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解散消息頻傳 談《爐石戰記》戰隊的經營選擇、取捨與困境

看板Hearthstone作者 (.....)時間6年前 (2018/02/27 12:15), 6年前編輯推噓29(29032)
留言61則, 3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遊戲角落網頁版: https://game.udn.com/game/story/10446/3000777 相信很多關注《爐石戰記》的玩家,一定對於今年台灣選手Tom60229拿下《爐石戰記》世 界冠軍感到興奮,某個程度上也可能因為這樣增加了《爐石戰記》的遊玩人口。 另一方面,暴雪也宣布了今年HCT世界賽的規章細則,其中加入了團體賽獎勵,希望藉由 戰隊排行榜來增加各公司投資戰隊意願。從1/1至今,確實《爐石戰記》各項賽事(無論 是巡迴賽、校際盃等等)的數量大有提升,但就在這樣看似很有希望的時刻,筆者發現戰 隊的部分長期被人下意識遺忘了。 《爐石戰記》戰隊的經營情況 筆者自從去年年中就有在稍微關注國內外的爐石戰隊經營狀況, 個人統計的情況大致如下: 【台灣】 FW:目前僅有Tom60229一位選手。 ahq:原本簽下Roger、Weifu、Shaxy以及Diva並參加中國地區的爐石戰隊賽,但由於各項 因素,目前ahq僅剩2位選手。 HKA:2017/12/31確認最後一員Dennis退出,旗下無爐石部門。 【中國】 OM:旗下原有JasonZhou、Xhope、OmegaZero多位知名選手,但2017年11月底老闆跑路。 (可參考這篇JasonZhou訪談) 【歐美】 歐美地區的資訊主要以twitter為主,筆者儘可能查詢後,確認已解散或長期無資訊更新 戰隊有:Virtus.pro(確認2018/2/1起)、Archon(老闆Amaz已經變成NRG戰隊的一員)、 Misfits、Luminosity、Dethlor、Alliance。 C9:特別挑出來的原因是,今年的C9跟台灣的戰隊很像,目前僅剩Kolento、DDAHYONI; Tidesoftime已經確認從電競與實況一齊退休。 上述的資料只是從去年年中後才開始查詢的資料而已,如果再往前大概還有Millenium重 組(轉手給Arma戰隊,旗下已無爐石部門)、CLG戰隊解散等等。 當然,仍然有戰隊持續擴張,例如說Tempo Storm簽下了Muzzy以及Amnesiac;Gmser Sensei(GS)也多簽了一些選手(如:Rosty、IKE以及Sintolol等)。但大體上,爐石戰隊普 遍減少投資,仍是檯面上可見的窘境,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註:Amnesiac前幾天有於Twitter附圖提到當時他生澀的投信詢問能否加入Archon戰隊 ,對照現在,有點感慨) 《爐石戰記》戰隊的經營情況 《爐石戰記》多人間的較量絕對與單人賽一樣的精采,看看去年的世界大賽(今年暴雪確 認會續辦)、美國大學杯、中國地區的戰隊賽等等。多位玩家需要考量非常多的可能性, 並討論出一個可行的行動;多人賽也可以因應規則有不同的打法(例如說去年中國聯賽, AHQ_Shaxy兩次1穿6的精采比賽,或者是2017年12月的ESL Trinity團體中,極度吃技術的 親王賊內戰)。 因此多人賽除了可以看出多人之間的默契外,也能看到單人的技術實力,種種因素加上可 能的獲利空間,相信這也是各戰隊投資者初期願意投入的理由,因此在2016年確實可看到 不少投資方湧入這塊看似有機會的市場。 但很快地,幾個問題浮上了檯面:多人賽事不足、支出成本過高、吸引度不如純粹幾位知 名選手相互碰撞。 多人賽事不足: 相信所有人都同意,截至目前為止,《爐石戰記》賽事數量單人賽事>>>>>多人賽事>PVE 對決。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個戰隊養了這麼多人,如果單純為了多人賽事,明顯效益不佳,因此 這會導致簽下的選手最後仍得專注於單人賽事上。但是《爐石戰記》的單人賽事,至今我 們沒有看過一個選手能夠穩定且長期的統治賽場。 支出成本過高: 由於賽事不足,但戰隊仍需要負擔這些選手的薪資亦或是其他方面的支援,這對於想要完 全或大部分仰賴《爐石戰記》這款遊戲來獲利的戰隊而言會更為艱鉅。 吸引度不如知名選手碰撞: 這部分屬於很綜合的情況。首先,賽事需要足夠的觀眾觀看數,有大量觀看數的前提下, 接下來就會是選手之間的實力比拚。那麼,要如何吸引大量觀眾觀看呢? 答案有兩種:一個是官方主辦的主要賽事,另一個則是參賽選手。 前者而言,官方長期主辦的賽事對於維繫固定觀看族群的數量,絕對是相當有幫助的(如 :每年舉辦的HCT賽事);後者而言,選手越有可看性(無論是知名度或者綜藝程度),越能 吸引玩家前來觀看。 因此戰隊在簽人的同時,就得同時考慮該選手的名氣;選手的名氣程度,以目前環境來說 ,就是實況的觀眾數;但若是以擔任選手的角度來說,不開台專心打牌普遍比開台打牌更 容易打好(根據許多實況主/選手於實況中所述:開台沒有辦法只專注在打牌上)。 