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歷代iPod略談-Part.1考古

看板Headphone作者 (AKG702我來了)時間7年前 (2017/07/07 03:01), 5年前編輯推噓24(2403)
留言27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仔細算算,自從第一台ipod touch5 到後來的ipod classic 竟然已經拿過五台ipod了 就來分享一下玩這些ipod的心得 -------------------------------------------------------------------------- iPod是Apple在2001推出的音樂撥放裝置 推出之後,使人們聽音樂的習慣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不管是一開始的classic系列 又或是後來推出的mini、nano、shuffle 以及最新的touch系列 都有著不同的特色及優缺點 其中又以較易修改的classic系列最為人稱道 而我也有幸能擁有此系列中的photo、video、classic這三台 便打算來為這三台做個分享 並穿插一些和iPhone、iPad等的比較 1.iPod photo (4 Generation, 2005) 顧名思義,他可以開啟圖片,也是第一台擁有彩色螢幕的iPod (聽說能連結相機並匯入照片) 外觀 金屬的背蓋頗為厚重,正面也使用了充滿廉價感的塑膠 http://i.imgur.com/412gXM5.jpg
和我們熟知的classic有不小的差距 上方耳機孔旁是用來接線控的(露天好像還有在賣) http://i.imgur.com/BIc202w.jpg
Dock 從底部的30 pin dock只能輸出類比訊號,不能輸出數位訊號 而且重刷之後,需要接上外部電源 經過測試,只有使用firewire線充電時能成功有反應 一般的小豆腐、大豆腐通通沒用 說實話,有許多不便之處 改裝 他是使用IDE介面的TOSHIBA 1.8吋硬碟 一般都會先用一張轉卡轉成CF 但因為CF卡太貴了,所以比較推薦再買一張CF to SD 這樣會比較划算,聲音也沒有差太多 2.iPod video (5 Generation, 2006) 外觀 終於比較像classic了 不僅厚度減少,前蓋板也換成壓克力(玻璃?) http://i.imgur.com/iUWCsaN.jpg
質感提升了不少 可惜拿掉了線控的功能 http://i.imgur.com/dO30OpI.jpg
Dock 終於能輸出數位訊號了 可惜若連接一般設備,就會顯示接上電腦的符號 只有Onkyo和Wadia出的Dock能顯示他們的logo 但在這時還是可以進行一般操作(選歌、切換清單等) 只是這相當於要盲操 會建議先選好要聽的歌再插上去 改裝 和classic一樣都是Zif介面 通常有兩種選擇 (1)轉成msata SSD (2)轉CF(再轉SD) 我是選擇(1),想說SSD以後如果要的話還可以當系統碟用 值得一提的是 年底出貨的常被稱之為5.5G,是大家認為最好聽的一代 判斷方法有兩個 (1)年初出貨的容量有30、60兩種選擇,5.5則是30、80 (2)5.5多了一個搜尋功能 http://i.imgur.com/37J6tNn.jpg
快來看看自己手上的是哪一版吧XD 3.iPod Classic (6/7 Generation, 2007-2014) 外觀 現在我們所知的模樣 沒有線控的孔,但是能支援線控操作 厚度也更薄了一些,但背部還是一樣不耐刮 我覺得這代最重要的是多出了cover flow 雖然容易當又慢,還比較操硬碟 但整個爽感就是不一樣 Dock 能正常的數位輸出了 連接時也能進行一般的操作 改裝/版本 2007年的稱為6代,2008-2014則是7代 實際的差距我只知道6代有80、160G可選 7代換成120、160G可選 其他差異可能需要別人來補充說明 如果想買改的話,會建議買160G的 因為80、120G的,在換硬碟之後 最多只能讀取128G,160G的原則上則是沒有上限 http://i.imgur.com/SDo1ro0.jpg
四台排排站左到右是photo/video/classic http://i.imgur.com/iJe0TvD.jpg
比較一下背面 http://i.imgur.com/ErA11JC.jpg
疊起來可以明顯比較厚度 http://i.imgur.com/ZQyP8Lv.jpg
以上是對這三種iPod的簡短介紹 下一篇會著重在耳機孔輸出音質 謝謝各位 ---------------------------------------------------------- 感謝system1357提供技術協助及那些賣我ipod的人 圖我會在今天下午之前補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51.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99367695.A.414.html ※ 編輯: howieisafool (101.14.51.49), 07/07/2017 03:10:08

