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請問有誰可以幫我解答

看板HistoryStudy作者 (噓.)時間13年前 (2011/01/10 14: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申論題 200字左右 1.試舉出一件「.有意義」.的傳說,.並說明這傳說與. 考古資料比對.後,.在中國古史中的時期及意義。 2.請說明「.城」.的出現,.在中國古史中的意義。 並舉一個龍山時期至商代的古城為例,.說明當時人的 生活狀態。 3.商代的封建狀態為何?與.周代封建有何異同.?試以 己意分析說明之。 4.封建制度發展後,.會產生什麼樣「.結構性」.的問題? 試從國內、國與.國、王與.諸侯的關係擇一或綜合說明之。 5.「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 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 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之理,務 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 無敢居貴。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 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 如流水。」請翻譯這一段話,並用此說明那一個時期的 經濟狀況。 6.「事智者眾,則法敗;用力者寡,則國貧:此世之所以 亂也。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 以吏為師;無私劍之捍,以斬首為勇。是以境內之民,其言 談者必軌於法,動作者歸之於功,為勇者盡之於軍。是故無 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此之謂王資;既畜王資,而承敵國 之舋,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請說明這種政治理想在何時實踐?有什麼結構性的缺點? 解釋名詞 ㄧ百字左右 1.黃帝 2.泰山 3.國 4.野人 5.文景之治 6王莽 7.外戚 8.佛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71.90
文章代碼(AID): #1DAg8_r- (History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