這邊衍伸出兩個問題:戰隊簽人要怎麼取捨?選手要怎麼取得合約? 戰隊與選手的選擇 以戰隊的角度來說,要麼就是去考慮戰隊本身如何能夠穩定經營下去,又或者是純粹視選 手的能力而決定投資與否。目前大部分戰隊已經開始以前者為主,著名代表就是Tempo Storm,可以看到他們不斷簽下不少實力與人氣兼具的選手。TS的老闆Reynad曾經表示, 對於簽下的選手,他們最主要關注的就是其產值的效益。這也可以看出,為什麼TS戰隊能 夠持續地簽人,經營狀況也顯得相當穩定。 至於對選手而言,要拿到合約主要是靠爐石賽事表現,或者是其賽事外的表現,來爭取戰 隊的支持。以G2戰隊來說,前者就是Rdu,後者則是Thijs。Rdu從《爐石戰記》開始至今 ,主要投入點一直都在比賽上,至今仍維持中上的表現;而Thijs自從HCT世界賽後,逐漸 轉型成實況主,從實況表現上,以及2017年的台灣明星賽,都可以看出其轉型極為成功。 相信這可以做為想要爭取戰隊合約的玩家們的參考。 不過大部分的戰隊跟選手並不是如此。可以看出爐石戰隊普遍來說經營都是極為辛苦,或 者是僅以小小的部門進行,而選手不少是沒有戰隊支持的。筆者個人推測是,戰隊如果無 法穩定經營,就需要節省資金以空間爭取時間;而對選手來說,除了找不到合約外,也跟 不簽約選手的自由度比較高有關。 戰隊與選手的選擇 回過頭來說,暴雪應該有看到爐石電競上的一些問題,因此2018年有了不少的改革。戰隊 層面上就是給予戰隊排名,同時會提供有上排名的戰隊選手獎金,算是讓戰隊有些許的幫 助(獎金的給予情況如下圖)。另外也要求戰隊必須要獲得認證,避免了去年不少戰隊賽 都是臨時組隊而非專職戰隊的情形。 但這樣,對於戰隊經營有幫助嗎? 筆者其實完全不看好這樣的改革。以目前檯面上的戰隊來說,普遍都呈現苦撐的狀態,或 者完全仰賴旗下實況主自由發揮;真正採取「簽下有技術的選手」作法的戰隊,名氣普遍 不如前者(舉例來說:爐石很多觀眾會知道Thijs或者Dog,但不一定知道Neirea是誰)。 其次,給予的獎金是750-7500美金(依排名決定),假設這些獎金依據合約通通上繳給戰 隊,也只是杯水車薪,對於戰隊經營並沒有太多的幫助(更遑論大部分的獎金可能都是全 額給予選手)。因此這樣的改革並沒有辦法讓戰隊僅靠爐石本業獲利(或者減少虧損)。 再者,世界大賽的舉辦,某個程度上排擠了戰隊經營。因此世界大賽是選擇該國最好或最 有人氣的玩家參賽,相對陣容通常以最好的玩家組成的一般戰隊賽,世界大賽不一定每一 國都能選出最有實力的玩家組隊參加。由於是官方主導的賽事,從選手票選開始就能維持 熱度,同時也能提振各場賽事的觀眾數,但相對受害的就是純粹的戰隊賽。 最後一個問題是,上述的改革對於民間舉辦團隊戰的吸引力仍然有限。如果要舉辦一個團 體賽,也許還不如邀請大量的知名實況主、選手,來個征服制淘汰賽打個冠軍會更有吸引 力。 結語 戰隊的經營與官方的營利一直是電子競技上很難作好的平衡點,因為大家都想要獲利。或 許是礙於官方,不少戰隊不太願意就這個部分發表太多意見,但從目前《英雄聯盟》電競 賽事中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遊戲確實是官方所製作的,因此官方想要獲得更多的獲利 無可厚非;但官方如果幾乎把獲利的大餅都吃了下來,那麼贊助的投資方要怎麼存活下去 呢? 暴雪在電競賽事上,確實試圖有所改變,但改變的速度,個人真的認為就如同他們的卡片 改動速度一般...電子競技在保障選手的收入上確實很重要,但如何同時保障戰隊的生存 ,我認為更是官方與投資者需要好好坐下來談論的。 當然,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爐石只要好好處理單人賽事就好。但這樣是否真是好事?這就 見仁見智了。 (單人賽事目前來說,參與者很多是熱愛爐石的一般玩家,此這些賽事無論是由官方或民 間舉辦,都會有其熱度存在。但是團體賽卻不一樣。如果團體賽仍然維持現在的處理方式 ,對於團隊賽的擴張來說並不是什麼好現象。更遑論團體賽今年的Top10獎金,如果團體 賽不夠,最後變成看單人積分,這情況可能會惡化。畢竟團體賽看團體賽積分,個人賽看 個人積分,我認為才是比較公平的。) 後記 本篇是想要討論戰隊與團體賽為主,不過戰隊組成後確實可以選擇主要投資於 團體或者是單人賽 此外,不諱言有些戰隊簽人的目的並不是要打團體賽 但暴雪一直有野心想要touch團體賽這塊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只不過團體賽的量一直起不來 戰隊經營又開始有兩極化的問題... 也許等到2018第一波戰隊分數統計出來後 能夠在對這個部分進行探討 給各位討論看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95.1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rthstone/M.1519704905.A.92F.html

