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養老靠自己的社會,正在韓國預演已回收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司波大爺)時間5年前 (2018/09/11 12:46),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449850.html 韓國人好面子,是出了名的。 可這幾年,不少國際知名媒體關注到韓國的一個陰暗面:老年人賣淫,甚至有七八十歲的 婦女為了生計,不得不出賣身體。 對此,不知道韓國人會怎麼想。 其實,這只不過是韓國快速老齡化所導致嚴重社會問題的一個側面。 韓國雖已發展成為發達國家,但韓國許許多多老年人的生活境遇,用一個詞形容,就是“ 慘”,用兩個詞形容,那是“很慘”。 這不僅讓人唏噓,更是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01 老年人淒涼的晚年生活,已經成為韓國社會的傷疤。 提到韓國老人,不少人也許會聯想到韓劇裡的奶奶輩,閒居在家,擁有長輩權威,時不時 使喚下兒媳婦,聽聽孫子、孫女的八卦。 可在韓劇之外,420萬老年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 這些老年人徘徊在各大招聘會上,就有限的崗位展開PK,而這些崗位大都是快遞員、保安 、清潔工、加油員…… 相印證的是,調查顯示,韓國就業人口中,60歲以上人員所佔比例已經從1995年的2.2%, 上升到2015年的6.5%,20年裡增長了近2倍。 很多韓國人自嘲:自己必須工作,至死方休。 但對於很多沒有多少技能,特別是女性,再就業難度太大。他們為了生存,只能從事很“ 卑微”,甚至屈辱的工作。 CNA一年前報導過首爾一個金女士,81歲,嚴重佝僂,但她不論酷暑嚴寒,每天從早到晚 都在外拾荒,撿100公斤垃圾,以100韓元每公斤的價格賣給廢品收購站,能得到1萬韓元 (約60元人民幣),這就是她為生的全部收入。 她解釋:要靠這些錢來買藥、買吃的,有時餓了,只能喝水充飢。 還有老年女性,不得不從事自己所不齒的行當:賣淫。 以至於有個專門的詞“巴克斯酒女”稱呼這個人群。 因為她們以向男性兜售一種叫“巴克斯酒”(一種功能飲料)為掩護,賣酒,也賣身。 感興趣的男人,買下一瓶飲料,接下來就順理成章地到附近廉價旅館完成皮肉交易,一次 價格在2—3萬韓元,如果是常客還能打折。 據研究人員表示,僅在首爾的Jongmyo公園就有400名左右的“巴克斯酒女”。她們年齡大 都超過50歲,部分甚至在80歲以上。 韓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老來從事這個行當,很多女性老年人覺得很不光彩,但為了生活 ,別無他法。 有部電影《酒神小姐》,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02 韓國老年人貧困是發達國家罕見的。 據調查,在韓國65歲以上老人,其中將近50%生活在貧困之中(就是不到家庭收入中位數 1/2)。 首爾Tapgol公園裡有寺廟的施粥鋪,每天大量老年人排隊領取免費午餐,原定每天接待上 限為 140 人,後來被迫增加到 200 多人。一名志願者說:“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他們一天 中唯一一頓飯,如果我們不照顧他們,他們只能上街乞討”。 貧困帶來精神巨大壓力,甚至侮辱,很多韓國老年人選擇自殺結束這種沒有顏面的生活。 韓國在所有OECD(經合組織)國家中,老年人自殺率最高,以至於著名財經雜誌“經濟學 人”稱這是“韓國的恥辱”。 在2012年,韓國70歲以上老年人自殺率高達10萬分之116,其中男性更是達到10萬分之192 。 2017年,韓國有7391個老人選擇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說,韓國平均一天就有20個 左右的老人自殺身亡。 03 韓國老年人貧困,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錯誤導致的。 政策錯誤一:短視的人口生育政策。 當初,韓國政府簡單地從服務經濟發展考慮,輕率地改變人口政策。 其中,1961—1995年控制人口增長,1996—2003年開始放寬人口生育,2004年之後又開始 瘋狂刺激生育。 有人蒐集了幾十年裡,韓國人口口號: 1961年,不節制生育的後果就是乞丐; 1973年,不分男女,優育標準2個; 1980年代,優育1個女兒強過10個兒子; 兩胎也多 …… 2004年,爸爸,我一個人很孤獨,我想要弟妹。 錯誤的人口政策後果是,韓國人口出生率一落千丈,在1960年代韓國一個育齡婦女平均生 育5個子女,而今這個數字持續下滑到1.03,比日本還低。 