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台灣歷史大事記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Hi~)時間15年前 (2008/11/29 20:34), 編輯推噓8(803)
留言1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篇文章對台灣有史以來的大事均予以記載,非常不錯,政治和歷史關系密切,故茲 以轉載。 公元1500年以前   約3萬年前,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左鎮人”從大陸東南沿海到達台灣.   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台灣台東縣出現標志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特征的長濱 文化.   公元前5000年-元前3000年,以新石器時代為特征的台灣大坌坑文化出現.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台中縣出現牛馬頭文化.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台灣屏東出現鵝鑾鼻文化.   公元前2500年,台灣地區出現與大陸文化有密切淵源的新石器文化“鳳鼻頭文化”.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年,新店溪、淡水河、台北盆地出現園山文化.   200年,從苗栗到彰化的海岸地區出現標志進入鐵器時代番仔園文化.   230年,吳王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1萬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607、608年,隋朝將軍朱寬兩次橫渡台灣海峽,到達流求(台灣).   610年,隋煬帝派將領陳棱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領兵萬余人到達了台灣.   1171年,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建起200間房屋,派水軍長期駐守.   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征討日本,途經台灣和澎湖.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員到台灣“宣撫”.   1292年,元政府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隸屬于晉江縣.   1297年,元政府派福建省都鎮撫張浩、福州新軍萬戶張進二人率軍前往流求招諭.   1335年,元正式在澎湖設立了政府管理機構□□“巡檢司”.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撤消澎湖巡檢司,將在澎湖居民盡遷內地。後澎湖巡檢司又 恢復.   1403至1424年(明成祖永樂年間),鄭和率領船隊曾在台灣停留. 1500年-1683年   l563年(明嘉靖42年), 俞大猷、戚繼光追剿海盜林道乾入台.   l580年,西班牙耶穌會教士前往澳門,歸途遇台風抵台.   1592年,日本海盜侵擾台灣雞籠、(水+扈)尾.(基隆.淡水)   1593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原田孫七郎到台灣催促納貢未成.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   1602年,荷蘭派韋麻郎率領船隊東來,進攻澳門,遭到中國軍民的抵抗.   1603年1月8日,沈有容全殲竄入台灣的倭寇.   1604年,明朝政府在澎湖設立了名為“遊歲”的軍事管理機構,並屯軍.以防倭寇侵擾.   1604年8月,韋麻郎又率領船隊進犯澎湖.   1604年10月,福建都司沈有容率領戰艦50艘驅逐進犯澎湖的荷蘭人.   1615年,德川幕府派四千士兵遠征台灣,中途因台風遇難.   1616年,日本軍閥政府派船進犯佔灣,遭到明軍重創.   1621年,顏思齊率人居台灣,鄭芝龍附之.   1622年6月荷蘭再次派遠征艦隊總司令雷約茲率領軍艦14艘,再次侵入澎湖並對福建沿 海進行騷擾.   1622年7月13日,福建巡撫南居益迫使荷軍拆城.   1623年,明朝禁止船只航行台灣.  1624年9月,荷蘭殖民者侵佔了台灣.   1625年,荷蘭殖民者建築熱蘭遮城(今赤嵌城)從此開始在台灣近38年的殖民統治.   1626年 ,西班牙艦隊登陸雞籠(今基隆).   1629年,西班牙軍在淡水建造聖多明哥城(淡水城).   1629年,荷人出兵征服小琉球.   1630年,鄭芝龍來台拓墾.   1634年,荷蘭軍于台南建造的熱蘭遮城(今赤嵌城)竣工.   1635年9月5日,台南麻豆社人民舉行反荷武裝起義.   1635年11月,麻豆社被攻破.  1636年3月,蕭壟社被攻破.   1641年,荷蘭人出兵佔領北部的雞籠(今基隆)、淡水,控制了北部沿海.   1652年,荷蘭人建普羅民遮城.   1652年,郭懷一與福建、廣東等移民密謀反荷起義.   1652年9月7日,郭懷一聚集義民16萬人,襲擊赤嵌樓.   1656年,清政府實施海禁.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將士2萬5千余,戰船百余艘進軍台灣.   1661年4月30日,鄭成率軍在台灣登陸.   1661年5月3日,荷蘭方面派出兩名高級官員與鄭成功進行談判.   1661年5月4日,普羅文查城荷軍簽署投降協議.   1661年5月5日,鄭成功進入大員市區,形成了對熱蘭遮城的包圍.   1661年8月中旬,荷蘭援兵抵達台灣.   1661年9月16日,荷蘭援軍配合熱蘭遮守軍向鄭軍水師發動攻擊戰敗.   1661年12月,荷軍主帥逃回了巴達維亞.   1662年1月25日,鄭軍向熱蘭遮城發起猛烈攻擊,粉碎了荷蘭殖民者的頑抗.   1662年1月27日,荷蘭的台灣評議會決定投降.   1662年2月3日,鄭、荷雙方的代表在大員市鎮的稅務所完成了協議換文.   1662年2月9日,荷蘭人退出熱蘭遮城投降,鄭成功收復台灣.   