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認知戰」是趁火打劫還是庸人自擾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Lee DoRa)時間3年前 (2021/06/10 22:33),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voachinese.com/a/Who-s-behind-so-called-cognitive-warfare-attacking -Taiwan-epidemic-prevention-20210610/5923529.html 縮 https://reurl.cc/YOvbNl 「認知戰」擾台防疫 趁火打劫還是庸人自擾? 美國之音 20210610 向凌 https://i.imgur.com/kPqWoCA.jpg
台灣陸軍33化學兵群執行台北街頭消毒作業(台灣軍聞社提供) 台灣疫情日趨嚴重,台灣當局表示,國安單位已掌握中國對台再度發動認知作戰之情資, 指出中國企圖藉由疫情升溫擾亂民心。而日前網民竟踢爆親執政黨的網絡寫手在網絡論壇 PTT中「反串」親中人士攻擊執政黨,造成社會對認知戰的真實性議論紛紛。 台灣自5月下旬開始疫情愈發嚴重,社會也隨之動蕩不安。台灣府院皆表示,國安單位證實 ,中國趁台灣疫情升溫,再度啟動對台認知作戰。不過,一些網民查出親執政黨的網絡寫 手在網絡論壇PTT中假扮成大陸網軍,針對疫情發表偏激言論,攻擊台灣政府,甚至鼓動人 們移除或封鎖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的賬號。當事者還到臉書上發文指控PTT充斥著者。這些不禁讓各界思考所謂「中共對台認知作戰」的背景可能沒有外表看得那麼 簡單。 「疾管家之亂」被踢爆反串 5月中旬台灣疫情開始升溫時,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與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幾乎同時表示 ,國安單位證實,中共對台認知作戰再度啟動,目的在於利用疫情深化台灣內部矛盾,延 遲疫情和緩速度,並打擊政府威信等。之後,5月24日,台灣衛福部擁有700多萬用戶的官 方防疫平台「疾管家」的LINE官方賬號貼出澄清通知,呼籲民眾小心假訊息,並且貼出幾 則假訊息的案例示警。隨後,台灣著名網絡討論區 PTT的八卦版湧現出大量關於疾管家聲 明的負面貼文,質疑疾管家自導自演製造假訊息,並呼籲民眾將其移除。 當日,政治媒體人林瑋豐在個人臉書上撰文,質疑PTT上這些貼文者的用心,並發出PTT網 頁截圖,證實那些問題貼文已經被PTT刪除。林瑋豐這則臉書貼文被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引用 ,王定宇認定,這就是中國對衛福部平台進行的認知作戰。他認為,中共是在利用台灣疫 情製造假訊息,並在PTT、臉書等社群平台要求大家封鎖疾管家。他呼籲政府動用重典,「 依照2019年新修訂的國安法2-1、2-2、5-1最重可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科罰金最高一億 」。 經網民查證,林瑋豐之妻是民進黨網絡社群中心政務副主任。他本人政治立場親執政黨, 曾多次在PTT上「反串」在野黨支持者,這些事實被網民起底後引起的激烈討論至今未歇。 所謂「中共認知戰」的實例再度被社會檢視。林瑋豐點出的這些對官方不利的網絡言論是 民間焦慮與恐慌的自然反應,還是境外勢力有計劃的認知作戰所致,或者是台灣當局自導 自演的一出戲?專家們眾說紛紜。 「認知戰」最初乃西方學界詞匯 在台灣,「認知戰」一詞起源於2020年蔡英文就職總統演說。她在演說中提出「認知戰」 是國防事務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據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在2020年12月發布的《2020中共年 報》,其中《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之「中共認知作戰」的小結中指出:「認知作戰可 視為灰色地帶沖突,難以區別平時與戰時,具有可否認性而難以溯源追究,民主國家應積 極投入資源設置事實查核澄清機制,避免敵意國家或團體運用民主多元分裂性質製造混亂 ,進一步消耗民主社會資源」。2021年3月台灣國防部發表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更 明確解釋中共對台認知戰的定義、內容及反製作為。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則提出反論。他認為,台灣國內所說的「認知戰」是西方學界的 詞匯,其本質就是謀略欺敵宣傳三項傳統作戰思維,以「舊酒裝新瓶」手法,配合現 代網絡工藝發展,結合信息流通及社交網絡傳播樣態,重新包裝後另行登場。 張競對美國之音說:「但是直到目前為止,此等理論思維並未成為正統軍事體系所能接受 之準則規范,只能在媒體報導與網絡論壇上四處流竄,因此國內學者呼應附和,其實未見 得能夠掌握理論架構全貌,只是希望能夠與西方同行使用相同語匯,所以寧可拾人牙慧, 也顧不得北京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此等理論思維架構。」 https://i.imgur.com/SOR66Ft.jpg
