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就算剩一腳也要爬!詹喬愉登頂聖母峰,授登山心法「探險≠冒險」

看板Hiking作者 (花)時間4年前 (2019/08/07 10:50),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就算剩一腳也要爬!詹喬愉登頂聖母峰,授登山心法「探險≠冒險」 來源:太報 原文:https://bit.ly/pttchiaoyu 詹喬愉登山資歷超過13年,這兩年爬過4座超過八千公尺高山,包括聖母峰,典型的「我 不在山上,就是去山上的路上」。越困難的地型山貌,她越想去。 聽起來愛冒險不愛性命,事實上,大多數人沒有看見她的付出和努力,奉行做好萬全準備 才出發,她說如果有天意外走了,那就接受吧。 https://imgur.com/0pnw59b.jpg
五月底,作為登山家的詹喬愉創下「台灣第二個登上聖母峰的女性」紀錄,各界讚嘆,她 卻沒有絲毫得意驕傲,平和地表示,自己只是去沒有去過的山上觀光。請她分享這趟登山 深刻印象,回答居然是:「腳程太快,登頂時還沒有日出。」 詹喬愉身形嬌小,笑起來很甜,氣場強,渾身都是爆發力,Facebook粉絲頁上都是上山下 水的分享,天生屬於戶外,她笑說都是好動的緣故。 詹喬愉雖輕鬆爬八千公尺,實際上卻「怕高、怕冷」,為了一睹山上的廣闊,她似乎沒有 什麼放不開。 第一次爬山就去雪山:像散步 詹喬愉小時候跟著家人練跆拳道,鑑定黑帶三段,爆發力和反應力都很好。 高中三年級,她跟著一群好友去爬雪山東陵線,「這是我第一次爬山,朋友說雪山很漂亮 ,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我就說好啊好啊,就出發了。」 回想第一次登山,她形容走得慢像散步,發現自己走快了,就停下來拍照等人,非常輕鬆 ,「雪山是初學者路線啊。」後來大學參加登山社,每個禮拜都出隊接受各種訓練。 她回想第一次做中嚮訓練,背著跟自己差不多重的行囊去南澳古道、莎韻古道走6天,過 程永生難忘。 「我們需要自己開路,路況很不好,而且我當時沒有掌握背背包技巧,背包一歪人就倒, 過溪就倒在岩石上,很慘。」 每一次經驗累積都像脫胎換骨,引發她更多好奇心,「我發現很多知識性、技巧性的東西 需要學,譬如地圖判讀,像現在很多人認為用GPS跟手機定位就不需要學地圖,其實他們 是錯的,因為GPS也是地圖,你只是用不同載具去看而已,如果連基本的等高線圖都看不 懂,那標位置也沒有什麼意義。」 除了地圖判讀,她還學用繩索做最基本的安全保護,各種緊急應變方法,就像急病、墜落 、昆蟲動物傷害等等,當技能知識都準備好了,她很樂意去探險,「沒有做好準備叫冒險 ,我們不做冒險的事情。」 吉爾吉斯冰河墜谷斷腿 隔三年開始八千公尺高山遠征計畫 詹喬愉為了訓練自己,2015年到吉爾吉斯的阿拉阿恰國家公園冰攀。依照當地專家指示確 認過後,她與夥伴輕裝爬冰河,出發前專家請他們放心:「掉進冰河裂隙的機會微乎其微 。」 結果,去程很順利,回程她卻發生墜落冰河的意外,當時她與夥伴共用80公尺的繩索突然 鬆脫,他們倆為了保命,先割斷一截,破損的繩索功能大失,她只能從五層樓高度放手墜 落摔在冰河上,造成左腳大腿脫臼,膝蓋也轉了一個大彎,「夥伴去搬救兵,我獨自躺在 冰河26個小時。」 當時溫度只有零下負15度到負10度,腿疼得睡不著,「我什麼都想過,用手捏受傷的腳, 邊捏邊想,如果失去了腳,我還不會爬山?會,一隻腳有一隻腳的爬法。」 獲救回到台灣,她依舊爬山當復健,現在左腳循環不好,比其他四肢更容易凍傷、筋較緊 ,腳底板走遠會疼痛。 隔兩年,她挑戰海拔5,000公尺從未有人跡的高山,還有新疆海拔7,546公尺的慕士塔格峰 ,同行隊友肯定她在山上游刃有餘的表現,邀請她去爬8,000公尺高山,遂開啟她的遠征 計畫,寫計畫找贊助,兩年內走訪8,516公尺洛子峰、8,156公尺馬納斯魯峰、8,451公尺 馬卡魯峰,再來就是聖母峰了。 一般人想像登頂成就感爆棚,她沒有,「我對登頂沒什麼感覺,主要是過程與自己攀比, 而且聖母峰是階段性目標,很多人爬過、經驗多,只要準備好了就不難。」 她用經驗詮釋大部分的不可能,都是對未知的恐懼。至於在山上最期待什麼時刻?她說自 己是個吃貨,「在帳篷煮咖哩牛、泡菜冬粉,還有吃糖果!」 投入山嶽搜救 尊重每一個生命 事實上,詹喬愉平常即是高山嚮導、海外攀登嚮導、攀岩教練、山域搜救訓練官、山難搜 救隊員,每天都與戶外為伍。 她分享搜救第一線經歷,都是驚心動魄,有一次進奇萊山搜救,那時山上下大雪,路徑危 險,分隊長在雪坡不慎滑落,幸好靠冰斧掛著度過驚險。 另外她也曾親眼看見搜救隊員被大水沖走失去生命,心情雖低落,但是面對已發生的憾事 ,能坦然面對現實比較重要。 另外,一般人對山難搜救看法不一,有些人生命可貴該救,有些人反對浪費國家資源,詹 喬愉則認為,不能因為山上風險,就阻止人親近山嶽,生命很珍貴,因此在山上落難的每 個人都有被救的權利,「我覺得搜救制度有改善空間,譬如人力調配,還有目前保險跟搜 救不同步。」譬如國外爬山必須繳交一筆保險費,用於山難時的搜救,包括直升機搜救護 送,台灣這方面還有努力空間。 未來,詹喬愉的遠征計畫會持續進行,雖然沒有確切時程規劃,指期許自己以後有機會去 爬技術性的高山,再爬混合性難度的高山,同時推廣登山教育,把所知所學傳給更多人, 親近山林。 https://bit.ly/pttchiaoyu 原文有專訪影片可以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0.141.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65146214.A.CB5.html

08/07 20:39, 4年前 , 1F
厲害
08/07 20:39, 1F

08/08 01:06, 4年前 , 2F
08/08 01:06, 2F

08/10 03:57, 4年前 , 3F
08/10 03:57, 3F

08/11 22:50, 4年前 , 4F
真的是很厲害
08/11 22:50, 4F

09/19 00:45, 4年前 , 5F
想討教一隻腳的爬法
09/19 00:45, 5F
文章代碼(AID): #1TIZncor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