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中“分手”( decoupling)已成部分現已回收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Geordie)時間5年前 (2019/06/18 10:05),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美中“分手”( decoupling)已成部分現實 2019年6月18日06:55 斯洋 華盛頓— 一年前,很多人可能還對美中經濟將“各走各路”覺得懷疑,但是,在美中貿易戰歷時一年 多後,分析人士指出,美中“分手”已經成為部分現實。 美中“分手”正在發生 星期五(6月14日),在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舉行的年度國家安全會議上, 美國前副 總統拜登的副國家安全顧問的伊萊·拉特納(Ely Ratner)說: “一年前,我和其他人一些人談到這個可能的現象時,(大家的)反應的是,這永遠不會發 生。美中經濟如此依存,'分手'( 脫鉤)或許是戰略大師們的幻想,不可能是現實。但是 ,我們今天看到的,在某種程度上,這至少是部分的現實。 雖然在有些領域我們聽到了抗 議,但這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拉特納解釋說,他所說的“分手”指的是美中經濟走向幾十年來融合的反面:貿易和投資的 相對減少、供應鏈在重新調整、研究和創新互相依存的生態系統在減小 一年多前,拉特納和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科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 《外交事務》發表文章說,40年來,美國誤判了中國,引起了美國有關對華接觸政策的大討 論和大反思。 拉特納說,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美中是否會分手的事了,而是該了解美中為什麼會分手? 美中為什麼會“分手”?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國家安全顧問湯姆·多尼倫(Tom Donilon)在討論會上說,美中在技 術和戰略領域的“分手“已經開始。 他認為美中分手有以下的原因: “有幾個原因,一些原因是自然的、是可以預測的, 那就是中國的崛起 ,中國已經起來挑戰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國家--美國。隨著時間的推 移, 這一定會導致關係緊張的。 另一個原因,我認為是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和國內所採取的一些措施。 第三是美國提供的一些空白,比中國人預想的要快的多。 第四,我們對中國的設想,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發展了,就會變成民主國家,但完全不是這麼 回事兒。” 多尼倫說,即便是習近平和特朗普在6月底的二十國集團會議上達成部分協議,或是某種備 忘錄,但是美中走上分離的這個動勢,已經在行動中了,還是會繼續的。他說,如何管理這 樣的分離,將是美中共同面臨的挑戰。而美中目前沒有任何戰略對話。 特朗普有可能將美中“分手”推得更遠 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資深貿易和中國經濟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說,美 國政府中有堅持美中“分離”的一派,主要是來自國家安全界,主要理由是不能再支持中國 的軍事發展。 他說,特朗普總統不屬於“分離”一派。總統更接近財政部長姆努欽一派主張從與中國接 觸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但是,史劍道說,一旦特朗普總統達不到他的目的,他可能會把美中向分離的道路上推得更 遠。 他解釋說: “總統希望向中國出口更多的產品,這不是'分離',是'接觸' 。對國家安全的 考慮是第二位的。 他當然希望(與中國建立)不同的關係,但不是分離或是脫鉤,他希望更大的關係,美國從 中獲利更多。 問題是,如果他得不到他想要的,他會進一步將我們推到分離的道路上。'分離'並不是他 的戰略。他是在想,我要與你做交易,如果你不是好的伙伴,我就走開。” 雖然如此,特朗普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最終會導致兩國經濟進一步脫鉤的政策措施,包括 出口控制、投資限制以及將中國通訊巨頭華為和其他企業列入“實體名單”,限制研究交流 以及限制中國學生來美的簽證等。 新美國安全中心負責能源、經濟與安全項的研究員伊麗莎白·羅森博格(Elizabeth Rosenb erg)說,雖然特朗普總統可能會干預這些計劃的實施,比如,他曾鬆口救中興,但是,卻 改變不了這些措施造成的向分離發展的趨勢。 她說:“這些措施都會形成風險條件,限制投資者、製造業者以及從事貿易的人,其實已經 在發揮作用了, 他們在想達成交易或是達不成交易?特別是在不了解總統下一步會採取什 麼措施,不知道總統的情緒時。 這種謹慎促使企業決策者將企業遷出中國,或是打算遷出 。 考慮建立兩個不同的供應鏈,研發中心,以避免自己受技術控制、貿易控制、制裁以及 貨幣控制,能源以及其他資源現狀的風險影響。這些確實會加速這種分離或是分手的速度。 ” 羅森博格強調說,這種分離並不僅僅限於美中雙邊企業,也會影響到其他跨國公司。 美企在行動,調整供應鏈 正像羅森博格說的那樣,美國的一些公司已經或是正在作出戰略調整。 彭博社上星期報導說,谷歌正在將一些輸美硬件的生產遷出中國,轉移到台灣和馬來西亞等 地,以避免受到美中貿易衝突不斷升級的影響。 據報導,GoPro正在把輸美產品的生產遷到墨西哥。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自行車生產商 肯特國際(Kent International)將把中國生產業務轉移至柬埔寨,避免被徵收關稅。 為了免受關稅影響,總部位於加州波莫納的皮革、皮毛和羊羔皮供應商Synplus Inc 的一些 客戶已經從採購中國西部的豬皮轉向採購巴基斯坦的羊皮。 分析人士說,像Synplus這樣的企業所面臨的抉擇是貿易摩擦的一個縮影,這些貿易摩擦改 變了供應鏈,至少10年都不會恢復。 牛仔褲製造商李維斯(Levi's)則制定了羅森博格所說的分離的供應鏈。他們在中國和東南亞 國家分別都建立了供應鏈。如果特朗普政府對在中國製造的服飾徵收關稅,該公司可以向美 國消費者銷售在越南、柬埔寨或其他國家製造的牛仔褲。它在三十多個國家都有供應商。李 維斯在中國仍然保留了很多產品,只是不會拿到美國銷售。 中國企業也在行動,減少對美國的投資 中國企業也在行動。他們或者是推遲或者是擱置了在美國的投資。中國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 限公司(廣汽集團)表示,考慮到貿易緊張局勢,已推遲向美國出口傳祺(Trumpchi)系列汽 車的計劃。 與此同時,中國山東如意科技集團(Shandong Ruyi Technology Group)擱置了收購阿肯色 福里斯特城的廢棄的三洋(Sanyo)電視廠的計劃。2017年,山東如意科技集團計劃收購這 座廢棄的工廠,將其改造成一家棉紗廠,並將在這座擁有約1.4萬人口的城市僱傭超過800名 員工。 因為關稅問題,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也推遲了在肯色州阿卡德爾菲亞的一個10億美元 的紙業工廠項目。 受貿易戰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也在搬離中國。台灣電腦設備公司宏正自動科技(Ate n International)已把工作帶回台灣。丹麥丹佛斯集團(Danfoss)正在將供熱和液壓設備的 生產轉移到美國。任天堂將把Switch遊戲機的部分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 台灣富士康集團不久前也表示,已做好應對美中貿易戰升級的風險準備,如果蘋果公司需要 轉移生產線,富士康可以迅速行動,在中國境外其他地方組裝iPhone智能手機。 習近平在“自立更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與美國實現一定程度的分離,對中國政府來說,也是有意為之。阿里.韋恩(Ali Wyne) 是 美國國際研究機構蘭德公司的政策分析師,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有跡象顯示,美 中有各走各路的意圖,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 他說:“我確實看到了雙方都有想分開的意圖。美國把中國的技術創新, 主要體現於'2025 中國製造',看作是對國家安全的挑戰。從中國方面來講,中國覺得如果太依賴美國的高科 技輸入,如果不把對美國經濟的依賴程度從現在的水平降下來,那麼,美國就擁有了對中國 未來雄心的製衡力。” 2018年4月,美國製裁中興通訊事件,暴露了中國先進製造業受制於人的弱點,讓中國高層 深有感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多次表示, “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 己手裡。要通過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https://tinyurl.com/yxqgq5jd 心得: 三普是個生意人好嗎,他就算要肛中國, 也是想辦法狠狠的從中國撈一筆的。 三普:我要分手!把錢還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40.1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60823501.A.E89.html

06/18 10:08, 5年前 , 1F
收保護費了!一堆人台灣人在幫美國要更多
06/18 10:08, 1F

06/18 10:08, 5年前 , 2F
台灣給你
06/18 10:08, 2F

06/18 10:09, 5年前 , 3F
台灣幫美國對中國要更多!是能分到啥呢?
06/18 10:09, 3F

06/18 10:11, 5年前 , 4F
被洋屌玩弄!中台屌比誰強?自家女被洋桶
06/18 10:11, 4F

06/18 10:11, 5年前 , 5F
美國都打算跟歐洲分手了....
06/18 10:11, 5F

06/18 10:20, 5年前 , 6F
我不信拜登
06/18 10:20, 6F

06/18 12:16, 5年前 , 7F
有在一起過?!
06/18 12:16, 7F
文章代碼(AID): #1T24RDw9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