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WAV、FLAC聽感差異測試

看板Headphone作者 (本心オメガ)時間9年前 (2014/12/31 20:08), 9年前編輯推噓24(24036)
留言60則, 2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FLAC與WAV的聽感差異,似乎是各說各話,常常有人提起。今天因為讀書讀到快崩潰了, 放鬆之餘想到了這個問題。於是,秉持著實驗的精神,我就來測試看看,在不同情況下 FLAC與WAV聽感是否會有差異。 謎之音:絕對不是想要在年終發廢文唷~~~ (逃 備註:這篇文章絕對沒有任何想要引戰的意思,很純粹的只是我個人試驗的結果。每個人 的聽感不盡相同,希望各位能以開放、愉快的心情與態度來閱讀這篇文章,也希望不要有 人刻意挑起戰端。 如果有任何意見,歡迎討論~~~ ============================================================================== 實驗條件、環境參數: 訊源:HP Envy 15 / CPU:Intel i7-4702MQ,2.2Ghz*4 DAC:Korg DS-DAC-100 耳機:Beyerdynamic T1 連接方式:PC-->DAC-->T1 訊源、DAC皆放置於非常平穩的桌面上,DAC底下墊有原廠之墊材 DAC、耳機皆已熱機7小時 除背景程式外無運行中的其他程式 播放軟體處理優先順序設定為即時 http://i.imgur.com/hF0wr9d.jpg
播放軟體:foobar2000、AudioGate (標準) 取樣頻率:PCM直轉DSD 5.6MHz、44.1kHz (標準) http://i.imgur.com/1fXFQzY.jpg
測試環境:密閉房間 環境噪音:幾乎無 溫度:23℃ (296.15K) 濕度:40~50% 主試者耳朵狀況:耳朵已用棉花棒清理乾淨,並用酒精消毒 主試者心情狀況:剛進入賢者模式,心情非常平靜,進入了禪的境界(大大誤 ============================================================================== 操作變因一:播放軟體 測試參數:foobar2000、AudioGate 取樣頻率:44.1kHz 測試音樂: 1. 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 (those dizzy days 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6BbjLZ3ko
2. Vivaldi - Concerto in sol minore RV 315 'L'Estate'- 3. Prest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h9LcmYyA
操作變因二:是否升頻 測試參數:44.1kHz、PCM直轉DSD 5.6MHz 測試音樂: 1. ChouCho - 夏の日と君の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xs3_2BZUQ
2. Hayley Westenra - アメイジング・グレイ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__PmSQLlzs
操作變因三:音樂檔案取樣頻率 測試參數:44.1kHz、96kHz 測試音樂: 1. ELISA - EONIAN -イオニアン- (96kHz) http://vlog.xuite.net/play/ZUo5dDlQLTIwODU0NDEzLmZsdg==/EONIAN-English-Ver.- 2. ChouCho - 夏の日と君の声 (44.1kHz) 操作變因四:音樂類型 測試參數:J-POP、ACG、Instrumental、Vocal、Classical 測試音樂: 1. ClariS - eternally 2. ELISA - EONIAN -イオニアン- 3. The Piano Guys - Michael Meets Moz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94NDIfGmA
