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遊記] 花蓮太魯閣@漫遊砂卡礑步道簡單散步

看板Hualien作者 (想和妳看棒球)時間11月前 (2023/07/06 14: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afcF6pZ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花蓮太魯閣@漫遊砂卡礑步道簡單散步 時間: Thu Jul 6 14:48:36 2023 圖文網誌版 https://bimeci.pixnet.net/blog/post/233209695 花蓮太魯閣@漫遊砂卡礑步道簡單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砂卡礑步道」沿著岩壁開鑿,曾經是日治時期為了水力發電所修建的施工道路,單 程4.1公里平緩好走,簡單散步砂卡礑溪,漫遊清澈湛藍、鬼斧神工、壘石壯麗、森林蓊 鬱,呈現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特質的峽谷之美。(2023年六月) 【遇見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GPS地圖】   離開花蓮市區北上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過橫貫公路牌樓即右轉「錦文橋」續行,進 入「砂卡礑隧道」由西端出,依指示在砂卡礑步道停車場、或是通過砂卡礑大橋進入西拉 岸隧道路邊供停車,然後走回砂卡礑隧道西端,這裡就是砂卡礑步道的入口,從大橋兩側 的垂直迴旋樓梯井上下。「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以太魯閣族「大同部落」舊稱 Skadang為名。 【「砂卡礑隧道」西端】 【砂卡礑大橋上俯瞰砂卡礑溪】 【砂卡礑步道出入口】 【進入砂卡礑步道合影】 【砂卡礑步道0K里程牌】 【進入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原為日治時期為了水力發電所修 建的施工道路。西元1940年,東台灣電力興業株式會社在立霧溪下游北岸興建立霧發電廠 ,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以大型水管橋橫跨砂卡礑溪銜接溪谷兩端,將立霧溪水 輸送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步道則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所建。直到「立霧溪 水力發電計畫」終止,原來的施工道路也被規劃成觀光步道。 【砂卡礑步道開鑿崖壁】 【砂卡礑溪風景】 【砂卡礑步道合影】 【砂卡礑步道森林】 【砂卡礑溪風景】   沿著砂卡礑溪而築,砂卡礑步道單程4.1公里平緩好走,海拔高度僅約在5~170公尺 上下,愜意漫遊欣賞美麗溪流與峽谷相伴。「砂卡礑溪」發源曉星山,主流長約16公里, 以北-南流向匯入立霧溪,是立霧溪處入太平洋前的最後支流。砂卡礑步道1.5K來到「五 間屋」,設販賣部供遊客休憩,這裡原來是太魯閣族的舊部落,太魯閣語Swiji,意思是 大葉片的榕樹。一般遊客多到此折返,我們則繼續前進、完成砂卡礑步道全段路線。 【砂卡礑步道1.5K五間屋】 【砂卡礑步道續行方向】 【砂卡礑步道風景】 【砂卡礑溪奇岩】   溪流較短、水流湍急,砂卡礑溪含沙量少且水質清澈,加上峽谷地質,可見溪床上堆 疊著許多大大小小崩落的溪石。砂卡礑溪的岩石以花崗片麻岩、矽質片岩及大理岩等較堅 硬的變質岩為主,又尚未經過河水長距離的滾動及磨蝕,故多保留原來大塊巨石的樣貌。 【大水管橫跨砂卡礑溪】 【砂卡礑步道風景】 【手沖咖啡店旁的親水區】 【砂卡礑溪水壩】 【砂卡礑溪風景】 【最後森林步道】   砂卡礑步道終點4.1K抵達「三間屋」,因曾設三間屋舍而稱之,現在卻只立告示牌。 這裡亦是太魯閣族的舊聚落,太魯閣族語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應是昔日姑婆芋茂 盛而得名。我們至此折返回起點,完成砂卡礑步道來回共8.2公里,約耗時2個半小時,正 值夏季炎炎,慶幸多帶了一大瓶冰鎮佳興檸檬汁,全程支援解渴清涼。 【砂卡礑步道終點4.1K三間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140.2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travel/M.1688626118.A.CE3.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honn (60.248.140.207 臺灣), 07/06/2023 14:51:53
文章代碼(AID): #1afcIAUs (Hua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