其實,綜合出生率低於1.2,就意味著人口規模要萎縮。早在2014年,有人就計算到2750 年,韓國將絕種亡國。 人口生育率一旦下降,就很難反轉。這些年韓國政府終於醒悟,千方百計刺激生育,但完 全無濟於事。 與之相伴的是,老年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的比重快速上漲,韓國比西方、日本老齡化的速 度要快得多。 據預測,到2060年,韓國超過40%的人口將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年輕人比重持續降低,影響經濟活力,和整個社會供養老年人的能力。 04 錯誤政策二:遲來的養老保障政策。 作為一個後發國家,韓國從1960年代起,開始埋頭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並創造出舉世矚 目的“漢江奇蹟”。 韓國人均GDP1961年是83美元,到1979年達到1745美元,並在幾十年裡保持8%的經濟年增 長率。 但期間很長一段時間,韓國政府過於偏重經濟建設,在社會保障上,幾乎沒有花什麼工夫 。 其實,早在1973年,韓國政府計畫實行國民福利年金制度。但因為中東石油危機波及韓國 ,物價上漲,經濟不景氣。所以,該制度被輕易放棄。 直到1988年,韓國正式開始實行國民年金制度。又過了10多年,所有國民才被納入年金保 障範圍。 但實際保障範圍仍然很低,現在只有1/3的老人能拿到養老金。 時至今日,韓國政府在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在OECD國家中排名倒數第2,韓國政府並沒 有拿出更多真金白銀來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 即便如此,有幸領取養老金也只有20萬韓元(約1200人民幣),根本就難以維持最基本的 生活。 下面是韓國物價調查,比如,大米1公斤2900韓元、蘋果1公斤6900韓元,12個雞蛋3300韓 元,1公斤牛肉2.4萬韓元。 這寥寥的養老金來養老,完全是杯水車薪。 很多韓國老人很憤怒:他們年輕時的奮鬥,換來國家經濟騰飛,老來卻得不到基本生活保 障。 05 而家庭,作為最後一道養老防線也被擊穿。 在韓國,傳統上也是依靠家庭養老。但是,一方面,由於年輕人受到了更多西式教育,親 情淡漠,有1/4韓國老人獨居。 而隨著經濟發展,韓國社會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很多年輕人就掙紮在貧困線邊緣,根 本無力照顧老人。 而更觸目驚心的是:瘋狂的社會掏空了韓國人。 韓國人和中國人一樣,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很多人傾其所有來培養子女。 有數據顯示,在韓國,將孩子培養到大學畢業,要花大約相當於170萬人民幣,這差不多 是月薪百十萬韓元者10年的收入。 孩子結婚,父母也得籌措,有了孫子輩還要幫襯一把。 韓國大城市房價這些年飛漲,以首爾江南區公寓為例,不到6年,房價漲了110.9%。 高昂的房貸、車貸,還有城市精彩、刺激的消費掏空了年輕人的收入和父母的養老錢。 贍養父母,對很多子女來說,即便有心,但卻無力。 父母為了不拖累子女,選擇自殺的新聞,在韓國也不少見。 韓國錯誤的人口政策,吝惜民生投入,加上貧富差距、高昂的子女供養開支,最終共同導 致幾百萬老年人晚景淒涼。 對韓國這樣一個取得非凡經濟成就的國家來說,真是讓人費解:經濟發展的目的到底是什 麼。 當然,我們每個人也要想一想:養老靠自己,真的只是來自鄰家淒慘的故事、八卦? 但願如此吧。 --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技三定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153.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36641169.A.C80.html

09/11 12:51, 5年前 , 1F
老天有眼 是誰說的?
09/11 12:51, 1F

09/11 12:53, 5年前 , 2F
安樂死即可解決問題
09/11 12:53, 2F

09/11 13:53, 5年前 , 3F
廢出博愛座,從你我開始做起
09/11 13:53, 3F

09/11 13:53, 5年前 , 4F
老子化不是年輕人的原最,最大原凶是老人
09/11 13:53, 4F

09/26 23:49, 5年前 , 5F
不是吧2060..那不就是現在的年輕人變老人嗎?
09/26 23:49, 5F
文章代碼(AID): #1RbqYHo0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