4. Il Divo - Mam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m4T6lT7pE
5. Anne Sophie Mutter - Mendelssohn, op64, Allegretto non tropp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67o86CS5uo
============================================================================== *測試結果: 操作變因一:播放軟體 foobar2000 AudioGate 1 X X 2 X X CPU使用率: foobar在播放FLAC與WAV時皆大約1~2% AudioGate播放FLAC時較高,約4%;播放WAV時1~2% 聽感: foobar的部分幾乎沒有差別,至少隨機測試下是無法分辨的。 AudioGate的部分稍微有一點點差別,WAV的聲音圓潤一點點,FLAC的聲音比較硬一些,不 過我認為這可能是心理因素影響,基本上無法分辨。 操作變因二:是否升頻 44.1kHz 5.6MHz 1 X X 2 X X 聽感: 升頻為DSD的立體感、音場、音樂性都有很好的提升,但FLAC與WAV仍然聽不出差異。 操作變因三:音樂檔案本身之取樣頻率 44.1kHz 96kHz 1 X X 2 X X 聽感: 嗯……其實還是聽不出差異。就算有,這差異也很小,一般聆聽下實在不會注意到。 操作變因四:音樂類型 測試參數:J-POP、ACG、Instrumental、Vocal、Classical 1 X 2 X 3 X 4 X 5 X 聽感:……真的聽不出來啦啦啦~~~(崩潰 ============================================================================== *結論: 我試了一整個下午,每首歌至少聽了三次,比較重要的片段重複了五六次以上。但我還是 聽不出來有明顯的差異。就算有,我可以肯定只有一點點,在聆聽的時候真的不會特別注 意到。有時候進行盲測,我還會把FLAC誤認為WAV。 這樣的結果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我的耳朵是木耳,不是金耳朵。不過我覺得我本身的聽感至少也有一定程度,畢竟我已經拉小提琴15年了,音色、聲音、力度有所改變我還是判斷得出來的。如果真的有差,我不至於聽不出來才對。 二、系統不夠好。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畢竟以這台Korg推T1確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三、音樂品質不夠好。這個部份我就不敢說了,畢竟我不知道這些CD當初在錄的時候處理得如何。 總之,以目前的這些設備測試起來,FLAC與WAV的聽感是幾乎沒有分別的。但這結果未必 是正確的,也有不少人聽得出來差異。至於到底有沒有差?我覺得其實不用那麼在意。欣 賞音樂,重點在於音樂本身帶給自身的感動。如果能體會到音樂本身的美好,那又何必神 經兮兮的在意那微妙的、甚至可能不存在的差異呢?? PS. 放張在學校拍下的景色,祝各位燒友們新年快樂~~~ http://i.imgur.com/gi2Y9LX.jpg
-- 我:媽,我對我的床有點疑問。 媽:怎麼了嗎?Σ(゚Д゚;≡;゚д゚) 我今天剛幫你換床單和棉被啊。 我:這個我知道。我有問題的點在於,現在明明是夏天,為什麼要兩件棉被? 媽:一條拿來蓋著,另一條當成涼月小姐讓你抱著睡啊!( ゚∀゚)o彡゚ 我:...( ′゚Д゚`)... 媽:記得別用髒啊~~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1.6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eadphone/M.1420027696.A.A67.html

