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關於耳機音量的問題

看板Headphone作者 (Hsiang Chen)時間11年前 (2012/11/15 17:09), 編輯推噓10(10037)
留言4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先請問一下,大家常說耳機會推不動,那是功率不夠的問題吧? 一般的機器在固定音量旋鈕時,固定的是輸出的電流還是電壓? 我猜是電壓,因為不同的耳機在相同的格數時,低阻的會比較大聲。 不過就算是低阻,還是有輸出電流的上限? 還是說一般的耳機不會讓機器超過限定的電流值? 或許根本就不是這種算法 Orz 不過實際上好像還是要看和效率一起看比較準? 用這種單位 dB/V 好像比較容易看出來聲音的大小? 話說,推得好不好這件事情好像比較偏搭配而與性能無關? --------------------------------------------------------------------- 跟上面的問題無關,我主要想問的是下面這個。 我手邊的耳機都有這個現象 "耳機在太小的音量時, 要嘛是聲音中的部分細節少掉,更嚴重的話是根本少一截聲音。" 請問這是什麼原裡? 功率不夠導致振膜振動不夠力嗎? 有辦法在小音量也維持一樣的細節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50.74

11/15 17:12, , 1F
除非是靈敏度很高的耳道耳機吧~不然一般比較難
11/15 17:12, 1F

11/15 17:17, , 2F
我用Westone UM3X睡覺時開2或3就覺得很大聲了
11/15 17:17, 2F

11/15 17:18, , 3F
平常開到5-7
11/15 17:18, 3F

11/15 17:22, , 4F
有些單體的工作點比較高 得大音量時表現才可以正常...
11/15 17:22, 4F

11/15 17:47, , 6F
可以看那個圖 顯然高低頻需要比較高的音量才能聽到.
11/15 17:47, 6F

11/15 17:47, , 7F
有錯請指正 我文組的XD
11/15 17:47, 7F
這個也有可能,就40dB左右畫一條線的劃,極高頻和極低頻都聽不太到呢。 話說 在某些現場表演時給身體的震撼感,而這在耳機系統感受不到, 這也是極低頻的影響所導致的還是單純的聲音太大了XD?

11/15 20:24, , 8F
聲音大小與細節多寡有關係的 有個叫做 "工作點" 的東西 這與
11/15 20:24, 8F

11/15 20:25, , 9F
靈敏度無關 細節還原能力越好的單體 工作點越低 代表在極小
11/15 20:25, 9F

11/15 20:26, , 10F
的音量就可以呈現人耳聽的到的頻段聲音 不同單體的不同頻段
11/15 20:26, 10F

11/15 20:26, , 11F
工作點也不盡相同 有的耳機低頻工作點低有的高頻低 諸如此類
11/15 20:26, 11F

11/15 20:32, , 12F
另外還有一個叫做 "震膜負載上限" 的東西 同理 每種(個)單體
11/15 20:32, 12F

11/15 20:34, , 13F
能夠同時發出的聲音單元的數目不同 上限越高代表全頻段都達
11/15 20:34, 13F

11/15 20:34, , 14F
到工作點後 單體能夠發出多少 "細節" (假設這時單體沒有超過
11/15 20:34, 14F

11/15 20:35, , 15F
承受功率的上限 :p)
11/15 20:35, 15F
1.所以一般而言,能在小音量有多細節的單體是比較好的單體沒錯吧? 2.那個工作點和頻率響應圖有關係嗎? 3.單體和單元不一樣嗎? "振膜負載上限"我有一點不大懂。

11/15 23:17, , 16F
順便好奇問問,耳擴之類的有所謂的工作區嗎?
11/15 23:17, 16F

11/15 23:31, , 17F
一般聽說是9點到2點是VR最好的區域 不過大部分都太大聲...
11/15 23:31, 17F
手邊的耳擴有的好像要把旋鈕轉到一定音量大小以上才能正常運作 這也是所謂的工作點吧? ※ 編輯: a1122334424 來自: 123.192.150.74 (11/16 09:45)

