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 從拍夕陽開始

看板Hiking作者 (小鹿, 不是斑比)時間11年前 (2013/04/20 03:1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的登山, 是從照相開始。 我從小就很喜歡用相機紀錄生活, 從吃的食物、走在路上無意間發現的景色, 到巷口的貓咪, 全都是我的狩獵範圍。 使用小DC拍照的時候, 受限於相機的性能, 大部份照片都只能求有就好, 根本很難要求要拍得多漂亮。 直到被朋友推坑買了DSLR之後, 對它強大的性能感到驚奇, 才開始嘗試拍攝各種主題。 新手入門的主題, 差不多就是花朵, 貓咪, 人像, 建築物, 還有夕陽。 而台北的最熱門的夕陽景點, 大概就屬象山了。 看了幾篇遊記, 從網上找了交通資訊, 我就戰戰競競地從吳興街的登山口起登了。 連續的階梯讓我吃了不少苦頭, 但山頂的開闊的視野, 卻瞬間把所有的疲倦都抹去。 在山上看著太陽漸漸沉到地平線下, 天慢慢變黑, 城市裡的燈一盞地打開。 原本沒有顏色的街道, 漸漸被車尾的警示燈染紅。 飛機在松山機場起飛又降落。 整個台北市都展現在眼前。 我試著辨認出那些有名的建築物: 台北車站站前新光三越、大直美麗華摩天輪、 東區的阪急百貨、W Hotel, 甚至還看得到圓山大飯店。 人們在城市裡忙碌著、專注在眼前的事物上, 而我卻站在山上, 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感覺真是奇妙。 人類是多麼渺小啊! 我發現自己的心情比在平地上平靜多了。 好像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 http://i.imgur.com/yv0sh8U.jpg
(南港山夜景) 拍了幾次夕陽之後, 我注意到象山後面還有通往拇指山和九五峰的指標。 它們的景色如何呢? 展望會比象山更好嗎? 我開始考慮在其他的時間上山, 看看是否會有其他的風景。 雖然仍舊背著相機, 但上山不再只是為了捕捉美景, 而更像是行程的紀錄。 放下那種「一定要拍到什麼」的心情之後, 我慢慢地發現越來越多東西。 從南港山往101看去, 後面的那座山, 好像是叫觀音山吧? 旁邊的那一群, 應該是陽明山吧? 會很難爬嗎? 在樹林裡嚕嚕叫的是什麼鳥? 在路邊開了一堆, 種子會黏在褲子上的是什麼花? 每次爬山, 我都有新的疑問。 那些問題雖然不免離得有點遠 (登山知識-台灣地理-生物學), 但每當想要去尋找答案時, 都深深覺得自己對這片土地實在了解得太少。 http://i.imgur.com/Mqm9d4d.jpg
(從大尖山看大屯山系) 被問及為什麼會想要登珠峰時, George Mallory的經典回答是: 「因為它就在那裡。」 我之前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但是, 那天當我在汐止大尖山, 攤開手上的地圖, 細數眼前排列的山巒, 並瞇起眼睛欣賞山稜的弧線時, 我卻突然了解了。 而且我也才知道他的回答多麼地好, 簡潔有力, 帶有神祕感, 又非常完整。 「它就在那裡,」不去爬爬看嗎? 「它就在那裡,」我想知道從那裡可以看到怎樣的風景。 「它就在那裡,」我想親自用自己的腳, 一步一步, 從山下走到山上, 好好地感受那座山, 看看那裡的動物、植物、地形、環境。我想認識它。 於是, 我繼續帶著相機去爬山。 爬那些出名或不出名, 有「特產」的, 有特色的, 顯眼的, 任何我感興趣的山。 我在七星山頂遇到了不太怕人的竹雞, 在平溪崖壁上拍到鹿子百合。 然而, 還有更多相機拍不起來, 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的經驗。 像是大桶山那一片安靜、壯麗、優雅的柳杉林。 那根本就是另外一個國度。 走在幾乎像地毯舖滿地面的針葉上,四周全是數十公尺, 聳立不見頂的樹木, 我覺得自己是個打擾到他們的不速之客。 但與此同時, 我又覺得無比興奮。 來到這個隱密的國度, 全世界都退去了。彷彿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人。 在這片不問世事的柳杉林裡, 俗世的人際、價值觀、執念有何用呢。 既然站在這裡, 似乎也只有脫卸了這些, 才不會太打擾它們。 我想我還會繼續爬山。 相機是會帶著,但更吸引我的是那些在那裡等著我去探索著的什麼。 也許是一個展望絕佳的山頭, 也許是另一個動物或植物的國度。 可能的話, 就拍拍看囉。 http://i.imgur.com/aZMMr.jpg
(平溪的鹿子百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91.87 ※ 編輯: donatello 來自: 114.36.91.87 (04/20 03:24)

04/20 23:19, , 1F
鹿子百合讚的啦
04/20 23:19, 1F

04/21 10:09, , 2F
推鹿子百合+1
04/21 10:09, 2F
文章代碼(AID): #1HSPYDas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