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加坡大選落幕:執政黨得票率下跌,說明什麼?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伊井野梅西子)時間3年前 (2020/07/14 13:56), 編輯推噓8(804)
留言12則, 9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連結: https://bit.ly/2Zor5Ty 新加坡大選落幕:執政黨得票率下跌,說明什麼? 原執政黨新加坡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 PAP)在7月10日的新加坡大選中贏 得83席,繼續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多數執政。 總理李顯龍選在疫情稍微和緩的6月23日,宣布國會解散。隨後,相關單位將投票日訂在7月 10日。扣除投票日,實際競選期只有9天。突如其來的解散與選舉,一般較不利準備不周的 反對黨。不過,總理擁有決定解散國會日期的權利,是西敏寺制度(如英國)的常態。 其實更早之前,就有跡象顯示執政黨會選在今年解散國會。3月,新加坡公布新的選區劃分 名單。自1976年開始,重新劃分選區的同一年,都會進行全國選舉。較極端的例子是在2001 年,公布新選區名單的兩天後,即解散國會。 而本次選區劃分裡,也將上一屆選舉中人民行動黨勝選但得票率最低的三個單一選區解散, 整合進其他選區。傑利蠑螈(Gerrymander),這類透過劃分選區的方式,讓投票結果傾向 有利於己方,不少民主選舉國家都有此狀況。 特別提及這兩個背景,是為了強調新加坡選舉制裡的不公,也廣泛出現在其他選舉國家,因 此看待新加坡選舉時,不能只看到不民主的部分。另外,新加坡選舉程序大抵還算公平乾淨 ,執政黨與在野黨都一再向選民保證投票保密,確保彼此支持者都能接受成績。 新加坡維持一黨獨大政權 人民行動黨在這次選舉中,以61.24%總票數,獲得93席中的83席。媒體一般解釋為民心思變 ,或是新加坡維持一黨獨大政權。新加坡採簡單多數制,票數不一定反映在議席,焦點側重 在任一方面都有所偏頗。 李光耀退下總理一職後(1990年),人民行動黨的總得票率落在60.1%至75.3%之間。最高的 75.3%得票率是由前總理吳作棟在2001年最後一次帶領人民行動黨選舉時取得,但吳作棟最 低時也僅得61%(1991年)。而自現任總理李顯龍領導以來,就未曾突破70%得票率,甚至在 2011年,拿下歷來最低的60.1%。 2011年選舉成績讓不少人認為,李顯龍主導下的人民行動黨已不復昔日光環,或將該此選舉 視為新加坡的第一波民主浪潮。然而,2015年在新加坡建國50年和李光耀的逝世氣氛下,人 民行動黨逆勢拿下69.9%總得票率。需特別點出的是,由於新加坡乃強制投票,這個結果意 味著在所有選民裡,人民行動黨獲得六至七成的民意。近三屆選舉裡,廢票數在45,000左右 ,不足2%,與其他非強制投票的選舉制國家相較,代表著不一樣的委託民意。 執政黨得票率下跌,說明什麼? 從69.9%得票率滑落到61.24%,意味著什麼? 其實,人民行動黨的得票數並沒有大幅流失,但反對黨得票卻有顯著成長,遂形成前者得票 率大幅滑落的結果。人民行動黨得票只較2015年下滑約3.4%(-25,003票),實際支持票數 依然在150萬票左右。然而,由於本屆選舉投票率(95.63%)較以往(93%至94%)高,合格 選民人數也提升,進而改變比例。 舉幾個選區為例,或許會看得更為清楚。其中一個較極端的例子,人民行動黨在武吉班讓單 選區(Bukit Panjang SMC)的得票數增加3,000張左右,得票率卻下滑整整14.6%。本屆被 視為重點的東海岸集選區(East Coast GRC)與西海岸集選區(West Coast GRC)也有類似 現象。人民行動黨在東海岸集選區的得票率下滑7.3%,實際得票數增加6,000張左右;西海 岸集選區減少26.9%,也是下滑最劇烈的選區,但實際得票還增加了454張。在這些選區裡, 與其說是人民行動黨流失選票,更像是增加的幅度比不上反對黨。 不過,也的確存在人民行動黨選票急劇流失的選區。例如蔡厝港集選區(Chua Chu Kang GR C)在重新劃分選區後,面積較往年小,得票率下滑18.25%,也流失2.5萬張選票,亦是票數 減少最多的選區。除了阿裕尼集選區(Aljunied GRC),另有五個選區流失超過1萬張選票 ,讓人民行動黨得票率從70%左右,降至60%左右,阿裕尼集選區也維持由在野黨之一的工人 黨(Workers' Party)執政。 另一反對黨——新加坡民主黨(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 SDP)——秘書長徐順全競 選的武吉巴督單選區(Bukit Batok SMC),是另一個選票轉移的例子。該選區在2015年時 ,由人民行動黨以73%得票率獲勝。隔年,因當選人涉婚外情辭職而產生補選,徐順全轉到 此區參選。執政黨流失的選票反映在反對黨的票數增長上,導致得票率下降至61.23%,本屆 再進一步下滑至54.80%。補充一點,新加坡民主黨屬於反對黨裡相對激進的政黨,徐順全曾 遭前總理李光耀和吳作棟控告誹謗,後因無力賠償高額罰款而破產。 反對黨最大突破:贏得第二個集選區 總得票率只是提供一個方便的概括認識,不同選區仍有不同的反應與考量。 這次是繼2015年後,第二次所有選區都有反對黨上陣的選舉。除了兩個單選區,人民行動黨 在所有選區的得票率都下滑。然而,若直接與2011年選舉相比(反對黨首次拿下集選區而士 氣大增的一次),反而會發現在絕大多數選區的得票率增長。 反對黨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並不是得票率增加,而是成功在選區劃分計算的劣勢裡,贏得第 二個集選區。盛港集選區(Sengkang GRC)本是經策略性計算分出的選區,由宏茂橋集選區 (Ang Mo Kio GRC)的一部分和兩個單選區合併而成。 兩個遭拆開合併的單選區——盛港西單選區(Sengkang West SMC)和榜鵝東單選區(Pungg ol East SMC),是人民行動黨在上屆選舉中,位居勝選得票率最低的後三名。雖然想要藉 由合併稀釋工人黨選票的計劃最終未能湊效,但劃分後額外新增的其餘四個單選區,則成功 讓人民行動黨拿下。