02/27 12:19, 6年前 , 1F
更新個2 vs 2就可以團體戰惹
02/27 12:19, 1F

02/27 12:21, 6年前 , 2F
我一直不懂卡牌遊戲有什麼好弄戰隊的 有其他遊戲的
02/27 12:21, 2F

02/27 12:21, 6年前 , 3F
先例嗎
02/27 12:21, 3F

02/27 12:21, 6年前 , 4F
這樣只有兩個人的ahq能打嗎?
02/27 12:21, 4F

02/27 12:22, 6年前 , 5F
團體戰怎麼玩? 學遊戲王那樣2vs2?
02/27 12:22, 5F

02/27 12:22, 6年前 , 6F
世界冠軍炒一星期 ahq可以吵一個月 呵呵
02/27 12:22, 6F

02/27 12:23, 6年前 , 7F
ahq應該只剩一個了吧,羅傑不是要走了
02/27 12:23, 7F

02/27 12:24, 6年前 , 8F
ahq除了薛喜還剩誰?
02/27 12:24, 8F
他有掛AHQ 所以我模糊用2個人

02/27 12:25, 6年前 , 9F
明明就有大亂鬥模式 還不研發多對多
02/27 12:25, 9F

02/27 12:25, 6年前 , 10F
ahq最後希望
02/27 12:25, 10F

02/27 12:30, 6年前 , 11F
補充: Cydonia 沒跟TSM續約 沒人提XD
02/27 12:30, 11F
謝謝你 是近期的嗎 我可能沒follow到