1666年,台灣第一座孔廟落成.   1669年,康熙皇帝派大臣到福建主持與鄭經談判.   1673年,沈光文設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1674年,大陸發生“三藩之亂”,鄭經乘機從海上出兵,遭失敗.   1680年,鄭經撤出廈門,完全退守台灣.   1681年,鄭經病逝,島內因爭權出現混亂.   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領水陸官兵2萬余人,戰船200余艘,向台灣、澎湖進發.   1683年10日,清軍向澎湖發起進屢.   1683年10日16日,鄭軍與清軍進行激戰,鄭軍大敗. 1684年-1894年   1684年7月31日,鄭克(土+爽)派人到澎湖向施琅請降.   1684年9月17日,鄭軍向清軍正式遞交了降書和所有印冊.   1684年10月3日,施琅親自前往台灣,接受了鄭氏的歸降.   1684年,清政府決定在台灣設一府三縣,並明諭台灣隸屬福建省管轄.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吳球起義.   170I年(康熙四十年),劉卻起義.   1721年5月14日,朱一貴于羅漢門起義.   1723年(雍正元年),朱一貴起義被鎮壓.   1723年,清政府增設了彰化縣和淡水廳.   1725年,清政府開放熟番地區準租給漢人.   1726繼,清廷將台灣鹽業由民營賂為官營制.   1727年,清政府又添設了澎湖廳,並將台灣正式定為官方統一名稱.   1732年(雍正十年),吳福生起義.   1745年,清廷允許移民攜眷屬入台.   1748年,清政府停發來台執照.   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黃教起義.   1783年,大陸的秘密結社“天地會”傳入台灣.   1786年,清政府嚴令解散“天地會”,並緝捕會黨.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11月底,林爽文起義.   1786年12月13日,林爽文義軍攻下鳳山.   1786年12月19日,林爽文與林合兵圍攻台灣府城.   1787年,清政府派大學士福康安、領侍衛大臣海蘭察,調川、湘、貴、粵四省兵分幾 路入台.   1787年12月初,福康安率兵抵鹿港.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2月I0日,林爽文被捕.   1795年(乾隆六十年),陳周全起義.   1796年(嘉慶初年),黃鬥奶起義.   1805年(嘉慶十年),林瓶起義.   1811年(嘉慶十六年),高勇起義.   1823年(道光三年),林永春起義.   1841年,中、英首次在台交戰,停泊雞籠的英籍船艦納爾不達號(nerbudda)被擊沉.   1853年,李石與楊文愛、林清等十余人,在灣裡街村起義.   1854年,美國伯理派阿布特率艦隊開到台灣,調查台灣地質礦產,力主佔領台灣.   1862年,戴潮春起義.   1863年,戴潮春被捕、遇害.   1865年,戴潮春起義被平息.   1867年,美國入侵台灣,當地軍民奮起障擊,迫使侵略軍退出台灣.   1870年以後,實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開始對外“開疆拓上”,把琉球和台灣作為擴張 的目標.   1874年4月,日本侵入台灣,台灣軍民英勇抗擊.   1874年I0月,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協,日本向清政府索取了50萬兩白銀,退出台灣.   1875年,清政府為鼓勵開墾土地,在台灣設置了招墾局.   1875年,台灣行政機構增為2府8縣4廳,統治台灣澎湖全部地區,並把原地名雞籠 改為基隆.  1883年12月,法國挑起了中法戰爭,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侵略目標首指台灣.   1884年7月,劉銘傳率軍進入台灣,加強台灣海防.   1884年,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軍重創.   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訂,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1885年7月,左宗棠上疏,建議立即建立台灣省.   1885年10月,慈禧太後下懿旨,詘準左宗棠提出的台灣建省方案.   1887年,劉銘傳在台南台北兩地分設“清賦總局”.   1887年底,台北創設郵政總局.   1888年3月3日,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正式上任,台灣省正式建立.   1893年,建成台灣第一條鐵路。鐵路北起台北,南抵新竹.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 1895年-1945年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伊籐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列島割讓給 日本.   1895年5月25日,上午台灣抗日政府正式成立,定名為台灣民主國.   1895年5月29日,日軍開始進攻台灣,台灣軍民英勇抗擊.   1895年6月1日,清政府的代表李經方與日本人簽訂《交接台灣文據》,台灣正式 割讓給日本.   1895年6月3日,日本陸海軍同時向基隆發起進攻,基隆失陷,台北危急.   1895年6月6日,“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逃回廈門.   1895年6月7日,日軍進入台北城.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台北舉行始政儀式,正式建立起在 台灣的殖民統治.   1895年7月,日本的“總督府”派人在台北成立“國話傳習所”,推行奴化教育.   1895年9月16日,日軍成立“南進司令部”,調集4萬大軍,海陸並進,向台灣南 部進犯.   1895年10月11日,抗日義軍與日軍在嘉義展開激戰。