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阿里山森林鐵路 - 日落大塔山

看板Hiking作者 (啦啦啦)時間10年前 (2014/01/11 01:20),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 http://laxic.blogspot.tw/2014/01/blog-post.html 今年第二度來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這個不是櫻花的季節前來,只是為了登上大塔山。少 了綻放的紅粉櫻花,國內的遊客少了許多。其他國家的華人遊客顯得更多了,一團一團的 大陸旅遊團,以及來自日本、香港、新加坡的自助旅者,看來阿里山對訪台旅人來說,還 是必遊的景點之一。相對而言,我們這種身上背著背包的旅人,就更顯突兀了。 這個只能期待楓紅的秋末冬初,果不如預期,楓葉半紅不黃。 我們順著森林鐵道步行,雖然風中帶點寒意,少了春季時蜂擁的人潮,反倒覺得輕鬆愉快 、心曠神怡。 我們從阿里山車站下方的停車場,走到沼平車站,這段鐵道是屬於阿里山主線。 從明治32年(1899年)日本技工小池三九郎發現阿里山的森林資源開始,歷經勘查、選線、 查測,以及日俄戰爭的計畫中止,直到明治39年(1906年)動工,大正元年(1912年12月)嘉 義至二萬坪完工通車,大正3年(1914年3月)主線繼續延伸到沼平車站完工,目的就是為了 把林木向外輸送出。 從嘉義車站到沼平車站,全長72.7km,單線鐵軌,沿途先後成立的車站有嘉義、榮町(廢 除)、北門、盧厝(廢除)、崎下(廢除)、灣橋(廢除)、朴子埔(廢除)、鹿麻產、新竹崎(廢 除)、竹崎、木履寮、樟腦寮、獨立山、梨園寮、交力坪、水社寮、奮起湖、多林、十字 路、屏遮那、第一分道(關站)、第二分道(關站)、二萬坪、神木、阿里山、阿里山臨時站 、沼平。 但在民國98年(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後,重創阿里山主線,多處崩塌。目前仍暫停運作, 等待修復通車。因此阿里山森林鐵路赫赫有名的三種登山鐵路建築工法,接暫時無法搭車 體驗,像是: 竹崎與木履寮間的S型路線與180度大彎(S Type Line and U-turn Line)。 獨立山的廻圈型路線與螺旋型路線(Loop Line and Spiral Route)。 第一分道站與沼平車站之間的之字形折返路線(Switch Back / Zig Zag)。 現階段阿里山主線仍有營運的路段僅嘉義車站<-->竹崎車站、阿里山車站<-->沼平車站的 沼平線、阿里山車站<-->祝山站的祝山線,以及阿里山車站<-->神木站的神木線。 4月看到還在整修的沼平車站,這趟來已經開始營運了。但其實,沼平車站是最早就存在 的車站,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阿里山車站在日治時代的伐木時期還不存在,現在的沼平車站 就是當時的阿里山車站,為主線的終點站,因此沼平也稱為阿里山舊站。 主線通車之前,山上林場線的修築也如火如荼地展開。以當時的阿里山車站(舊站 / 沼平 車站)為總站,延伸出兩條林場幹線,分別是塔山線 (眠月線)及東埔線(哆哆咖線)。 首先,大正元年(1912年5月),鐵路向南修築至萬歲山及香雪山(H2361m)之間的鞍部,為 香雪山線。 同年12月,從總站向北修築至塔山,大正4年(1915年)延伸至眠月,稱為塔山線,又稱眠 月線。 昭和7年(1932年),從總站向東南修築,與香雪線前段共用路線,之後分岐延伸至兒玉(現 稱自忠,也就是現今已經廢除的雪峰派出所),稱為兒玉線。昭和9年(1934年)繼續向東延 伸至現今東埔山莊(塔塔加)一帶,此線被稱為東埔線或哆哆咖線。 而後,民國60年(1970年代),十二項建設計畫中的新中橫公路建設將路線規劃為嘉義玉山 線、水里玉山線、玉里玉山線三段。嘉義玉山線為現今的台18線,水里玉山線為台21線, 而玉里玉山線則為消失的台18線。