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太魯閣蓮花池步道

看板Hualien作者 (CAT)時間9年前 (2014/11/28 08:2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遊玩時間:2014年10月 遊玩地點:太魯閣蓮花池步道 地  址:台八線163.7公里附近(迴頭彎旁) 電  話: 開放時間: 每人平均價位: 官  網: http://www.taroko.gov.tw/zhTW/Content.aspx?tm=1&mm=6&sm=1&page=2&id=15 ------------------------------------------------------------------------------- 網誌:http://hualienfresh.pixnet.net/blog/post/399846748 --------------------------------------------------------------------------------- 文字: (圖) 蓮花池,很美麗的名字,也是太魯閣唯一的天然湖泊,面積約0.97公頃。是早期太魯閣族 人蘇瓦沙魯部落的所在地,日據時期,太魯閣族人稱他為「天潭」,後因池中佈滿蓮花而 改名為「蓮花池」。步道入口就位於太魯閣迴頭彎旁,步道單程約3.6公里,來回大概需 要走2.5~4個小時。 當天,騎往太魯閣西寶國小的途中,經過迴頭彎時,心想怎麼停駐這麼多車輛在這裡,打 算從西寶國小回來時再來一探究竟。下車才發現這裡竟然是之前聽先生講過的蓮花池所在 地,當天因為只有一個人,在那裏考慮的一下要不要進去步道走走。又加上有一對外國夫 妻也是正要走進去,於是有著憨膽的我,小心翼翼地以走在外國夫妻身後,帶著一瓶水, 一包餅乾出發前往了(好孩子不要學,爬山還是要找人一起前往比較好。我下次不敢了!) 。 入口處架立著一座索道,索道主要是用來在緊急救難使用的。索道橫跨大沙溪直達對岸陵 線,索道的另一段即是蓮花池。抬頭望著索道的盡頭,好高、好遠完全沒入森林之中。事 不宜遲,趕緊出發!! (圖) 迴頭彎不只有蓮花池步道,另外還有梅園竹村步道,但是因為長年受到地震、風雨等天災 的影響,目前也僅只開放到九梅吊橋前而已。今天走的蓮花池步道,從迴頭彎出發,經過 青溪吊橋、九梅吊橋之後,之後就是一路「之」字型的爬坡,走約1.5小時就可以抵達蓮 花池步道。看到標示牌寫著如此,心中想著~~要爬1.5小時耶!!那距離該有多遠,於是懷 著有著要爬到趴地的決心,開始我的蓮花池步道之行。 (圖) 步道沿著大沙溪一路向青溪吊橋前進,其實從步道入口一直到九梅吊橋,是整條路中最好 走的一段,雖然步道中間因為天災的關係有稍為的損壞,但是整體而言,前段真的是天堂 ,後段之字型的上坡真的是地獄,會讓人想怎麼走了這麼久才走了100公尺。步道旁的護 欄淺淺矮矮的,請盡量走在靠山壁的內側,因為靠近溪旁雖然景色好,但是看了還是會讓 人膽戰心驚的。 (圖) 走了約0.4km,就來到了清溪吊橋,據說早期這裡摩托車是可以通過的。難怪經過吊橋之 後,常常看到有廢棄或是停駐在路邊的摩托車,想著這些摩托車可能是因為在吊橋壞掉前 來不及撤出的車子吧!!現在的吊橋只能容許行人通過,後段更只能容許單人通過。從這頭 望去,吊橋似乎還好好的,但是走到吊橋末端,簡直是以極其小心翼翼,深怕會踩空,抱 著有如在走鋼索般的心情走這個吊橋。 (圖) 吊橋的後端,就由兩片木板湊合湊合的釘再一起,走這裡的人都不忘了在吊橋前拍個照!! (圖) 過了吊橋,還是平穩的路段,天氣極好。走著走著也逐漸忘了剛剛走吊橋那種緊張刺激的 感覺,還來的是心情及腳步很輕鬆,還暗自想著真開心有決定來這裡走走,才能看的到這 樣美麗的景色。 (圖) 在九梅吊橋之前,會遇到兩三個這樣的路段,因為原本的道路已經崩壞,所以有些必須要 拉著繩索通過。這些崩壞的路段都小小一段,不會很難走,很容易就通過了。 (圖) 遠遠的看到這棵樹木,往前走就是梅園竹村的步道,另一邊往九梅吊橋是今天要走的蓮花 池步道。下圖這棵樹讓我禁不住駐足觀賞一回,我覺得很獨特的一棵樹。從一旁長出,最 後以傾斜著姿態向步道生長,慢慢的枝枒在步道上展開,遠遠看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有如隧 道入口般的通道,若是長滿了樹葉或開滿的花,我想是別有一番景緻。 (圖) (圖) 從步道入口到九梅吊橋約1.4km的路程。九梅吊橋橫跨陶塞溪,其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附近 種植九棵梅樹而得名。橋走起來非常的穩固,下方的陶塞溪溪水湍急清澈,看標示牌解說 得知陶塞溪也是立霧溪的最大支流之一。 (圖) (圖) 下圖是下山的時候從步道往下照的,其實走在橋上,向四周望去,可以看到前後的植物, 有些因為秋冬之際,而慢慢轉紅。走在山上,偶而望象對面山景,也會發現許多會隨著季 節改變葉子顏色的樹木,點綴在山頭,讓這翠綠的一片山景,多了豐富的的視覺享受。春 天,我覺得是屬於花朵的季節;秋天,就屬於樹木的的季節,因為有這些樹葉(如同楓葉) ,讓秋天有較春天般沉著低調的熱鬧。 (圖) 過九梅吊橋後,真正的挑戰開始了。開始一路之字形的上坡,雖然從九梅吊橋到蓮花池有 2.1公里,但之字形沿著山壁慢慢向上的階梯實際上只有佔1.14公里,過了慢慢爬坡的階 梯之後,上面就是沿著平坦的小路直達蓮花池。其實走蓮花池步道的人還滿多了,這樣一 路下來遇到好幾隊人馬,大家也互相道你好,唯一與綠水合流步道不同的是,有些甚至還 會說加油加油!!來這裡的走步道的朋友,建議可以帶個登山杖,穿著好走的鞋子及長褲, 因為步道有些草長及膝,步道上下坡又很長一段,可以靠著登山杖輔助比較不會受傷也比 較好走。我呢?比較不怕上山,累了就停下來,下山有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腳,會走到 軟腳,於是我在終點有找木棍伴我下山,有輔助工具真的好很多。 (圖) 仔細觀察步道本身,也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上山步道都是如下圖一樣,有土坡加上木頭砌成 的,也有石頭,有些更是樹根直接抓著泥土,凸出來的地方就是一個可供踩踏的地方。步 道的兩旁,所著所在的海拔高度不同也有不同的植物景觀,有些是蕨類圍成的步道,有些 則是荒煙漫草型的步道(完全看不到路在哪裡)。蕨類的步道非常美麗,走在步道上如蝸牛 般以較低較緩慢的姿態慢慢的往上走,兩旁的蕨類不高,陽光照射下來,這些蕨類的葉子 還透著光芒,有如童話故事形容森林的小徑一樣的可愛。 (圖) 走在階梯上,總是低著頭慢慢地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與階梯的奮戰,真的會讓人非常的喘 ,有時還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每走幾公尺,總要休息一回,大口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 ,也就在此時才有機會抬頭看看周遭的景色。越往上走,越爬越高,雖然身體有些許的疲 累,但是也想著也唯有爬到此的人才能親臨這樣如此的美景。有種眼前美景我獨享的感覺 ,很快活寫意。休息過後,繼續低頭向上爬呀爬,不誇張真的有時候爬到很想要撲倒在階 梯上休息。 (圖) (圖) 走完約一點多公里的階梯,接下來輕鬆許多。擺脫了雙膝的負荷,眼前的路都是小菜一疊 。有了更多的時間慢慢地走,也有了更多了時間用平靜的心欣賞周圍的景色。