日軍戰敗.   1895年10月12日,抗日義軍退出嘉義城.   1895年10月19日,劉永福乘坐英國輪船內渡.   1895年10月21日,日軍佔領台南城.   1898年,日本在台灣制定旨在實施奴化教育的《台灣公學校規則》.   1899年,日本殖民者成立台灣銀行,控制了全島的金融.   1913年,羅福星領導的苗栗起義爆發.   1915年3月,西來庵起義.   l9l8年,孫中山抵台北.   1920年,留日的台灣學生成立“新民會”進行新文化的啟蒙.   1924年,台北師范學校學生罷課.   1930年,高山族人民的霧社大起義爆發.   1931年,台灣民眾黨被禁止結社及活動.   1936年,日本積極獎勵日人移住台灣.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台灣人踴躍抗日,日本重派武官總督鎮台.   1941年,日本駐台`督在台灣發起所謂獻金報國、儲蓄報國活動,以補救軍費的 不足.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12月9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宣布廢除中日之間的一切條約和協議.  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國在開羅召開最高首腦|議,中國代表明確提出台灣、 澎湖應歸還中國.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簽署《開羅宣言》嚴正宣言:“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 領土,檠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ハ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將台灣、澎湖交還中國.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條款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簽署.   1945年10月25日,國民黨政府在台北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 1946年-1949年   1946年,留台日人全部遣回日本.   194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爆發.   1947年3月3日,王添燈等人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當局協商解決問 題.   1947年3月5日,工人、農民和學生組成武裝隊伍,攻打國民黨軍隊據點,搗毀國 民黨黨部.   1947年3月7日,陳儀拒絕“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理大綱”.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通過其在陝北的電台發表廣播,表示支持台灣人民的反 抗鬥爭.   1947年3月8日,國民黨當局從大陸調來的兩個步兵師和一個憲兵團分別在基隆、 高雄登陸,開始大肆鎮壓起義群댮   1947年3月I0日,蔣介石發表處理“2﹒28”事件的談話,陳儀宣布解散“2.28 ”事件處理委員會.   1947年3月17日,白崇禧在台灣發表處理“2.28”事件的意見.   1947年3月25日,國民黨政府宣布“2.28”事件已經解決.   1947年3月,美駐台北領事館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和“聯合國托煄角霈휮   1949年1月27日,美軍顧問團撤離中國.   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的社論.   1949繼4月,國民黨當局頒布地租條例.   1949年5月20日,陳誠頒布“戒嚴令”,在台灣境內實施戒嚴.   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了《論人藪民主專政》一文,其中強菅了“一邊倒” 的方針.   1949年8月5日,美國發表《中美關系白皮書》.   1949年12月7日,國民黨宣布退守台灣,國民黨“政府”遷至台北,海峽兩岸從此 再度隔絕.   1949年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至台北.   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出《關于台灣政策宣傳指示》說:“台灣在政治 上地理上和戰略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明確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在1950年解 放台灣、海南島和西藏,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 1950年-1978年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代表美國政府正式發表對台問題聲明,重申了開羅宣言和 波茨坦公告的規定.   1950年1月13日,在美求援達一年之久的宋美齡黯然返台.   1950年2月6日-13日,國民黨當局派飛機連續襲擊上海市13次.   1950年2月19日,美制國民黨飛機轟炸南京.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台北宣布繼續行使“總統”職權.   1950年4月26日,國民黨當局修訂頒布“懲治叛亂條例”,Y格限制台灣民眾與大 陸人民的交往聯系.   1950年5月9日,3架國民黨飛機空襲福州.   1950年5月16日,蔣介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 年掃盪,五年成功”   1950年5月18日,人民解放軍解放舟山群島.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解放台灣的計劃被推遲.   