其中嘉義玉山線從72k處開始到東埔山埡口,是利用香 雪山線及東埔線 / 哆哆咖線的鐵路路線闢為道路,因此於民國57年(1968年)停駛的東埔 線(哆哆咖線)於民國66年(1977年)被拆除。 午後,少了看日出的人潮,祝山線的班次就停了,僅剩神木線繼續營運。從沼平車站後, 便踏上鐵道繼續前行。 鐵路的道碴碎石,讓我的腳步變得不穩健,只好縮小步伐改走在枕木上,速度反倒愈來愈 快。不一會,眼前鐵道出現分歧。這裡是祝山線及塔山線(眠月線)的分歧站 - 十字分道 車站,是座無人車站,設有轉轍器。 然而,國民政府接收後,為了觀光的需求,將阿里山車站改名沼平車站,另設立新的阿里 山車站(新站)。從屏遮那到沼平之間的之字形折返路線,每一個之字端點就是一個分道, 有第一分道站、第二分道站、第三分道站,也就是神木站,而第四個端點就被選為阿里山 新站的位置。除此之外,在塔山線(眠月線)中間,也就是現在這個位置,新建鐵路延伸至 祝山,稱為祝山線,以載送遊客觀賞阿里山日出。 所以,這裡的十字分道車站也非伐木時期的十字分道車站。 前行一段路後,來到一處平台。在森林中的鐵路已經夠窄小了,不會沒事多出一塊平整的 空地,所以這塊平台在當年一定有特殊用途!沒錯,這裡就是伐木時代的十字分道車站! 那麼,只看見繼續往前的塔山線(眠月線)鐵道,以及佇立著禁止往前進入通往杉林溪及水 漾森林的警示牌。那分出來的鐵道究竟在哪裡呢?其實就通往塔山的步道階梯旁,一處不 起眼的入口。 如同太平山森林鐵路,阿里山森林鐵路隨著林區的開發,從主線分岐出兩條幹線,兩條幹 線再分出不少支線。 在阿里山本線上,第一分道站及神木站都有延伸的延線,而現在的祝山林道也是林場鐵道 。 在幹線塔山線(眠月線)上,當年的十字分道車站分出了塔山裏線及大學林線。在眠月之前 ,分出了大瀧溪線,並再分出大瀧溪上線及大瀧溪下線,兩支線以索道聯繫。在眠月之後 ,繼續延伸至烏松坑,另有以索道聯繫的眠月下線,也就是現在的亞杉坪林道支線,而眠 月下線又分出東西線及千人洞延線。 最早修築的香雪山線之外,另一邊的東埔線(哆哆咖線)上的兒玉分出許多支線。兒玉與特 富野之間有一條早年鄒族人的獵徑,為山水古道(後來林務局修築後改稱特富野古道),而 利用兒玉的山水古道前段,腰繞水山的林場線,即為山水支線,或稱星岡線。再往東,從 新高口分出了霞山線、石山線,並繼續向東延伸到東埔。東埔端有索道聯繫東埔下線,也 有民國56年(1967年)闢築的玉山林道,用以連結阿里山林場及楠梓仙溪林場,改以公路運 輸林木的模式取代鐵路運輸。 伐木時期劃下句點後,阿里山森林鐵道許多支線隨之沈寂。在被遺忘了多年,如今山水線 現在被林務局嘉義林管處修復的重點鐵道路線!想當然,這背後也是有目的的! 阿里山主線神木站旁的第一代神木,在民國45年(1956年)6月遭到雷擊後不久枯萎,民國 86年(1997年)因連日大雨,樹身一半斷裂,傾倒於鐵道。隔年6月以人工的方式放倒神木 ,並就地橫放不運出山區。 阿里山第一代神木雖然不是林區內排名最前的神木,卻是重要象徵及最為人嚮往的之處。 這個地標就此消失後,打著阿里山著名的日出雲海神木的口號,對國外的遊客,尤其是大 陸地區的遊客怎麼交代的過去,林務局嘉義林管處便著手尋找另一棵搖錢樹。 這時林務局又再次想起了眠月線! 這條於民國72年(1983年)通車的路線,由運材專用線改為觀光專用,並以古老的直立蒸汽 火車頭作為牽引,造成當年大轟動,眠月車站也是於此時興建完工。但後續因為民營風氣 吹起及持續虧損,使得林務局無心的消極經營,並以內燃機車取代蒸汽車頭作為牽引,風 光不再。 如意算盤打著,除了既有的鐵道路線,還有石猴可作為新地標,當然還有一棵比第一代神 木樹齡更久、全台排名第三的眠月神木(巨木)。 眠月這思情畫意的名字,相傳是的明治39年(1906年),當時大阪合名會社的藤田組正進行 森林調查,以為後續的鐵道路線作規劃。合河博士當時至於石鼓盤溪調查,並夜宿林間。 午夜夢迴見著四周皆是參天古木,明月將樹影映照大地,靜臥在月光及樹影之間,對此與 世隔絕的美景感懷不已。結束調查後,合河博士於大正8年(1919年)從日本再度來到阿里 山,並回到當年夜宿的地點。他見著被砍下的巨木接連被火車運出,感嘆的寫下:「斧斤 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並以當年的情景 將此地命名為眠月。 