12/31 20:09, , 1F
有心得就推!
12/31 20:09, 1F
感謝~~~

12/31 20:13, , 2F
我聽不出來無損差別,不過44.1跟96我就聽的出來有差就是
12/31 20:13, 2F
確實這兩者會有蠻明顯的差別

12/31 20:14, , 3F
無損有時候覺得有差,但是那個差距要說是錯覺也說的過去
12/31 20:14, 3F
我也是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差距很小,很有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12/31 20:27, , 4F
心得推 所以是爽爽聽就好了? 轉檔用的是哪軟體啊
12/31 20:27, 4F
foobar

12/31 20:29, , 5F
FLAC VS WAV有時聽得出;FLAC轉回WAV VS WAV 聽不出
12/31 20:29, 5F
理論上FLAC轉回WAV應該和原本的資料是一樣的,不過實際上就不知道了

12/31 21:00, , 6F
推我老婆之一的涼月奏
12/31 21:00, 6F
你說什麼?!決鬥吧!!!wwwwwwwww 大大別這樣搶人老婆啦

12/31 21:12, , 7F
幾個無損格式幾乎無法分別+1
12/31 21:12, 7F

12/31 21:28, , 8F
我盲測聽得出來 但覺得是FLAC解碼時的jitter造成差異
12/31 21:28, 8F

12/31 21:28, , 9F
WAV FLAC 無損我也聽不出來
12/31 21:28, 9F

12/31 21:29, , 10F
這可能是我PC環境沒最佳化所導致 但如果像原PO的HTPC
12/31 21:29, 10F

12/31 21:29, , 11F
環境夠好的話 聽感應該會是一致的
12/31 21:29, 11F
確實,電腦效能會影響FLAC解壓縮的過程,如果效能不好就會產生Jitter

12/31 21:36, , 12F
英文檔名vs日文檔名?
12/31 21:36, 12F

12/31 21:55, , 13F
推 認真研究文
12/31 21:55, 13F

12/31 22:31, , 14F
12/31 22:31, 14F
感謝~~

12/31 22:55, , 15F
我測過Hi-Res 跟CD轉Wav 這真的很刻意去聽 才會聽
12/31 22:55, 15F

12/31 22:55, , 16F
出差異 平常聽音樂根本聽不出來
12/31 22:55, 16F

12/31 22:57, , 17F
照理講資訊量是要一樣的 這兩種格式只是詮釋方式不同
12/31 22:57, 17F

12/31 22:58, , 18F
wav類似3+3+3 flac=3x3這樣的作法 結果是一樣的
12/31 22:58, 18F

12/31 23:00, , 19F
我也沒有深入研究,看有沒有專業人士要開示一下
12/31 23:00, 19F

12/31 23:01, , 20F
反正玄學隨便妳怎麼玩,有找到樂趣就好
12/31 23:01, 20F
個人覺得差異真的不大,反正聽音樂開心最重要啦,聽那麼辛苦幹嘛呢?www

12/31 23:23, , 21F
Hi-Res有些歌差別很明顯(Kalafina、fripSide)
12/31 23:23, 21F

12/31 23:24, , 22F
Sphere的Hazy根本就是另一首歌了
12/31 23:24, 22F

12/31 23:25, , 23F
不過Hi-Res和無損的差異多數我也分不出來就是
12/31 23:25, 23F

12/31 23:27, , 24F
kalafina the best那兩張的hires似乎是44.1上去的
12/31 23:27, 24F

12/31 23:37, , 25F
Hi-Res的音樂還蠻好分的,主要是聽起來滑順許多,
12/31 23:37, 25F

12/31 23:37, , 26F
但是升頻的Hi-Res就很難分
12/31 23:37, 26F
我用DSD檔案,以44.1kHz取樣頻率播放,確實有許多細節與音場會被吃掉 升頻的我倒是沒測試過,不過就PCM轉DSD而言,差異是很大的

12/31 23:39, , 27F
不用古典與大場面的原聲帶測沒感覺很正常,flac與wav
12/31 23:39, 27F

12/31 23:39, , 28F
最明顯的差異是動態的些許壓縮
12/31 23:39, 28F

12/31 23:41, , 29F
另外非整數升頻完全不建議使用,雖說聲音一定會變得
12/31 23:41, 29F

12/31 23:41, , 30F
更細膩,動態一定會變得更好,但定位會整個全部亂掉
12/31 23:41, 30F
了解。不過我測試的其中兩首是交響樂曲,而且是演奏會錄音,為什麼還是聽不出差異? 附註一下,5.6MHz是44.1kHz的128倍,應該是整數倍沒錯

12/31 23:46, , 31F
整數升頻的效果也會因演算法而異,但這就是每個廠商
12/31 23:46, 31F

12/31 23:46, , 32F
的knowhow了,同樣是upsampling,foobar2000軟體升頻
12/31 23:46, 32F

12/31 23:46, , 33F
與DCS硬體升頻效果那是天差地別
12/31 23:46, 33F
了解。確實升頻的好壞差距很大,之前查到的資料,好像專業的升頻器具動輒60k起跳... 附註,我用的升頻軟體是AudioGate,PCM直轉DSD

12/31 23:51, , 34F
話說你要不要直接找DSD或是24bit的音樂來測試看看?
12/31 23:51, 34F
也是可以,不過DSD要怎麼用成FLAC?這樣勢必要降頻吧...