1950年6月27日,杜魯門下令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止對台灣的任何進 攻”.   1950年6月29日,美國第七艦隊的6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和1艘運輸艦侵入台灣海 峽.   1950年8月初,美國又派第13航空隊進駐台灣,並發表“台灣地位未定”的謬 論.   1950年10月,美國提出受到蘇聯和中國政府質詢的關于對日和約問題的備忘錄.   1950年10月,蔣介石集團召開國民黨七大,通過關于反攻大陸的決議案.   1951年,“台獨”分子在日本建立組織.   1951年6月,台灣實行公地放領.   1951年9月4日至8日,“對日和約”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召開.   1952年9月20日,國民黨軍隊襲擊大陸沿海並一度佔領南日島.   1953年,台灣開始實施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   1953年1月1日,蔣介石發表《告同胞書》,叫嚷軍事第一,反攻第一,“復國雪 恥”.   1953年2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下令將原來的“台灣海峽中醞化”政策改為“單 方面防守台灣”.   1953年4月,國民黨當局頒布具體實施條例,購買地主的土地.   1953年7月16日,蔣軍1萬多人突Ш襲擊福建省東山島,被人民解放軍擊潰.   1954年7月26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布要解放台灣.   1954年9月3日□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連續對金門、馬祖諸島蔣軍實行懲罰性打 擊.   1954年12月2日,美國同蔣介石集團簽訂了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   1954年12月8日,周隋來發表聲明,指出美台“共同防御條約”是“非法的,戰爭 的條約”.   1954年12月10日,美蔣交換“諒解”“換文” 正式取得在台、澎樁附近地區部 署軍隊的“權力”.   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了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島.   1955年1月24日,周恩來總理發表《關于美國政府幹涉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聲明 》.   1955年1月28日,美國會公然授權美國總統在必要時可以使用美國軍隊防守有關沿 海島嶼.   1955年2月初美國在台灣海峽集中了包括6艘航空母艦和近百艘巡洋艦、驅逐艦在 內的數百艘軍艦.   1955年2月5日,蔣軍在美艦的幫助撤出大陳島.   1955年2月25日,蔣軍又撤出南虎山島.   1955年4月,周恩來在訪問緬甸時說如果美軍撤退,我們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 灣.   1955年5月13日,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條件下,爭取和平 的解放台灣”.   1955年7月30日,周總理重申只要美國不幹涉中國的內政,中國政府願和台灣當局 協商和平解放台灣.   1956年,“台獨”分子在美國建立組織.   1956年7月16日,周隋來在會見原國民黨中央通訊社記者曹聚仁時,首次提出第三 次國共合作的設想.   1957年春,蔣介石派國民黨“立法委員”宋宜山到北京與周恩來、李維漢等領導 人接觸.   1957年10月,國民黨召開全會,由“保衛台灣,建設台灣”,發展到“反攻大陸 ”.   1957年11月,美國第六艦隊在台灣南部海域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1957年11月28日起,國民黨出動部隊11萬多人,進行全島大演習.   1958年1月22解放軍海軍與國民黨海軍在馬祖列島附近發生激烈海戰.   1958年3月,美國成立了“美軍駐台協防軍援司令部”,全權揮在台美軍和國民黨 軍隊.   1958年3月14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到台,與蔣介石會商“台美合作問題”.   1958年7月,美國慫恿國民黨部隊加強對中國大陸騷擾.   1958年7月,美國支持蔣介石集團在台灣海峽地區進行戰爭挑舋.   1958年8月,美國援助台灣的第一批F-100型戰機運抵台灣.   1958年8月6日,台當局“國防部”宣布台灣海峽情況高度緊張,命令部隊進入緊 急戒備狀態.   1958年8月17日,毛澤東在北戴河會議上出炮轟金門,攻而不取的決定.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金門等島嶼的蔣介石軍隊實行炮 擊.   1958年9月6日,周恩來發表聲明,重申解放台、澎、金、馬是中國的主權,任何 外國不得幹涉.   1958年9月7日起,美軍第七艦隊開始為金門補給艦隊護航.   1958年9月下旬,蔣介石公開表示固守金、馬.   1958年10月6日,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1958年10月25日,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解告台灣同胞書》.   1958年1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為其軍事幹涉制造輿論的美國駐外使團的備忘錄 .   1958年12月10日,美國宣布從台灣地區撤出部分海空軍.   195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劉少奇發布特赦令,首次對確有改惡從善的國民黨戰犯 實行大赦.   1961年10月10日,蔣介石發表文告,再次鼓吹“光復大陸失土”.   1962年1月1日,蔣介石公開宣布:“對反共作戰,已經有了袒分準備,隨時可以 開始行動”   1962年,蔣介石成立“反攻行動委員會”,下達“征兵動員令”.   