不幸的是,在放倒第一代神木的隔年,1999年就發生了921大地震,重創中部山區,石猴 的頭也滾落碎裂,只能在回憶中追念。同時,阿里山新站於地震中也受損,改於一旁設立 臨時站,對新站進行修復工程,而眠月線也多處受損,通車遙遙無期。 眠月線這條路行不通後,又得另尋新地標。民國95年(2006年),嘉義縣政府及阿里山風景 管理區舉辦網路票選,選出第二代神木 - 光武檜。光武檜(排名20)附近尚有千歲檜及香 林神木(排名14),位在神木站及第一代神木附近。 這幾棵雖稱神木,其實皆為活著的巨木,但其氣勢仍然無法與傲距壯觀的第一代神木及眠 月神木(巨木)相比,無法成為稱職的接班人。 因此,又想起了另一條支線 - 山水線(星岡線)。這裡有顆山水神木,又因為鄰近阿里山 重要水源區的蓄水池,而又稱為水庫神木。山水支線鐵道正好會從這棵排名第8的巨木腳 下經過,剛剛好可以滿足遊客搭著森林火車,一邊觀賞巨木的特殊闢好,名正言順的成為 待修復的搖錢樹。因此,林務局目前正在著手進行山水線的修復工程,尚無通車日期。 活在阿里山的巨木,因為其貌不揚躲過了砍伐的命運,但卻逃不過世俗的紛擾。 抬頭一望,眼前出現突兀光禿禿的大石塊,就像一根剛冒出土壤的竹筍。剎時有點震撼, 那就是大塔山了!又有點驚訝,哇勒!已經連續爬升那麼多的階梯,來到了林隙間可看雲 海的平緩處,居然還要再爬一段才能登頂! 步道迴旋繞著最後一段大岩塊,通往軍營的陡升階梯讓人上氣不接下氣。此時心裡不斷想 著,要是我的義務役在這個地方服役,那我服役期間才不要下山去呢!收假回來還要爬這 一大段路! 所幸這個軍營已經廢除了,才能一親大塔山的芳澤,摸個小百岳之首。真希望台北市的小 觀音山與綠島的火燒山,這兩座被軍事基地盤據的山岳,也能有條件開放啊! 看到階梯尾端觀測站的鐵門,轉個彎就看到觀景台了,真的就是轉個彎就到了。 喘呼呼地奔上觀景台,大塔山,H2663m,無基石,小百岳中海拔最高的一座。 趕上日落前一刻! 金黃夕陽還沒躲到雲海中,將遠方的棉花糖塗上一層淡淡檸檬黃。看著顏色漸漸幻化成橙 橘,腳下的雲海流過高低起伏的山巒,就像浪濤一直接連不停地撲上岸。 對面的玉山東峰、北峰、北北峰感覺好近,第一次這麼近、這麼清楚的看著,繼上一回八 大秀逃難記後,離玉山最近的一次。等了一會,玉山主峰終於從雲中揭開面紗囉!真希望 自己有雙翅膀能飛過去! 入夜後,雲海像是早就說好了要相互輪班一樣。腳下的雲海漸漸散開,地面一片一片的亮 了開來。頭上的雲朵慢慢集結,又形成了一大片雲海,隔開了星空,映照著城市的霓紅光 彩。 森林遊樂園區內的住宿區,燈火通明,不知伐木年代時,是否也是如此熱鬧的光景? 上午的塔山,沒機會看到日出的光球從玉山山脈後爬出來,卻也在藍天白雲下,曬了很久 的日光浴。沒多久,雲層在玉山後方來勢洶洶,一副要吞噬掉群山峻嶺。 雖然沒有日出有點小小失落,畢竟春季來時,祝山被晨霧籠罩包圍,一片朦朧,也是苦等 不到日出。不過夕陽、星空、霓紅、燈火、展望,這些美景,已經心滿意足。 沿著鐵道走回阿里山車站下方的停車場,內心期盼著阿里山主線能盡快恢復通車! 上次在奮起湖車站已經見到快要修復完成,這樣拜訪阿里山就能夠再次體驗從嘉義市一路 搭乘森林鐵路上山,欣賞登山鐵路工法!至少,可以不用跟在眾多遊覽車之後,在狹小的 台18線上緩慢行駛! 2013.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7.166.60

01/11 08:16, , 1F
話說之前在申請其他入山證實看到跑馬燈說眠月水漾封閉
01/11 08:16, 1F

01/11 08:16, , 2F
...是怎麼一回是啊?
01/11 08:16, 2F

01/11 08:37, , 3F
應該是前鎮子風災後的事~
01/11 08:37, 3F

01/11 09:08, , 4F
阿溪縱走在921後 許多地方蹦了
01/11 09:08, 4F

01/12 05:35, , 5F
希望鹿場大山開放
01/12 05:35, 5F
文章代碼(AID): #1Iq2ldck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