11/16 10:22, , 18F
單元是聲音發出來單位 目前量化是看能夠被收到幾個聲音的 點
11/16 10:22, 18F

11/16 10:23, , 19F
1. 是 2. 頻率響是在某個功率下的測試 各家公司如果夠詳細會
11/16 10:23, 19F

11/16 10:24, , 20F
把功率資料一併列出 或是直接用固定機器測 但這與我們聆聽的
11/16 10:24, 20F

11/16 10:24, , 21F
實際不見得有關 而且響應頻率是單一訊號連續變化送或是分頻
11/16 10:24, 21F

11/16 10:24, , 22F
段送 跟實際聆聽的多種頻段同時表現是有落差的
11/16 10:24, 22F

11/16 10:25, , 23F
3. 講成單體負載上限也可 當然這跟單體的 3Q 有關 不過因為
11/16 10:25, 23F

11/16 10:26, , 24F
實際的前中端到底能不能讓耳機達到細節負載上限 實在很難說
11/16 10:26, 24F

11/16 10:27, , 25F
不同的頻段複雜度也影響 比方說粉紅噪音的負載就不如自然的
11/16 10:27, 25F

11/16 10:27, , 26F
聲音來的高 因為音量變化的問題 當然這只是個舉例 你也可以
11/16 10:27, 26F

11/16 10:27, , 27F
把一般所謂的噪音弄的各頻段動態差異極大 這樣對單體的負載
11/16 10:27, 27F

11/16 10:28, , 28F
就增加很多 當然我個人是不建議這麼做
11/16 10:28, 28F

11/16 10:28, , 29F
3Q 與設計等方面有關
11/16 10:28, 29F

11/16 10:30, , 30F
耳擴的工作點 通常都跟線路與 VR 的線性關係與否有關 的確也
11/16 10:30, 30F

11/16 10:30, , 31F
可稱為工作點 工作起點與終點 合稱工作範圍
11/16 10:30, 31F

11/16 10:43, , 32F
所以就問題2來說,比較複雜的音樂可能需要比較高的工
11/16 10:43, 32F

11/16 10:43, , 33F
作點就是了?
11/16 10:43, 33F

11/16 10:47, , 34F
很多眉眉角角的狀況 還有所謂遮罩效應之類的問題 動態差異不
11/16 10:47, 34F

11/16 10:48, , 35F
大時 腦內 CPU 不一定能清楚鑑別 這時開大聲音把每個細部都
11/16 10:48, 35F

11/16 10:48, , 36F
加大丟進去腦裡處理 而不一定問題是出在聲音上面 當然解析度
11/16 10:48, 36F

11/16 10:49, , 37F
這種東西當然跟系統直接有關係 比方說我的參考音樂龍馬傳的
11/16 10:49, 37F

11/16 10:49, , 38F
OST 1 有很多系統開再大聲都聽不太到中間過場的小鼓 有的正
11/16 10:49, 38F

11/16 10:50, , 39F
常或偏小音量都可以清楚鑑別 可是至只是細節分析的一環 很可
11/16 10:50, 39F

11/16 10:50, , 40F
能只是剛好那個系統可以清楚呈現這個樂器特色 所以要判定是
11/16 10:50, 40F

11/16 10:50, , 41F
需要不同的曲目甚至類型的
11/16 10:50, 41F

11/16 10:51, , 42F
11/16 10:51, 42F

11/16 10:56, , 43F
我看過一個說法"同質性地獄",說要鑑定音響系統的好壞
11/16 10:56, 43F

11/16 10:56, , 44F
,要看系統能多大程度的營造出差異對比,也是這個道理
11/16 10:56, 44F

11/16 10:56, , 45F
吧?(不過我個人倒是覺得女聲能好聽就好w)
11/16 10:56, 45F

11/16 10:59, , 46F
只能說 每人的要求不一樣 過度 hyper 也是某些人的喜好與評
11/16 10:59, 46F

11/16 10:59, , 47F
價的標準
11/16 10:59, 47F
文章代碼(AID): #1GfB5HmO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