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香港老店悲歌 ◎ 陳立諾

看板Hong_Kong作者 (Sean)時間11年前 (2013/04/26 17:29),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11052101/112013042600539.html 香港老店悲歌 2013-04-26 01:59 旺報 【陳立諾】  每次從居所前面的筲箕灣道走過,總會瞥一眼橫巷裡那家老店的舊址。店門被一道 鐵閘封住,上面貼滿地產經紀的廣告,鐵閘和外牆之間留下數吋空隙,可以瞥見裡面桌椅 早已搬光,開業時便已掛在牆上、洋溢著舊香港情懷的仿電視瀑布裝飾及亮燈帆船畫也已 被鏟掉。  餐廳倒閉數創紀錄  這裡曾是港式茶餐廳金記冰室的所在地,其沖出來的奶茶被譽為「全筲箕灣最好飲 的奶茶」。冰室1967年開業,經歷過六七暴動、九七回歸、SARS疫症都屹立不倒,但卻敵 不過香港這兩年一路狂飆的加租潮。  租金不是增加20%、30%,而是100%以上,已開張近半個世紀的這家小餐廳只好結業 。那已經是上年年尾的事,過了幾個月,舊址仍然空置,租金要價太高沒有人接手。但業 主有的是錢,不急,可以等。不久之後,在銅鑼灣經營42年的利苑粥麵專家亦因加租無奈 結業。剛剛過去的星期日,紮根中環62年、以清湯蘿蔔牛腩煲揚名的牛記茶室也忍痛結業 。  2003年SARS疫症肆虐香港後,來自中國大陸的自由行大軍,開始從北方南下。人潮 挾帶著權貴階層的財富與暴發商人的金錢,然後是每年逐漸增加的在香港大專院校留學的 內地學生。在這十年間,他們一波又一波地湧來,資本的力量緩緩改變了香港這片細沙綿 綿的沙灘的結構。  尤其是最早被英國殖民者開發、老店數量最多的香港島。只有一條主要大道從島的 東部迤邐到西部,兩旁分布一些短街窄巷,缺乏空間。結果無法承擔昂貴租金的傳統老店 ,在這幾年被連鎖商店、奢侈品牌店逐出大街小巷的地面,有的轉到偏遠地區有的搬到商 廈高層;或關門大吉,因為搬店遷置涉及巨額支出,盈利微薄的小餐廳往往難以承擔。  老店凋零舊區消亡  舊區老店是城市人鮮活的集體回憶的一部分,它們一方面滿足都市生活的功能,一 方面還在生成新的記憶、延續新的傳承。老餐廳一般由祖父母輩草創,然後一代傳一代, 而很多家庭祖孫數代都曾光顧同一家餐廳。可是這些老店在這兩年間卻不斷地被連根拔起 ,形成記憶斷層。對於老顧客來說,心愛的餐廳消失宛如從身上挖走一塊肉。2012年,香 港的餐廳倒閉數目創下紀錄。  不論是香港人或大陸遊客,第一次到訪台灣都會驚訝於台北面貌的簡陋,很多地段 的建築都顯得低矮老舊,除了信義區比較像現代都市。  而在台灣念大學的僑生,多年以後重返台北時通常也會感到驚訝:怎麼好像沒甚麼 變化,除了信義區那一帶。然後,他們快步溜入台北大道兩側的橫街小巷,任由小巧的機 車從身旁擦身而過;當視線掃過熟悉的青灰色的牆身與店面裝潢,聞到令味蕾一振的食物 的味道時,內心頓時溢滿舊地重遊的喜悅。  地處邊緣,再加上台灣政府有限、有序的開放政策,使台北很多街道小區,如沙灘 前那片錯落有致的礁石,暫時抵擋住資本與時光的雙重侵襲。  而在香港,老店凋零;舊區也在市區重建過程中日漸消亡,被那些拔地而起的新建 築取代。這些簇新的商廈與街道上的新店鋪,跟深圳、上海等地沒有兩樣。只是人們慾望 的對象,無法激起超越時間的沉思與回想。  (作者為香港作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214

04/26 18:03, , 1F
可悲的是台灣已經落入資本主義的侵襲,都更跟東海岸
04/26 18:03, 1F

04/27 20:32, , 2F
對阿。我媽離開台灣那麼久,從小吃到大那一家早餐店還
04/27 20:32, 2F

04/27 20:32, , 3F
在。而我離開香港不過一年,整條街的店都已經不一樣了
04/27 20:32, 3F

04/27 20:32, , 4F
。除了麥當勞周大福還在。
04/27 20:32, 4F

04/27 22:20, , 5F
台灣其實也一樣,我唸師大,看看師大夜市和公館
04/27 22:20, 5F

05/02 09:33, , 6F
搬到西環啦!!西環西營盤德輔道西213號地下
05/02 09:33, 6F
文章代碼(AID): #1HUaZsro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