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我們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步道文化呢?

看板Hiking作者 (向遠方走去)時間7年前 (2017/05/07 21:52),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篇文章滿有意思的,提供給大家思考。 https://goo.gl/0HtYYn 曾武平5月4日 · 徒步環島的過程中,我們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步道文化呢? (歡迎分享~~) 台灣第一批走完美國太平洋屋脊步道(PCT)的徒步遠征者(估4~5位),於2016年誕生, 4200多公里的路程,歷時5個月,由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向北徒步,一路貫穿美國直到加拿 大,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在此過程我們體驗到美國獨特的步道文化,讓我映象深刻,而 我們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步道文化呢? 美國PCT步道文化: 步道上一些志願工作者(志工)自發性免費提供一些飲料、食物、免費便車、住宿環境…等 (特別是沙漠中志工設立的補水點),給PCT Hiker的服務,而這些志工提供的服務我們就 叫做Trail magic, 有時候志工會利用一個冰桶裝滿了食物,放置在一些特定的路口,有 的則是開著車子,看到有長程徒步遠征者,就會提供食物與飲料,而這些多數的Trail magic主要服務的對象是偉大的PCT全程徒步遠征者(Thru-hiker),以慰勞旅程的辛苦。在 過程中我們喝過各式飲料、冰淇淋、甜派、水果、熱狗、以及義大利麵,對於每一次發現 Trail magic,都會讓長程徒步遠征者非常的興奮,而這些志工們在步道上通稱為Trail angel(棧道天使或步道天使)。 並非所有的服務都是免費的,有的服務則需要一點點Donate,許多hiker會有共識進行 Donate的過程,而一點點的Donate是為了讓好的步道文化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其中有些志 願者會工作半年賺錢,剩下半年則加入PCT志工的行列。 Hiker box通常是由一到數個箱子或桶子組成,如果自己準備的食物、裝備有多的或不需 要的東西,你可以把這些東西放到Hiker box裡面,讓其他的Hiker可以在Hiker box裡面 拿他們需要的東西,而我們有需要的,也可以直接在Hiker box裡面拿,這樣可以讓資源 能夠充分的被運用。Hiker box的設立是為了讓Hiker們在徒步過程中,能夠拋下我們多餘 的東西,以及過去我們認為需要,實際上卻不需要的東西,而其他的東西可以讓有需要的 人去取用,進而使我們在徒步過程能夠更輕鬆自在一些。 2017年3月中,我前往台灣台東帶領戶外教育課程以及幾場分享會、演講,那幾天我住進 了伍樓國際背包客棧(5Fs Hostel),因為價格非常的便宜,有一些台灣環島徒步者會以此 為途中住宿點。 備註:沒錯,很多的分享會、演講,是我自己自費去完成的。 第一天早上我下樓時,見到門口有一名徒步者把裝備就放在樓梯口,一個裝備更寫著台灣 環島的相關字樣,見狀後我把一個帶有麵包、飲料的餐盒放在他的裝備上,並且留下”加 油”字樣的字條。 當天下午我見到另一名環島途步者進來Check in時,跟櫃台要一瓶水,但因伍樓國際背包 客棧經營方式類似廉價航空的模式,額外的其他服務(盥洗用品、睡眠用具、.....等), 都是需要另外收費的,不過因為附近有很多的便利商店,以及自備所有需要的物品外(自 備睡袋),在非假日每人最低也只收79元,因此還是吸引很多的房客住宿。 我見到這名徒步者需要水這件事,之後我和櫃檯人員閒聊在美國的徒步過程,也聊到了步 道文化,想說台灣也可以串聯各個鄉鎮,發展自己的步道文化。晚餐時間我與一名打工換 宿的朋友吃完晚餐後去便利商店買了一箱礦泉水,以及一箱運動飲料放在伍樓背包客棧的 櫃台並請他們協助,凡是進來Check in的台灣環島徒步者,都可以無條件的選擇一瓶他想 要的飲料(Trail magic),也跟櫃檯討論,未來會支持這件事情的,可能是這些接受過服 務的人,或看著他因徒步而改變的家人或朋友會投入這件事情中,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後段我會再提及。 台東的旅程結束後,我開車自南迴返回新竹,並當起了Trail angel(棧道天使或步道天使 )。出發前我買了5個麵包,5瓶飲料放在車上,見到疑似台灣環島的徒步者,我就會小聊 一下確認,知道對方是”環島”徒步者時,我就會遞給他一個麵包與一瓶飲料,並慢慢的 跟他說了三句話:『我不知道你徒步的理由或目的是什麼?但請你堅持下去,加油!!』 過程中我總共碰到了三位徒步者,也順利的將三份飲料、麵包交到他們的手中,服務的這 三位徒步者,都是獨自一人行走,最後一位接過麵包與飲料(大約在屏東枋山),也聽完我 跟他說的三句話後,他立刻轉身低頭走去,此時已感到他已經在哭泣,或許他很想放棄, 或許過程中沒有人是這樣刻意開車回頭做這件事,或許是…….。最後的兩份飲料與麵包 ,則是我當天的中餐了。 而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目標只針對徒步環島者?其實我要做的是想創造屬於我們台灣 的步道文化,以及一個正能量的循環機會,甚至是一個給人、給自己服務學習的機會。給 予麵包與飲料不見得是我們台灣步道文化需要的,而我們大家可以一起來思考,到底我們 台灣徒步環島可以有什麼樣的步道文化,大家可以一起來創造,可能是各鄉鎮特色、環境 議題、文化議題、服務、偏鄉、教育…….等,沒有政治的干預。未來會積極投入步道文 化發展的 如前所提,可能是接受過服務或接受過步道文化洗禮的人,以及看著這些徒步 者改變的家人或朋友會投入步道文化的延續運動中。 為什麼目標只針對徒步環島者?理由在於會選擇以”徒步”這件事情來說,本來就不是件 容易的事,而我們走的越遠、越久、強度越高,我們就想得越多、越深、學習也就越多, 是潛在比較具有影響力的人。 最後發展我們的步道文化(不是我的步道文化,也不是你的步道文化,是”我們”的步道 文化),只是提供一個正向能量循環的平台、工具,我們當然也可以發展出其他有別於步 道文化的方式,來達到正向能向循環並延續下去的方式,這是本文的核心價值所在,當然 我也更樂見我們能創造出屬於我們台灣的步道文化,也期待國外的人喜歡藉由徒步認識台 灣。— 覺得感恩。 -- 從大學時代開始與山岳結下不解之緣,常在星月下漫步山徑,在山巔上迎接朝陽。 喜歡和夥伴一起行動,熱愛在自然中自由生活的感覺。 戶外裝備指北針:https://www.facebook.com/touchpolest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251.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494165130.A.9DD.html

05/08 06:18, , 1F
西部超商補給點太多了…
05/08 06:18, 1F

05/08 08:29, , 2F
推推 環島遇到送食物水分享真的會覺得很溫暖,剛好過
05/08 08:29, 2F

05/08 08:29, , 3F
年環島的,我還收到紅包,甚至被邀請到陌生人家裏參加
05/08 08:29, 3F

05/08 08:29, , 4F
團聚餐會、過夜,從別人的生活經驗、感受,真的是可以
05/08 08:29, 4F

05/08 08:29, , 5F
得到很多啟發!對人生的思考也有很大的影響。
05/08 08:29, 5F
文章代碼(AID): #1P3oQAdT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