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sony PHA-3 開發者訪談

看板Headphone作者 (QQ)時間9年前 (2015/07/22 05:09), 9年前編輯推噓4(518)
留言14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天在網路上閑晃時看到這篇訪談,應該是去年的文章 裡面談到一些東西我有點興趣,想分享一下 以下個人不專業翻譯,如果看得懂日文,可以直接點原文 ----- 原文: http://www.sony.jp/headphone/special/park/products_pa/tech3.html PHA-1 的問世,在許多方面來說都相當有衝擊性。在此之前都是以 DIY 玩家的 產品為主流。在這樣的環境下, Sony 這個世界級的耳機廠商推出了自己的 隨身耳擴。除此之外,透過與 iOS 裝置數位連接進一步提高音質,以及與電腦 連接,隨處享受 Hi-Res 音樂等等,在功能面上也是稀有的高規格。 透過充實的規格,PHA-1 成為隨身耳擴中空前絕後的暢銷作,並將高級耳擴 這樣的類型推上主流。在此之後,除了線性 PCM 以外,同時支援 DSD 的上位機種 PHA-2,並帶來 walkman 數位輸出支援。支援 Hi-Res 的 walkman 幾種也相繼問世, 讓隨身環境也能簡單的享受 Hi-Res 音源。 (按: 作者拍 Sony 馬屁看看就好,不過說 PHA-1 空前"絕後" 不太好吧XDDDD) 於是,Sony 發表了更高階的 PHA-3。除了 DAC 採用 ESS 公司製「ES9018」以外, 也準備了平衡式耳機輸出。使其可以和幾乎同時推出的耳機「MDR-Z7」及「MDR-1A」 使用平衡輸出的方式連接 (除了耳機本身支援外,需準備平衡輸出用纜線)。 提供了整合性更高的系統方案。另一方面,外観設計上也有重大改變,展現與以往機型 不同的個性。沒錯,PHA-3 正是發展了 PHA-1 與 PHA-2 所培養的 knowhow,展現 Hi-Res 時代新的耳擴形象。這個訪談將介紹對這個新世代耳擴,在音質、設計 兩方面所投入的構思。首先是向 PHA-3 的首席工程師,家庭娛樂與音響事業本部的 西野康司先生,請教音質面的特性。 「對於針對平衡驅動的耳機輸出,其實在 PHA-1 的時候就有討論過。如果要充分享受 Hi-Res 音源,需要實現非常高的訊噪比。這樣的話,我認為無論如何都需要平衡輸出。 而這樣的想法得以實現,正是這台 PHA-3」 西野氏認為,Hi-Res 聆聽環境中,耳機的平衡輸出有可能是關鍵技術之一。 「如果要充分享受 Hi-Res 音源,需要非常大的頻寬,同時良好的訊噪比及動態範圍 也相當重要。平衡輸出可以將這些課題所需要的基礎能力,一次解決。」 雖說如此,在 PHA-3 上實現平衡輸出,費了許多功夫。「並不是說只要在電路上有 平衡輸出就好了。平衡輸出與其說是電路設計,不如說是需要導入電磁學的設計。 結論是,主機板的設計也需要非常多的 knowhow。PHA-3 透過使用六層電路板, 讓我們可以做到最適合平衡電路的設計。例如,第一層的電路幾乎完全被使用, 沒有空白,其實在這層上完全沒有接地用的線路。為了防止外部電磁的影響, 我們設計了沒有接到任何東西的線路,當作屏蔽。如果說與同軸電纜 (為了防止中心的 訊號線受到電磁影響,使用隔絕層圍繞) 相同的概念,應該會比較好理解。 PHA-3 的主機板對訊號線、LR、正相、逆相 的佈線方式,非常的用心。因此 Artwork (電路設計) 相較於平時,花了幾乎三倍的時間。此外,有六層的電路板,幾乎全部 用完等等,是非常奢侈的設計。 要將這麼複雜的設計,在隨身耳擴這樣空間受限的產品中實現,除此之外應該也花了 許多力氣。「雖然困難,實際上不沒有覺得累。因為知道耳擴被要求的 "簡潔以及 和高品質裝置的整合" 將漂亮的整在一起,讓我可以埋頭在設計上。」此外, 在同時期的耳機支援平衡輸出,也是發揮了 Sony 才有的強項。「由於和具備平衡連接 纜線的 MDR-Z7 以及 MDR-1R 的後繼機種 MDR-1A 同時發表,実際的組合是,活用了 預想的耳機進行聲音調整,讓開發更為順暢。我認為音質達到比我們的預期還要好的 完成度。也就追求平衡設計的最佳組合之下,可以達到這樣的等級。」另一方面, 平衡輸出用的電路設計,也對標準輸出 (通常稱作 Single-end 或非平衡輸出) 有效果。 「雖然本來的設計原則就是不用外殼接地,為了讓平衡輸出能充分發揮實力,接地 的線路也被相當認真的設計。這樣為了平衡輸出的高音質設計,也為非平衡輸出帶來 正面影響,雖然是非平衡輸出也有接近平衡輸出的水準。這我認為是平衡輸出帶來的 恩惠」 PHA-3 另一個特徵,怎麼說都是採用了 ESS 公司的 DAC 「ES9018」。「對於支援數位 輸入的隨身耳擴,採用電路設計負擔較低的 DAC 會更為容易是事實。例如同樣是 ESS 社製的 DAC 的話,有「ES9018K2M」及「ES9012」等等。採用 2ch DAC 相當普遍。 但是 PHA-3 是搭載常用於高級音響及高階高階擴大機的 8ch DAC C「ES9018」。 8ch 同時使用,完全活用。在第一台平衡系統無論如何都想使用無妥協的 DAC。 透過這些,達到隨身幾乎可說是無可期待的音質。在此之上,USB 控制器採用除 jitter 性能優異的 XMOS 產品。結論上來說,我們相當有自信達到能讓許多人滿足的音質。 實際上,我們也聽到許多人跟我們說 "只要聽過一次平衡系統,就回不去非平衡系統了。" 我認為在 PHA-3 實現的聲音,正是灌注在這句話之上。」 換個話題,我們針對設計面,請教了 Design Centre Europe Senior Designe 森本壮 先生。「PHA-3 除了重視 PHA-1、PHA-2 這個脈流外,也追求了更高的品質。設計概念 是高品質的凝縮感。」 事實上,PHA-3 使用了有別於前兩代的設計。像是外殼使用鋁無垢材削出等等, 可說非常奢侈的做工。「金屬外筐,而且還是可以做推出後切削加工的技術機會非常 難得,所以很自然的注入了許多心力 (笑)。基本設計概念是活用素材,將無垢鋁 才有的存在感與密度確實的呈現出來。特別切削鋁來製作外殼,部不是單純的外觀設計, 而是與音質有關,因此要讓這樣的堅持從外觀就能看出來,花了非常多的功夫。 概念上是使用最小的外形,切出功能上必要的形狀來決定外形。 為了反映概念,向主機板那邊協調將音量轉盤方在中央等等。在方便調整音量之下, 達到放在包包裡不會被轉到,反覆的測試上下中央的切入設計等等,在細節也下了 許多工夫。S已經成為 Sony 製 Hi-res 產品象徵的黃銅 3.5mm 接孔故意三個並列等 等,同時顧慮的使用性及商品價值的表現。強調鋁的無垢感也是 PHA-3 設計的一大 特徵。這就是為何螺絲沒在任何看得見的地方冒出來。 「這對於強調無垢鋁的塊感是必要的。実際上把主機板固定到機身還是需要螺絲, 所以花了功夫藏到外殼下面。雖說如此,為了在那個位置能放螺絲,設計主機板時 有需多精細的來往。」 另一方面,外殼表面的質感,也與 MDR-Z7 共通。在產品的橫向整合也花了心思。 「PHA-3 的外殼是有金屬質感的霧面,MDR-Z7 雖人外殼的材質不同,也作了能表現出 相同質感的加工。一起使用時,無論是音質或是設計,當是最佳組合。這正是產品類型 廣泛的 Sony 才能達到的統一感,注入在 PHA-3 上。」 音質、設計同時展現出正式邁入 Hi-Res 時代 PHA-3。除了持續、確實的繼承 PHA-1、 PHA-2 "高音質與使用性融合" 的概念,透過搭載 「ES9018」DAC 與平衡輸出, 達到了大規模的升級,堪稱是名符其實的旗艦機。是讓人有名機誕生的預感, 相當有魅力的產品。 ----- 其實是之前有人提到 XPA-700 用 ES9018 ,我 Google 後看到這篇的 最近中國幾隻手機,還有 Pioneer XPA-700 用的都是 ES9018K2M, 想想好像的確就隨身耳擴來說,沒什麼人用 ES9018 (不把音樂播放器加進來的話) 目前競爭對手應該是略便宜一些的 iFi micro iDSD 跟貴 1~2 倍的 chord hugo Sony 網站上還有其他的訪談,像是 MDR-1A,有人有興趣的話我可以翻譯過來 http://www.sony.jp/headphone/special/park/engineers_intervie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21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37512979.A.D4A.html