02/27 12:31, 6年前 , 12F
要不要先打個WRGP杯 然後每人發一台機車打牌
02/27 12:31, 12F

02/27 12:32, 6年前 , 13F
每隊三人 輸的下去 換另一人上來
02/27 12:32, 13F

02/27 12:33, 6年前 , 14F
爐石比賽比較適合 實況主+業餘選手 不適合全職選手
02/27 12:33, 14F

02/27 12:33, 6年前 , 15F
運氣RNG GAME
02/27 12:33, 15F

02/27 12:34, 6年前 , 16F
爐石比賽 職業跟業餘根本看不出差距
02/27 12:34, 16F

02/27 12:36, 6年前 , 17F
塑造明星選手的方法要靠實況 所以戰隊投資就相對少
02/27 12:36, 17F

02/27 12:36, 6年前 , 18F
人願意高額挹注
02/27 12:36, 18F

02/27 12:37, 6年前 , 19F
2vs2 要怎麼打? 一人30張 兩人60張牌嗎 kappa
02/27 12:37, 19F

02/27 12:37, 6年前 , 20F
然後orange 理論上還在alliance
02/27 12:37, 20F
orange的twitter看起來還是在 但Alliance我撈了一下 有點久沒更新HS的資訊了 跟C9/台灣地區戰隊情況有點相似

02/27 12:38, 6年前 , 21F
大陸之前戰隊賽蠻好看的
02/27 12:38, 21F

02/27 12:38, 6年前 , 22F
武藤遊戲&海馬瀨人 VS 假面兄弟
02/27 12:38, 22F

02/27 12:39, 6年前 , 23F
一個人負責三個職業,全跑掉才算贏
02/27 12:39, 23F

02/27 12:39, 6年前 , 24F
簽幾個人 我覺得跟遊戲是幾打幾 關係沒這麼大
02/27 12:39, 24F

02/27 12:40, 6年前 , 25F
所以各種上駟對下駟的拼搏也很精彩
02/27 12:40, 25F

02/27 12:40, 6年前 , 26F
Amaz 早先辦的那種其實也不錯
02/27 12:40, 26F

02/27 12:40, 6年前 , 27F
格鬥遊戲快打旋風 也是一些單位有簽好幾個
02/27 12:40, 27F

02/27 12:43, 6年前 , 28F
人數多 跟沒有團體賽有三小關係…
02/27 12:43, 28F

02/27 12:44, 6年前 , 29F
改版2v2才是團體賽的唯一解,光牌組跟職業的組合搭
02/27 12:44, 29F

02/27 12:44, 6年前 , 30F
配就夠多變化了。
02/27 12:44, 30F

02/27 12:46, 6年前 , 31F
又不是單人只能報名一個 也不是團體賽不能找其他人
02/27 12:46, 31F

02/27 12:46, 6年前 , 32F
這種時候 就是傳統運動沒有 電競才會有的問題
02/27 12:46, 32F

02/27 12:46, 6年前 , 33F
隨便講個狀況然後扯出一篇文章…
02/27 12:46, 33F
如果認為團體賽不用拘泥於戰隊 這是不錯的想法沒錯 但相對的戰隊賽某個程度上也會 因為你的想法而下降其吸引力 所以變成團體賽去取代所謂的戰隊賽

