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Colin全系列耳擴試聽

看板Headphone作者 (德州巴黎)時間14年前 (2010/06/08 22:13), 編輯推噓36(36021)
留言57則, 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viagraho (希樂葆)》之銘言: : 1. 怎麼都沒多談靜電耳機部份呢? 只有...還不錯....三個字....很虛 : 2. 看不起電腦訊源的原因是? 轉盤部分還是 DAC 部份呢? : 既然這麼多人想看多一點我就說吧 : 電腦訊源大部分其實是錄音室技術,我們直接把它拿來家用 : 真的在玩的都事用錄音室的音效卡跟 word clock : 而數位部份,說真的 hiend 大部分的廠商都是不太懂的 : hiend 厲害的的部份是在類比線路部分 : 大部分是把 DAC 的輸出級做好一點 : 但是錄音室產品的數位技術是非常強的 : 你想想人家低階錄音室用來混音的東西,錄音師每個耳朵都比你好太多 : 人家靠這個吃飯的,當然東西一定要有他的品質在,不會像 hiend 很多吃行銷的 : Colin 的機器也是 : 基本上它的 pianist 的精華是在他的 buffer : 那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很強的輸出級,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前級也行   僅以音響圈少數有真的在碰錄音室器材,有進去台灣各大錄音室錄音 ,也幫人錄音,現在仍再作混音後製的個人角度分享實務經驗。   我從不認為錄音室專業器材會比Hi-End器材,在「音響性」能上高明 多少,「音樂性」上更不用說。這是因為錄音室器材重點不在「好聽」, 而在於「好工作」,符合錄音師、混音師的「個人偏好」與「工作習慣」 。   舉例來說:昔日國內外各大中小型錄音室必備的YAMAHA NS-10M白盆 ,以音響迷的觀點看,是一對低頻又鬆又軟又沒力的喇叭,但正因為如此 特性,方能讓專業工作者在「近場監聽」時,得以長時間工作,且沒壓迫 感,聽久不累,這就是方便工作。   各位可能會問,這樣的喇叭能當「標準」嗎?多數時候,當您用 NS-10M作為流行音樂的混(錄)音參考喇叭,在這低頻無力的喇叭身上聽到 一點點低頻,多一點Attack,在最後的成品,放在消費者家中的桌上喇叭 、耳機或說大型音響時,低頻就會很多,很重,很強。所以,當工作者以 NS-10M這樣極端的喇叭作為參考時,他就得憑經驗去拿捏,去判斷最後成 品出來的聲音會是多少。   再者,不同的錄音、混音、後製工作階段,錄製不同基音頻段的樂器 ,在器材夠多,資金夠充裕的錄音室,通常都要有越多系統以供選擇,原 因也是為了工作方便。當然你可以用一套系統錄鼓、錄短笛,還拿來混音 、後製,但前提就是您的Hi Cut、Low Cut或者No cut(通常沒人會都不 Cut的),開多少EQ、壓縮、限制器等工作經驗要夠豐富,否則,多數大型 錄音室,都會有不同空間,不同系統作不同的單軌錄音需求。至於,大型 交響樂團,多數也是分樂器組進去分軌錄音,偶爾才會有整組樂團進去同 步錄音,但同步錄音問題又更多了,困難度又更高,空間需求更大,但這 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   當我們拿錄音室分軌錄音階段的器材,隨便到一個來家用系統聽,往 往會發現,某些廠牌器材可能僅著重中頻,沒高沒低;或者只有高頻,沒 有中低等極端現象。這種極端現象,通常發生在初期分軌錄音時的系統。 端看工作者今天是要錄吉他、錄鼓還是其他樂器,再根據不同樂器特性去 選擇他好工作,而非好聽的器材。   混音與Mastering時,通常就會選擇分離度夠高,音場定位判別度夠 清楚的系統。此時,音色、解析、個別的失真多寡往往不是最末端的工作 重點。以我個人的習慣為例,個別分軌的樂器、人聲音色最好在分軌時就 與製作人開會確定好。若等到混音的系統階段作個別音色的處理,效果的 外掛,簡單的EQ壓縮還好處理,若是大幅調整各別軌的細節、音色,往往 會影響其他軌在混音時的效果:例如為了讓吉他亮一點,鼓的Edge可能就 會一起變多,整首歌的味道就跑了。   混音好的Rough通常還要在大型如落地喇叭,小型如桌上型喇叭,或 者車用音響、耳機上聽過,以便確定密度、解析、量感會不會太多或者太 少,為什麼?還是回歸到:多數時候,錄音室內聽到的聲音,跟最終成果 往往會是相反的,但Mastering時所用的系統倒是要儘可能與最後結果一 樣,因此,在處理Mastering的工作室內比較會看到Hi-End音響迷耳熟能 詳的器材。所以,如果音響玩家想玩錄音室專業器材,我通常都是建議參 考母帶後期後製工作室的器材、喇叭有哪些,例如王秉皇洋活就是PMC+ Bryston。值得一提,洋活裡頭大中小型喇叭都有,可以搭配各自不同的 系統工作,道理就是我所說的:因應不同的錄音案件,作「好工作」的調 度,而非為了好聽。   總結來說:在Mastering階段前的器材,要說音響性、音樂性勝過 Hi-End器材,精準度「全面」高過音響器材,我相當不認同。   過去我常在演講時說:音響迷都太神話錄音室了,意思就是如此。   如果音響器材真的那個精準、剛正不阿,就不會有那麼多廠牌了,理 應只有一個廠牌,一個美學,一個基準。之所以會有很多廠牌,很多美學 ,很多基準,也就是因為錄音的案件屬性不同,錄音師個人習慣風格不同 所造成。   在錄音室裡,我們常聽到的是:這張卡、這台Rack、這顆喇叭我工作 比較習慣,很少聽到說:這玩意比那個玩意更好聽、更逼真、更正確等字 眼。會說「正確」、「這才是對的」、「真的」往往是音響迷在說的。而 我在評論音響時最避諱說這種太過絕對且違反現狀的字眼。   以上   個人經驗,僅供分享。相信還有其他人有他的專業工程經驗,且與我 迥異。   CHEERS!!!   Tzara    --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http://blog.yam.com/tzaral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213.161 ※ 編輯: Zarathustra8 來自: 111.240.213.161 (06/08 22:15)