1962年開始,台灣當局連續派遣武裝特務竄犯祖國大陸.   1963年11月,國民黨九大確定了所謂“反共復國總體戰方略”.   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法國承認中華H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 府.   1965年,高雄、台中等地先後建立了三個出口加工區,台灣進入經濟起飛階段.   1969年3月,國民黨召開“十全”通過了“積極策進反攻大陸案”.   1970年1月,中美大使級會談在華沙恢復.   1970年1月,“台獨”分子彭明敏逃往美國.   1970年,統一指揮“台獨”的“世界台灣人爭取獨立聯盟”(即“台獨聯盟”) 在美國成立.   1971年7月8日,基辛格秘密訪華.   1971年7月15日,中美雙方就基辛格訪華發表公報.   1971年10月25日,美國企圖在聯合國制造“兩個中國”的“重要問題”提案被否 決.   1971年10月25日,聯大以壓倒多數通過2758號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 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將台灣驅逐出聯合國.   1971年,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   1972年2月4日,台“外長”周書楷在“監察院外交委員會”上宣稱,今後台“將 採取彈性外交”.   1972年2月21日,尼克鬆訪華.   1972年2月27日,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上海公報》.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簽署聯合聲明,日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 一合法政府.   1973年2月,中日兩國達成了互相在對方首都設立聯絡處的協議.   1973年11月,國民黨十屆四中全會確立了“彈性外交”的原則.   1974年,台南縣左鎮鄉再次發現人類化石.   1975年12月,福特總統訪問中國.   1977年5月,卡特就任美國總統,派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   1978年10月8日,鄧小平提出,我們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不作不使用武 力的承諾.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聯合公報發表,美國再次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 1979年-1987年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了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   1979年1月1日,美國通知台灣:“結束外交關系”.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後,蔣經國公開提出維持美台“新關系五原則”.   1979年1月8日,鄧小平明確表示,將來台灣實行什麼制度,可以根據台灣人民的意志 決定.   1979年3月1日,中美兩國互派大使.   1979年4月,美國會通過了“與台灣關系法”.   1980年1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向中國提供貿易最惠國待遇的決議案.   1980年5月16日,台“交通處”通告,禁止外籍商船直接往返于祖國大陸台灣各對外 港口.   1980年6月9日,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口號.   1980年8月23日,“國貿局”通令“台灣所有輸出廠商及貿易商,不得與大陸進行貿易 ”.   1981年3月,國民黨正式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定為該黨的綱領.   1981年4月,國民黨召開十二大,通過了《貫徹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   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說表示“和平解決不可能,不排除用武力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   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向新華社發表談話,進一步闡明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 政策.   1981年12月4日,中美開始就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問題進行談判.   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首次提出飽坐@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   1982年8月17日,中美發表對台軍售問題的聯合公報,宣布分步驟解決.   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進一步闡述了實現台灣和祖國大陸和平統一的構想.   1983年9月30日,國民黨的《香港時報》提出“和平統一六原則”.   1983年11月15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了一項“台灣前途決議案”.   1984年1月30日,台“行政院長”宣布,台灣人員在“國際學術、科技、體育、文化等 方面的會議和活動”中,可以與大陸人員接觸交往.   1984年3月,美國宣布:美政府“工作階層的官員”可以以“美國在台協會”顧問的身 痳赴台“旅行”   1984繼3月,台當局“經濟部”宣布放寬自港澳轉口產品限制,默許民間通過轉口形式 與大陸通商.   