02/27 12:47, 6年前 , 34F
坦白說那些選手或戰隊死光也沒差 有實況主+業餘能補
02/27 12:47, 34F

02/27 12:47, 6年前 , 35F
BZ根本不怕沒人來比賽 你活不下去是你家的事情
02/27 12:47, 35F

02/27 12:52, 6年前 , 36F
遊戲王有團體賽啊 三個人共用一個卡牌池
02/27 12:52, 36F

02/27 12:53, 6年前 , 37F
爐石之前就有放消息2v2 說了大概3年了吧
02/27 12:53, 37F

02/27 12:53, 6年前 , 38F
sfv雖然也是往綜藝靠,不過個人實力還是能展現出來
02/27 12:53, 38F

02/27 12:53, 6年前 , 39F
,強的人還是能走到後面。爐石這種不打多輪,很難
02/27 12:53, 39F

02/27 12:53, 6年前 , 40F
把實力完全反映到成績上
02/27 12:53, 40F

02/27 13:08, 6年前 , 41F
我有點好奇,養一個爐石選手很貴嗎,是賽事回饋不會到
02/27 13:08, 41F

02/27 13:08, 6年前 , 42F
母公司?
02/27 13:08, 42F
台灣來說 我印象tom有簡略提過 其他幾個選手也有稍微模糊提過 真的沒有想像中輕鬆 國外的話..你看Amaz的經營是不是很辛苦就知道了

02/27 13:12, 6年前 , 43F
戰隊賺錢基本上都是靠贊助啦
02/27 13:12, 43F

02/27 13:14, 6年前 , 44F
而贊助商要的是廣告效益 戰績本身當然有益但非必需
02/27 13:14, 44F

02/27 13:14, 6年前 , 45F
真的要養 也沒多少錢 問題是沒人想浪費錢而已
02/27 13:14, 45F

02/27 13:15, 6年前 , 46F
比賽獎金什麼的相對都是小錢 通常不會跟選手分
02/27 13:15, 46F

02/27 13:34, 6年前 , 47F
這遊戲真的不適合電競 但適合觀賞 很矛盾
02/27 13:34, 47F

02/27 13:37, 6年前 , 48F
適合觀賞的是主播和實況主 單看打牌滿容易睡著
02/27 13:37, 48F

02/27 13:47, 6年前 , 49F
不是貴不貴阿 是有沒有效益阿
02/27 13:47, 49F

02/27 13:48, 6年前 , 50F
爐石的選手是完全不具備統治性
02/27 13:48, 50F

02/27 13:49, 6年前 , 51F
連穩定走到總決賽16強都是問題了
02/27 13:49, 51F

02/27 14:27, 6年前 , 52F
燙之前實況提過,多簽幾位選手對公司效益不大
02/27 14:27, 52F

02/27 14:27, 6年前 , 53F
就連一些歐美的線下賽,都不太想出機票錢了
02/27 14:27, 53F

02/27 16:09, 6年前 , 54F
有知名的卡牌戰隊嗎
02/27 16:09, 54F

02/27 16:32, 6年前 , 55F
看起來Reynad真的很厲害
02/27 16:32, 55F

02/27 18:02, 6年前 , 56F
從鬥陣特攻就可以看出BZ對台灣的態度 GG
02/27 18:02, 56F

02/27 19:03, 6年前 , 57F
Jteam不算嗎
02/27 19:03, 57F
廣義上JT算 只是他旗下打爐石的定位上我一直沒辦法抓得很明確 因此當時評估後沒列入 如果需要列入我可以列進去 不過JT經營沒聽到什麼不良的消息就是了 ※ 編輯: Despairile (220.137.195.179), 02/27/2018 19:10:47

02/27 19:31, 6年前 , 58F
爐石職業跟業餘差不多,同樣世界冠軍也激不起熱潮
02/27 19:31, 58F

02/27 20:00, 6年前 , 59F
JT本來就沒有爐石戰隊 旗下爐石實況主都是實況約
02/27 20:00, 59F

02/27 22:33, 6年前 , 60F
有夠靠運氣的電競比賽 高端等級都在比手順 經濟程
02/27 22:33, 60F

02/27 22:33, 6年前 , 61F
度太低 本來就不適合發展成電競項目
02/27 22:33, 61F
文章代碼(AID): #1QbDj9al (Hearth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