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博士 張競表示,盡管台灣國安高層與相關機構宣稱的北京對台之「認知作戰」受到了安全專家 以及政界人士的積極呼應,但是,中國本身並沒有此等理論思維,「認知戰」是被強行加 在中共政權頭上的。 他說:「雖然各方繪聲繪影指稱,北京對台或是對美進行認知戰,但沒有任何政府、媒體 、智庫或是學者專家,能夠拿出大陸黨政文件或是官媒黨媒曾經使用過‘認知戰'用辭,此 種‘自己扎個稻草人狠揍'的作法,到頭來很可能會自誤誤人。」 「反串」造成信用傷害 分析人士指出,行政部門不但無法證實所謂進行認知戰的中國賬號,反而被網民搜出親執 政黨的寫手「反串」的事實,勢必引起台灣社會的強烈質疑。人們不禁會問,所謂「中共 對台認知作戰」會不會是當權者有系統性的自導自演的一出戲?從加害者、指控者到被害 者,這一切會不會都是執政者自己當家作亂,目的是製造社會動蕩與紛爭,渲染外敵攻擊 ,從而掩飾內政處理不當呢? 網絡作戰研究者李旻臻對美國之音表示,由於「敵方在暗處,我方在明處」,找到直接證 據很困難。她說:「在我看到的這些線索中,我們沒有辦法100%地直指它跟中國官方媒體 有金錢往來,或是有100%的互動或連系,或是它有辦法直接從黨媒那裡聽取到任何指令。 所以在作認知戰研究的時候,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瓶頸。」 李旻臻認為,林瑋豐的「反串」事件不僅對反中共認知戰的研究與社會觀感造成傷害,還 給反對方炒作提供契機。她說:「因為既然我們不能100%歸因,反對方理所當然會說這一 切都是自導自演,若真如此,會不會全部有關中國認知戰的研究都是假的,或是自己腦補 太多了? 現在很多的社群媒體、網絡、名嘴帶風向時,都有一點在趁火打劫的感覺。https://i.imgur.com/HmRLUbw.jpg
網絡作戰研究者李旻臻(照片提供: 李旻臻) 用詞不同但異曲同工 但是,另外一些分析人士強調,文字修辭只是其次,政策實質才是重點。拋開西方學術研 究早已存在的「認知作戰」(cognitive warfare)不說,中共傳統上一直有所謂「三戰」 之說。2003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條例》便將「心理戰、輿論戰和法律戰」列為 未來作戰的重要選項,此「三戰」亦見於2021年最新版的《軍隊政治工作條例》。三者當 中的心理戰與輿論戰,似乎和西方學界「認知戰」的論述,有異曲同工之妙。 台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強調,雖然各方用詞不同,但這並不改變中共對台 認知戰的存在的事實。 他說: 「根據我國國防部的定義,所謂的‘認知戰’是以影響對方的心理意志與改變思維 為目標,而中共則是綜合運用其心理戰、輿論戰或法律戰這三戰的行為,散播不易分辨的 假訊息,以企圖造成我國內部的矛盾。根據中共的定義,這個(認知戰)裡面也包括了傳統 的中共對台三戰。大家的稱呼不太一樣,實際上則是大同小異」。 https://i.imgur.com/ae6Hxyy.jpg
台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照片提供: 董立文) 中共藉疫情擾台足跡可見 董立文表示,一年多來,中共持續對台發動認知作戰,指控台灣執政黨「以疫謀獨」。因 為台灣最先關閉對中航線,加之口罩管制問題,中共不斷發布否定與打擊台灣官方的每一 項防疫措施的言論。 他指出,今年5月台灣出現防疫破口,中共更是抓住機會大量製造假訊息,例如台灣的河流 上有浮屍、政府購買外國疫苗有莫大的價差以意指貪污、染疫者有高額補助、政府的街道 消毒劑有毒等,意圖讓人民對政府的防疫動機與能力產生懷疑,更要癱瘓防疫指揮中心的 能量。而從假訊息的細節可以很容易判定來自中國所為。 董立文說:「這造成我們台灣的疫情指揮中心除了每天要說明疫情與防疫措施之外,還要 澄清各種假消息。根據我們的情治單位的報告可以發現,第一是許多假消息是來自於國外 的IP,第二是其書寫方式有很多簡體字,甚至是中國的慣用語,從這一些我們都可以順藤 摸瓜,摸得出來這一些都是中國對台灣發動大規模的假消息戰,或者說是認知戰。」 民主無關對象體現法治精神 董立文認為,林瑋豐事件證明了民主社會的開放與透明。檢調單位對此事件依法展開調查 ,也正好體現了民主制度下的法治精神。 他說:「在我們台灣的媒體,或是網絡世界,無論是誰觸犯法規,重點是誰在網絡上散佈 假消息,誰就必須被究責。我們(台灣)的媒體與網絡環境有清楚的規范,有清楚的界線存 在。因為我們台灣是法治的社會,在台灣的網絡上是有相對的透明性存在的,也是有跡可 循的。所以在網絡上每一個人的發言、每一個人的轉傳,每一個人都要負責任。」 李旻臻也提到民主國家可以用透明信息的優點,積極與人民溝通,持續累積政府的信用。 她說:「因為民主國家的特點就是透明,應該要利用這個優勢把錯誤的信息直接稀釋掉。 我覺得最好的防守就是攻擊,而攻擊就是要超前佈署,也就是配套和信息都要趁早釋出。 針對這件事情(疫情)應該怎麼做,人民應該知道什麼樣的訊息,以及人民又要做什麼,都 直接藉由臉書、直播、或是下午兩點的疫情報告,都要直接讓人民知道。」 分析人士指出,總體來說,民主政體自有其優勢,其政治、言論以及媒體自由,使得信息 大量流通,無論是上下溝通,還是縱向協調,都比威權政體更透明且具有效率。因此,民 主政體對威權政體的滲透和認知作戰,自有相當的抵抗力,因此無須過度風聲鶴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40.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23335610.A.D50.html

06/10 22:43, 3年前 , 1F
認知戰這個名詞已經完全沒用了
06/10 22:43, 1F

06/10 23:07, 3年前 , 2F
竟然沒找資訊戰大師
06/10 23:07, 2F

06/11 00:59, 3年前 , 3F
肺炎鏈球菌疫苗的誤導訊息 是不是認知戰的一環?
06/11 00:59, 3F
文章代碼(AID): #1WmYAwrG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