1984年7月,台灣當局接受國際奧委會的改名決定,以“中國台北”名稱參加體育交流 .   1985年7月4日,台灣當局宣布了轉口貿易“不接觸、不鼓勵、不幹涉”的“三原則”.   1986年3月,蔣經國在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中國國民黨對于統一的主張” .   1986年5月3日,台灣“中華航空公司”機長駕機飛回祖國大陸.   1986年10月14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台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的方案.   1987年3月6日,“行政院長”俞國華首次承認以台灣的武力進攻大陸“是不可能的” 1987年10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有關接待台胞辦法.   1987年11月,台灣當局有限度開放台灣民眾到大陸探親. 1988年-2001年   1988年2月,李登輝繼任“總統”表示:“中華民國的國策”就是只有一個中國 的政策.   1988年4月18日,台灣紅十字會開始受理轉遞大陸信件.   1988年7月,國民黨召開“十三大”,把其政策重點從“反共復國”轉變成“偏 安等待”.   1988年7月,國務院正式公布《關于鼓勵台灣同胞投資的規定》.   1988年8月23日,台當局設“大陸工作會報”與“大陸工作指導小組”,以統籌 、指導新的大陸政策.   1988年9月9日,台灣客輪開始駛往基隆--那霸--上海航線.   1988年11月,台成立“支持其申請‘重返聯合國’的第三世界國家為援助對象的 經濟合作發展基金”   1988年11月9日,台當局“國防部長”表示,將在5年內裁減25萬人,使台灣軍隊 維持在50萬人.   1989年7月19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所謂“台灣的前途”的“285號”議案.   1990年4月30日,台灣當局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1990年5月6日,李登輝發表對兩岸談判的看法,提出所謂“一國兩府”論.   1990年6月,江澤民第一次提出在國共兩黨談判時,歡迎台灣各黨派、團體野N 表性的人士參加.   1990年9月,李登輝聲稱“台灣早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名就叫中華民國 ”.   1990年10月6日,台公布實施了“對大陸地區從事間蔥投資或技術合作管理辦法 ”.   1990年10月7日,台灣當局成立了直轄于“總統府”的“國家統一委員會”.   1990年10月8日,台灣當局撤銷“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1991年2月,李登輝主持通過“國家統一綱領”,把兩岸界定為兩個“對等的政 治實體”.   1991年6月18日,台灣“立法院”院會通過了“重返聯合國案”.   1991年8月,李登輝進一步闡述對大陸定位問題提出所蛂夾潃蚢齔左漪F治實體 ”.   1991年9月,民進黨拋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宣言.   1991年11月21日,成立了處理兩岸民間交臉事務的中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 會”.   1991年12月16日,大陸成立以發展兩岸關系,實現祖國統一為宗旨的“海峽兩岸 關系協會”.   1992年2月,李登輝以“度假外交”之名訪問了菲律賓、印尼和泰國.   1992年4月8日,海協會主動致函台灣海基會,邀請海基會董事長、副董事長或秘 書長訪問大陸.   1992年8月1日,台“國統會”提出“中國處于暫時分裂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 分治海峽兩岸”.   1992年9月2日,布什總統同意向台灣出售價值52億美元的150架F□16戰鬥機.   1992年10月,江澤民在中共十四大報告中提出:“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什麼問題 都可以談.   1993年4月27日□29日第一次“汪辜會談”的舉行.   1993年6月,台灣當局決定開始爭取“參與聯合國”.   1993年8月,中美洲7國向聯大提出要求把台灣問題列入聯大第28屆會議議程.   1993年9月,中美洲7國在第48屆聯大提出支持台眱返聯合國的“在國際體系痐特 別情況”提案.   1993年9月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台灣問題與中國 的統一》白皮書.   1993年12月台“經濟部長”江丙坤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後拋出所謂“階段性 兩個中國”政策.   1994年3月,全國人大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衽投資保護法》.   1994年4月14日,李登輝接受台觖W《自由時報》專訪,公開否認“一個中國”原 則.   1994年5月,李登輝參加南非總統曼德拉就職典禮.   1994年7月,台灣當局召開j陸工作會議,會上“行政院陸委會”發表了《台灣 兩岸關系說明書》.   1994年10月,“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以2002年亞運會台灣申辦委員會主任身份 赴廣島出席了開幕式.   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發表了題為《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 的重要講話.   1995年5月22日,美國政府宣布允許李登輝以“私人”、“非官方”身份訪問美 國.   1995年5月23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就美允許李登輝訪美向美國政府提出強 烈抗議,召回駐美大使.   