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modi multibit+SF-801+T1 Gen.2大鍋炒

看板Headphone作者 (ボン太くん!)時間7年前 (2017/06/21 22:59), 編輯推噓6(6016)
留言22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其實標題應該是落落長挺煩的的 Schiit Audio modi multibit + SF-801 + beyerdynamic T1 Gen.2 大鍋炒僞開箱 不過這標題這組合好像怪怪的?其實說來話長... 原本手上的組合是SHURE SHR1840和AKG K3003搭配Denon DA-10和MYTEK STEREO96 DAC + raga ear,但平常要帶到公司聽大概就只有DA-10比較方便, 雖然DA-10表現不錯但聽久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所以就開始物色適合放在辦公桌、 不太佔空間的非一體式DAC和耳擴,光這個條件就少了很多選擇, 本來想說拿音響入門誌的德川DAC升級版來擋著用,可是搭配raga ear推SHR1840 聽起來真的不是很討喜、尤其是大編制的交響樂真的慘兮兮 (謎之音:人家本來就不是設計給耳機用的咩) 但錢都花了就想說先搭配其他耳擴試試看,加上很假掰的想來組真空管耳 擴擺桌上假文青,看來看去... 咦?SF-801好像很便宜... 而且組裝也只 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焊接起來而已、雖然是有點爭議的套件但至少推力夠、 音質方面沒太多惡評而且萬一不喜歡也不會太痛就買了,不過收到套件的 時候先倒抽了一口氣... 盒子凹了一大角... 好樣的新竹貨運... http://i.imgur.com/6Sfg43u.jpg
接著拆開的時候心臟差點停了... 因為凹陷那邊就放著真空管, 好險賣家氣泡袋裹很厚管子沒事,不然電路焊接完沒管子一定很悶... http://i.imgur.com/5Aa7DQy.jpg
組裝調整完以後先搭配德川DAC試聽覺得聲音厚實了不少,雖然raga ear 對於弦樂器的殘響處理的很不錯、搭配STEREO96 DAC這種溫潤、細節多又 "飽滿"的訊源聽大編制的交響樂或是Live演唱類的真的蠻讚的(尤其是吉他 或電吉他彷彿就在耳邊尻的感覺真的很銷魂),但碰到表現沒那麼"飽滿"的 訊源聽起來就一整個很虛、完全被SF-801屌打... http://i.imgur.com/k4EJSiG.jpg
本來想就用德川DAC + SF-801的組合放在辦公室將就著聽,但人就是不滿 足... 加上拿STEREO96 DAC配SF-801聽了幾天之後覺得還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那不然... 再挑一組萬元上下的USB DAC好了 XDD 原本是考慮之前不少人討論的電光火石系列,感覺SpitfireHD搭配電源模組 好像很厲害、體積和價格也在好球帶內,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之前討論文章很 多可是現在有販賣的店家和網路賣家卻很少,問了台中的幾家耳機店只有某 店家說有得試聽、展示機可以特價出售,,, WTF? 怎麼感覺連店家都不太想 進貨的樣子... 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找時間去試聽的時候半夜睡不著手機 划著DAC的文章看到Schiit Audio的modi系列俗又大碗,不但價錢在好球帶內 、尺寸外型方面更得我心,可惜台灣只有代理modi 2而已,可是multibit版 的規格漂亮價格也不貴很難抉擇...正在modi 2和modi multibit之間搖擺不 定的時候覺得很煩... 乾脆來睡好了... 可是翻來覆去不但睡不著還夢到Schiit Audio官網訂購可以直送台灣... 索性拿了手機看看... modi multibit USD. 249、FedEx運費USD. 36… 正可謂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心一橫就給他刷下去然後倒頭就睡... (喂!說好的試聽咧?) http://i.imgur.com/Cd3bt6M.jpg
大約三天後接到FedEx來電要收海關的保護費,沒想到保護費要NT.1963 還真有點貴... 雖然覺得很痛但也只能乖乖繳了,桑心如我收到東西根本 不想再多看那鬼稅單一眼,直接就先來開箱用音樂來撫慰我淌血的心靈... http://i.imgur.com/z8sou7K.jpg
嗯...? 簡單的原廠白色外盒兼輸送箱打開就只有DAC本體、變壓器和腳墊x4 還有一張小紙條… 沒了!沒USB cable、沒RCA cable... 好啦...其實很多人都不會用內附的線材,其實這樣比較環保一點... 順手抽了條USB cable接到電腦裝完驅動程式就開聽了,雖然還沒充分熱機但 搭配SF-801可以明顯聽出細節相當的豐富,有別於STEREO96 DAC的溫潤豐厚 modi multibit的表現雖然比較單薄、略偏冷調但細節量更豐富,接SHR1840聽 了四、五天真的是驚喜連連、連很常聽的曲目都像是不一樣的版本似的多了很 多細節出來,原本容易被忽略的配樂伴奏樂器變得較明顯但又不突兀、對一些 電音舞曲尾音容易糊成一團不清楚的地方分離度相當不錯、一些錄音干擾比較 多的Live演唱或交響樂的細節也變得比較清晰(雜音也是 XD),雖然解析力並 非SHR1840的長處,但已經Run了五、六百小時up的耳機有這麼明顯的變化著實 令人驚艷,不過大概是當天太過桑心結果現在才發現那時候只顧著聽完全忘了 要拍照... orz 既然modi multibit表現這麼深得我心,那還是抽出稅單來看看好了... 不看還好、一看發現稅單上的稅費合計只有NT.789、跟FedEx之前mail給我的 電子檔長的也完全不一樣... WTF?那我繳了NT.1963是平行世界嗎? http://i.imgur.com/wwDEQvJ.jpg
