。因為它是自由港,貨物進出均免關稅,中東各國商人 : 趨之若騖,趕都趕不走。 這一段波斯灣可能是要講阿拉伯海 不過若是從波斯灣走船到紅海 也是要經過亞丁就是 就繞一個半圈 另外 亞丁的對面就是索馬利亞 還有吉布地 所以索馬利亞何以海盜橫行 也是因為位置重要 吉布地則是前法國殖民地 法國一樣看重該區戰略位置 :  十八、九世紀是英國稱霸全球的時代。早自十七世紀起,大英帝國在海外最重要的 : 殖民地,當然是印度。保護繞過半個地球的航運路線成為英國海軍最重要的任務。那時蘇 : 彝士運河尚未開挖,英國與印度間往來船隻,必須取道紅海。 17世紀時英格蘭在東方的海外勢力還沒這樣發達 至少在印度 英法還在相爭 北美也是 英國在印度得殖民利益穩固大概要到18世紀後期 又這段提紅海 應該是筆誤 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前 從歐洲航行到東方 是繞非洲經好望角 然後走印度洋北上 亞丁當時的價值應該是在中繼港 可以休息跟補給 蘇伊士運河開通後 亞丁位置更重要 :  位居要衝的亞丁扼住紅海咽喉,從一八三九年起,英國就占領了亞丁,名義上先歸 : 印度管轄,實際則為英國的海軍基地。到一九三七年,為指揮方便,亞丁變成倫敦直轄的 : 屬地。二戰結束後,英國不好意思再以殖民大國姿態出現,表面上准許亞丁自治;一九六 : 二年大英國協在西澳開會,亞丁也派代表參加。 :  最有價值的領土被英國占據了,南北雙方內戰未息,政府只能將探勘石油礦權交給 : 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簡稱BP),葉門唯一的煉油廠即由BP經營。葉 : 門名為獨立國家,實際仍由英國操縱一切,這也是受過現代教育的葉門人最痛心的事。 :  殖民時代雖然過去,葉門又被捲入冷戰。在前蘇聯支持下,左派分子成立「國家解 : 放陣線(簡稱NLF)」,沙烏地和約旦則支持右派的「南葉門解放陣線(簡稱FLOS : Y)」。雙方用盡暗殺、巷戰、與政治鬥爭各種守法,NLF一度獲勝,更名為葉門社會 : 黨,將國家改名為「南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和蘇聯、中國、古巴等建立外交關係。一 : 九八六年再爆發內戰,死傷累累,六萬人逃亡到北部去。 冷戰時期 中東伊斯蘭世界一直是美蘇競和的區域 這算是從19世紀大博弈(the Great Game)的遺留 大博弈是指19世紀 不列顛跟沙俄在巴爾幹一直延伸到遠東的泛區域競爭 當時世界最強大海權國家跟最大的陸權帝國 兩者的競爭 比如土耳其跟沙俄交戰 英國就支持土耳其 例如克里米亞戰爭 波斯也是英俄分攤 中國的話沙俄進逼新疆蒙古滿洲 英國則是染指西藏跟長江流域 日本也是雙方競和區 日俄戰爭前 日本跟英國同盟 對於日俄戰爭勝利有很大幫助 (因為英日同盟 英國下令所有英國控制港口 都不能讓俄國海軍停靠補給) (使沙俄波羅的海艦隊支援日本變困難 且戰力受損) (因為英國不讓俄艦走蘇伊士運河 只好繞道好望角 拖非常多時間) 後來英國勢力衰退 美國取而代之 而沙俄則由蘇聯繼承 美國早期在中東就扶植以色列 拉隴土耳其跟伊朗(巴勒維政權) 蘇聯就支持埃及 敘利亞等國 埃及阿斯旺水壩是在蘇聯援助下修建 葉門放大一點看 也就是大博弈+冷戰格局下的一個熱點 :  如此受外力影響而自相殘殺,葉門人終於覺悟了。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兩個葉門的 : 領導人薩勒(Ali Abdullah Saleh)和畢德(Ali Salim al-Bidh)同意恢復八年前簽訂 : 的憲法草案,組織聯合政府,薩勒擔任總統,畢德做副總統。 :  兩個葉門既然合併,原先爭執不斷的兩國邊界也不必再吵了。一九九○年五月二日 : ,葉門共和國頒布憲法草案,次年五月經公民投票通過。新憲規定,總統府設評議會,由 : 它推薦的內閣總理綜攬政務。單一國會有三百零一席,北葉門選出一五九席,南葉門可選 : 一百十一席,另外卅一席由總統府評議會派任,指派的多為伊斯蘭教長。 這也反映蘇聯在阿拉伯世界勢力的衰退 尤其是阿富汗戰爭 蘇聯得罪很多伊斯蘭國家 :  這樣的安排能維持多久,無人敢打包票。從那時到現在,葉門內部發生的衝突,至 : 少有八百餘次,我查出的資料長達十二頁。總是沙烏地、約旦、和美國在一方,與埃及、 : 敘利亞、和俄國爭鬥不休,倒楣的是葉門老百姓。 就我所說 大博弈格局仍在 :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10011100274,00.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48.189

01/11 21:40, , 1F
01/11 21:40, 1F

01/11 21:57, , 2F
哈里發理論上比蘇丹大,而且只有阿拉伯人的聖裔可以當
01/11 21:57, 2F

01/11 22:01, , 3F
蘇丹也不一定是土耳其人,比如阿曼或馬來亞也是用蘇丹這稱呼
01/11 22:01, 3F

01/11 22:01, , 4F
對呀 所以我說在伊斯蘭世界都蠻常用
01/11 22:01, 4F

01/11 22:03, , 5F
至於紅海,在埃及強大時是很重要的,很多貨在紅海上岸,轉到亞力
01/11 22:03, 5F

01/11 22:04, , 6F
山卓港出口到地中海世界
01/11 22:04, 6F

01/11 22:05, , 7F
土耳其人用蘇丹是因為他們不可能是聖裔XD 而且哈里發這個稱呼
01/11 22:05, 7F

01/11 22:06, , 8F
太過尊貴了,類似教皇那樣,被架空很久了,所以也沒多好用。
01/11 22:06, 8F

01/12 01:31, , 9F
V大 真的好厲害!!這些知識是怎樣累積出來的??
01/12 01:31, 9F

01/12 11:33, , 10F
蘇丹Sultan、埃米爾Amir、國王Malik都是常見世俗頭銜
01/12 11:33, 10F

01/12 11:36, , 11F
哈里發就像上面說的有宗教性質,原本是伊斯蘭共主專用
01/12 11:36, 11F

01/12 12:04, , 12F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皇帝多取名哈里發
01/12 12:04, 12F

01/12 12:08, , 13F
那是1517年以後的事情了
01/12 12:08, 13F

01/12 13:20, , 14F
push
01/12 13:20, 14F

01/12 13:21, , 15F
01/12 13:21, 15F

01/12 16:47, , 16F
V大是T大歷史高材生 政黑板戰神
01/12 16:47, 16F
文章代碼(AID): #1BInjL31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