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有空可以來逛逛~香港動植物公園

看板Hong_Kong作者 (這世界蕾絲般柔軟)時間12年前 (2012/01/12 23:11),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香港動植物公園 官網:http://www.lcsd.gov.hk/parks/hkzbg/b5/index.php 開放時間:噴水池平台花園 上午5時至下午10時      溫室 / 教育及展覽中心 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      其他 上午6時至下午7時 入場費用:全免 --- 圖文版無音樂網誌:http://niceblue.pixnet.net/blog/post/36506102 這個景點是放在備用名單內的,畢竟它就是一個在地人日常在逛的公園,並非觀光景點。 而且網路上能查到的資訊也不多,沒看到什麼升火的遊記,所以也就沒燃起必去的鬥志。 但身為一個香港的公園,又叫作「動植物」公園,想必有很多動物囉~官方網站介紹「園 內設置了大約40個籠舍,共飼養了約400隻雀鳥、70頭哺乳類動物和50頭爬行類動物」, 所以在去之前,我想像它就是一個樹木很多很多的小型動物園吧。維基百科說,於1871年 建成,當時名為「植物公園」(Botanic Garden),直至1975年才正式易名為「香港動植 物公園」。自1876年已開始飼養野生動物作展覽,用非常原始的建築物飼養少數雀鳥和哺 乳類動物,純粹供遊人觀賞。在1970年代中期的展開大規模擴充。 到了香港的第二天,這天行程全在上環-中環遊走,全靠一雙腿而已,現在回想起來真是 猛啊。而且因為路程比想像中的近,景點又不如想像中吸引人,食物也不甚好吃的情形下 ,在下午三點我就跑完當天所排必去景點,但是這麼早就搭纜車上山等天黑看夜景,似乎 又在山上耗太久了,於是,我們就去拜訪了這裡-「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位在中環雅賓利道上,其實如果已經知道要怎麼到花園道的纜車站,只要 再往上繼續走好大一段上坡路就到了。 沿著花園道走,沿路會有指標,很累的爬坡。經過梅夫人婦女會,看到這個小岔路有遲疑 一下,請繼續往前走 。經過聖若瑟堂就快到了喔,這座藍白配色的建築真美~過馬路後居然要穿過陸橋上樓梯 @.@ 累死了又要爬坡。一上去後就是大門口了,沒什麼人耶~果然很不觀光啊 研究了一下平面圖,整個公園被花園道、羅便臣道、己連拿利及上亞厘畢道環繞。其中雅 賓利道更把公園分為東西兩個獨立部份,依靠行人隧道連接兩部分。公園的東面部份稱為 「舊公園」,設有兒童遊樂場、鳥舍、溫室及噴水池平台花園;西面部份是「新公園」, 主要是哺乳類及爬行類動物的居所。因為我們是從花園道入口進來,所以逛「舊公園」比 較近,回程去纜車站也順路,加上也沒有很想看猩猩之類的,就放棄挑戰穿過行人隧道逛 完「新公園」那邊了。 確定路線後就悠哉的逛起來了,這個公園因為地處太平山的北面山坡,最高處海拔100米 ,而最低處則為海拔62米。所以在逛的時候,常要高高低低走來走去,和中環一個樣啊~ 好累啊。 說實在的,香港和我們台灣緯度氣候差不了多少,所以什麼珍貴的動植物對我們而言只是 很熟悉的東西罷了。例如「竹園」種植多種竹子,對我們鄉下小孩來說,這很普通啊XD 走到鳥園區,二旁樹木夾道看起來頗美的。旁邊有紀念香港開埠百年而豎立的英皇喬治六 世之銅像。園中休息的長凳很俏皮,是兔子和貓咪在扛著椅子呢~ 而所有的鳥園外都有圖片簡介,方便觀鳥者按圖索驥認識鳥類。園區規劃的不錯,二側都 有。但是氣味也很濃厚啊~臭臭的。 美洲紅鸛,一大群看起來頗為壯觀,不過有點吵。也有丹頂鶴!看起來真是高啊~但我最 想看的是在北海道釧路濕原自然環境下的呀~關在鐵籠裡真有種壯志難伸的窘感。有的籠 裡還有小瀑布造景,頗為用心~ 逛完鳥園區後,我們來到公園東面邊緣的溫室。這裡種植了超過150多個本地及外來品種 的植物,包括蘭花、蕨類植物、鳳梨科植物、攀緣植物和室內植物等。當然~也是我們常 見的東西啦,不過裡面有些長相特殊的植物呢~一進去先看到的是蕨類區,就山裡會看的 那些,每種植物前有插有說明牌。牆邊有水箱,種著聊備一格的水生植物。 再進去的那間就是蘭花類和鳳梨科植物等。逛完溫室,我們就離開公園,前往纜車站排隊 上山囉~ 總之,這裡適合要殺點時間的人,不建議專程前往。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95.114

01/12 23:15, , 1F
可搭上山手扶梯 到差不多骨董街 從那邊走過去 比較不費力
01/12 23:15, 1F

01/12 23:16, , 2F
三月份去 很多花都開 還滿漂亮的 人不多 好逛 舒服^^
01/12 23:16, 2F
文章代碼(AID): #1F3lW4o0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