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報導者:台灣疫情8天失守關鍵已刪文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蛋黃溫)時間3年前 (2021/05/24 01:1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報導者: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 https://tinyurl.com/edakvxkm 這篇寫得很好,但板上沒看到,貼過來分享&討論 文長,所以擷取幾個重點: 1.檢測不足 是許多國內外專家認為台灣在這一波失守關鍵因素 《報導者》取得獨家內幕: 有專家半年前即建議快篩試劑整備、並進行大規模感染社區演練被指揮中心否決; 台灣防疫物資中,完全沒有「快篩」相關品項,以致於如今在疫情爆發後緊急上場救援的國產快篩試劑,存在缺乏大量檢測驗證的隱憂。 2. 此次COVID-19疫情吃緊下,中央地方對篩檢的權責畫分和較勁,只說明一件事: 對於COVID-19社區大規模感染的演練和規畫,過去一年,台灣完全沒有準備。 3. 《報導者》掌握一份去年(2020)11月由工研院與資策會整理的報告 由韓國新天地教會群聚感染後的篩檢規畫 建議應及早布建台灣快篩能量,並模擬演練國內發生社區感染後如何設置篩檢站以運作流程 但評估報告提到指揮中心的會議上建議後,卻未被採用。 與會人士向我們透露,這份評估報告提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會議上時 更提出希望模擬演練國內發生社區感染後,怎麼設置篩檢站、庫存快篩物資怎麼統合整備等等,以備不時之需 讓國內廠商開發出來的產品有量產的誘因,扶植國內生技產業,避免真有社區感染時時再向國外採購恐無法應急。 但經兩次會議後加上當時疫情平穩 指揮中心以「邊境防堵效果好,加上防疫負擔沉重,沒有餘力做社區感染的模擬演練」等原因暫不予採用。 4. 曾喊快篩要超前部署、卻未列入防疫物資,萬華事件後本土500萬劑才首次上陣 台灣病例確診一直以最標準的國際確診工具PCR檢測為主 在萬華疫情爆發前,醫療單位沒有使用過快篩的經驗。 有官員透露,過去多次建議應該超前部署,至少先訂購一部分的快篩試劑驗證靈敏度,萬一真的發生社區感染可以用得上,但在指揮中心會議中亦未獲採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 在社區疫情穩定的情況下,做抗原快篩是沒有意義,還可能製造問題、浪費資源 「不過,像雙北這樣已有社區傳播的病患大量湧現時,是可以考慮先以快篩把可能的病人篩出來隔離,但是,還是要以PCR做最後的確診,才能真正了解疫情實際的樣貌。」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 去年她曾在專家會議上提出快篩需求,讓診所醫師、自覺有症狀的民眾可篩檢 但提出後卻被誤解成要做「普篩」,最後就不了了之。 5. 感染熱區快篩效益才高,取代確診工具需配套 陳秀熙在這波疫情爆發後,協助針對快篩與PCR結果進行比對 他接受《報導者》訪問時透露,目前取得的數據 本土快篩靈敏度有85%以上、特異性99.3%,算是不錯的成績。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在陽性率曾達10%的萬華熱區內,快篩與PCR比對的精準度達98%。 但在宜蘭,陽性率只有1%,使用快篩的偽陽性就高達7成,近一步使用PCR檢測後都排除 台中地區朝陽科大事件中,快篩1,168人,出現29名陽性,經PCR確認後全數陰性。 以上顯示,快篩在社區感染的熱區及病人發病後病毒量多的時機使用,效果最好。 而美國疾管署(CDC)認定,陽性率5%以上,就屬感染熱區的標準。 以快篩取代PCR確診,是否合適? 陳秀熙認為,快篩仍有偽陰性問題,但快篩陽性率可以提早預警熱區內的疫情 預告PCR的確診結果會讓個案數增加,中央與地方可以不等PCR結果就提早因應 但不宜改變PCR確診的做法。 黃立民則認為,可以考慮使用抗原快篩做確診標準 因為目前看來抗原快篩的特異性頗高,測出陽性多半也確認是陽性 先做確診通報、處理沒有問題,「但比較需要擔心敏感度不足,而有偽陰性的問題。」 今天(23日)疫情指揮中心總指揮官陳時中表示 將慎重考慮開放快篩做為檢測工具 請疾管署昆陽實驗室進行快篩試劑平行試驗,建立快速的資訊系統 建立指引後有就會開放採用,鼓勵有能力的單位做快篩 無論採用進口試劑或國產試劑都會給予獎勵。 6. 世界倒數第3的篩檢率的代價,讓科學防疫與研究掙脫政治口水 「冠狀病毒之父」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受訪時直指 了解社區內病毒流行的情況,對未來擬定防疫策略是非常好的資料 很可惜台灣因為彰化事件後,沒有繼續做下去,導致台灣的防疫策略缺少持續收集的科學證據當參考。 「除了行政上加強防疫之外,科學研究也很重要,例如未來針對萬華地區做血清抗體的研究,」78歲的他沉重呼籲,「政府真的要重視(科學防疫)。」 包括《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和《BBC》近來相續指出 台灣疫情急速惡化是肇因過於自信、掉以輕心 台大公衛學系副教授林先和接受《BBC》採訪時也表示,台灣連醫院都停止積極進行COVID-19病毒篩檢。 意即,從官方、醫院到民眾,都在身處一種「台灣很乾淨」的想像中而鬆懈。 施信如便提到,自己長期參與全球新興傳染病的防疫網 那是一個國際合作平台,平時便會分享研究資訊。 國外研究者希望我們也能讓疾管署(CDC)或衛生官員加入一起討論 當時她詢問指揮中心,獲得的回覆竟是:「是不是他們想問我們怎麼防疫成功?」讓施信如大感驚訝 顯示我們對自己邊境防堵過於自信,也深信只要做好邊境就不會進入社區感染、甚至是社區零感染。 「防疫是不斷的往前進,沒有誰永遠是對的,台灣應吸取國外寶貴經驗不斷滾動調整防疫策略,」陳秀熙說。 他認為,萬華爆發社區感染後,陳時中跑去台北市與柯文哲一起宣布要開設篩檢站是一個好的合作模式 過去一直爭議的「普篩」、「廣篩」等容易被誤解的名詞就不要用 既然中央地方都認同社區篩檢的功能,建議使用「社區監視(surveillance)站」比較中性的名詞,讓大家專心把事情做好。 ===== 這篇文章算很詳盡而且也滿中性的 若此篇報導內容皆為真 那鬆懈到靠北邊走的恐怕不是人民,而是cdc和執政黨 防疫依賴邊境防堵,卻過於自信自作死的戳了破口,又太自滿而沒多準備後手 政治口水的刻意污名化也失去了先機和科學防疫的機會 唉,官啊 --

11/28 23:20,
因為綠營很愛看電視 但我跟你講白的 北連中胡
11/28 23:20

11/28 23:24,
朱大記者發言了!
11/28 23:24

11/28 23:31,
現在這時間點帶風向真的沒用了 現實世界的風向早就變了
11/28 23:31

11/28 23:32,
我真的很喜歡那句 退潮之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11/28 23:32

11/28 23:33,
感謝信心加持!
11/28 23:33

11/28 23:35,
不用多久了 再18個小時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11/28 23:3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234.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21789810.A.C4C.html
文章代碼(AID): #1WgenonC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