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鳳林慢城慢生活】客家新聞雜誌 第500集

看板Hualien作者 (點點)時間7年前 (2016/10/01 15:46), 7年前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58903055.html >>>兩年前鳳林鎮拿到國際慢城認證, 成為台灣第一個慢城,也引發台灣的慢城風潮。 拿到了慢城認證,對鳳林的影響是什麼?又帶來何種改變?一起到鳳林看看。 https://youtu.be/NUEW0rYlTAM
[台灣第一個受到國際認證的「慢城」,出現在花蓮鳳林]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4327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1626 >>> 何謂「慢城」? 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是1999年由4個義大利小城鎮發起, 在不改變生活節奏下,促進地方經濟成長、提升生活品質的全球組織。 該運動考量不同城市的發展狀況, 強調在地文化、在地農產及傳統料理的保存,以發展在地產業、提高生活品質。 它的標誌是蝸牛,強調慢慢體驗的居住、飲食與娛樂模式。 目前(2015)全球共有30個國家191個城市獲得認證。 在亞洲,韓國有11個城鎮、中國2個、日本1個,以及台灣的鳳林鎮。 要成為慢城會員,申請城鎮必須經過71項資格審查, 內容從人口少於5萬、醫療便利性、污水、光害程度、 公園綠地覆蓋率、手工藝保存,一直到使用本地與有機食材的餐廳家數等。 https://goo.gl/4yEzF9 >>>國際對慢城的想法其實是延續慢食的概念, 指的不是城市而是一種生活概念、一種生活態度, 慢城的發展必須是緩慢的、不追求快速、 不一味的追求現代化而是盡可能保存傳統的文化和生活習慣 (註:2016年嘉義大林鎮通過申請/認證,成為台灣第二個慢城) 苗栗三義鄉、南庄鄉獲認證,成為全國唯一擁有雙慢城的城市)(稍有疑慮?) 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57077390.html >>>國際慢城組織訂有八大公約 包括人口數不超過五萬,致力保護、維護自然環境, 大力提倡推行永續發展的技術,培育在地文化、保護當地風俗習慣與文化資產, 推行健康的飲食與生活方式,支持在地工藝與商業發展, 熱情接待外來客人,鼓勵積極參與公共活動、培養公民意識等 簡單來說,慢城運動,就是反全球化運動的延伸, 兼顧保護自然與傳統文化,發展經濟、造就適合人居且永續發展的城市。 [新聞] 鳳林慢食慢城 獲國際認證在地經濟獎 2015-07-28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1626 >>>國際慢城聯盟的總部位於義大利米蘭, 每年都邀請各國獲得「國際慢城」認證的城市,提出計畫來「實踐」慢城理念, 鳳林鎮今年提出的 「保存在地傳統食譜及研發創意產品,推廣慢食、慢城理念」計畫, 榮獲「在地經濟獎」(Local Economy Award)。 鳳林鎮長蕭文龍說,鳳林鎮這幾年推展在地客家文化, 不僅紀錄客庄傳統飲食、整理客家米食料理食譜出書, 在地的民宿、餐廳也融合傳統元素,以本地盛產的農作物製作美食, 每年也舉辦熱鬧的「菸樓迷路、百鬼夜行」活動, 導入觀光客從事鄉村深度旅遊,讓遊客體驗全台灣客庄唯一的「慢城」魅力; 此外也鼓勵有機耕種,藉由自產自食自銷縮短食物里程和碳足跡,讓環境永續經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139.6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ualien/M.1475307965.A.208.html

10/01 18:51, , 1F
之前做畢製專題 去訪問一些客家阿公阿嬤 他們說被外
10/01 18:51, 1F

10/01 18:51, , 2F
人定義慢城很莫名奇妙
10/01 18:51, 2F
XDDD 可以理解~ 或許對部分當地人而言 就是日復一日 很平常正常簡單一點都不特別的生活步調而已 (連結內文章也有申請原因&一些鎮民訪問 簡單摘錄部分如下:) >>>鳳林鎮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劉青松表示, 傳統鳳林人不管「閒事」,各顧各的,但在申請慢城上卻很團結。 公所沒有能力處理「國際」事務,就提供會費經費。 慢城義大利總部需要介紹鳳林的影片,文史工作協會無償提供。 *鳳林女孩 扛起跨海溝通的責任 鳳林能拿到國際慢城認證, 扮演推手的北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美玲、張郁珮功不可沒。 李美玲六年前協助客委會做鳳林鎮整體願景的規劃時, 接觸到了「慢城」的概念,認為可以當作鳳林的發展方向, 協會義工張郁珮三年前更在客委會築夢計畫經費的支援下, 直接拜訪位於義大利的國際慢城總部,遊歷歐洲六個慢城城市。 回國後花了大半年時間收集資料、翻譯、填表格, 才終於送出慢城申請,2014年5月,鳳林如願獲得國際慢城認證。 不過,他們說,取得認證後這兩年, 鳳林這個小鎮並沒有什麼太大、太具體的變動, 倒是在鎮民之間漸漸起了些微妙的作用。 [北林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李美玲] 最大的影響是那個,鎮民的共同的榮譽感 [北林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張郁珮(客籍)] 鳳林做的最棒的是公民意識,就是,包括對於慢城的認識 然後對自己家鄉的認同 [鳳林鎮 鎮民彭興讓] 我在義大利住很久,這邊看到的就是,我們花蓮的鳳林的, 我們這邊的生活步調...(略)客家人的精神跟義大利的精神,竟然不謀而合。 認真說來,慢城的慢意識,其實早就存在於鳳林鎮的日常生活中, 只不過在獲得慢城認證後,鳳林人在八大公約的框架下, 更加努力去穩固原本的傳統文化、環保意識、友善土地等...(呼應上面2015年那則新聞) ※ 編輯: dian9 (114.37.240.160), 10/02/2016 13:50:34
文章代碼(AID): #1Nxscz88 (Hua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