隨著步道的 向上,原來我已經來到了這深山之中,周圍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及啁啾的鳥鳴都長年 的在這山中,獨樹一格遺世獨立,與較低海拔的景色比較,更喜歡這總開拓的視野,與山 同高可以看得更遠。看看山、看看樹,多麼的特別,經過一番辛苦的爬坡,看到的景色總 覺得更是得來不易,下次還要再看到相同的景色,可能不知道要多久之後了。 (圖) 我想這應該是蕨類吧!!看到這蕨類一家人,我腦中馬上想到的是也太可愛了吧!!大大小小 的羅列在步道的一旁,有種居高臨下君臨山谷溪豁唯我獨尊的感覺。在山上看到像這樣品 種的蕨類總是隱藏在樹木陰暗的步道中,很難看到像這樣一眼就被人看到長在這高山之中 木注目顯眼的位置。有走這條步道,不彷仔細留意是否能看到這蕨類一家。 (圖) (圖) 走著走著,來到這視野開拓的一景。看著旁邊的解說牌才知道,原來從這裡望去的對面平 坦的陵線上的平台可是有淵源的。原來對岸的階地是位於兩溪(小瓦黑爾溪、大沙溪)的匯 流之處的上方,常常會有泥沙的堆積,加上溪水持續的向下侵蝕及地殼快速抬升的作用, 便形成了在陵線上的角階地形。早期這角階地形,太魯閣族人還曾在此建立部落。(以上 資料來源來自山中解說牌) (圖) 在感嘆大自然的力量所形成的角階地形後,慢慢地向前走,終於來到了蓮花池。蓮花池海 拔高度約1180公尺,是東西兩側開口的高山谷地,谷地中形成一個面積約0.97公頃的天然 靜水域。早期這裡是太魯閣族人的部落,後來中橫公路開通後,退輔會安排榮民在此生活 ,而形成一個聚落。因為榮民逐漸的老邁,大家就遷離下山,這裡也還給了自然,成為一 個野生動物喜愛出沒的一個地方。(以上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蓮花池步道) 蓮花池,雖然早已知道這是過去的名字,池中也早已沒有蓮花,但是想像中仍是佈滿蓮花 的池子,開在這山谷中。雖然不太可能,但是還是期待著有一天能看到名符其實的「蓮花 池」。 (圖) (圖) 這裡似乎是盡頭,回家查詢才知道沿著這些建築物在走會看到廢棄的教堂及蓮池山莊等等 ,可惜沒有機會去瞧瞧,只好留待下次再行探訪。有到此的朋友,不訪在往內走,應該會 看到當時在這裡生活榮民的遺跡。 (圖) 下山的靠著我在山上撿來的木棍輔助下輕鬆許多。這趟路看了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及最後一 張照片的時間,約走了2.5小時。下山時肚子已經餓的咕咕叫,但是心情和身體都很滿足 ,真的是徹底地來趟身心靈的訓練及呼吸。很累,但這趟值得。 (圖) -- pixnet:http://hualienfresh.pixnet.net/blog blogger:http://hualienfresh.blogspot.tw/ FB:https://www.facebook.com/hualienfrse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31.7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ualien/M.1417134258.A.024.html

11/28 10:14, , 1F
光是第一座吊橋後半我就不敢走過去了QQ
11/28 10:14, 1F

11/28 23:12, , 2F
這邊很漂亮說 以前還沒斷時有去過一次
11/28 23:12, 2F

11/29 13:17, , 3F
有機會在那邊待久一些,生態豐富喔!
11/29 13:17, 3F
文章代碼(AID): #1KTy2o0a (Hua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