由於採取兩黨一對一直球對決模式(僅有兩個選區出現三角戰),代表 上陣的反對黨自然承擔了「懲罰人民行動黨」的選票。 不過,選民也並非只能含淚投票,至少在其中兩個政黨身上能得到證實。人民力量黨,唯一 參選人吳明盛(People's Power Party, PPP)以常有出格言論見稱(如見過外星人);人 民之聲(Peoples Voice, PV),主張新加坡人優先,但因無政見,被批評玩票性質。這兩 個政黨參選的席次是人民行動黨少數得票率攀升,或是造成廢票率增高的選區。 疫情未了,網路的選戰糾紛 本屆新加坡選舉在疫情未了的狀態下進行,人民行動黨預測選民會趨向支持穩定政權度過難 關。在競選宣言中,也以疫情作為主軸,承諾提升外籍勞工宿舍安全、疫情補助,以及不會 在兩年內提高消費稅等。然而,因疫情關係,戶外活動受限,使得競選戰場更集中在網路, 而網路恰好是人民行動黨的弱點,卻又是年輕選民的聚集地。 網路選戰糾紛在提名日前就已掀開序幕。 從人民行動黨宣布林紹權(Ivan Lim)為準候選人開始,網路就出現他在不同階段的同事現 身批評,指責其菁英主義與傲慢的人格攻擊。菁英主義既是人民行動黨的優勢,卻也同時是 為人詬病和不接地氣之處。最終,這波批評迫使他主動退出參選,改由其他人上陣,而人民 行動黨與其支持者,則將此事件描繪為無事實根據的「網路公審」。 一周後,「網路公審」對象轉到工人黨參選人身上。 7月5日,警方宣布將對工人黨參選人辣玉莎(Raeesah Khan)兩年前的臉書上貼文展開調查 。其貼文大意是新加坡騷擾穆斯林領袖,卻釋放貪污5,000萬新幣的教會領袖(當時發生「 城市豐收教會」貪污案)。人民行動黨逮到這點,指責她對華人和基督徒發表貶低言論。 然而,因辣玉莎少數族群的身份與選舉氛圍,使得人民行動黨打壓反對黨的選舉策略,反而 讓辣玉莎與工人黨在年輕選民裡贏得更多支持。如今,辣玉莎參與競選的盛港區集選區已確 認勝選,但警方尚未公布調查結果,若經確認並施以最高懲罰,辣玉莎仍可能會丟失議席。 《反假新聞法》的苦果 另一個引起矚目的是《反假新聞法》(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 tion Act,POFMA)。 外界一直關注《反假新聞法》實施後,會如何介入選舉?7月2日,反假新聞法終於首次針對 政黨。反對黨之一的「人民之聲」在宣傳影片裡,聲稱政府每年支出2.5億新幣讓外國人接 受免費教育。政府澄清支出為2.38億,於是,反假新聞辦公室發出公文,要相關政黨更正。 人民之聲是一個強調新加坡人優先,訴求急劇減少外國人人數的政黨。 7月5日,反假新聞辦公室發出更正指示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ocie ty》(NUSS),《The Online Citizen》(TOC),《亞洲電視台》(CNA)和《New Narati ve》。這幾家媒體早前報導新加坡人力資源部告知雇主,若在沒有專家指示下帶外籍勞工篩 檢新冠肺炎,日後將難以申請聘任移工。政府澄清這則公文是在2月初發出,且是在考量當 時的專業建議和新加坡疫情下所做的決定。按照規定,政府可勒令網路服務供應商阻止訪問 違規媒體。 反假新聞看似合理,但如果只澄清針對當權者的假新聞,就難免被指有政治操作之嫌。人民 行動黨放棄自身強調政策議題的優勢,反而從人身攻擊與假新聞下手,就得承受其在網路輿 論空間敗退的結局。 「向左半步」的工人黨? 贏得第二個集選區的工人黨,也是近三屆選舉中,唯一在選舉中贏得席次的反對黨。 工人黨以勤跑基層和政黨信譽佳為名。即便在去年,法庭宣判工人黨需為濫用數千萬市議會 資金負責,也未能影響選舉成績。從選票成績來看,由工人黨贏得的選區都有進一步深化的 結果,例如在2011年首次贏得阿裕尼集選區時得票54.72%,如今升至59.93%。不過也有曾由 其他反對黨贏得的波東巴西單選區(Potong Pasir SMC),在2011年回落到人民行動黨手上 後,反對黨的得票率就逐年滑落。 在首場電視辯論裡,工人黨提名倫敦政經、哈佛學歷的經濟學家林志蔚 (Jamus Lim),以 溫文爾雅的流利英語辯論形象,一躍成為反對黨年輕明星。當時代表人民行動黨的維文(Vi vian Balakrishnan),在辯論時說他不反對工人黨競選宣言,因為工人黨就像精簡版的人 民行動黨(PAP-lite),只是向左半步。 支持者認為維文意圖貶低工人黨,但也部分說出其處境:圍繞執政黨的政策,提出修正或改 良版本,而不是提供新的替代方案。工人黨是換下人民行動黨後,在長期理念下仍能選民安 心的反對黨。林志蔚在結語時,說出引起廣泛討論的「不能給人民行動黨開空白支票」(Wh at we're trying to deny PAP is a blank cheque),也道出執政黨與工人黨之間的關係 。 給執政者的警惕 如同許多國家的民主選舉,許多值得深入討論的社會議題在尚未展開前,就被政治口水戰淹 沒。對繼續執政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而言,本屆選舉在多方面都應有警惕之意。 其以61.24%總得票率拿下93席中的83席,有賴於選區劃分和簡單多數制(first past the p ost)。對人民行動黨而言,選舉結果雖然糟糕,但也不是歷史性的糟糕。回看歷年成績, 得票率已多次徘徊於60%至65%之間。若遵從比例代表制,則早已無法掌握三分之二議席優勢 。 本屆之所以讓反對黨破天荒贏得第二個集選區,多少說明執政者已無法再藉由選區劃分壓抑 民眾的反對聲浪。日後當不滿情緒再一次上升,反對黨同樣可利用簡單多數制,扭轉選情。 不過,劇情也可能往反方向走:當選民的懲罰心理得到舒緩,而反對黨又不夠吸引,則可能 回到原本面貌。 執政黨在2015年時,藉由特殊選舉氣氛而一時改變得票比例,本次原本還寄望在此基礎上更 進一步。然而當選後的從政者,依舊無法在任期內給出滿意答案,隨著氣氛消逝,選民仍會 再次表達不滿。這是所有從政者都應警惕之事。 備註: 這篇蠻仔細的 分析新加坡這次選舉的種種 人民行動黨原來是強化版kmt啊 弱點也跟kmt一樣XD 現在也面臨跟kmt一樣的情況 新加坡在野黨也在逐漸增強中 好好把握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126.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94706197.A.8C3.html