06/08 22:23, , 1F
推~ 知識滿點!!!
06/08 22:23, 1F

06/08 22:24, , 2F
06/08 22:24, 2F

06/08 22:27, , 3F
(Y)
06/08 22:27, 3F

06/08 22:29, , 4F
專業推
06/08 22:29, 4F

06/08 22:29, , 5F
...天呀 是高手
06/08 22:29, 5F

06/08 22:29, , 6F
推薦這篇文章
06/08 22:29, 6F

06/08 22:29, , 7F
推~
06/08 22:29, 7F

06/08 22:31, , 8F
推!果然很多東西要玩過才知道…
06/08 22:31, 8F

06/08 22:34, , 9F
推薦這篇文章,學到了很多。
06/08 22:34, 9F

06/08 22:37, , 10F
好奇所謂的監聽耳機在錄音上真能表現的更好嗎???
06/08 22:37, 10F

06/08 22:40, , 11F
監聽耳機亦然,都是為了好工作,且耳機只用來聽音色
06/08 22:40, 11F

06/08 22:41, , 12F
推林主編!!
06/08 22:41, 12F

06/08 22:41, , 13F
沒人會拿監聽耳機來混音聽音場的。
06/08 22:41, 13F

06/08 22:43, , 14F
難得遇到有錄音實務的人,想請問目前台灣錄音室使用的
06/08 22:43, 14F

06/08 22:43, , 15F
器材大概包含哪些廠牌呢?還滿有興趣知道的說~
06/08 22:43, 15F

06/08 22:44, , 16F
MK算不錯吧?沒什麼音染
06/08 22:44, 16F

06/08 22:45, , 17F
您的問題最好縮小成哪間錄音室用什麼器材,比較好回
06/08 22:45, 17F

06/08 22:46, , 18F
嗯,因為不知道您看過哪些錄音室,所以才這樣問,
06/08 22:46, 18F

06/08 22:46, , 19F
可能的話可以請您大略說一下嗎?感謝~
06/08 22:46, 19F

06/08 22:47, , 20F
難得有人願意發這樣的文章,很多人光是聽到錄音室器材
06/08 22:47, 20F

06/08 22:47, , 21F
推! 專業!
06/08 22:47, 21F

06/08 22:48, , 22F
就直接與"中性無音染"劃上等號,這種歪風確實很可笑
06/08 22:48, 22F

06/08 22:48, , 23F
感覺好像要開器材建構單,喇叭比較好回答:Genelec、
06/08 22:48, 23F

06/08 22:48, , 24F
推!好文!
06/08 22:48, 24F

06/08 22:50, , 25F
Dynaudio Acoustic、Yamaha、JBL(大型)比較常見。
06/08 22:50, 25F

06/08 22:52, , 26F
沒關係,這樣大概也能看出些端倪了,感謝^^
06/08 22:52, 26F

06/08 22:53, , 27F
所以我在音響板就講過 "監聽" 喇叭沒幾個普通人會喜歡其特性
06/08 22:53, 27F

06/08 22:54, , 28F
想聽音響性or想聽音樂性,時常隨心情轉變而有所不同
06/08 22:54, 28F

06/08 22:55, , 29F
只要感覺有舒服有享受到,不用太在意"真不真"這件事...
06/08 22:55, 29F

06/08 22:55, , 30F
請教一下,原PO對K&H的喇叭有無涉獵?
06/08 22:55, 30F