1995年5月28日,兩會就第二次“汪辜會談”的時間、地點、議題等達成共識.   1995年6月7日,李登輝以私人身份訪美,在美散布分裂言論.   1995年6月8日,李登輝公開發表講話,再三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或“在台灣 的中華民國”.   1995年7月21日-26日,人民解放軍在台灣東北方向進行地對地導彈發射訓練.   1995年7月24日開始,《人民日報》、新華社連續發表評論員文章,深入批駁李 登輝的分裂觀點,揭露了李登輝上台以來的分裂活動.   1995年8月15日和25日,人民解放軍進行導短、火炮實彈射擊演習.   1995年9月3日,江澤民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決心用一切手段維護祖國 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任何外來的或贍部的分裂中國的圖謀,都注定要失敗.”   1995年11月下旬,人民解放軍南京戰區陸海空部隊在閩南沿海地區成功舉行了三 軍聯合作戰演習.   1996年3月8日-15日,解放軍在基隆港和高雄港近海進行地對地導彈發射訓練.   1996年3月12日-20日,人民解放軍在福建廈門以南至廣東汕頭一線,進行海空 實彈演習.   1996年3月18日-25日,人民解放軍在台灣海峽北部西側,進行大規模的陸海空 聯合演習.   1996年5月20日,李登輝發表所謂第九任“總統”就職演說(“5﹒20講話”)   1997年7月1日,香港順利回歸祖國.   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十五大重申了解決台灣問題的基誑蒆鶠B方針和原則.   1997年10月,江澤民主席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美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   1998年5月21日,台灣當局“行政院”通過的“國防法”草案及“國防部組織法 ”.   1998年6月底,克林頓訪華,並在上海公開重申了對台灣“三不支持”政策.   1999年5月19日,台灣出版了李登輝的被稱為“七塊論”的《台灣的主張》.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一家電視台採訪時提出大偵P台灣的關系是“ 國與國關系,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系”的“兩國論”.   1999年8月29日,國民黨十五屆二次會議通過決議,企圖將“兩國論”法律化.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   2000年2月1日 ,美國眾議院通過“台灣安全加強法”.   2000年2月,國務院台辦、國務院新聞辦聯合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 》白皮書.   2000年2月25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聲明兩岸仍應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的共識下,盡早恢復雙方的對話.   2000年3月15日,朱(金+容)基答記者問表示“不管誰上台,絕對不能搞台灣獨立, 何形式的台灣獨都不能允許.”   2000年3月18日,台大選揭曉,執政50年的國民黨敗選,民進黨執政,陳水扁當選 “總統”.   2000年3月20日,台灣塾市重挫大跌227點,此後台灣股市連連下挫.   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發表就職演說.   2000年7月4日,由于民進黨當局的梗阻,謝長虮訪問廈門計劃擱淺.   2000年7月22日,發生八掌溪事件,台股大跌103點.   2000年10月3日,台“行政院長”唐飛被迫下台.   2000年10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200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2000年11月17日,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   2000年11月20日,台股市跌破五千點大關,21日盤中創下4760點新低.   2000年11月27日,台“行政院”宣布核四停建,引發“政治核爆”.   2001年1月15日台“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做成第“520號”解釋,眾所矚目的“核 四釋憲案”終于出爐,但因朝野的各執一詞而爭議再起。後來,為盡速處嚎核四 存廢爭議,“立法院”在野聯盟緊急會商,決定連署召開“立法院”臨時會,要 求張俊雄就停建核四或有無替代方案等相關事宜,提出報綑以備質詢,並作成應 否停建之建議。在野聯盟並表示將以召開臨時會和制定能源基本法兩階段方式徹 底解決核四問題。   2001年2月8日,首批獲準在台駐點採訪的大陸駐台記者抵台北.   2001年2月7日漫畫“台灣論”中文版,“台灣論-新傲骨精神”正式在台發行, 台灣各界對晶書進行了嚴厲批評。   2001年2月24日台反核團體進行“核四公投、人民做主”的大遊行。   2001年3月18日“世台會”舉行“全球台灣站出來”大遊行,叫囂要以“台灣” 名義加入聯合國。   2001年3月25日國民黨現任黨主席連戰,當選創黨107年來首位由黨員票選產生的 黨主席,得票率高達97%。 連戰強調,目前國民黨的三大路線是“民主至上、國 家第一、台灣優先”。2001年3月31日親民黨舉辦周年黨慶黨主席宋楚瑜在致詞中 提出親民黨理念是“新台灣人主義”、“救台灣主義”,並提出新台灣人“三民 主義”,主張台灣的主體性,重視分享和寬容。   2001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台軍進行、“漢光17號”演習,分兵棋推演和實彈試 射兩大階段,首次實施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訓練。   2001年4月3日錢其琛副總理會見親民黨“三通”參訪團。   