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wf-1000xm3使用3個月心得

看板Headphone作者 (毛)時間3年前 (2021/02/16 02:32), 3年前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7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小弟我第一副真無線為crown cf2,但是用的一陣子後,充電接點接觸不良,然後放著充電盒容易掉電 後來有一陣子都沒用在用藍芽耳機了,就使用有線耳機為主 但是有時候搭車的時候,或是在走路時,就漸漸開始懶得拿出有線耳機使用,想要重新入手一副真無線,也因此有了這篇文來跟各位分(騙)享(P幣) 一開始的目標其實為版上很紅的liberty air2但是去試聽後,發現聲音有點尖刺,有點不喜歡,又覺得說要用久一點的話,乾脆直上Sony大法 以下為正文。 訊源:sony xz1搭配spotify,耳套為final E套s號 一、聲音 我平常使用時dess hx為關閉,為了增加使用時間,但是不得不說有開啟跟沒開啟的聲音有一段落差,如果不在意使用時間長度的話,推薦可以開著,然後我有調整EQ高頻部分+3然後clear bass+3 整體來說,我覺得他的解析意外的高,有些在聽有線耳機沒注意到的細節(QDC海王星搭配bgvp t01)竟然在wf-1000xm3上聽到了,這點讓我真的很意外,但是xm3整體的聲音應該算是中性但是偏悶,如果聽女毒的歌曲可能不是太暢快,但是在中頻部分,我拿aimer的i beg you 以及adele的hello、壞特?te的sante,聽起來就很適合,前兩聽起來有澎派感,而sante則是散發出滿滿的慵懶感,聽著非常舒服 二、降噪以及app app 使用還蠻容易上手的,但是我沒試過彈性音效控制,因為我覺得手動調整不算太麻煩,而且之前看testv的影片感覺有點雞肋,所以平常都是關閉的,降噪在耳機調整的模式只有3種,在app中可以有20段,一開始看到覺得很厲害但是到最後我發現我只會用1.降噪2.環境音3.關閉環境聲控制,app中也可以調整左右面板的控制項目,我認為這是很加分的選項 連線模式我都推薦選連線品質優先,如果使用聲音優先,明顯都會有斷斷續續的波波聲,非常不舒服,直到我在app中改為連線優先才得以改善。 再來是降噪,在戶外使用時我很討厭開降噪模式,因為如果有風,風切聲會很崩潰,所以通常在戶外我會關閉環境音控制,到了室內才會使用,而我沒聽過其他主動式降噪耳機,所以不好說他降噪效果到底如何,但是簡單說降噪通常是降低頻,所以今天如果再搭捷運,人講話的聲音,捷運的高頻聲,其實還是聽的到的,而低頻像是冷氣機的聲音,如果降噪全開,就真的幾乎聽不到了,對於會在咖啡廳或是圖書館讀書的人來說很實用。 而環境音模式雖然外界的聲音聽得很清楚,但是我更喜歡的是快速環境音,有時候只是短短講幾句話,不用切換模式直接常按,降低音樂音量然後開啟環境音,講話完再放開就恢復原來的降噪模式,真的是很方便。 三、結論(懶人包) 優:中低頻表現以及解析不錯,app使用容易,低頻降噪效果主觀認為不錯,快速環境音更是講話好工具 缺:戶外風切聲,連線品質不能選音質優先 寫到這邊有點累了,醒來有想到什麼再來補充,最後祝各位新年快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30.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13413961.A.46E.html

02/16 02:59, 3年前 , 1F
Adobe!
02/16 02:59, 1F

02/16 08:29, 3年前 , 2F
索尼大法好
02/16 08:29, 2F

02/16 10:26, 3年前 , 3F
adobe?adele?
02/16 10:26, 3F
謝謝提醒 這個錯誤實在太北七了...

02/16 11:48, 3年前 , 4F
調整到降噪1級就可以消掉風切聲了
02/16 11:48, 4F
※ 編輯: sammao (219.85.87.144 臺灣), 02/16/2021 11:50:38

02/16 12:25, 3年前 , 5F
謝謝分享 捷運族我可以果斷pass
02/16 12:25, 5F
降高頻還是有效果的,只是沒有低頻那麼的顯著,如果音樂開到正常音量時,還是可以忽略掉高頻聲

02/16 12:42, 3年前 , 6F
降噪切到減少風聲那邊就可以消掉風切聲了
02/16 12:42, 6F
※ 編輯: sammao (219.85.87.144 臺灣), 02/16/2021 14:18:54

02/18 00:23, 3年前 , 7F
連線品質有音質優先阿?
02/18 00:23, 7F

02/18 00:24, 3年前 , 8F
喔 看到有講了 抱歉= =
02/18 00:24, 8F
文章代碼(AID): #1WAhv9Hk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