06/08 22:56, , 31F
音響我也比較偏好監聽級的..沒常看影片的人會比較好選擇
06/08 22:56, 31F

06/08 22:56, , 32F
阿... 有個洗文章的被電了... XD
06/08 22:56, 32F

06/08 22:56, , 33F
主編推!!
06/08 22:56, 33F

06/08 22:57, , 34F
真空管失真這麼大的元件,到現在還是被受喜愛呀!
06/08 22:57, 34F

06/08 22:59, , 35F
何謂"監聽級"?這樣的分類很曖昧,沒啥明確性可言
06/08 22:59, 35F

06/08 23:00, , 36F
高手推A_A
06/08 23:00, 36F

06/08 23:03, , 37F
Klein + Hummel沒在台灣玩過,都不曉得穩立賣給誰了
06/08 23:03, 37F

06/08 23:04, , 38F
那還真是可惜了!!這家的東西很特別,小鋼炮一堆
06/08 23:04, 38F

06/08 23:08, , 39F
我也覺得 監聽"級" 有點怪 監聽 耳機/喇叭 是為了讓專業工作
06/08 23:08, 39F

06/08 23:09, , 40F
能順利工作 也能有個參照用的 並不是什麼特別歸類分級 雖然
06/08 23:09, 40F

06/08 23:09, , 41F
她們是可能擁有些共通的特性沒錯
06/08 23:09, 41F

06/08 23:10, , 42F
明明只是工作用的東西,耐操好用又便宜往往才是主要訴求
06/08 23:10, 42F

06/08 23:10, , 43F
稱呼"工具類"或許還比較適當
06/08 23:10, 43F

06/08 23:24, , 44F
所以作Mastering用的DA924也適合拿來聽音樂摟
06/08 23:24, 44F

06/08 23:25, , 45F
06/08 23:25, 45F

06/08 23:26, , 46F
好文推...音響真的是沒什麼絕對的
06/08 23:26, 46F

06/08 23:27, , 47F
推,有專業又不失謙遜,高手就是這樣才讓人敬佩
06/08 23:27, 47F

06/08 23:39, , 48F
我所謂的監聽"級"是指聲音到位就停聲音沒有延伸的意思
06/08 23:39, 48F

06/08 23:44, , 49F
這好專業....
06/08 23:44, 49F

06/08 23:48, , 50F
當然質資好,SENSE高的人就用自己喜歡的喇叭
06/08 23:48, 50F

06/08 23:51, , 51F
推~
06/08 23:51, 51F

06/08 23:52, , 52F
我想起 首都小老闆他爸對我說過的話=,=
06/08 23:52, 52F

06/09 06:28, , 53F
好文! 詳細樓上的話w
06/09 06:28, 53F

06/09 07:47, , 54F
master用的器材的確品質是會比較好,以耳機為例的話就是
06/09 07:47, 54F

06/09 07:48, , 55F
DT880PRO和K702
06/09 07:48, 55F

06/09 07:48, , 56F
不過應該還是很少人用耳機就是....
06/09 07:48, 56F

06/09 08:52, , 57F
獲益良多,也證實了心中一些想法,推推推。
06/09 08:52, 57F
文章代碼(AID): #1C3b0dLz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