後來詢問FedEx的服務人員得知是海關改稅則以後他的組長沒通知他所以收錯錢了... 雖然人加減會出錯,但這感覺一整個就是很差啊... 所以海外購物如果沒有像Amazon預收關稅的話 收到稅單還是要看清楚金額有沒有問題免得當了冤大頭... 不過FedEx的那位組長迅速的幫我處理了退款申請也算是圓滿結束了... 雖然說退款跟他講的一樣等了三個禮拜才進帳啦...(攤手) 開完了這一組體積不大、CP值還不錯的DAC和耳擴... 那怎麼會跟T1 Gen.2扯上關係咧? 因為新組合推SHR1840音質提升之餘心裡真的癢癢的一直想拿解析力高的 耳機來捅看看,但手上的K3003阻抗太低沒辦法接DA-10之外的另外兩台耳 擴、身邊幾乎沒有玩耳機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挖)流(坑)... 那... 不然再買一組萬元左右的擺在辦公室聽好了... XD http://i.imgur.com/Dgzbr8C.jpg
因為要求長時間配戴的舒適以及個人喜好 所以就只打算挑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的耳罩耳機,再加上聽的音樂類型頗雜 從交響樂、鋼琴、POP、電音搖滾、現場演唱到電影原聲帶都有涉獵, 反覆爬文做功課後就鎖定了萬元左右、傳說中三頻平衡且各項都只差 旗艦的T1一些的beyerdynamic DT880 pro 600 ohm的版本, 但這副耳機評價雖然不錯可是網路通路大多只看到250 ohm的版本 台中這邊問了幾家也找不到試聽和販售,所以有點生氣之下就在一 個無聊的禮拜六下午手滑直接買了T1 Gen.2... (喂!這也太扯!!說好的試聽咧?) 至於為什麼直接噴了T1 Gen.2? 其實心中的小惡魔都已經發功上看到40K等級的耳機當然也有考慮 常被拿出來比較的HD800,但爬到的討論串和心得都幾乎是一致認 為HD800的訊源比起T1還要難搞得多、儼然是個超級大坑, 加上SHR1840也是比較屬於大音場取向的,買HD800就差 不多等於把SHR1840完全冷凍,所以就選了T1… 拿到T1的時候覺的包裝紙盒和SHR1840和K3003相比真的可以說是薄的吹彈可破 驗明正身,是可換線的T1 Gen.2!! 打開紙盒裡面就是黑色的收納盒 http://i.imgur.com/5vWbsyQ.jpg
Gen.2的收納盒是手感很讚的絨布面EVA材質(應該是吧?) 比起初代T1那粗勇耐操又可以防身的鋁箱來說雖然感覺久了絨布面可能會磨損, 但整體感覺是走低調奢華路線也能提供足夠的保護性和便攜性 (至少比鋁箱方便多了 XD),所以個人是還蠻喜歡的 http://i.imgur.com/tnB34Od.jpg
http://i.imgur.com/Z7zS2gS.jpg
至於剛開始聽的感覺是三頻都不太清楚 聲音除了像隔層紗有點模糊之外還帶著些許沙沙的感覺, 要不是有認真爬文還真的會以為是拿到不良品咧... 不過這隔層紗的感覺在Run in約十來個小時後就會漸漸消失, 但取而代之的是刺耳的感覺,尤其是電音舞曲的尾音還有女聲的氣音特別明顯 整體顆粒感有點粗聽久了並不是很舒服,試過了手上的器材都是差不多的結果, 本來以為真的是訊源的等級太差導致惡聲,但好在這個現象在Run in了大約200 小時後就漸漸的轉變為有點像是尾音分叉的感覺, 到目前大約400小時已經幾乎完全消失了(灑小花~) 目前T1 Gen.2的邊Run in邊聽的聆聽感想是... 這傢伙真的如傳言般是一副欠Run in的耳機... 手邊的 IM03、SHR1840和K3003大抵上都是Run in個一、兩百小時 就大抵定型不太有什麼明顯的變化, T1則是三、四百個小時後才漸漸成型(不知道等級較高的訊源有沒有差別) 或許是拜Tesla技術所賜,T1的音質和手邊其他耳機比較起來 差別最明顯的莫過於那密度相當高的聲音和收放自如、充滿爆發力和張力的表現, 這點尤其把吉他彈奏表現得鏗鏘有力最讓我印象深刻, 三頻的表現相當的均衡飽滿、人聲和音樂聲表現也取得了相當自然的平衡, 但可能是因為聲音密度高的關係使得音場表現感覺較小, 雖然沒聽過HD800無從比較,但和SHR1840比起來的確是小了不少, 取而代之的是聲音紮實飽滿完全屌打SHR1840, 和K3003比起來的話解析力完全不輸、但爆發力和張力可以說是完勝 就目前手上的器材來說當然是無法徹底解放T1的實力,但至少不會惡聲, 個人也頗滿意目前表現,所以暫時可以不用急著煩惱訊源升級的問題, 真是可喜可賀、可口可樂(咦?) 不過如果前輩們願意幫忙挖坑、分享適合T1的訊源組合的話小弟先在此謝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33.1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98057171.A.8EC.html