07/14 14:01, 3年前 , 1F
新加坡何時才能不記名投票
07/14 14:01, 1F

07/14 14:04, 3年前 , 2F
新加坡在野黨加油
07/14 14:04, 2F

07/14 14:04, 3年前 , 3F
一樓造謠? 新加玻比台灣民主多了ˊ
07/14 14:04, 3F

07/14 14:04, 3年前 , 4F
簽名檔怎不見
07/14 14:04, 4F

07/14 14:05, 3年前 , 5F
記名投票、重新劃分選區,有這些人民行動黨怕什麼
07/14 14:05, 5F

07/14 14:07, 3年前 , 6F
新加坡比台灣民主 lol
07/14 14:07, 6F

07/14 14:08, 3年前 , 7F
2019經濟學人資訊社(EIU)的民主指數,台灣全球排名31,
07/14 14:08, 7F

07/14 14:08, 3年前 , 8F
新加坡75,明明是落後台灣不止一條街。
07/14 14:08, 8F

07/14 14:09, 3年前 , 9F
三樓才造謠吧?民主指數台灣狂勝新加坡
07/14 14:09, 9F

07/14 14:12, 3年前 , 10F
李家坡比台灣民主,這有入圍2020年前十大笑話
07/14 14:12, 10F

07/14 14:33, 3年前 , 11F
新加坡比台灣民主?XD 某樓是不是還在等畢業啊
07/14 14:33, 11F

07/14 14:35, 3年前 , 12F
五毛本來就會捧李家坡貶台灣。
07/14 14:35, 12F
文章代碼(AID): #1V3KaLZ3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