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當土耳其諾貝爾獎與法國法案相撞

看板IA作者 (Die Ruinen von Athen)時間17年前 (2006/10/14 19:1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標題:當土耳其諾貝爾獎與法國法案相撞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 (需有正確連結)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204093,00.html 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穆克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奧爾罕-帕穆克獲獎的消息 正好同法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提案的日子相撞。該草案規定,誰如果否定 1915/16年奧 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大屠殺的歷史就將被治罪。而土耳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正好相反。 土耳其恰恰要對那些承認亞美尼亞人遭到大屠殺的人實行法律制裁。下面是德國之聲記 者從法國發來的一篇評論。 奧爾罕-帕穆克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土耳其作家。奧爾 罕-帕穆克不但以批評的眼光審視和觀察了土耳其的當代社會和歷史過去,而且還勇敢地 揭開了土耳其歷史中黑暗的一頁。奧爾罕-帕穆克沒有隨波逐流。多次的法庭審訊,各種 謾罵和死亡的威脅都沒能使這位捍衛言論自由的勇士屈服。僅這一事實土耳其就應當為奧 爾罕-帕穆克如今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感到高興。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這個決定給了土耳其一個驚喜。但是同一天法國議會卻通過了一項法 律提案。按照該提案,誰要是否定1915年/16年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事件, 就將受到法 律的懲罰。因此帕穆克獲獎的消息在土耳其引發了激烈爭論:為了平息土耳其輿論的憤怒 情緒,土耳其今後應當對法國採取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措施。 奧爾罕-帕穆克的對文學界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他出生的城市伊斯坦布爾上千年來都 是歐亞文化和文明的碰撞之地,這座城市也曾多次見證過種族屠殺和居民遭到無情驅逐 的歷史事實。也正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邊上的這座城市給了奧爾罕-帕穆克以靈感,使他能 夠淋漓盡致地展示多種族生活和多元文化的光明面和陰暗面。從他的作品中人們的確能 夠體會到諾貝爾獎評委會所說的"在尋找家鄉城市憂傷靈魂的過程中,他找到了各種文化 碰撞和相互交織的新的象徵。" 去年奧爾罕-帕穆克在法蘭克福領取德國圖書業頒發的和平獎儀式上曾表示,希望土耳 其進一步接受西方的價值觀並儘早加入歐盟。而他本人曾因談到了1百萬亞美尼亞人和3 萬庫爾德人在土耳其遭屠殺的歷史,被認為詆毀了所謂的土耳其尊嚴而受到過法庭的起訴 。後來雖然對他的審訊得以撤銷,但是他在土耳其仍舊是個受到爭議的作家。從另一個 角度說,正是有了奧爾罕-帕穆克,土耳其公眾輿論討論亞美尼亞人遭屠殺問題的禁區才 得以打破,土耳其的言論自由也由此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法國議會通過的法律草案無異於給土耳其人慶賀奧爾罕-帕穆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熱 情潑了一盆冷水。當奧爾罕-帕穆克在土耳其為言論自由奮爭時,卻偏偏是法國-這個 啟蒙運動和言論自由的故鄉決定,將對那些對亞美尼亞人遭屠殺歷史事件持不同立場的人 施行法律制裁。所幸這個法律提案現在還沒有正式生效。而這個提案甚至受到了在土耳 其生活的亞美尼亞異議人士的批評。外界現在只能寄希望法國參議院和巴黎中央政府做出 正確決定了。而一些西方專家,比如英國猶太人歷史學家萊維斯就認為,對亞美尼亞人 大屠殺的這個提法根本就是錯誤的。 為奧爾罕-帕穆克發獎的諾貝爾皇家科學院當然既不必為爭取選票,也不必為政府將承擔 什麼責任而擔心。它的決定僅是對一位土耳其作家的尊敬,以及對土耳其現代社會中要求 民主,按照歐洲價值觀行事的大多數人的尊敬。 奧爾罕-帕穆克的此次獲獎也將推動土耳其和亞美尼亞之間就歷史問題的談判以及兩國之 間關係的改善。安卡拉政府大可以從此次奧爾罕-帕穆克獲獎的巨大榮譽中,汲取積極的 能量,而不是對法國發洩它的惱怒情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203.80
文章代碼(AID): #15CCRP7G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