07/07 03:51, , 1F
IPC160用家路過推
07/07 03:51, 1F

07/07 07:20, , 2F
IPC7代改SD卡路過 改SD卡才是最划算的選擇
07/07 07:20, 2F
真的~而且SDD超耗電

07/07 07:54, , 3F
我photo刷rockbox
07/07 07:54, 3F

07/07 08:12, , 4F
IPC 160用家路過推個。
07/07 08:12, 4F

07/07 08:14, , 5F
是專業分析iPod的朋友,用心幫推!iPod video刷rock
07/07 08:14, 5F

07/07 08:14, , 6F
box飄過。
07/07 08:14, 6F

07/07 08:15, , 7F
閱,台灣imod第一人旁邊路過留
07/07 08:15, 7F
imod太麻煩了@@

07/07 09:58, , 8F
只有ipodtouch推
07/07 09:58, 8F

07/07 10:56, , 9F
photo video classic各一台路過推
07/07 10:56, 9F

07/07 11:14, , 10F
IPC 160G刷rock box 路過,推~~~
07/07 11:14, 10F

07/07 11:25, , 11F
IPC用戶推 一代名機
07/07 11:25, 11F

07/07 12:42, , 12F
除了三代其他一概不愛
07/07 12:42, 12F
真希望有機會也能聽聽看

07/07 12:56, , 13F
IPC 80G+1
07/07 12:56, 13F

07/07 14:38, , 14F
ipod touch 6前來報到
07/07 14:38, 14F

07/07 15:22, , 15F
iPod 60G 路過 時代的眼淚阿
07/07 15:22, 15F

07/07 15:41, , 16F
ipod mini 被我接上2.1A行動電源燒壞QQ
07/07 15:41, 16F
幫QQ Photo接到1A的行動電源倒是啥反應都沒有

07/07 16:50, , 17F
IPC 80G+1
07/07 16:50, 17F
※ 編輯: howieisafool (101.9.179.85), 07/07/2017 17:28:07

07/07 18:04, , 18F
iPod nano 6+iPod touch 5
07/07 18:04, 18F
※ 編輯: howieisafool (101.9.179.85), 07/07/2017 18:15:26

07/07 18:17, , 19F
iPod photo 20G 服役中
07/07 18:17, 19F
※ 編輯: howieisafool (101.9.179.85), 07/07/2017 18:23:54

07/07 19:37, , 20F
原裝不改機直捅耳機孔,覺得IPC的聲音比mini一代還
07/07 19:37, 20F

07/07 19:37, , 21F
乾,最後留mini一代
07/07 19:37, 21F

07/07 20:16, , 22F
IPV刷rock box 路過,推~~~
07/07 20:16, 22F

07/07 20:17, , 23F
最愛還是一代白nano,好奇一代nano能不能改microSD
07/07 20:17, 23F

07/07 23:33, , 24F
ipod video 5.5服役中XD
07/07 23:33, 24F

07/08 18:16, , 25F
花幾千塊買IPT 那音質能聽嗎? 就像推文說的乾
07/08 18:16, 25F
我覺得ipt的定位應該是娛樂用機,音質就別強求太多了 ※ 編輯: howieisafool (49.216.49.63), 07/08/2017 23:14:33

07/09 20:34, , 26F
ipod推一下!發揚數位音源啊的當初!
07/09 20:34, 26F

07/18 00:33, , 27F
我記得2009年的時候ipt跟ipc的音質差別不大呀!
07/18 00:33, 27F
※ 編輯: howieisafool (42.72.145.43), 10/20/2018 08:37:58
文章代碼(AID): #1PNeaFGK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