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減少肝硬化 40歲前 要控制B肝病毒

看板Health作者 (白雲)時間15年前 (2008/10/09 21:5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更新日期:2008/10/09 16:10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09/2/17d4i.html 臨床顯示,國內B肝患者中,約六成屬於沒有病毒的帶原者,其他四成則身體帶有 B肝病毒,且肝臟呈現發炎狀態。醫師強烈建議,帶有病毒者一定得在40歲前, 透過藥物降低病毒量,否則日後罹患肝硬化機率將增加二、三十倍。 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簡榮南表示,台灣B肝患者幾乎都是從小即為帶原者, 直到成年才開始引起肝臟發炎,肝炎病毒量累積在身體裡越久,發炎的過程越長, 病情控制當然越不易,罹患肝硬化的機率就會越大。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因為肝臟是沈默的器官,就算發炎,症狀也不明顯,因此, 體內有B肝病毒的患者中,只有三分之一會主動就醫,願意自費檢驗病毒量的人, 更是少之又少。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定宗指出,只定期檢測肝功能指數, 沒有檢查病毒量,這無法確實掌握肝臟健康狀況,不過,10個病人中大約只有1人 願意自費接受的肝炎病毒量檢測,讓自己身陷肝癌危機中。 33歲國中老師黃小姐就是典型病例,從小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國三開始,每年固定 醫院定期接受GOT、GPT、FP檢測及超音波檢查,藉此掌握B肝健康狀況。 原以為肝功能指數維持正常,就不會得肝癌,沒想到31歲那年,體檢時,接受超音波 檢測後,居然被診斷出肝癌,手術時發現,肝臟組織嚴重發炎,且有初期纖維化, 檢測肝炎病毒量,病毒量相當高。研究發現,病患能在30歲前靠自身免疫功能, 將肝炎病毒量壓至測不到,日後罹患肝硬化的機率約只有1.1%,30至39歲則為4.1%, 到了40歲後才開始抑制肝炎病毒量,則演變為肝硬化的機率就有27.3%,50歲以上 則高達33%。 一旦病毒量偏高,就應該提早接受藥物治療,最好在40歲之前,將病毒量壓到最低, 目前四種B肝口服藥物都有健保給付,如果依醫師指示服用,就能壓低病毒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44.164

10/13 17:21, , 1F
請問要去哪裡自費檢查病毒量呀?
10/13 17:21, 1F

10/13 21:37, , 2F
醫學中心都有
10/13 21:37, 2F
文章代碼(AID): #18xWr0kE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