06/21 23:17, , 1F
那就只好推dynahi了
06/21 23:17, 1F

06/21 23:56, , 2F
訊源組合沒有寫預算的話底下就會跑出DAVE來了
06/21 23:56, 2F

06/21 23:57, , 3F
T1 2nd比起一代確實是對前端要求比較友善 不過要
06/21 23:57, 3F

06/21 23:58, , 4F
真的餵好推滿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只能說錢坑在等你 XD
06/21 23:58, 4F

06/22 00:47, , 5F
一代的鋁箱真的…至少附個把手也好吧
06/22 00:47, 5F

06/22 00:53, , 6F
哈哈哈,沒寫預算上限是想看看會被推什麼樣的怪物坑
06/22 00:53, 6F

06/22 00:55, , 7F
不過預計上限頂多8~10萬吧(全看年終獎金臉色)
06/22 00:55, 7F

06/22 00:59, , 8F
波爾兄提到的Dynahi好像很不錯,再找時間來研究研究
06/22 00:59, 8F

06/22 02:16, , 9F
10萬就世界樹吧
06/22 02:16, 9F

06/22 07:42, , 10F
推心得
06/22 07:42, 10F

06/22 09:52, , 11F
中原武術出少林,地球動圈出拜耳,正確無誤
06/22 09:52, 11F

06/22 11:26, , 12F
膜拜GG
06/22 11:26, 12F

06/22 13:11, , 13F
膜拜gg 最近也入地球動圈拜耳教
06/22 13:11, 13F

06/23 00:52, , 14F
另外如果要世界樹,最好別用USB輸入
06/23 00:52, 14F

06/23 16:08, , 15F
了解,目前96DAC是用PCI版E-MU 1212m跑ASIO光纖輸出
06/23 16:08, 15F

06/23 16:08, , 16F
所以訊源沒啥問題,只是balanced dynahi似乎沒看到
06/23 16:08, 16F

06/23 16:10, , 17F
解析度高一點、標示清楚的電路圖和BOM表,還在苦惱
06/23 16:10, 17F

06/23 16:11, , 18F
是不是要直接洗最早那個版本的板子來組
06/23 16:11, 18F

06/23 18:25, , 19F
可以問問看timoboll或ang728 他們有做過 XD
06/23 18:25, 19F

06/23 20:38, , 20F
剛才爬到ang728大寫的一篇文提到susy版比較新、零
06/23 20:38, 20F

06/23 20:39, , 21F
件也較好入手,先來爬爬Head case的資料,搞不定再
06/23 20:39, 21F

06/23 20:39, , 22F
來打擾兩位大大好了
06/23 20:39, 22F
文章代碼(AID): #1PIedJZi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