2001年4月24日,美公布年度對台軍售計劃,向台出售4艘基德級驅逐艦、12架P -3C獵戶座反潛偵察機、8艘柴油動力潛水艇等,總價值預估在40-60億美元之 間。  2001年5月2日大陸台商組成的“中華兩岸文化經濟協會”在台成立。   2001年5月7日台“外交部”首度証實,台當局將在“護照”上加注“台灣”英文 字眼。   2001年5月29日島內“中國統一聯盟”等團體發起“五二○和平大遊行”活動, 呼吁陳水扁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2001年6月8日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許信良等人宣布成立政論性團體“山盟”。   2001年6月16日親民進黨的“台獨”標榜“本土”的“台獨”組織──台灣“北 社”成立,社團“北社”舉行成立大會,陳水扁、李登輝同台致詞。 ”。   2001年7月7日國民黨公布“十六全”政策綱領草案,“邦聯”說帖。   2001年7月10日新黨“大陸事務委員會代表團”赴大陸訪問。   2001年7月29日國民黨第十六次全體代表大會揭幕。   2001年7月30日“桃芝”台風襲擊台島,造成100人死亡,114人失蹤,189人受傷 ,農業損失逾44億元。   2001年8月12日台灣團結聯盟舉行成立大會,前“內政部長黃主文出任首任黨 主席。   2001年8月14日台“內政部”宣布放寬大陸科技人士赴台限制。     2001年8月26日為期三天的“經發會全體委員會議”閉幕,共通過322項共識意見 ,其中兩岸方面的共識主要有:確定“戒急用忍”政策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 理”、建立兩岸資鰿y動的靈活機制、開放兩岸直接貿易及兩岸直接通郵通訊等業 務、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等。但最具有關鍵意義的“承認92共識”並未列 入“共識意見”。   2001年9月12日“911事件”發生後,陳水扁主持召開“國家安全會議”,並做出 10點處理指示。   2001年9月17日“納莉”風重創台灣北部地區,造成85人死亡、15人失蹤、2百 余人輕重傷,全省農業損失超過20億元。   2001年9月18日台灣WTO入會工作小組在日內瓦召開第十一次工作小組會議,完成 入會文件採認。   2001年10月8日台“財政部”公布九月份進出口貿易統計,出、進口分別衰退42 .5%和40.4%,雙創歷史最大減幅。   2001年10月18日世界經濟論壇發表2001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的成長競爭力 指數全球排名第七,當前競爭力指數仍維持第21位。   2001年10月20日民進黨舉行九屆二次全代會,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位階等同 “台獨黨綱”案。   2001年10月3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立法院組織法”,將成立黨團的門檻由 現行的5人提高為8人或“立委”選舉得票率達5%以上。   2001年11月15日陳水扁接受台“中央廣播電台”的專訪時提出,兩岸關系應“多 一點經濟,少一點政治;多一些接觸,少一點誤會;多一些信禲A少一點打壓”的 “三多三少”主張。   2001年12月1日台灣縣市長、“立委”選舉結果揭曉,在總計225個“立委”席次 中,民進黨獲87席,國民黨68席、親民黨46席,台聯13席,新黨1席,無黨籍10席。 在縣市長方面軍選舉,國、民兩黨各9席,親民黨2席,新黨1席,無黨籍2席。   2001年12月6日,台“國防部長”伍世文在接受香港有線電視台資深記者專訪時 說,一旦兩岸開戰,台灣將在距台灣本島外80公裡的海峽中線附近,與大陸進行決 戰。他還表示,台灣並無導彈瞄準香港,台灣的導彈也打不到香港。   2001年12月12日“總統府”秘書長遊錫□在“立法院”表示,“國家安定聯盟” 不會因為在野黨的反對就停頓,如果政黨不參加,“總統府”將轉向爭取個人參加。   2001年12月21日台“總統府”近日不斷提出“修憲”主張,國、親兩黨表示,不 反對“修憲”,但反對民進黨為擴權而發動“修憲”。“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舉 行座談會,與會者一致聲稱,“台灣的國名有必要正名為台灣”,並推動制定“台灣 新憲法或台灣基本法”。   2001年12月30日“行政院”新聞局廢止帶有中國大陸與國旗圖案的新聞局局徽, 採用新設計局徽。 PS.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4/content_705112.htm 比較客觀,所以轉載。

11/29 20:37, , 1F
來源?
11/29 20:37, 1F

11/29 20:37, , 2F
可以直接m了
11/29 20:37, 2F

11/29 20:37, , 3F
2001:阿扁推動獨立建國 2002:阿扁推動獨立建國 2003:同上
11/29 20:37, 3F

11/29 20:37, , 4F
2004 2005 2006 2007:阿扁努力建國 2008:建國基金慘遭查破
11/29 20:37, 4F
※ 編輯: Traver 來自: 202.108.12.36 (11/29 20:56)

11/29 20:59, , 5F
這個歷史非常詳細,請大家關注
11/29 20:59, 5F

11/29 21:00, , 6F
版主可以給個m嗎?(認真)
11/29 21:00, 6F

11/29 21:34, , 7F
不過多多少少還是有被竄改 大陸的版本 沒辦法
11/29 21:34, 7F
Traver:轉錄至看板 TW-history 11/30 21:55

12/10 12:18, , 8F
不錯,推
12/10 12:18, 8F

12/10 12:31, , 9F
不過可惜:2002年以後的敏感事件沒有。
12/10 12:31, 9F

12/10 12:42, , 10F
台灣地理位置好,是大陸東南的屏障
12/10 12:42, 10F

12/10 12:52, , 11F
鄭經以後鄭氏就沒有力量了
12/10 12:52, 11F
文章代碼(AID): #19CJQ_q6 (HatePolitics)