12/31 23:52, , 35F
推心得~感謝大大願意花時間比較
12/31 23:52, 35F

01/01 00:05, , 36F
聽不出來的可能因素太多我很難幫你低爸格,不過反正這
01/01 00:05, 36F

01/01 00:05, , 37F
樣你也樂得輕鬆咯,檔案都存flac也省硬碟空間一點 :D
01/01 00:05, 37F
所以...惡魔大您的意思是要再入坑入深一點嗎?wwwww

01/01 00:11, , 38F
PCM跟PDM是不是整數倍有意義嗎?
01/01 00:11, 38F
※ 編輯: hogwarts1996 (114.42.11.68), 01/01/2015 00:56:28

01/01 01:04, , 39F
非整數升頻的音軌新增的取樣點不會剛好落在兩個取樣點
01/01 01:04, 39F

01/01 01:04, , 40F
的正中間,原始的取樣點也不會與原始音軌的原始取樣點
01/01 01:04, 40F

01/01 01:04, , 41F
完全重合,插補法未能良好工作的下場就是顯而易見的
01/01 01:04, 41F

01/01 01:04, , 42F
失真
01/01 01:04, 42F

01/01 01:08, , 44F
附上中國數碼多的講解圖樣,應該能夠幫助你的概念建構
01/01 01:08, 44F
惡魔大解說真詳細,推一下~

01/01 09:44, , 45F
ELISA - EONIAN -イオニアン- 超好聽....
01/01 09:44, 45F
+1,安潔拉超可愛~~

01/01 12:47, , 46F
kalafina的Hi-Res是44.1上去的代表無購買價值嗎?
01/01 12:47, 46F

01/01 13:13, , 47F
kalafina那個要買也是可以啦,只不過差異沒很大
01/01 13:13, 47F

01/01 15:42, , 48F
kalafina的the best我是覺得有比較平順不刺啦...
01/01 15:42, 48F

01/01 15:45, , 49F
不過比較對象是單曲版無損,所以不確定是不是the best
01/01 15:45, 49F

01/01 15:45, , 50F
本來就有特別修過,還是Hi-Res的關係
01/01 15:45, 50F

01/01 15:48, , 51F
其實我比較好奇最近新的日廠耳機W1000z和Z7
01/01 15:48, 51F

01/01 15:49, , 52F
標榜支援Hi-Res是真的有差嗎 XD?
01/01 15:49, 52F
耳機支援Hi-Res是哪招?wwwww

01/01 17:00, , 53F
http://ppt.cc/L49a 那個標誌是我誤會了什麼嗎XD
01/01 17:00, 53F

01/01 17:16, , 54F
99元耳機也可以支援呀 只是可能只能聽到Hi-Res的H
01/01 17:16, 54F
不,應該是是完全分不出來是什麼字吧www ※ 編輯: hogwarts1996 (123.195.121.28), 01/01/2015 17:24:51

01/01 17:29, , 55F
其實我比較建議W1000z和Z7標榜支援4K 數字比較大
01/01 17:29, 55F

01/01 20:48, , 56F
推樓上XDDDDD
01/01 20:48, 56F

01/02 13:39, , 57F
其實有些hi-res的檔案載下來發現和CD擷取的頻譜某些
01/02 13:39, 57F

01/02 13:39, , 58F
頻段高低根本不一樣,所以聽感差異會很大,根本是後
01/02 13:39, 58F

01/02 13:39, , 59F
來重混音的版本,把hi-res檔案自行轉成wav或低碼率
01/02 13:39, 59F

01/02 13:39, , 60F
的flac,差別會少很多。
01/02 13:39, 60F
文章代碼(AID): #1Ke-Smfd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