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高雄壽山(龍泉寺登山口):看山、看海、看猴子。

看板Hiking作者 (魚哲)時間9年前 (2014/08/20 20: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網誌附圖好讀版(強烈建議使用): http://bbmonster0902.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20.html 底下為刪減過的文字版~~ ------------------------------------------------------------------ 壽山是我在高雄心中一直很想過來晃晃的其中一個景點,其它的還有壽山動物園、月世界 等等,不過卻也一直沒有願望成真,其中幾個原因就是因為高雄真的太熱了啦! 要找到幾 個年輕人願意在高溫下離開冷氣房甩開鍵盤出來戶外爬山,實在是好難也很難開口... 出發前,我很期待也有點害怕能看到惡名昭彰的台灣獼猴群,所以什麼也不太敢帶,只帶 了手機、相機、礦泉水、輕便腳架(萬一有危險可以防禦用?)。 壽山又叫做「柴山」,我聽網友們解釋說是因為以前居民會來這裡砍柴,直到日治時期才 正名為「壽山」,它是歸屬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裏面其中一座山,其它的還有半屏山、龜 山、旗後山。 整個壽山超級超級大! 大致上可以將它分成北壽山和南壽山,光是登山入口就有好幾個( 龍泉寺登山口、鼓山中學登山口、動物園登山口、中山大學登山口、無名的登山口),我 們這次是從龍泉寺登山口進去,依照官方網站給的登山路線繞北壽山。 如果是搭乘大眾運輸要到龍泉寺登山口,要先搭乘捷運到捷運凹子底站,再轉搭紅33或 32A路公車,龍泉寺站下車;如果是自己開車或騎車的話,導航直接訂為龍泉禪寺就可以 了。 *登山入口前有家楊記臭豆腐,聽網友說好吃,原本打算下山後趁運動完肚子很餓時吃, 沒想到還沒有開始爬山就先失望了,因為它只開假日... 壽山的登山路線千變萬化,有很多叉路,其實還蠻複雜的,幸好步道沿途只要有叉路的地 方都有標示,倒是不太會讓人迷路。 我們這次選擇壽山自然國家公園網站上介紹的三顆星登山路線,主要是繞路線圖中右 上角綠色的路線:龍泉寺登山口→龍皇亭→龍泉亭→龍門亭→景觀平台→小坪亭→坪頂亭 →泰國谷→猴區亭→觀猴亭→猴岩→雅座→富家溝→中心亭→回登山口,沿途可以高位觀 賞珊瑚礁小溪貝塚,是適合朋友同行的路線,大約需要2.5~3小時。 地圖中左邊咖啡色的是國家公園介紹的四顆星登山路線:鼓山中學停車場登山口→木棧階 梯→礦區道路→鳳凰亭(四棵榕) →路邊園→長生園→盤榕→原路回程,沿途可以欣賞早 期礦區路線,比較耗體力,適合體力較好的人,也是需要2.5~3小時。 我們當天早上10點開始爬,剛開始登山口完全沒有像網路上說的那麼誇張,說一進登 山口就能看見一群猴子,一路走在步道上也只有看見3隻零星在散步的猴子,感到有點失 望... 可能猴子在睡覺吧 ┐(′д`)┌ 當天的空氣很糟,我們站在觀景平台上灰濛濛的空氣中很多灰塵,什麼也看不見... 壽山的行人步道走起來很舒服,沿途有很多樹好心地遮住了高雄致命的太陽,不過當天沒 什麼風,走起來非常悶熱,路上有些木棧道斷掉了,走路時要注意地面狀況才好。 壽山的高度不高,但上山爬坡時走路還是會喘,下山下坡速度太快時走起來膝蓋會不太舒 服,我看很多人都有戴護膝保護膝蓋,看來我也到了要買雙護膝保護雙腳的年紀了... 雅座亭上有好心的山友煮養身茶給大家喝,也有RO滲透水可以喝,都是免費的! 這些都是 好心的山友從山底下扛上來的,謝謝你們無私的付出! 中午回程時,猴子們陸續出現了! 其實它們和我記憶中的一樣,還是長得很可愛、很討人喜歡,並沒有傳說中會攻擊人那麼 惡劣,觀察它們彼此在做什麼就像是觀察小朋友的樣子另人開心,不過記得不要任意餵食 這些獼猴,讓他們保有自然生活,也不要帶塑膠袋或任何食物在身上成為被搶食的目標。 從上山到下山加上在雅座亭休息,差不多花了2.5小時,官方估計的完全準確啊! 希望能夠再找個時間從動物園登山口爬一次南壽山,想看看那裏的猴子是不是一 樣可愛。最後令人惋惜的就是腳架完全沒有派上用場(拍照),聽說很好吃的臭豆腐只開假 日... -- --------------------------------------------- 我是魚哲。 http://bbmonster0902.blogspot.tw/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2.228.4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iking/M.1408536228.A.02E.html
文章代碼(AID): #1Jz8wa0k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