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背景雜音測試

看板Headphone作者 (Alan)時間12年前 (2012/01/03 15:04),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Mithrandir (What if I say "love"?)》之銘言: : 標題: Re: [請益] 背景雜音測試 : 時間: Tue Jan 3 07:50:11 2012 : : : Clipping 跟單純音量過大不一樣 : 而且音量大小跟流量也沒有絕對關係 : 反而是動態變化豐富、細節多的錄音, : 才會有比較大的流量 : : 假如整首歌一堆clipping : 那演算法跟cpu都會很開心吧,不用複雜計算就可以紀錄了 : ※ 編輯: Mithrandir 來自: 223.141.97.254 (01/03 08:45) CD的位元精度16 bit就是用來記錄音量大小,音量大小就代表流量 當然不是每個sample都用完16 bit,那就用0填滿,所以PCM流量是固定的 而這些冗餘就是無損編碼可以節省的空間,冗餘越少當然流量就接近1411kpbs clipping的話,當然不可能每個sample都clipped 你用軟體把波形放大zoom in,會發現每個sample幾乎都要頂到0db了 但也是因為有些有滿,有些幾乎要滿,才會吃掉很多流量,因為不是全滿或是都很低 事實上就是現在流行樂都把峰值墊高,比較看看聽流行樂跟古典你的音量刻度就看得出來 墊高的結果就造成在clipping之前沒有多少動態空間了,隨便一個大音量就失真 其實動態豐富跟細節多的錄音才是跟流量不必然呈正相關 否則,古典樂壓無損普遍都在500、600kbps,流行樂幾乎都要多50%的流量 那麼難道古典樂都是動態不佳、細節不足的錄音?或者說古典樂彼此錄音品質都差不多? 動態跟細節其實錄音時就決定了,但是後製如果把音量加大,就會吃掉較多的流量 而且也因為很容易就到達失真的地步,動態就很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247.191

01/03 17:47, , 1F
推這篇 現在很多流行波形打開幾乎都是BRICKED
01/03 17:47, 1F

01/03 17:47, , 2F
動態大一點就爆了
01/03 17:47, 2F

01/03 19:47, , 3F
還好我都不聽流行歌.......
01/03 19:47, 3F

01/03 20:13, , 4F
ACG曲也同此理喔 鳩咪
01/03 20:13, 4F
文章代碼(AID): #1F0gY4aX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