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二十四節氣的誤區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翻滾吧! 老宋!)時間7年前 (2016/11/13 14:22), 7年前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灣的鄉民經常對節氣以訛傳訛,甚至包括教師、教授都一樣 我這30年來常聽到的誤區: 一、24節氣是中國華北溫帶才適用 台灣不準啦。 二、24節氣要看黃曆。 三、算命師說 根據古曆 立春是幾月幾號 中央氣象局不對啦... 首先:節氣其實非常簡單易記,時間也很固定。而且節氣講的是相對氣候特徵 除非算命,否則不用那麼準確哪一天。節氣就是每15、16天一變。 (突然想到3歲時先父就叫我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用最好記的春秋分(3.21、9.21前後)、冬夏至(6.21、12.21前後)當基準前後推算 就很好記了。但在講節氣實用方法前,先講節氣產生誤區的原因 中國在近代以前保證80%以上的人是文盲,不到2%的人能讀書, 陰曆符合人民使用直覺(月圓缺就是1月了) 但農耕、軍事與工程都得用陽曆(畢竟陽曆就是照太陽運行而定) 於是陰曆是通用曆,陽曆是專業曆,剛好和現在相反。 陽曆只有少數的專業人士(如欽天監,就是現在的中央氣象局 或是某些儒將,如杜預、左宗棠、或工程專家,如李冰等熟悉) 一般的文官與軍官或許識字,但不熟悉陽曆,解決之道就是將節氣寫入黃曆中。 你不熟陽曆沒關係,會看黃曆就好。 (這就是誤區二的產生原因 我當時說節氣根本不用看古曆,還有某師大教授質疑我 說我的說法還需要論證 幹) 至於那些江湖術士(或該稱河井?連江湖都不該算)說的啥算命要照古曆.... e04,你們所謂的古曆誰修的? 元的郭守敬、清的戴進賢等人, 阿他們就是那時的中央氣象局官員啊! 只是因為以前工具不好,修一次耗時觀測甚久,所以幾百年修一次, 現在中央氣象局每年自動修啊...........。如果郭守敬有知, 一定會大喊,來人啊,把這些江湖術士給我抓去送辦...。 (所謂的算命正統古籍,講的節氣也是依照當時司天監、欽天監科學觀測的曆來算啊。 就曆法而言,沒甚麼古籍,只有科學 這就是誤區三的由來) 最後回到最重要的誤區一:24節氣只要有四季都適用,只有純熱帶不管用 立春 太陽位於黃經315度,2月3-5日交節 重點是冬天的feeling會開始逐漸消失 雨水 太陽位於黃經330度,2月18-20日交節 重點是常有第一波有規模的南風北上,各地都會降雨。 驚蟄 太陽位於黃經345度,3月5-7日交節 重點是昆蟲又開始繁衍了(基本上只有恆春不適用。) 春分 太陽位於黃經0度,3月20-22日交節 春天的中間,白天夜晚剖一半。 清明 太陽位於黃經15度,4月4-6日交節 植物繁茂,景象「清明」 所以在各地都常是花季 穀雨 太陽位於黃經30度,4月19-21日交節 通常前後10天內會有第一波強烈南風可觀雨水,如果這前後10天沒雨,就會有 農業官員或水利官員出來緊張了。 夏季 立夏 太陽位於黃經45度,5月5-7日交節 夏天的開始 小滿 太陽位於黃經60度,5月20-22日交節 梅雨季,主要植物成長季 芒種 太陽位於黃經75度,6月5-7日交節 芒 指南方主要穀物開始準備收割 種是指晚穀要種了 這是少數比較偏南方的描述 夏至 太陽位於黃經90度,6月20-22日交節 阿就太陽照最久。 小暑 太陽位於黃經105度,7月6-8日交節 阿就現在會很熱。 大暑 太陽位於黃經120度,7月22-24日交節 阿就現在前後才會最熱。這絕對大家都一樣。 立秋 太陽位於黃經135度,8月7-9日交節 只是個節氣。 處暑 太陽位於黃經150度,8月22-24日交節 秋老虎 告訴你還是很熱。 白露 太陽位於黃經165度,9月7-9日交節 偏北方的敘述,意思是晚上會有開始有露水,但廣義是早晚溫差開始變大 秋分 太陽位於黃經180度,9月22-24日交節 秋天的中間,白天夜晚剖一半。 寒露 太陽位於黃經195度,10月7-9日交節 偏北方的敘述,意思是清晨會有開始有寒冷的露水,但廣義是早晚溫差快速變大 霜降 太陽位於黃經210度,10月23-24日交節 偏北方的敘述,但廣義是風向開始長時間轉北 晚上有寒意,台灣西部有經常霾害 Orz (因為翻山下沉氣流會壓住污染物擴散) 冬季 立冬 太陽位於黃經225度,11月7-8日交節 冬季的開始。 小雪 太陽位於黃經240度,11月21-23日交節 開始會有所謂的寒流、但到南方大概就稱一道鋒面 大雪 太陽位於黃經255度,12月6-8日交節 開始會有所謂的大寒流 冬至 太陽位於黃經270度,12月21-23日交節 太陽日照最短 小寒 太陽位於黃經285度,1月5-7日交節 有夠冷但還沒最冷 大寒 太陽位於黃經300度,1月19-21日交節 最冷就這時候啦 最後,節氣其實只是相對的,其代表的是日照和季風的普遍現象 所以適用範圍絕對不只中國北方,整個東亞季風區的適用,但不能死守霜雪字眼就對了 現象前後10天內發生都算正常 家裡不作農,實用的就包括到處暑都很適合游泳、最冷一定在一月下旬、 白露後登山就要小心入夜溫度下降...... 忘了補Hate點 那些學者還好意思說教育失敗 他們自己連節氣都搞不清楚 還好意思跟別人談教育 ㄘㄟˋ ※ 編輯: Fed (1.175.183.172), 11/13/2016 14:23:48

11/13 14:27, , 1F
台灣南部不能算很明顯的四季吧 沒寒流基本比較像三季
11/13 14:27, 1F

11/13 14:29, , 2F
天體、國體、身體?
11/13 14:29, 2F

11/13 14:37, , 3F
節氣沒有不準吧 就只是一年切24份啊
11/13 14:37, 3F

11/13 14:59, , 4F
一太陽年有幾天?
11/13 14:59, 4F

11/13 15:06, , 5F
365又1/4啊
11/13 15:06, 5F

11/13 15:59, , 6F
以前觀測及通訊不易 節氣多是冬至後幾天去定
11/13 15:59, 6F

11/13 16:02, , 7F
但是閏年或閏日有誤差 或是歲差,進動而改變
11/13 16:02, 7F

11/13 16:03, , 8F
現在用天文觀測資料較準 所以舊算法應該要被揚棄
11/13 16:03, 8F

11/13 16:20, , 9F
專業,推一下
11/13 16:20, 9F

11/13 16:27, , 10F
那請問一下,現在農夫種菜還有看農民曆來種菜嗎
11/13 16:27, 10F

11/13 16:55, , 11F
你日立(日曆)系?
11/13 16:55, 11F

11/13 17:58, , 12F
推專業 又學了一課
11/13 17:58, 12F

11/13 19:41, , 13F
專業推
11/13 19:41, 13F

11/13 20:30, , 14F
節氣口訣還有後面四句。四時節氣永不變﹐最多相差一兩天
11/13 20:30, 14F

11/13 20:47, , 15F
用法跟西曆九成像
11/13 20:47, 15F

11/15 20:27, , 16F
推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 有道理
11/15 20:27, 16F
文章代碼(AID): #1OA0Q8rK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