07/22 08:12, , 1F
$ony信仰無價
07/22 08:12, 1F

07/22 09:06, , 2F
$ony,困了
07/22 09:06, 2F

07/22 09:15, , 3F
1a關鍵,空氣臨場感
07/22 09:15, 3F

07/22 10:18, , 4F
空氣感、空氣樂團、空氣唸書。
07/22 10:18, 4F

07/22 10:20, , 5F
PHA-3高發熱問題是否是ES9018晶片及周邊電路造成,這點比較
07/22 10:20, 5F

07/22 10:20, , 6F
有興趣!
07/22 10:20, 6F

07/22 10:21, , 7F
話說Hugo價格應該是PHA-3兩倍不到,畢竟前段日子有降價了
07/22 10:21, 7F
了解,修正一下XD

07/22 11:34, , 8F
全套真的猛 有機會去聽看看
07/22 11:34, 8F

07/22 12:11, , 9F
PHA3用料真的不錯啦 成本下的很重
07/22 12:11, 9F

07/22 12:12, , 10F
如果在這台的基礎上開發一台桌上型、高電壓 應該也是不
07/22 12:12, 10F

07/22 12:12, , 11F
錯的機器
07/22 12:12, 11F

07/22 16:41, , 12F
呵呵 索尼東西無視就好
07/22 16:41, 12F

07/22 16:43, , 13F
MDR-1A的有興趣xD
07/22 16:43, 13F
※ 編輯: albb0920 (140.114.211.30), 07/22/2015 16:45:20

07/22 22:15, , 14F
所以說那個貼紙呢?
07/22 22:15, 14F
文章代碼(AID): #1LhhKJrA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