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電影《歲月神偷》場景 - 上環永利街

看板Hong_Kong作者 (7/14~7/22去韓國)時間9年前 (2014/10/18 16:1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並茂版 http://littlemeng.pixnet.net/blog/post/41536012/ 我的年代小時候大家都看港片、港劇,加上喜歡聽廣東歌,因此不知不覺對香港感覺很親 切。 香港機票不貴、飛行時間短、東西好吃、國語會通,最重要的是飛去香港看Eason演唱會 跟在台灣看差不了多少錢(小巨蛋甲賽,又貴音響又不好),這幾年每年都會去香港一次 。 回台灣前一個下午的空閒,想著不知道該去哪裡。因為我很喜歡看建築物,也喜歡老氣氛 ,想起《歲月神偷》這部電影,記得之前看過相關報導,說電影場景是真實存在的,電影 拍攝前後幾番面臨拆遷,在《歲月神偷》於柏林影展得獎後,爭取完整保留街道的聲音增 大,終於得以保留大部分的街道。因為濃厚的老香港氣氛,現在成為業餘攝影師跟 文青喜歡來拍照的所在,身為「熱愛文青」的非文青當然要去朝聖一下啦。 香港很讚的地方是網路很快,繁體中文的資訊也夠多,上網查了一下,馬上就動身前往上 環了。 題外話,歲月神偷真的豪好看啊! 在這邊介紹一下永利街的歷史: 永利街位於上環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樓梯街與城皇街之間,東西走向,有九幢建於1950 年代初的唐樓,以保留香港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永利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小型 印刷廠的集中地,高峰期有十多間,現今只剩下兩間。永利街已被納入市區重建局重建項 目,原本只會保留其中三幢唐樓,其餘重建為住宅大廈。《歲月神偷》導演羅啟銳與部份 居民希望保留該條街道的原有風貌。《歲月神偷》獲柏林影展最佳影片水晶熊獎後,爭取 完整保留街道的聲音增大,市區重建局於2010年3月16日宣佈,將永利街剔出重建項目, 劃為保育區,現正有待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 首先坐地鐵到上環,網路上查的走法是:沿禧利街走到弓弦巷 ,於樓梯街口向左轉即到 ,需時5 分鐘。 但由於上環的路彎來彎去,我不是當地人對路名也不熟,所以我是用google map走的。 一出上環地鐵站,映入眼簾的是新建築,不知道為何,看到這種高聳入雲霄(且視覺感覺 很擠)的建築物馬上就會聯想到香港。 去永利街之前,既然到了上環,一定要來吃的就是這家。 不意外,一定是要排隊的,當時應該已經下午三點多了,除了觀光客之外,香港本地人也 挺多。 雖然要排隊,但還是阻擋不了想吃的決心! 我們的吃法是叫一碗咖哩跟一碗清燉,然後跟店家要兩個小碗分著吃,咖哩又香又濃,但 吃久難免會膩,這時換吃清燉清爽一下,再回來吃咖哩又會覺得媽呀也太好吃了吧。麵條 有點偏硬是我愛的那種,湯頭濃郁(雖然應該是有加味素),肉塊不少且滑嫩又不失嚼勁 ,每次去香港必吃啊。 吃完後開始往永利街走,上環永遠是樓梯樓梯樓梯,但是旁邊有樹,所以走起來還算素喜 。 走到一半發現一家理髮店,感覺就是很「歲月神偷」啊。年紀很大的理髮師,小孩圍著兜 巾剪了個西瓜皮,感覺下一個鏡頭應該是小孩哇哇大哭,然後鏡頭再一轉,小孩長大變成 曾志偉。 好愛那個鐵捲門的顏色跟花紋。 旁邊還有個人剛好捧著書在讀,好「歲月神偷」啊(現代人不是應該拿手機在滑嗎?)。 很快就到永利街摟。 永利街的特色是「唐樓」,唐樓是華南地區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中期的一種建築風格。 香港最早期的唐樓,都是由青磚砌成,屋頂則是由木結構及瓦片組成的斜頂。唐樓一層通 常為商鋪,樓上則作為居民住宅。《歲月神偷》影片中羅家的羅記皮鞋店舖即是這種原汁 原味的唐樓風格。 當地還有居民,所以遊覽之餘不要打擾居民的生活喔。 老街道不遠處就是高到不知道幾層樓的高樓大廈。 其實短短的,很快就走到底了。 我攝影技巧不好,相機也很普通,所以拍起來的感覺跟網路上的文青差真有夠多啊。 不過永利街本身是真的讓我有一點點失望,最大的原因是「老味道」沒有我想像的明顯, 且環境有些髒亂。 香港人的曬衣服技巧讓我很著迷,除了市區常見的兩棟建築物中間架竿子之外,永利街的 人很幸運還可以曬在平地。 在永利街附近我看到有人家是這樣曬衣服的,都不怕衣服掉耶香港人。 離開後在路上看到殘破中帶帥氣跟毅力老樹根的房子。 上環還有一個電影場景是我想去的,是《玻璃之城》的香港大學 。下次再見,香港。只 要陳先生還唱歌的一天,肯定會再去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69.12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ong_Kong/M.1413620337.A.9A2.html

10/18 18:40, , 1F
推,喜歡香港的老街道
10/18 18:40, 1F
文章代碼(AID): #1KGY9ncY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